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王立世

《诗篱笆》作品点评(一)

2022-08-09 作者:王立世 | 来源:选择信息来源 | 阅读:
王立世,中国作协会员。在《诗刊》《青年文学》《中国作家》等报刊发表诗歌1000多首,在《诗探索》《江南诗》《名作欣赏》等报刊发表诗歌评论100多篇。诗歌入选《诗日历》《新世纪诗典》《中国新诗排行榜》等100多部选集。
 
华南虎
牛汉

 
在桂林
小小的动物园里
我见到一只老虎。
·
我挤在叽叽喳喳的人群中,
隔着两道铁栅栏
向笼里的老虎
张望了许久许久,
但一直没有瞧见
老虎斑斓的面孔
和火焰似的眼睛。
·
笼里的老虎
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
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
有人用石块砸它
有人向它厉声呵斥
有人还苦苦劝诱
它都一概不理!
·
又长又粗的尾巴
悠悠地在拂动,
哦,老虎,笼中的老虎,
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
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
还是想用尾巴鞭打那些可怜而可笑的观众?
·
你的健壮的腿
直挺挺地向四方伸开,
我看见你的每个趾爪
全都是破碎的,
凝结着浓浓的鲜血!
你的趾爪
是被人捆绑着
活活地铰掉的吗?
还是由于悲愤
你用同样破碎的牙齿
(听说你的牙齿是被钢锯锯掉的)
把它们和着热血咬掉……
·
我看见铁笼里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
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
像闪电那般耀眼刺目!
·
我终于明白……
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
·
恍惚之中听见一声
石破天惊的咆哮,
有一个不羁的灵魂
掠过我的头顶
腾空而去,
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
和火焰似的眼睛,
还有巨大而破碎的
滴血的趾爪!

 
  牛汉是“七月诗派”的重要诗人,创作强调生命的血性和艺术的个性。胡风“要写带血含泪的,真实的生命体验的诗”对他启发很大。毕加索的画对他的影响也很大。
  牛汉对现代派画家毕加索怀有神圣的崇敬。毕加索把自由放在精神世界的首位,总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安排一切,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束缚创作的一切都不要,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塑世界。毕加索曾深有感触地说过:“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牛汉也一样,不管时世多艰难,不管蒙受多大的冤屈,始终表现出难以驯服的艺术个性和对自由的无限渴求,不依赖文化知识和理论导向写诗,不按照已被认可的美学规则循规蹈矩地写诗,更不会像鹦鹉一样用自己温宛的声音去取悦于世俗,灵与肉虽备受折磨,但始终童心未泯,血性很旺,个性很强。牛汉和毕加索在天真、坦诚、自由、创造的艺术品格上是多么的相近。
  毕加索的画中简练的线条有无穷的变相,他喜欢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通过剧烈变形、扭曲、重新分布物体的自然面貌来表现痛苦、受难、兽性,他有三分之二的作品画着畸形的女人,面部和身体像被怒鞭抽打似的。《华南虎》是牛汉的代表作之一,通过破碎的趾爪、咬碎的牙齿、水泥墙壁上的沟壑等变形、扭曲的形象来抒发“一个不羁的灵魂”对自由强烈的渴望,思想与艺术上明显地受到毕加索画的影响。不可否认,牛汉为了更好更有力地表达他的内心世界,在诗中吸收了毕加索画中的一些技法,但牛汉的《华南虎》无论外表还是灵魂是属于中国的。
  牛汉始终保持一颗童心,在中国文学受到禁锢的历史年头,他像“华南虎”一样经过流血的挣扎悲壮地冲出了樊篱,实现了创造的梦想,走向了艺术的自由,写出了带血的诗,有个人气质的诗,为民族精神注入了尊严和力量。   
 
