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歌 > 评论随笔

山川草木多情 乡土馥郁温馨

——读王文军诗集《草木间》

2024-08-12 10:06:41 作者:庞清明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庞清明,当代诗人,获中国网络诗歌20年创作奖,成都商报头条诗人奖,中国十佳诗人称号(网选)。香港文学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出版作品集4部,入选全国数十家权威选本。


  从《诗经》开始,中国诗歌创作就有一个延绵不绝的或彰显或隐约的文化背景,那便是乡土中国。最突出的可以举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以及“萋萋春草生,王孙游有情”的山水诗人谢灵运,那些以山水、田园、草木、归隐、闲适为主题的诗歌可谓汗牛充栋,不胜枚举。
  作为一位浸润于诗歌创作30年的诗人,王文军将自己的笔深入到散发着馥郁乡土气息的故乡,与那里的人情世故、山川河流、庄稼草木、鸟兽昆虫等等建立直接或间接的对应关系,形成了笔下喷涌而出的诗意形象,一本散发着油墨香的诗集《草木间》便是王文军激情创作的佐证。
  收录在《草木间》的诗歌,绝大多数都是精美短制,取材于身边事,身边物,物与情,情与义,义与理,这就必然给人以亲切温馨的感觉,引发奇特的联想。他将自己置于故乡的怀抱之中,频频打量与回探,凸显一位局中人、旁观者与浪子的多重浪漫与歌唱的本质。
  读王文军的诗歌首先会被朴素的标题吸引,不矫情,不玄虚:《村后的小山》《等落日的人》《丢的东西太多了》《访友不遇》《乡居》《远行》《一只鹰》,等等。但你只要认真读下去,却会发现诗里各有千秋,语言素朴,诚实守正,交替地散发着黑土地苦涩与淡雅的芳香,仿佛电影倒带般把读者带回到上个世纪的中国乡村,乡村的乐园。
  
  王文军的诗歌看似平实的语言,简简单单的构图与描摹,却遐思绵延,意境悠远,时不时点燃哲理的火花,看得出王文军在锤炼语言方面所下的功夫。譬如“而草,一棵也不能少/哪怕少了一棵芨芨/山上的春天也会变小”(《村后的小山》),“巴掌大的土地也是土地啊/再多也不多,而粮食再少也不少”(《草帽下的土地》),“想离开时,自己/已是一截河床/河水在体内/缓缓流淌”(《坐化》),“风在清理云朵/它们飘过的地方/都是飘在自己的过去里”(《晒时光》)。这样的诗句俯拾皆是,发自本我的对世界的认知,仿佛诗眼,非常到位且具有自身的张力,让人读后难以释怀。诗人让自己融入大自然,放在故乡的山山水水之间,与故乡的风土人情同呼吸、共命运,产生了恰切而浓烈的共情。
  当我读《访友不遇》,会自然联想到《雪夜访戴》这个典故,其间的友谊、自责与情感纠结跃然纸上,绝非一般的狐朋狗友所能比拟。
  傍晚下起小雪,想起
  住在山中的一位老友
  披一件长衣,拎一壶烧酒
  去看一看他清修的岁月
  
  山路崎岖,别来日久
  走了很远,却想不起他的住处
  甚至,也忘记了他的姓名
  这些年我在忙碌什么
  
  当我读《回乡书》,也会想到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但王文军更有一份近距离的审视,淡淡的哀愁与对拘谨的乡亲们甘于现状的体谅:
  春天之后我就住在村里
  乡亲们陆续而来
  又陆续而去
  他们看似过上了渴望已久的生活
  空茫的眼神,却藏不住
  扎进骨缝里的拘谨和悲凉
  其实,这些年生活在别处
  我心中积攒的酸疼
  是村头密密麻麻的杂草
  再浓的树荫也遮不住
  再凉的秋风也吹不走
  
  当我读《树》时,脑中现出吟唱《七步诗》时曹植的无赖与悲愤的画面:
  面对一把锋利的斧子
  树忐忑不安
  结实的斧柄
  曾是它的一截骨头
  
  当我读《通向山里的小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面对分叉的林中路时的彷徨与犹疑便跃然纸上:
  从村庄通向山里的小路
  有的钻进沟壑,有的爬上山顶
  它们还会麻绳一样纠缠
  甚至长出叉子,通向天空
  
  有人试图折断小路
  他们不知道小路是有灵魂的
  那是村庄扎进山里的根
  
  王文军的诗歌有故乡的召唤,有山的宽容和隐忍,有河流的奔涌,有环绕屋檐与大树的风,有静悄悄地发芽的种子,有坚硬与无奇的石子,有强大的生命力的草,有发光灵魂的蚂蚁,有对父母的怀念与感恩,简单生活,节省力气,安静写作,反反复复地锻词炼句,直到石头涌出清泉,清泉滋润脚踝,和风带来细雨,白云给予慰藉,世道变得通透,人性闪耀古朴之光。譬如在《跟着一条河走》,他写到:“跟着一条河走/不是为了看风景/只是想安静地/走一段路”,何等的闲适安然,因为“万物都认领了自己的命运”。对于王文军来说,一小块土地就能装得下简单的生活,穿行其间自己就像一片自由的风也,一只翩跹的蝴蝶。《在庙山看文冠果》,他感悟到毁损总比建设更容易,废墟总是比庙宇更多。
  《回乡记》《登山记》《八盘沟记》《古松记》《黄河子记》《龙源湖记》《喇嘛山石头记》《捡石头记》《劈山沟记》《不老山庄记》《千佛洞记》《星夜记》。这些以“记”创作的系列诗歌将王文军界定为一位乡村书记员或一名基层记者,用笔如是记录一草一木、一石一洞,地理、山川和时代的变迁在心里激起的阵阵涟漪与感悟:人到中年,不再因俗世的匆忙而错过美好;神总是栖息在人们无法接近的高处。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位乡村生活的守望者,是大自然的讴歌者,是黑夜西窗亮起的那盏灯,呼唤、温暖着的远方游子。
  
  这些年,我远离了村庄、土地
  但我还是个农民的样子
  迷恋乡村的稻谷、月光甚至争吵
  喜欢一身露水、一脚泥巴地
  在田埂上走一走
  尽管王文军已离开故乡多年,在外高就,谋得一份体面的职业,但他亦然本色不改,仿佛从来没有离开故乡,他的心与故乡紧紧连接在一起,他的情在故乡的山水中游荡起伏,创作的诗歌基本都是歌吟故乡,缅怀亲人,附丽大自然的美,似乎只有在身体里种庄稼,他才能找到回家的路,否则就会开启人生的迷航之旅。
  王文军被理论界界定为乡土诗人的代表,他担当得起这个身份,并以自己扎实的功夫擦亮了这个身份。在王文军心中,住在乡下是幸福的,他愿意在此度过余生,太阳光明,人们善良,一切都有暖意,一切都这么好。王文军勾画出一个现代式的“小国寡民”的梦境,冲破内心的界限,在草木间悠游晃荡,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此乃人间仙境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