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太阳升起的地方(组诗)|附心庭评论
——大兴安岭系列组诗
2020-12-12 作者:司汉科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第五届签约作家司汉科大兴安岭系列组诗,附心庭评论《优秀的诗歌来自你胸腔里的激情和热爱》。
寻找太阳升起的地方
——兴安岭系列之一
那一夜,我烂醉在兴安岭的密林里
把行军床绑在启明星上
把篝火架在月亮树下
远处闪着狼的绿眼睛
近处听见马的嘶鸣
而我 却躺在撮罗子里数星星
雪天的一夜,胜过人间的千年
我醉得嚎啕,哭着雪白的世界
哭着茫茫的林海
就是不哭自己
因为你在森林里看不到男人的眼泪
天亮了,东方吐出一抹白
我却忘了昨夜的星辰
出发吧,趁着鹅毛大雪
趁着酒醒时分
背上猎枪
夸上烈马,
去寻找太阳升起的地方
汉科品诗:
这是一组大兴安岭系列诗,共10首。
从小就生活在大兴安岭密林,对那里生活的达斡尔民族充满了感情。
对那里的一山一水,也是喜欢。
我的骨子里有那个民族的血性,热烈,豪气,真诚,侠义。
我要用诗写一写那些我曾热爱的密林,和那里生活过的民族。
我要去流浪
——兴安岭系列之二
在冰山倒下时
我歌唱了一夜歌
直到喉咙唱破
在马兰花枯萎的春天
我没有笑
却在瑟瑟秋风里,为了你
我走了一天
为了与你告别
在打马上山的那个雪天
我浇灭了篝火
在黑龙江源头的洛古河
我迎风坐上了飞船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河卵石上
发现你把我们的承诺
变成冰冷的木化石
我心冰冻,裹住绝望
那一晚,面对烧红的夕阳
我只想醉卧在老羊皮毡房
是告别的时候了
我决定一个人去流浪
走在兴安岭
背上老猎枪
撕一块带血的鹿肉
在雪地书写一次大写的人生
哭泣必须面向夕阳
死也要站着迎风
汉科品诗:
男人有时就血性些,比如,哭泣面进面向夕阳,死也站着迎风。
我们讲回归自然,不紧紧是自然意义上的回归,也是人的一种回归。
从什么时候开始,男人没有血性了呢?回归野性,回到自然。
而这些恰恰是现代人所需要回归的一种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找回我们民族的野性。
围 猎
——兴安岭系列之三
大雪后的兴安岭
乌鸦的破喉咙撕落了树叶
抖落一地白
我带着猎狗“尼克松”走了一夜
跟着那只受伤的黑熊
前方的脚印变成神秘的编码
一直通到老枯树的树洞
树上乌鸦成群在等待最后的晚餐
老猎枪笑了,一股青烟拥抱了树洞
听到枪响,黑熊出洞
它知道生死时刻到了
它变成一堵墙,立在树洞
也立在了兴安岭
熊狗对视,人熊对视
生死间,谁看透了红尘
谁了断了生死?