  牛汉((1923年10月2日-2013年9月29日),现当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和作家,"七月"派代表诗人之一。曾用笔名谷风,出生于山西定襄,原名史承汉,蒙古族人,中共党员。曾任《新文学史料》主编、《中国》文学杂志执行副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名誉委员等职。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代表作有《悼念一棵枫树》《华南虎》《半棵树》《空旷在远方》《汗血马》(被选为人教版课文)《鄂尔多斯的草原》《改不掉的习惯》《滹沱河和我》等,出版诗集《彩色生活》(1951)、《爱与歌》(1954)、《温泉》(1984)、《海上蝴蝶》(1985)、《沉默的悬崖》(1986)、《牛汉诗选》(1998)等,《悼念一棵枫树》获1981年-1982年文学创作奖,《温泉》获全国优秀新诗集奖,本人获马其顿共和国"文学节杖奖"。出版诗话集《学诗手记》、《梦游人说诗》2本。出版散文集《滹沱河和我》、《萤火集》、《中华散文珍藏本·牛汉卷》等五本。出版《牛汉诗文集》。作品译成俄、日、英、法、西等国文字出版。

 
因为风的缘故
洛夫

 
昨日我沿着河,
漫步到,
芦苇弯腰喝水的地方。
顺便请烟囱,
在天空为我写一封长长的信,
潦是潦草了些。
而我的心意,
则明亮如你窗前的烛光,
稍有暧昧之处,
势所难免,
因为风的缘故。
此信你能否看懂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
你务必在雏菊尚未全部凋零之前,
赶快发怒,或者发笑。
赶快从箱子里找出我那件薄衫子,
赶快对镜梳你那又黑又柔的妩媚,
然后以整生的爱,
点燃一盏灯。
我是火,
随时可能熄灭,
因为风的缘故。

 
  这首诗是洛夫写得最自然的一首诗,他将传统与现代融于一起。继承传统,但又不拘泥传统。学习西方,但又不崇洋媚外。他是传统诗歌现代化、西方诗学本土化最完美的实践者。
  这首诗是洛夫81岁生日前夕写给太太陈琼芳的一首情诗,暮年但不见一点暮气。开始写“昨日我沿着河,/漫步到,/芦苇弯腰喝水的地方”。节奏舒缓,心情散漫。本来是风吹弯了芦苇,却说芦苇为了喝水才弯腰,拟人手法增添了生活情趣。“顺便请烟囱,/在天空为我写一封长长的信”。“顺便”好像漫不经心,体现出一种自然和从容。诗人的浪漫天性没有因年老而消退,把烟囱想成巨笔,在浩瀚的天空上给太太写信,表面的潦草反衬出内心的明亮,让人联想到爱是多么温暖和自由。“潦草”难免造成“暧昧”,“暧昧”可能造成看不懂,看不懂会影响心情。诗人说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雏菊尚未全部凋零之前”赶快展现你生命的妩媚,去点燃爱之灯。“务必”二字说明时间刻不容缓,为什么这么急呢?“我是火,/随时可能熄灭,/因为风的缘故”。因为风随时可能把生命之火吹灭。如果不抓紧时间,生命就会留下许多遗憾。风隐喻自然,“因为风的缘故”连题目一共重复了三次,强调风的不可抗拒之力和人在自然面前的脆弱。火隐喻生命,在诗人看来,生命就是要像火一样燃烧,但最终会被风吹灭,因而要格外珍惜。灯隐喻爱情,爱情就是生命的灯盏,需要用全部的爱去点燃。生命熄灭,爱情自然也就消逝。这三个意象存在内在的联系,交错于一体,形成紧凑而严密的结构。这首诗节奏感强,由慢到快,情感逐步升温,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叶芝《当我老了》风格截然不同,但殊途同归,都感人至深。
  
   洛夫,原名莫洛夫,1928年生于湖南衡阳,1949年离乡去台湾,淡江大学英文系毕业。1954年与张默、痖弦共同创办《创世纪》诗刊,并任总编辑多年,对台湾现代诗的发展影响深远,作品被译成英、法、日、韩等文,并收入各种大型诗选。洛夫早年为超现实主义诗人,表现手法近乎魔幻,曾被诗坛誉为“诗魔”。已出版诗集《灵河》《石室之死亡》《众荷喧哗》《因为风的缘故》《月光房子》等31部,散文集《一朵午荷》等6部,诗论集《诗人之镜》等5部。1999年,洛夫的诗集《魔歌》被评选为台湾文学经典之一,2001年又凭借长诗《漂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火柴》
  叶文福

