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王立世

异乡人的心灵之歌

——评王爱民的诗

2023-11-07 作者:王立世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王立世,中国作协会员。在《诗刊》《中国作家》等国内外报刊发表诗歌1000多首,在《诗探索》《江南诗》等报刊发表诗歌评论100多篇。诗歌代表作《夹缝》被《世界诗人》推选为2015“中国好诗榜”二十首之一,入选高三语文试题。诗歌入选《诗日子》《新世纪诗典》《中国新诗排行榜》等100多部选本。部分作品被译介到美国、英国、土耳其等国。

王爱民简介

王爱民,辽宁营口人,中国作协会员,《辽河》文学杂志主编。作品多次获奖。 

   
  初识王爱民,始于《辽河》杂志征集出刊《2021中国年度诗歌大展》。由于不熟悉,我试探性地投了一首小诗,出乎意料地被选上。在当今社会,这是难能可贵的。我对主编王爱民先生肃然起敬,但我没有主动去联系他,害怕这种美好被世俗破坏。因诗人小城雪儿的牵线,我们才加了微信,我才有幸系统地读到他的诗,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读爱民的诗,得知他和我一样出身于农村,虽然在城市生活了很久,但骨子里根深蒂固的东西几乎没有什么改变。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我,从我身上我看到了他,相似的经历和相近的世界观容易产生精神共鸣,确有他乡遇故知的惊喜和亲切。一首《小》,让我读懂了他那颗低到尘埃里的心,领略了他精神世界的风轻云淡。
  一加一小于二/我的孤独小于采药人的/十万亩云山//吃小菜一碟,过小日子,/大题小做/走小道,学小马过河/住小院,听小雨/写小楷,摸心跳像小顿号//书里看遍小江山/我是我的小王
  有些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弱不禁风,在诗中却像英雄一样呼风唤雨,其实内心脆弱得不堪一击。爱民在这首短诗里,加上题目一连用了十四个小,漫不经心又暗藏锋芒,津津乐道又不失高雅。他的小是形而下的,小得真实,小得可爱,小得质朴,小得接地气,小得宁静,小得孤独,小得从容,小得浪漫,小得超然,小得大气,小得自信。他的小绝非渺小、弱小,也不是随波逐流,更不是一塌糊涂,小中可以见个性,见情怀,见精神,见思想。一加一,等于二,是数学。一加一,大于二,是哲学。一加一小于二,是情学。小题大做,是虚张声势。大题小作,是智慧。承认小,是有底气、有气魄、有境界的表现。我也喜欢这样的小,也乐于以小示人,甘愿做一个大国的小民。
  从乡村奋斗到城市,容易被别人贴上成功的标签,但世人并不真正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爱民向读者敞开心扉,写下了《我就像个问路的异乡人》,诉说着自己的人生境遇。
  看同一个月亮/想不同的心事/彼此的孤独/像个密闭的瓶子/不被看见//两条路/各走各的道/长满了荒草//一扇门推出冰凉的窗前月/我回到昨天/就像个问路的异乡人//左手摸不热右手/口找不到心/黑字伤透了白纸/唯生和死/是对亲兄弟
  置身繁华都市,举目无亲,四顾茫然。异乡不是故乡,有时难免迷向,这时谁给你指路?弄不好会把你引向歧途,也有可能背道而驰,或走入死胡同,或半途而废,或走投无路。这首诗交织着一个漂泊者孤独、凄凉、悲伤、失望的种种复杂情绪。
  爱民在多首诗中,以独到的意象传达生命的苍茫心绪。《抽屉》写生命被时间抽拉的痛苦和结局:“等有一天拉不动了/我就像一颗石子,回归泥土/我的名字很小/像顿号/是一粒多余的尘埃/静静地躺在一只木匣里”;《缺口》写草打开锄头的缺口,蟋蟀打开墙的缺口,月亮打开黑夜的缺口,惊叫打开猎枪的缺口,这些缺口不容易被人发现又隐隐作痛。诸多铺垫都是为了烘托诗人自己:“风永远捂不住/我身体的缺口,这小小的漩涡/从每一声心跳里 寻找秋意”。“身体的缺口”就是伤口,“秋意”就是人生的感悟,让我们想象一个异乡人在大都市经历的种种挫折和磨难。
  经历了尘世的风吹雨打,回望故乡,那才是诗人灵魂的家园。天上一轮月,“我看月亮这面/母亲看月亮那面”。时空阻隔,与亲人离多聚少。一个月亮照着故乡与异乡两个地方,别是一般滋味;父亲磨出老茧的手上,“有十条道路 十个春天”。父亲的双手就是诗人通向春天的道路,现在也变得遥不可及;自己像婆婆丁一样生长于山野,又被婆婆丁喂养长大:“从小跟着母亲去挖野菜/挖到最多的,就是婆婆丁/土生土长矮小的婆婆丁/我是吃着你的白色奶水长大的”。走得再远,也不会忘记对故土的感恩;童年是难忘的:“把字写得像童年,改过几个错别字/清理出一条上山的路”。童年的错误情有可原,改过就能找到攀登的山路;诗人像一列《老火车》:“在时刻表上突围/那么沉,那么老/从土里出来,又回到土里/不断侧身让路/就要还清/人世间最后一笔欠帐”。步伐和速度有点跟不上时代,但一颗赤字之心仍在胸中热烈地跳动;在《每一天从宽大的叶子上醒来》写到:“回到你的来处去吧/带上一身泥土”。不忘泥土的养育,落叶总想着归根;在《桥》中写到:“我走过了桥,桥也走过了我/最后,我走回当初出发的地方/成为一道最小的桥,躺下的桥”。为了理想,远离故乡。为了灵魂,又义无反顾地还乡。成为故乡最小的桥是诗人历经坎坷后最大的心愿。