“尼克松”抖落了一身雪花
冲向一堵墙
黑熊很轻柔的一巴掌
“尼克松”飞出两丈开外
死狗一样拍在雪地
一堵墙愤怒地冲向了我
吼吼震落了树上的积雪
飞身压倒了我
在打碎我头骨瞬间
我的猎枪顶住了它的喉咙
我想让它了却我的红尘
我想让我死在雪原
很爽,这是一个猎人的归宿
但我的老枪不答应
枪响了,一堵墙轰然倒下
我把一堵墙葬在树洞里
我长跪不起,任乌鸦鼓噪
朝霞染红了兴安
也映红了我满脸的血色
我背上受伤的猎狗
走下了兴安岭
从此不再背枪
汉科品诗:
“一堵墙”是悲哀的,也是幸运的。
人类对自然动物的追杀,从来就没有停下过。
如果有一天,地球上就剩下了人类自己,是多么的可怕。
好在,猎人不再摸枪。
鹿 王
——兴安岭系列之四
有多少马蹄从我头颅踏过
雪地驰起的雪花迷住每一只蝴蝶
我靠
十万只马队和猎狗
只是为了我一次精彩的悬赏
他们扎营在松峰山脚下
篝火中扭动最后的胜利
我看见他们用我的鲜血
祭奠他们发亮的眼神
松峰山,我在兴安岭上鹤影独步
猎人把我逼上绝路悬崖
前方是蓝天,也是白云
山下,是地狱,也是白骨堆
几只秃鹫在等待
那是我的先人归去的地方
我要做我的鹿王,不辱一世英名
绝不会让他们朵颐我的每一块灵魂
天堂留给了我的对手莫力根
他敬神,相信来世
我信归宿,信宿命
信来世的苍茫,还做鹿王
那一夜,风雪中的朋奴卡
刺透每一道山梁
猎人没有用猎枪
琴声漫漫,把我带回久远的草地
猎人知道杀死我不用枪
只用一把琴 朋奴卡
朋奴卡大作 大雪飘飘
如万道毒箭,刀刀催人
我纵身一跃,
万道光芒映照先人的风向
我知道
从此,松峰山下
多了一朵梅花和一支八叉角
从此,兴安岭上
不会有我鹿王的脚印和叫声
汉科品诗:
写完鹿王,思考了许多,这是我的小说《围鹿》的一个情节。
鹿王是悲壮的,但是它是一个让人敬佩的战士,死也要死得悲壮。
我始终认为作者的诗是有情怀的,也是有温度的。
最后一个猎人
——兴安岭系列之五
兴安岭彻夜的篝火让雪花迷茫
扭动的腰肢让女人的眼睛放着狂野的蓝光
腰间的骨串和耳朵的铜坠抖落了
一地星星和男人的目光
小伙子们撕着手把肉 “嗷嗷”地喷着酒气
莫力根老人没有参加篝火狂欢
他独自一个人跪在白桦树下
小心地用刀刻着山神”白那恰”
山神显灵了:眼睛,鼻子,嘴巴和胡子 活灵活显
猎人高高地举起桦树皮酒杯 祭洒着山神
雪夜的刀锋无情地雕刻他的脸
岁月的年轮锻造他一脸的万壑千山
他仍然执着兴安岭密林
跟踪着狼的踪迹
无数个精灵像飞蛾
在篝火上空盘旋
“鹿皮鼓”声声刺痛雪花
目送老猎人远去的背影
他该走了
风雪之夜每一个树像战士
默默地送他最后一个注目礼
老萨满的“朋奴卡”悠悠断肠
把所有的柔情都揉进了她激情的鼓点
所有的这些不只是为猎人送行,也是
为了她 久远的心跳
那一年的春天,莫力根和她打马走进深山
那一刻的她和他滚到马下
滚在雪地 滚进密林
激情的昏天地暗
老马笑了,呆萌了一夜
伴着月亮,她一直跳到癫狂,把篝火跳灭
远处,一声枪响和狼的惨叫
猎枪的烟火长久地在林中不散
狼最后一声绝唱穿越世纪千年
老萨满带着族人
找遍林海
猎人与狼,从此失踪
消失在兴安岭密林深处
汉科品诗:
向莫力根老猎人致敬!