                            
 可怜一家子
 百十口
 挤一间没有窗门的斗室
 
 个个都渺小
 渺小得
 全家一个名字
 
 个个都正直
 站着  是擎天柱的缩影
 躺下  是一行待燃的诗
 
 每个人都有一颗自己的头颅
 每人  一生
 只发言一次
 
 光的发言  火的发言
 燃烧的生命
 高擎鲜艳的旗帜
 
 明知言罢即死
 却前仆后继
 谁都懂得——
 
  一次发言
 是一生的宗旨
 是神圣的天职
 
 没有膝盖  不会下跪
 既拒绝当奴才
 也拒绝当主子
 
 火柴——
 伟大的家族
 英雄一家子
 
 莫说渺小
 个个都是
  ——斗士
 
        1982.8.1 于北京
        1983.3.15.改于蒲圻
        2001.2.21再改于北京三叶宫 

 
  说起叶文福,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将军,不能这样做》。这首长诗当年在中华大地上掀起惊涛骇浪,上至朝野,下至民间,有人愤怒,有人欢呼,争论不休,在百年新诗的历史上都罕见。启发我们思考,诗人何为?是在岸上观潮,发发感慨,还是跳入生活的大海,做时代的弄潮儿?是像梁实秋那样搞点闲适文章,还是像鲁迅那样去制造“投枪和匕首”?在百花齐放的时代,允许诗人做出自己的选择,但真正能产生巨大影响的恐怕不是风花雪月,而是风云雷电。叶文福属于后者,这是他备受国人关注的重要原因,也为当代文学史写下非常可贵的一页。
  《火柴》也是叶文福代表性作品之一。火柴本是普通的生活用品,叶文福却把它写得出神入化,赋予了斗士的形象和品格。诗人采取先抑后仰的手法,第一节第二节从居住环境的狭窄和个体的渺小凸显火柴的处境和卑微。第三节诗意急转直下,火柴虽渺小,但站着、躺下都不平凡,既抓住了火柴的外形特征,又写出它的精神追求,自然地过度到第四节。第四节“每个人都有一颗自己的头颅”,这是火柴与其它事物最大的区别,这里的头颅寓意着有思想,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对人生对社会有自己的看法和做法。诗人把火柴当人写,拟人化的手法亲切自然。每人发言虽然只有一次,但留给世界的却是光明和温暖,反衬出它们不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第五节写“明知言罢即死却前仆后继”,第六节写把这一次发言做为一生的宗旨和神圣的天职,这两节是对火柴勇敢和献身精神的赞美。第七节是诗人后期增加的:“没有膝盖  不会下跪/既拒绝当奴才/也拒绝当主子”。一般人的傲骨在于“拒绝当奴才”,叶文福的傲骨还在于“拒绝当主子”,他要的是生命的尊严和自由。他一辈子在写自由这首大诗。通过对火柴内涵的发掘,到了第八节、第九节,火柴在诗人心中由“可怜一家子”变为“伟大的家族,英雄一家子”,由“渺小”变为“斗士”,对火柴产生了由衷的崇敬。诗人写火柴突出个性特征,又以群像出现。火柴只是一种象征,寄寓着诗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也隐含着对苟且偷安、贪生怕死的软骨症的无情批判。创作《将军,不能这样做》,正是诗人一次“光的发言,火的发言”,其胆略和气魄,不正像他笔下的一根火柴吗?如果人人都像这样的火柴,腐败分子就会失去藏身之地,生态环境就可能有大的改观。时代和人民需要火柴一样的斗士,呼唤敢于向丑恶宣战的斗士。
  新诗创作中存在严重的散文化倾向,好些诗主旨不明,离题万里,结构松驰,形神皆散。这首诗,每一句都与火柴有关,围绕一个中心逐步推进,结构紧凑,主旨明朗。诗人写火柴,首先是形似,然后才是神似,形神皆备,形能抵达神,神依赖于形,不存在形神两张皮,貌合神离。华兹华斯写诗就是“从普普通通的生活中选择事件和情境”。现在有些诗人以追求怪诞为目标,写得稀奇古怪,别人读不懂,其实玩得就是文字游戏。叶文福写得火柴很普通,但写得不俗,小中见大,写出平凡中的不平凡,有思想,有境界,大家就是大家,风范就是不一样。
 