  春天和爱情也是诗人抒写的重要内容。在《跟你说说我的春天》中写到:“在春天,羞于表达生死”。春天美好得已经超越了生死;在《叩问春天的人,是一把口琴》中写到:“蹲下身去,翻出土里的惊雷/提前为一颗草折腰”。草即草民,折腰就是对民众的敬畏;在《春天练习飞翔》中写到:“谁飞起来,谁就是我的天空”,燃烧着理想主义者的激情;《春天走在回来的路上》,从“春风吹走心上的尘埃”,联想到“光着脚丫的童年/脚印扔得漫山遍野”,好像返老还童一样;在《春风记》中,写春风唤醒自己“一棵稗子的天下之忧”。以卑微自居,表达忧国忧民之心。爱民的春天是明媚的,但不是单纯的,蕴藏着他深刻的人生思考,富有强烈的思辨色彩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天下所有的月光,都给你》是他爱情诗中最有特色的一首,一反他的低调,呈现出一种的霸气,极具阳刚之美。写诗没有气不行,气短不行,气弱不行。“想念一个人的孤独,才是大孤独”,这个“大”反衬出爱情在心中的地位。从正反两方面把爱情写得天地辽阔,星光灿烂。
  爱民的几首哲理诗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在《月亮简史》中写到:“一个滚圆的句号/打磨着辽阔的孤独,回到巢里/却道不清结局”。句号道不清结局,矛盾中蕴藏着深刻的哲理;《我为什么一次次写落日》:“你看到的落日,与我看到的落日/是不一样的/落山,落水,是不一样的/照在东岸,照在西厢,是不一样的……”。写的不仅仅是自然景观,落日因归宿不同其象征意义更加突出;在《坐在一朵花里》中写到:“我多想坐在这样的一朵花里/慢慢修行,直到退守进一枚青果”。修行不是为成熟,而是为了返回青涩,这是对生命的洞悟;在《伏笔》中写到:“一颗流星滑落山后/是你看见/但不被说破的部分”。为什么不能说破,是伏笔。说破又有什么后果,还是伏笔。伏笔隐喻一种社会现象;在《老花镜后小坐》中写到:“好吧/且容我在老花镜后小坐/像坐在午后的一个小山坡/把这个世界/慢慢看清”。能否看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面对复杂世界拥有的从容心态;在《送灯的人,已成为灯》中写到:“大风,也不能将他们吹灭”。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带给别人光明,自己也变得光明。思想是诗歌的钙,钙融入血肉里,才能得到滋养。钙融在骨头里,骨头才更像骨头。爱民的诗筋骨血肉相连,可感可触可思。
  我例举的这些诗,放在铺天盖地的诗中,一眼就能认出,一读就会被感动。如果你说的话与别人大同小异,谁还能产生兴趣?你诗中的意象,早在别人的诗中出现,审美从哪里来?你的情感,不是来自灵魂,而是泛抒情,大而无当,又空又虚。你的诗体,不是病态,就是笨重。如此这般,恐怕连自己也感动不了,又怎能感动别人呢?爱民的诗所以能感动我,在这些方面他确有自己的独创。他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写出别人没有写出的东西,真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达风格。创新是一个诗人的生命,读爱民的诗,就像攀到险绝的山峰,视野慢慢被打开,灵魂变得空阔,又增加了高度。比如,《立秋想起扇子》写到:“一把草木/把自己慢慢扇凉了/心上有一点雪/是知音,也是无声警句”。一个扇字,让草木凉了。雪,又成了知音。委婉而又动人,凄凉而又惊喜;《夏天夜晚,星星敲黑板》写到:“卷心菜则不然/要早早回到内心/练习隐身术”。卷心与隐身巧妙在联系起来,赋予植物全新的生命意义;《我在必经的路口等你》写到:“回眸一笑里/小白牙是冰凉的雪花”。用牙写爱的冰清玉洁,辅以雪花的漫舞,千无古人;《曲水流觞》写到:“落日圧角。并非闲章”。巧妙地联想到书法,强调落日并非装饰之物;《旁观者》写到:“此岸推拿着彼岸,有弯曲之美”。明为写岸,实则写水,无风也能涌起波澜;《钥匙》写到:“撬开了时间的智齿/天地为之洞开”。以口腔为原型,但又突破了口腔,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一直想写一场雨》写到;“分针等一等时针/像个归隐的偏旁/都有好看的斜坡”。写时间可谓角度新颖,意象独特,思想深刻;《鸟鸣挺举着小小的悬崖》写到:“旧伤,路过新址/人间,路过我”。连过客都不是,沧桑悲凉。意象对诗歌的重要性,庞德有过精辟的论述。如何把旧事物变成新意象,是对诗人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最大考验。爱民经住了这一考验,写出的诗别具一格又感人至深。
  再优秀的诗人,也不可能十全十美。记不清哪位哲人说过,一流诗人才敢于把诗写坏,写诗确实需要冒险。在我眼中,爱民就是个敢于冒险的诗人,在意象和语言方面,常常给人意外的一击。客观地审视,爱民的少部分作品在结构上有点松散,令人欣喜的是他又用几句画龙点睛之笔改变了劣势,使一首诗熠熠生辉。为了臻于完美,在谋篇布局上确需发力,力求使诗体既健壮又苗条,具有更加赏心悦目的美感和气冲霄汉的爆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