莫力根最后消失在密林深处。谁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
但我知道,他融入了自然。人本来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偏要和自然做对。
汉科的诗给我们创造一个意境,一个有情节,有场面,有故事的意境。
要写有故事,有意境,有画面感的诗是汉科的一个追求。
也许他本来就不喜欢那些故作高深,让人看不懂的诗。
离别的那一刻
——兴安岭系列之六
我来到了猎民点的那个晚上
夕阳如血
母鹿的叫声传遍阿龙山
它围着小驯鹿不停地呼唤
小家伙只剩下祈求的眼睛
玛利亚索说,它不想活了
日夜看护的陶陶不甘心
他小心地把奶挤在手上
小鹿艰难地舔了舔
再也不吃了,之后就睡了
母鹿一夜的叫声叫醒了早晨
阿龙山的早晨 很凉
我和陶陶去看小鹿 ,林子很静
母鹿停止了呼唤,它在拱着小鹿
希望它站起来
小鹿冰冷地躺在林间的空地上
再也站不起来,它永远地睡了
树上的鸟儿飞了过来
无声地打量,不叫一声
母鹿不肯离开
它在叫它的孩子
小鹿再也听不到母亲的呼唤了
它去了该去的天堂
2018年6月16日,我开车去阿龙山,去见98岁的玛利亚索和她的驯鹿。
当晚住兴安岭玛利亚索的猎民点,目睹了小鹿离开的过程。
哭泣林蛙
——兴安岭系列之七
我只是森林中小小的林蛙
用口技,奏响森林交响曲
舒缓小夜曲
流水大提琴
弹奏间,苍茫远去,禅意悠悠
咏叹时,远山回荡,空灵久远
我是森林中的卫士
只用一把口中的剑
行云流水,气吞万千
刀寒之间,万物噤若寒蝉
吐纳时,收尽飞虫,飞流直下三千
万千中,我只是一条微小的生命
用我的精彩,绽放生命的火焰
有一天,败家的人类
用白色围墙,绝杀我于溪流
遍地惨白,兄弟诀别,声声绝唱
只有月光祭我无处可归的魂灵
从此,我不再决堤我的眼泪
不再哭泣我动听的夜晚
用我生命的流光
用我生命的呐喊
惊人一跃, 跳出白色的围墙
回到森林, 再邀月光
凑响一曲生命的乐章
达子香
——兴安岭系列之八
醉的感觉真好
无数个蝴蝶在林间滑雪
线一样的白桦也被惯坏了
使劲地吻着我的脸
树皮碗在眼前打着旋涡
“朋奴卡”的琴声把狼群声声呼唤
萨满舞再次把篝火勒了一圈又一圈
来,再干一碗
“达子香”姑娘红红地站在我的面前
今晚来我的仙人柱
我让你欲醉欲仙,死了千遍
不许一个人走出兴安
我会崩了你,就在今晚
她笑得很坏
鹿血酒把我的激情点燃
我醉眼迷离
她却把鹿血的红色
变成胭脂涂在自己的脸上
“达子香”跳着性感的肚皮舞
光与影在她的指尖上穿梭
她用血手摸着我的脸
我用鹿角画着她的肚皮
她蹾了三碗鹿血酒
用火一样的唇舔着了酒的烈焰
红唇微沾,便喝光了五湖三山
我靠!干就干
为了她的红唇和惹疯的月亮
为了她性感的肚皮和勾人的眼
我甘愿喝光三大碗
醉卧兴安
狼最后一滴泪
——兴安岭系列之九
连队人都很兴奋
每个人像流动的发条
从连队里弹进弹出,奔走相告
谁也没想到,大黑山成了狼的归宿
刀疤的铁夹咬住了它的一条腿
老爷们“嗷嗷”地叫着
每一个细胞都奔涌着嗜血的杀气
雪地上听到了“沙沙”击鼓声
那是男人奔跑的黄胶鞋
镐把、铁锹、洋叉
每一个家什都跺着男人胸前的雪地
等待出击
狼想咬断自己的后腿,但一切都是妄想
那一刻狼想哭,它不甘心啊
从此,它失去了远山的呼唤
离开了狼群和它的孩子
狼和他们对视着,谁都不敢靠前
它从眼睛的底片看出人类仇视的眼神
和圣洁的十字架
镐把、铁锹和洋叉变成乱剑
一起舞动
还有人类的尖叫
狼身上下雨了,是血的雨
狼倒在血泊中,雪地上绣出红花
它被五花大绑抬到了连队
吊在了俱乐部前的老柞树上
孩子们张张笑脸,指指点点
婆娘们也跳起了大秧歌
他们庆贺今晚,会分到一块狼肉
刀疤用刀撬开狼的嘴
狼轻蔑地把刀刃咬出几扇门
孩子们愤怒了
砖头,瓦块和雪蛋一起飞向了狼
刀疤重换了新刀
他把刀放在发亮的袖子上反复地擦着