  叶文福,当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1944年生于湖北赤壁,1964年12月入伍。1969年发表处女作。1978年出版诗集《山恋》,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出版诗集《山恋》《雄性的太阳》《牛号》《天鹅之死》《苦恋与墓碑》。2010年出版散文集《收割自己的光芒》、2012出版《叶文福诗词选》等。作品被译为英、法、俄等多国文字。1981年诗歌《祖国啊,我要燃烧》获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新诗奖,1986年诗集《雄性的太阳》获全国第二届优秀诗集奖。1986年叶文福与北岛、顾城、舒婷等一同当选全国“十大中青年诗人”。2013年叶文福散文《家乡的河》荣获第六届湖北文学奖。2014年叶文福荣获 “首届聂绀弩诗词奖”。2015年叶文福荣获第二届《诗歌周刊》“致敬诗人”。2016年叶文福入选“1917—2016影响中国《百年百位诗人》”。2017年叶文福荣获“中国新诗百年”全球华语诗人诗作评选•新诗百年杰出贡献奖。代表作《将军,不能这样做》《祖国,我要燃烧》。

 
情妇
郑愁予

 
在一青石的小城
住著我的情妇
而我什么也不留给她
只有一畦金线菊
和一个高高的窗口
或许,透一点长空的寂寥进来
或许……而金线菊是善等待的
我想,寂寥与等待
对妇人是好的
所以,我去
总穿一袭蓝衫子
我要她感觉
那是季节,或
候鸟的来临
因我不是常常回家的
那种人

 
  这首诗若无其事、举重若轻的从容淡定,凸显了中国知识分子化解现实矛盾和内心痛苦的精神能力。显然,郑愁予与庄子化蝶的梦幻不同,他既有对现实的克制隐忍,又有超越现实的洒脱飘逸,他的洒脱飘逸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不是天马行空式的虚无飘渺。情妇独守空闺,等待不常回家的情人。诗人经历了社会动荡期的流浪,不回家变成了常态。“我什么也不留给她”,从中能读出诗人的窘迫、愧疚和自责。“只有一畦金线菊/和一个高高的窗口”。金线菊和窗口并不能当饭吃,但与情妇的精神状态有暗合之处。诗人顺着窗口和金线菊往下写,窗口是眺望归人的地方,却不见人影。诗人说“透一点长空的寂寥进来”。情妇远望无边的长空,会滋生归期遥遥的惆怅。如果望到长空的归雁,更会触景伤情。“而金线菊是善等待的”,暗示着情妇等待归人的耐心。两个“或许”是“我”的猜想,也许情妇早已变成怨妇,叹息不断,泪水涟涟。“我想,寂寥与等待/对妇人是好的”。也许寂寥是爱情的试金石,等待更能见真情。“所以,我去/总穿一袭蓝衫子/我要她感觉/那是季节,或/候鸟的来临”。诗人不说回,用了一个“去”字,与长期的流浪有关,回家也感觉是从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有深意,值得回味,看似漫不经心,其实和贾岛的推敲一样用心,可见古典诗词对诗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诗人把自己比作“候鸟的来临”很形象,候鸟是随气候而迁徙,诗人是随社会环境而来去,可以说诗人是一只社会候鸟。诗人与情妇在社会动荡环境下离多聚少,应该是万分痛苦的,但诗中没有突出这种痛苦,反而化解到最小最轻,情感的含蓄蕴藉凸显中国美学特征,也是中国文人骨子里追求的浪漫。杨牧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是有道理的,这种情感气质言说方式完全是东方式的,与西方的情诗截然不同。中国特色的语言、情感、思想没有被西化,但又具有西方诗歌的空灵和深邃。从这首诗还可看出,台湾诗人一般不直接写现实,善于迂回曲折地反映社会,处理政治与艺术的关系游刃有余、恰当好处。郑愁予影响最大的一首诗是《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情妇》是《错误》的姊妹篇,虽没有《错误》凝重,但呈现出平静中暗藏波澜的另一种情感格调,同样是一首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郑愁予(1933- ),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9年随父至台湾。毕业于新竹中学。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1958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曾在基隆港务局任职。1968年应邀参加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1970年入爱荷华大学英文系创作班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成名作《错误》。出版诗集有《梦土上》《衣钵》《燕人行》《寂寞的人坐着看花》等14种。诗集《郑愁予诗集Ⅰ》被列为“影响台湾三十年的三十本书”之一。诗人在80年代曾多次选为台湾各文类“最受欢迎作家”,名列榜首。曾获青年文艺奖(1966)、中山文艺奖(1967)、中国时报“新诗推荐奖”(1968)及“国家文艺奖”(1995)。作品已有八种欧、亚文字译介。

