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王立世

全面构建新时代的大诗观

2023-03-22 作者:王立世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王立世,中国作协会员、诗歌评论家,《名作欣赏》学术顾问。作品入选100多部选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新诗的繁荣发展是题中应有之义。我国自古就是一个诗歌大国,古典诗歌在传播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发挥过其它文艺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白话诗《两只蝴蝶》开始,中国新诗已经走过百年多的坎坷历程,各个重要历史阶段产生的代表性诗人,在引领时代先风、弘扬民族精神、推动社会进步、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等方面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但问题也不容忽视。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迎来新诗的春天,但也带来泥沙俱下、鱼目混珠的严峻问题。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诗担负着义不容辞的文化使命。要想完成好这一历史重任,必须全面构建新时代的大诗观,以此来推动新诗的高质量发展。
 

  一、全面构建新时代大诗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相对于其它艺术形式,诗歌的个性化色彩更浓,这与以人民为中心并不矛盾。以人民为中心,要求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努力反映人民的意愿,传达人民的心声,替人民代言。杜甫、白居易就是这样的诗人,他们的诗具有强烈的人民性,艺术魅力经久不衰。他们的个性没有因为人民性被削弱,反而更加鲜明突出。个性脱离人民性,诗歌必然失去生命力。个性融入人民性,才能焕发艺术生机。个性是小我,人民性是大我。没有小我,就没有大我。小我不能反映大我,不能抵达大我,小我就会沦为纯粹的个人趣味,艺术价值就会大打折扣。诗人本是人民的一分子,如果脱离人民,高高在上,贵族气十足,对民生漠不关心,缺乏人民情怀和悲悯意识,写出的作品很难得到人民认可,产生情感共鸣更不可能。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讲到:“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以人民为中心,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只有深刻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根本现实,才会怀着深厚的感情去讴歌人民在新时代的丰功伟绩。文艺工作者只有紧跟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才能谱写出新时代辉煌的人民篇章。


  二、全面构建新时代大诗观,必须理直气壮地唱响时代主旋律。

  二十大报告描绘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时代的主旋律,中国人民的福音。历史上每一次伟大的变革,诗歌最先发声,成为时代最强音。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田汉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成了国歌。光未然写下《黄河大合唱》,永载史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题材。历史证明,诗歌与历史的完美结合,是实现艺术飞跃的最佳期。诗歌可以照亮历史,历史可以成就诗歌。重新审视一下当代诗歌,不乏反应时代精神的作品,但缺乏气势磅礴的传世之作。有些才华横溢的诗人在自己狭小的天地里感悟不到时代天翻地覆的变化,只能写出一些缺乏时代气息的雕虫小技。新时代急切呼唤诗人走出象牙塔,到改革开放的一线,到广阔的天地,与人民站在一起,感受激动人心的精神脉动,聆听激昂奋进的时代旋律,去创作反映人民伟业的光辉史诗。


  三、全面构建新时代大诗观,必须竭尽所能地传播正能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对法西斯猛烈的炮火,苏联人民躲在防空洞里,高声朗诵普希金的抒情诗,用诗点燃生活的希望,这就是正能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正能量,“贫穷的祖国也是我的祖国”同样是正能量。激励人们与命运抗争是正能量,鼓舞人民投身现代化建设也是正能量。给人美的享受是正能量,关心弱势群体也是正能量。改革开放后,新诗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正能量始终占主导地位,但也存在一些消极的负能量作品,如下半身宣扬的本能使人蜕化为动物,垃圾派以丑为美是对美的亵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讲到:“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靡靡之音、颓废之音在腐蚀、污杂人们的灵魂,瓦解人们的意志,败坏社会风气,这样的作品有百害无一益,与新时代格格不入,与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格格不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应旗帜鲜明地予以批驳。有人把正能量误认为歌功颂德,其实曲意奉迎的作品,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满足个人私欲,谈不上正能量。相反,那些敢于说真话、针弊时弊、揭露问题、批判丑恶的作品有利于刮骨疗毒,增强免疫力。批判是为了矫正,抱着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去批判,才有利于自我革新和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理当属于正能量。文艺史一再证明,批判现实主义永不过时。

  
  四、全面构建新时代大诗观,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民族特色。

  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新诗,诗歌必将呈现多元化、多样性的生动局面。当代诗歌从西方现代诗歌汲取了不少营养,学到不少东西,但也存在简单移植、食洋不化、生拉硬扯的状况,读者反应强烈的看不懂现象,就是崇洋媚外的恶果。现代诗追求的很多诗艺,早就出现在中国古典诗歌,只是我们研究发掘继承不够。颇具戏剧化的现象是,英美现代主义诗歌先驱庞德,发现中国古诗契合他的意象主义诗学,创译出版了《华夏集》,积极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舍弃传统诗学的精华,成为西方诗学的奴隶,必将成为文化的笑料,必将一事无成。在传统面前,僵化保守,固步自封,不能与时俱进,必将落后于世界。曹谁“合壁东西、融合古今”的大诗主义观点有益于新诗的健康发展。我们既要强调文化的自信,又要坚持开放的理念。只有在传统现代化、西学本土化的道路上一往无前,汉语新诗才可能抵达新时代的艺术高峰,才有希望汇入世界诗歌的滚滚潮流。
 

  五、全面构建新时代大诗观,必须踏踏实实地走大众化道路。

  唐朝呈现全民读诗的生动景观,现代新诗被边缘化现象十分严重,人们嘲讽读诗的人还没有写诗的人多。一是诗人脱离现实,远离时代,视野狭窄,情感偏激,曲高和寡。有的诗人对自己写得那些不知所云、莫名其妙的诗,以超越时代自居,自诩几百年后才能读懂,高估了自身的艺术水平。二是读者欣赏诗歌水平不高。孔子2500多年前就认为“不学诗无以言”。社会发展到全球化时代,对新诗一无所知与人的全面发展不相适应。实现人的现代化,提升诗歌素养是一个重要途径。三、诗人与大众的分化。大众不理解诗人的愤世嫉俗,诗人对世俗生活不屑一顾,走上“虽千万人,而吾往矣”的特立独行之路。诗歌写得看不懂,必然失去审美的可能性,就会沦为小圈子内击鼓传花、互相吹捧的窘境,诗歌的社会功能就会弱化。用复杂的形式表达简单的内容是艺木的低能儿,用简单的形式表达深邃的内容,对诗人是严峻的考验,要想经受住这一考验,必须走大众化的道路。大众化不是媚俗,而是与人民同心共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讲到:“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大众化不仅要忠于现实,而且能触动人的灵魂。大众化不仅是通俗易懂,而且要有艺术品味。大众化不仅是审美愉悦,而且要有思想格局。大众化不仅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而且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古典诗歌的繁荣,产生了《诗品》《文心雕尤》《沧浪诗话》等诗学巨著,这些诗学巨著反过来又推动诗歌的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讲的,新诗“也存在有数量缺乏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除了上面讲到的几方面原因外,与诗学的薄弱滞后有一定关系。新诗创作缺乏理论有力的指引,有限的批评很大一部分丧失了批评的品质,无原则的吹捧使新诗迷失前进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实现新时代诗歌复兴,全面构建新时代大诗观刻不容缓。诗学理论当务之急就是要实现从主观化向科学性、从碎片化向系统性的转型,在创作方向上发挥高屋建瓴的引领作用。广大诗人和诗评家只有不忘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新时代文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进一步提升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优质的精神产品。

  (《山西日报》副刊2023年3月22日刊发时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