烟屁股在他的嘴里放着绿光
他掐死烟屁股
把刀尖赠给它
在刀刺进喉咙的瞬间
狼留下最后一滴泪
猎人与狗
——兴安岭系列之十
有一年,大雪封山
封了七七四十九天
封到鸟飞绝,人踪灭
我在兴安岭跟踪狼的踪迹
却中了人的陷阱
我钻进了套兔子的铁丝套
我徒劳挣扎
细细的丝线 像催命符
让我的生命变成绝望的呼喊
除了山谷的回音
就是老柞树欢心的招手
和旋风一样的雪团
我要死了,死在该死的兴安岭
雪花抚摸着我的耳朵。很痒
在我迷瞪时,有人抱住了我
很温柔
解下了勒死我的兔套
本能,让我弹回攻击的野性
我咬伤了他的手,雪地上开满了血花
他救了我 我却让他受了伤
我舔着他受伤的手,祈求他的原谅
我后悔我的粗鲁
泪眼变成噙水的湖
他拍了拍我的头,走了
消失在风雪中
我却跟在他的身后不肯离去
从此,你是我的主人,我是你的忠诚
我变成你的铁杆,你变成我的温柔
我们生死契阔,不离不弃
一个风雪交加的雪天,我的主人被狼群围住了
猎枪放空了子弹,变成了烧火棍
盲目击打林中移动的蓝光
雪地里打得狼烟四起,群山呼号
我冲进狼群 死死地护住我的主人
生死间 我变成移动的杀器
狼群变成了雪地的一桌菜
搏杀中,一地血花,一地残狼
雪地上只剩下狼王和我对视
我的每个毛孔都喷张着凶残
我的每次撕咬都充满快感
狼王遍体鳞伤,只剩下绝望的眼神
我也被狼掏成了麻袋片,在风雪中旌旗招展
雪山呜咽,只剩下我高傲的头颅
主人抱着我坐了一夜
没有悲伤,没有眼泪
风停了,雪小了
太阳出来了,我该走了
看一眼东方的日出
我笑着闭上了眼
——兴安岭系列之一
那一夜,我烂醉在兴安岭的密林里
把行军床绑在启明星上
把篝火架在月亮树下
远处闪着狼的绿眼睛
近处听见马的嘶鸣
而我 却躺在撮罗子里数星星
雪天的一夜,胜过人间的千年
我醉得嚎啕,哭着雪白的世界
哭着茫茫的林海
就是不哭自己
因为你在森林里看不到男人的眼泪
天亮了,东方吐出一抹白
我却忘了昨夜的星辰
出发吧,趁着鹅毛大雪
趁着酒醒时分
背上猎枪
夸上烈马,
去寻找太阳升起的地方
汉科品诗:
这是一组大兴安岭系列诗,共10首。
从小就生活在大兴安岭密林,对那里生活的达斡尔民族充满了感情。
对那里的一山一水,也是喜欢。
我的骨子里有那个民族的血性,热烈,豪气,真诚,侠义。
我要用诗写一写那些我曾热爱的密林,和那里生活过的民族。
我要去流浪
——兴安岭系列之二
在冰山倒下时
我歌唱了一夜歌
直到喉咙唱破
在马兰花枯萎的春天
我没有笑
却在瑟瑟秋风里,为了你
我走了一天
为了与你告别
在打马上山的那个雪天
我浇灭了篝火
在黑龙江源头的洛古河
我迎风坐上了飞船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河卵石上
发现你把我们的承诺
变成冰冷的木化石
我心冰冻,裹住绝望
那一晚,面对烧红的夕阳
我只想醉卧在老羊皮毡房
是告别的时候了
我决定一个人去流浪
走在兴安岭
背上老猎枪
撕一块带血的鹿肉
在雪地书写一次大写的人生
哭泣必须面向夕阳
死也要站着迎风
汉科品诗:
男人有时就血性些,比如,哭泣面进面向夕阳,死也站着迎风。
我们讲回归自然,不紧紧是自然意义上的回归,也是人的一种回归。
从什么时候开始,男人没有血性了呢?回归野性,回到自然。
而这些恰恰是现代人所需要回归的一种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找回我们民族的野性。
围 猎
——兴安岭系列之三
大雪后的兴安岭
乌鸦的破喉咙撕落了树叶
抖落一地白
我带着猎狗“尼克松”走了一夜
跟着那只受伤的黑熊
前方的脚印变成神秘的编码
一直通到老枯树的树洞
树上乌鸦成群在等待最后的晚餐
老猎枪笑了,一股青烟拥抱了树洞
听到枪响,黑熊出洞
它知道生死时刻到了
它变成一堵墙,立在树洞
也立在了兴安岭
熊狗对视,人熊对视
生死间,谁看透了红尘
谁了断了生死?