 
记忆
邵燕祥

 
记忆说:
我是盐。
别怨我
撒在你的伤口上,
让你痛苦。

把我和痛苦一起咽下去——
我要化入你的血,
我要化入你的汗,
我要让你
比一切痛苦更有力。

 
  从我读到这首诗的那一刻起,我就认定邵燕祥是诗人中的诗人。有些发表过数千首诗、出版过几十本诗集、冠以一大串吓人头衔的著名诗人,离我心中的诗人却相差十万八千里。
  如果把记忆比作物的话,可能会有不同的喻体,女人会被比作花,幸福的人会被比作糖,教师会被比作蜡烛等等。邵燕祥把记忆比作盐,这不是文字的推敲,而是特殊的生活经历熬制而成的。智者不多言,那些动不动就写数千行的诗人不一定有智慧。聪者还不自己说,邵燕祥让记忆说:“我是盐。/别怨我/撒在你的伤口上,/让你痛苦。”俗话说别把盐往伤口上洒,诗人正是把老百姓的日常口语提炼成诗,用了拟人这一传统的手法,与自己坎坷的命运产生了情感碰撞。如果我们不了解诗人的经历,从这句诗也能感觉到诗人经历的痛苦。伤口本身就存在,记忆一碰触,疼上加疼。这就是诗,一生的命运几乎凝聚在一个经典的意象上,难怪美国诗人庞德认为:“与其一生写浩瀚的著作,不如写一个伟大的意象。”
  “别怨我”。往伤口上洒盐怪怨责备也是正常的,但记忆教诲诗人:“把我和痛苦一起咽下去——/我要化入你的血,/我要化入你的汗,/我要让你/比一切痛苦更有力。”列宁说“忘记意味着背叛”,“别怨我”就是让我们牢记历史,反思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和前进的动力。面对磨难,有人理解不了,不明白世界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比如五十年代有些被打成右派的中国知识分子,下放劳动改造,或自寻短见,或郁郁而死。有一位老人却不同,他在田间锄地时跟着想象中的音乐节奏进行,痛苦就转变成了愉悦,他经受住了考验,挺过了人生这一难关。邵燕祥的记忆之盐,如果停留在伤口上,那就只有痛苦了。诗人用想象推进诗意,借记忆之口让你把记忆和痛苦一起咽下去,化入血和汗,这样痛苦就变成了力量。这是一位抱着人生必胜信念的诗人、一位痛苦打不倒的诗人、一位被誉为“中国知识分子良心”的诗人用血泪写出的生命之诗。
 
  邵燕祥(1933年6月10日- 2020年8月1日),祖籍浙江萧山,1933年生于北平,当代诗人。1948年北平中法大学肄业,1949年至1957年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1978年至1994年先后任《诗刊》编辑部主任、副主编。1980至90年代,曾先后当选中国作协理事、主席团委员。著有诗集《到远方去》《在远方》《迟开的花》《邵燕祥抒情长诗集》等。他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比较集中的杂文散文创作,先后出版《忧乐百篇》《当代杂文选萃·邵燕祥之卷》《邵燕祥文抄》(三卷本),以及人生实录系列《沉船》《人生败笔》《找灵魂》等。

 
秋歌
——给暖暖
    痖弦


落叶完成了最后的颤抖
荻花在湖沼的蓝睛里消失
七月的砧声远了
暖暖

雁子们也不在辽夐的秋空
写他们美丽的十四行诗了
暖暖

马蹄留下踏残的落花
在南国小小的山径
歌人留下破碎的琴韵
在北方幽幽的寺院

秋天,秋天什么也没留下
只留下一个暖暖

只留下一个暖暖
一切便都留下了


  写秋日的诗,不是过分萧瑟,就是过分热烈,痖弦这首诗,从题目开始就安排下两条线,一条萧瑟,一条温暖,用温暖冲淡萧瑟,用萧瑟烘托温暖,萧瑟减轻了,温暖加重了,这就是痖弦的不同寻常之处。写萧瑟,意象繁密,从古典诗词脱胎换骨而来,传统的意蕴浓得化不开,但手法很现代,比如“落叶完成了最后的颤抖”,不同于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 ,由被动变主动。暖暖是谁?也许谁也不是,是一个象征,诗人内心深处的梦想和召唤。“秋天,秋天什么也没留下 /只留下一个暖暖 ”。“什么也没留下”和“只留下一个”这种矛盾的表达更有意味。“什么也没留下”是说没有留下一点萧瑟的印象,内心更明媚。“只留下一个,”突出“暖暖 ”的重要性和唯一性。语气的绝对体现情感的绝决,不是偏执而是执著。“只留下一个暖暖 /一切便都留下了”。 暖暖就是一切,一切就是暖暖,暖暖就是诗人生命的全部,再别无它求。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终生殉美”的人生信念和“思想要深,情感要真,技巧要新”的诗学追求。
 
  痖弦,著名台湾诗人,原名王庆鳞。是台湾《创世纪》诗刊的三驾马车之一,他以诗之开创和拓植知名,民谣写实与心灵探索的风格体会,二十年来蔚为台湾现代诗大家,从之者既众,影响最为深远。主要著作有《痖弦诗抄》、《深渊》、《盐》等诗集。
 

掌上的心
雷抒雁

 
如果我能把心托在掌上
象红红的草莓
托在厚厚的绿叶上
那么,你就会一目了然
你就会说
哦,多么可爱的红润

可是,如果我真的把心托在掌上
象红红的草莓
托在厚厚的绿叶上
那么,定会被可恶的鸟啄破
我该怎么说呢
该怎么表达这裂心的痛苦?
 
  雷老师生前曾和我谈起这首诗,这首诗成功于一个假设性的比喻,一个联想式的意象。把心托在掌上就像草莓托在绿叶上,一方面让读者欣赏到“可爱的红润”,另一方面“定会被可爱的鸟啄破”。人们常常感慨人心难测,但掏出心来又是什么结果?这是一首写美与丑、善与恶的诗,也是一首写人性的诗,赞美与批判同在。
 
  雷抒雁(1942~2013)陕西泾阳人,当代诗人、作家。196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其成名作是纪念张志新而写的长诗《小草在歌唱》。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委会委员,2012年5月任中国诗歌学会会长,并担任中国作协诗歌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任《诗刊》社副主编、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先后出版诗集《小草在歌唱》《父母之河》《踏尘而过》《激情编年》等,散文随笔集《悬肠草》《秋思》《分香散玉记》等。获得过各种文学创作奖,并有多种文字翻译诗作发表于国外。2013年2月14日,雷抒雁逝世,享年71岁。 

 
阳光中的向日葵
芒克

 
你看到了吗
你看到阳光中的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
而是把头转向身后
就好象是为了一口咬断
那套在它脖子上的
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
你看到它了吗
你看到那棵昂着头
怒视着太阳的向日葵了吗
它的头几乎已把太阳遮住
它的头即使是在没有太阳的时候
也依然在闪耀着光芒
你看到那棵向日葵了吗
你应该走近它
你走近它便会发现
它脚下的那片泥土
每抓起一把
都一定会攥出血来

 
  如果把写太阳与向日葵的诗罗列起来比较一下,尽管有差异,但基本上是一个模子里脱出来的,其意象、意义、义理基本固化,就是光明、温暖、中心、主宰的象征。打破这习惯思维定势需要多大的艺术勇气?芒克做到了,他颠覆了传统中向日葵与太阳的依赖关系,向日葵不再依赖太阳的恩赐而生存,成了“把头转向身后/就好象是为了一口咬断/那套在它脖子上的/那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的反抗者。太阳不再是救世主,成了专制、蛮横的代名词。向日葵从蒙昧中觉醒,由顺从转为抗争,开始寻求自由和独立,追求生命的价值。“它的头几乎已把太阳遮住/它的头即使是在没有太阳的时候/也依然在闪耀着光芒”。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依靠太阳到自身有了光,生命的意义就在这里。“你走近它便会发现/它脚下的那片泥土/每抓起一把/都一定会攥出血来”,这是向日葵付出的代价。芒克的向日葵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梵高的向日葵和尼采的超人,虽然艺术形式不同,但传达的精神大同小异。这首诗孕育于特殊历史时期,但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具有普适意义,是人类智慧的艺术结晶,是中国百年新诗中真正不朽的诗篇。从艺术上看,也是独一无二的,成功于反叛的意象,在情感与思想、内容与形式、虚与实的处理上也达到完美的境地。在结构上以“你看到了吗”“你看到它了吗”“你看到那棵向日葵了吗”架构,结构紧凑,既突出向日葵的存在,又强化了抒情氛围,形成一种内在的节奏,谱曲后吟唱效果极佳。这首诗几乎具有所有新诗的优点,又与任何一首诗都不同。
 