“尼克松”抖落了一身雪花
冲向一堵墙
黑熊很轻柔的一巴掌
“尼克松”飞出两丈开外
死狗一样拍在雪地
一堵墙愤怒地冲向了我
吼吼震落了树上的积雪
飞身压倒了我
在打碎我头骨瞬间
我的猎枪顶住了它的喉咙
我想让它了却我的红尘
我想让我死在雪原
很爽,这是一个猎人的归宿
但我的老枪不答应
枪响了,一堵墙轰然倒下
我把一堵墙葬在树洞里
我长跪不起,任乌鸦鼓噪
朝霞染红了兴安
也映红了我满脸的血色
我背上受伤的猎狗
走下了兴安岭
从此不再背枪
汉科品诗:
“一堵墙”是悲哀的,也是幸运的。
人类对自然动物的追杀,从来就没有停下过。
如果有一天,地球上就剩下了人类自己,是多么的可怕。
好在,猎人不再摸枪。
鹿 王
——兴安岭系列之四
有多少马蹄从我头颅踏过
雪地驰起的雪花迷住每一只蝴蝶
我靠
十万只马队和猎狗
只是为了我一次精彩的悬赏
他们扎营在松峰山脚下
篝火中扭动最后的胜利
我看见他们用我的鲜血
祭奠他们发亮的眼神
松峰山,我在兴安岭上鹤影独步
猎人把我逼上绝路悬崖
前方是蓝天,也是白云
山下,是地狱,也是白骨堆
几只秃鹫在等待
那是我的先人归去的地方
我要做我的鹿王,不辱一世英名
绝不会让他们朵颐我的每一块灵魂
天堂留给了我的对手莫力根
他敬神,相信来世
我信归宿,信宿命
信来世的苍茫,还做鹿王
那一夜,风雪中的朋奴卡
刺透每一道山梁
猎人没有用猎枪
琴声漫漫,把我带回久远的草地
猎人知道杀死我不用枪
只用一把琴 朋奴卡
朋奴卡大作 大雪飘飘
如万道毒箭,刀刀催人
我纵身一跃,
万道光芒映照先人的风向
我知道
从此,松峰山下
多了一朵梅花和一支八叉角
从此,兴安岭上
不会有我鹿王的脚印和叫声
汉科品诗:
写完鹿王,思考了许多,这是我的小说《围鹿》的一个情节。
鹿王是悲壮的,但是它是一个让人敬佩的战士,死也要死得悲壮。
我始终认为作者的诗是有情怀的,也是有温度的。
最后一个猎人
——兴安岭系列之五
兴安岭彻夜的篝火让雪花迷茫
扭动的腰肢让女人的眼睛放着狂野的蓝光
腰间的骨串和耳朵的铜坠抖落了
一地星星和男人的目光
小伙子们撕着手把肉 “嗷嗷”地喷着酒气
莫力根老人没有参加篝火狂欢
他独自一个人跪在白桦树下
小心地用刀刻着山神”白那恰”
山神显灵了:眼睛,鼻子,嘴巴和胡子 活灵活显
猎人高高地举起桦树皮酒杯 祭洒着山神
雪夜的刀锋无情地雕刻他的脸
岁月的年轮锻造他一脸的万壑千山
他仍然执着兴安岭密林
跟踪着狼的踪迹
无数个精灵像飞蛾
在篝火上空盘旋
“鹿皮鼓”声声刺痛雪花
目送老猎人远去的背影
他该走了
风雪之夜每一个树像战士
默默地送他最后一个注目礼
老萨满的“朋奴卡”悠悠断肠
把所有的柔情都揉进了她激情的鼓点
所有的这些不只是为猎人送行,也是
为了她 久远的心跳
那一年的春天,莫力根和她打马走进深山
那一刻的她和他滚到马下
滚在雪地 滚进密林
激情的昏天地暗
老马笑了,呆萌了一夜
伴着月亮,她一直跳到癫狂,把篝火跳灭
远处,一声枪响和狼的惨叫
猎枪的烟火长久地在林中不散
狼最后一声绝唱穿越世纪千年
老萨满带着族人
找遍林海
猎人与狼,从此失踪
消失在兴安岭密林深处
汉科品诗:
向莫力根老猎人致敬!
莫力根最后消失在密林深处。谁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
但我知道,他融入了自然。人本来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偏要和自然做对。
汉科的诗给我们创造一个意境,一个有情节,有场面,有故事的意境。
要写有故事,有意境,有画面感的诗是汉科的一个追求。
也许他本来就不喜欢那些故作高深,让人看不懂的诗。
离别的那一刻
——兴安岭系列之六
我来到了猎民点的那个晚上
夕阳如血
母鹿的叫声传遍阿龙山
它围着小驯鹿不停地呼唤
小家伙只剩下祈求的眼睛
玛利亚索说,它不想活了
日夜看护的陶陶不甘心
他小心地把奶挤在手上
小鹿艰难地舔了舔
再也不吃了,之后就睡了
母鹿一夜的叫声叫醒了早晨
阿龙山的早晨 很凉
我和陶陶去看小鹿 ,林子很静
母鹿停止了呼唤,它在拱着小鹿
希望它站起来
小鹿冰冷地躺在林间的空地上
再也站不起来,它永远地睡了
树上的鸟儿飞了过来
无声地打量,不叫一声
母鹿不肯离开
它在叫它的孩子
小鹿再也听不到母亲的呼唤了
它去了该去的天堂
2018年6月16日,我开车去阿龙山,去见98岁的玛利亚索和她的驯鹿。
当晚住兴安岭玛利亚索的猎民点,目睹了小鹿离开的过程。
哭泣林蛙
——兴安岭系列之七
我只是森林中小小的林蛙
用口技,奏响森林交响曲
舒缓小夜曲
流水大提琴
弹奏间,苍茫远去,禅意悠悠
咏叹时,远山回荡,空灵久远
我是森林中的卫士
只用一把口中的剑
行云流水,气吞万千
刀寒之间,万物噤若寒蝉
吐纳时,收尽飞虫,飞流直下三千
万千中,我只是一条微小的生命
用我的精彩,绽放生命的火焰
有一天,败家的人类
用白色围墙,绝杀我于溪流
遍地惨白,兄弟诀别,声声绝唱
只有月光祭我无处可归的魂灵
从此,我不再决堤我的眼泪
不再哭泣我动听的夜晚
用我生命的流光
用我生命的呐喊
惊人一跃, 跳出白色的围墙
回到森林, 再邀月光
凑响一曲生命的乐章
达子香
——兴安岭系列之八
醉的感觉真好
无数个蝴蝶在林间滑雪
线一样的白桦也被惯坏了
使劲地吻着我的脸
树皮碗在眼前打着旋涡
“朋奴卡”的琴声把狼群声声呼唤
萨满舞再次把篝火勒了一圈又一圈
来,再干一碗
“达子香”姑娘红红地站在我的面前
今晚来我的仙人柱
我让你欲醉欲仙,死了千遍
不许一个人走出兴安
我会崩了你,就在今晚
她笑得很坏
鹿血酒把我的激情点燃
我醉眼迷离
她却把鹿血的红色
变成胭脂涂在自己的脸上
“达子香”跳着性感的肚皮舞
光与影在她的指尖上穿梭
她用血手摸着我的脸
我用鹿角画着她的肚皮
她蹾了三碗鹿血酒
用火一样的唇舔着了酒的烈焰
红唇微沾,便喝光了五湖三山
我靠!干就干
为了她的红唇和惹疯的月亮
为了她性感的肚皮和勾人的眼
我甘愿喝光三大碗
醉卧兴安
狼最后一滴泪
——兴安岭系列之九
连队人都很兴奋
每个人像流动的发条
从连队里弹进弹出,奔走相告
谁也没想到,大黑山成了狼的归宿
刀疤的铁夹咬住了它的一条腿
老爷们“嗷嗷”地叫着
每一个细胞都奔涌着嗜血的杀气
雪地上听到了“沙沙”击鼓声
那是男人奔跑的黄胶鞋
镐把、铁锹、洋叉