  芒克,原名姜世伟,1950年11月出生。朦胧诗人的代表之一,生于沈阳,1956年全家迁到北京市。1969年到河北省白洋淀插队。1978年底与北岛共同创办文学刊物《今天》,并出版了处女诗集《心事》。1987年与唐晓渡、杨炼组织了"幸存者诗歌俱乐部",并出版刊物《幸存者》。诗集有《阳光中的向日葵》(1988)、《芒克诗选》(1989)、《没有时间的时间 》、《今天是哪一天》、《芒克的诗歌》,长篇小说《野事》,随笔集《瞧,这些人》。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意大利、德、西班牙、荷兰、瑞典、日文等。曾应邀访问过法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荷兰、澳大利亚、美国、瑞典、古巴和日本等国进行学术交流。

 
枕头上散落的头发
徐敬亚

 
枕头上的头发,散落着,我的一根根羽毛,我的血肉。
也许在我刚刚飞起时,它们已开始飘落.
在我快要下降的年代,它们突然一根根浮现。
吝啬的财主,一遍遍清点即将逃走的白银,
大亨的手却无法接住跌落的金币——
多么幸运,通过一只深夜抢劫的肥胖枕头,
我乌发满头,独自端详着徐敬亚的遗物。
一根、两根……每一根都是我呀,
D-N-A,正在残损与丢失的部分。
现场证据告诉我,它们昨天还存在于
我身体的最高端。没人敢伸手抚弄它们。
但是现在,它们却像我的一只只散落的手掌,
充当着我的全权大使,胡乱地抚摸着整个世界。
每天平均脱落24根羽毛的天鹅,
还能飞回到遥远的天鹅之湖吗?最后的那一刻,
我将像一只北京烤鸭吗,光秃秃地降落于大地,像它们一样

  读徐敬亚这首诗,我想到以北岛为首的朦胧诗派,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中国诗坛横空出世如日中天,后来开始分崩离析,渐渐日落西山,但他们在中国新诗发展过程中的贡献已彪炳史册,凝聚成一个伟大时代的精神亮光。
  人们对朦胧诗派这个概念存有疑问,不管准确与否,在读者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在这个东西文化碰撞交融又自成一格的流派中,无疑,徐敬亚是重要的一员,而且他是能够从朦胧诗人延续到第三代诗人为数不多的保持旺盛创作生命力的少数诗人之一,《枕头上散落的头发》就是最好的例证。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他已经实现了从宏大向细小的朴素转向,从落发这一日常的生命细节抒写生命的感悟,又不失大家风范。“它们昨天还存在于/我身体的最高端。没人敢伸手抚弄它们。/但是现在,它们却像我的一只只散落的手掌,/充当着我的全权大使,胡乱地抚摸着整个世界”。既接地气,又有思想。既写出生命曾有的尊严,又写出如今的落魄。可贵之处在于写日常没有落入庸俗,深入到人性的困境。表达上从高蹈向质感回归,又不失空灵,幽默中夹带反讽,现实中透出浪漫,既有庄子的超脱,又有老子的认命,写出生命的复杂况味。
 
  徐敬亚 (1949~),吉林长春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当代著名诗人、文学批评家。第一届青春诗会成员。曾任吉林省《蔘花》编辑部编辑,《深圳青年报》编辑。曾主持“中国现代诗大展”,并主编《中国现代诗大观》。2005年受聘为海南大学诗学中心教授。2006年起主持《特区文学》“十大网络版主联席阅读”。著有诗歌评论《崛起的诗群》《圭臬之死》、《隐匿者之光》及散文随笔集《不原谅历史》等。先后获《星星》20周年诗歌奖、《拉萨日报》评选的“全国十大青年诗人”、第六届《十月》奖、《诗参考》“现代诗10年经典奖”、第三代诗歌“终身成就奖”、《2007年中国诗歌排行榜》“年度诗歌批评家”等。

 
寒热
黄亚洲
 

冬晨我经常掀开被子消暑
这把年纪了,难道还会是潮热?
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依次走过
半个钟头后才回老家浙江
被子重新盖好
 
身体很奇妙,有个季节的开关
血管里,一会儿山泉,一会儿岩浆
怪不得我的自信心经常混乱
一会儿陛下,一会儿太监
 
我爱祖国
我知道祖国也很爱我
所以,才要让我知道它的广阔,与
深不可测

 
  寒热是中医常用的一个概念,与阴阳有关。八纲中认为:阳胜则热,阴胜则寒。有时是忽寒忽热,有时是真热假寒,有时是真寒假热。治法上,讲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以此调节阴阳平衡。
  黄亚洲巧妙地把寒热移植到个人、社会、历史,从而找到一个独特的抒情视角。“冬晨我经常掀开被子消暑”。冬晨怎么还消暑?有悖常理,却反衬出内心的阳刚。“这把年纪了,难道还会是潮热?”。正话反问,肯定激情依旧。“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依次走过/半个钟头后才回老家浙江/被子重新盖好”。诗人走过祖国很多地方,最后还是返回故乡,正暗合了诗人的天职是返乡,实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回归。为什么“被子重新盖好”,一定是感到了寒冷,我理解不仅仅是天气的寒冷,还有世态的炎凉。热是主观的感受,冷是客观的存在,寒热交替、冷暖自知就是现实的人生和人生的现实。
  第一节从热写到冷,第二节从身体写到自信心。写身体与用身体写作者截然不同,把季节比作开关实属罕见。身体奇妙在季节变化会引起生理变化,生理变化着重写血液“一会儿山泉,一会儿岩浆”,都是昂扬向上,只是力道不同,充满对生命的赞美。诗人由此过渡到自信心:“怪不得我的自信心经常混乱/一会儿陛下,一会儿太监”。混乱体现在高至无人可及,精神像一个至尊王者。低至苟且偷生,没有尊严地活着。每个人都可能有这种极地心境的感受,但缺乏敏锐,没有写到纸上。黄亚洲写了,让我们反思,尤其是“太监”这个词已经成为历史,但精神的太监在现实中还会时隐时现。做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既是对自身的深刻反省和无情解剖,也是对人性弱点的形象揭示和社会生态的严厉批判,诗人在呼唤健全的人格和有尊严的生活,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不可少的国民素质。
  诗人感到“寒热”和“自信心经常混乱”,既是个人真实的体悟,也有客观的原因,但并不影响“我爱祖国”的神圣情感。如果没有前面的铺垫,“我爱祖国”就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正因为有了前面山重水复的情感铺垫,才有了“我爱祖国”的柳暗花明,这金属般的声音从灵魂深处喷涌而出。有些人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还是牢骚满腹,怨声载道。徐迟写出“贫穷的祖国也是我的祖国”时,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黄亚洲的“我爱祖国”与“我知道祖国也很爱我”前呼后应,正体现了诗人与祖国的心心相印,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的紧紧相连。“所以,才要让我知道它的广阔,与/深不可测”。诗人心中的祖国是立体的,横得“广阔”,纵得“深不可测”。“广阔”与第一节的“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依次走过”相呼应,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祖国可以容纳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胸襟和气度。“深不可测”从另一个维度上给我们留下想象和爱的空间。
  诗人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写热不回避寒,写自信心不回避混乱,有一种历经沧桑的坦诚和真实,对祖国的爱有了别是一般的深度和重量。这首诗与诗人早年的诗相比,铅华洗尽,开始返璞归真,有了“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的自然、自由和自在,达到了激情与理智的阴阳平衡,自我深入到历史,造境质变为化境,无愧为新诗中的新诗、经典中的经典。
 
  黄亚洲,诗人、作家、编剧。出生于中国杭州。现任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诗刊》编委。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已出版长篇小说等各类文学著作40余部,其中诗集28部。2015年获美国世界文化艺术学院院长奖,2019年任中俄莱蒙托夫国际诗歌节学术委员会委员。诗歌作品曾获中国鲁迅文学奖、首届中国屈原诗歌奖银奖、中国马鞍山李白诗歌奖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