每一个家什都跺着男人胸前的雪地
等待出击
狼想咬断自己的后腿,但一切都是妄想
那一刻狼想哭,它不甘心啊
从此,它失去了远山的呼唤
离开了狼群和它的孩子
狼和他们对视着,谁都不敢靠前
它从眼睛的底片看出人类仇视的眼神
和圣洁的十字架
镐把、铁锹和洋叉变成乱剑
一起舞动
还有人类的尖叫
狼身上下雨了,是血的雨
狼倒在血泊中,雪地上绣出红花
它被五花大绑抬到了连队
吊在了俱乐部前的老柞树上
孩子们张张笑脸,指指点点
婆娘们也跳起了大秧歌
他们庆贺今晚,会分到一块狼肉
刀疤用刀撬开狼的嘴
狼轻蔑地把刀刃咬出几扇门
孩子们愤怒了
砖头,瓦块和雪蛋一起飞向了狼
刀疤重换了新刀
他把刀放在发亮的袖子上反复地擦着
烟屁股在他的嘴里放着绿光
他掐死烟屁股
把刀尖赠给它
在刀刺进喉咙的瞬间
狼留下最后一滴泪
猎人与狗
——兴安岭系列之十
有一年,大雪封山
封了七七四十九天
封到鸟飞绝,人踪灭
我在兴安岭跟踪狼的踪迹
却中了人的陷阱
我钻进了套兔子的铁丝套
我徒劳挣扎
细细的丝线 像催命符
让我的生命变成绝望的呼喊
除了山谷的回音
就是老柞树欢心的招手
和旋风一样的雪团
我要死了,死在该死的兴安岭
雪花抚摸着我的耳朵。很痒
在我迷瞪时,有人抱住了我
很温柔
解下了勒死我的兔套
本能,让我弹回攻击的野性
我咬伤了他的手,雪地上开满了血花
他救了我 我却让他受了伤
我舔着他受伤的手,祈求他的原谅
我后悔我的粗鲁
泪眼变成噙水的湖
他拍了拍我的头,走了
消失在风雪中
我却跟在他的身后不肯离去
从此,你是我的主人,我是你的忠诚
我变成你的铁杆,你变成我的温柔
我们生死契阔,不离不弃
一个风雪交加的雪天,我的主人被狼群围住了
猎枪放空了子弹,变成了烧火棍
盲目击打林中移动的蓝光
雪地里打得狼烟四起,群山呼号
我冲进狼群 死死地护住我的主人
生死间 我变成移动的杀器
狼群变成了雪地的一桌菜
搏杀中,一地血花,一地残狼
雪地上只剩下狼王和我对视
我的每个毛孔都喷张着凶残
我的每次撕咬都充满快感
狼王遍体鳞伤,只剩下绝望的眼神
我也被狼掏成了麻袋片,在风雪中旌旗招展
雪山呜咽,只剩下我高傲的头颅
主人抱着我坐了一夜
没有悲伤,没有眼泪
风停了,雪小了
太阳出来了,我该走了
看一眼东方的日出
我笑着闭上了眼
优秀的诗歌来自你胸腔里的激情和热爱
——评司汉科大兴安岭系列诗《寻找太阳升起的地方》
文/心庭
写诗,如同爱情。
那一刻到了,如同那份缘从天而降。
你自己都惊讶不由自主做出的反应。你已做不了自己的主了,心随情境走,或者就是冥冥中的力量召唤你中蛊似的追逐。你控制不了这一刻捕捉到的新奇、敏感、呼啸、汹涌等等词语引发你胸腔烈焰燃烧、热血沸腾、澎湃激烈的心里体验之后所做出的肢体回应。才思泉涌,提笔而就。或者是诗由天成。它就生长于大自然里的河川丛林里,群山草莽间,只等有缘人采拮带给世人。于是一首首优秀的诗歌诞生了。
诗歌创作的另一种方式,是多日的揣摩,积淀。这个过程如同一件艺术品的雕琢,精细打磨,再慢慢地从心里掏出来。这个过程的美妙,可以想见,多像对爱人的珍视,尊重,多像一朵花的自由绽开。鲁迅先生说过,感情浓烈时,不适宜作诗。这后一种功夫,是最完美的契合。与外在的容颜无关,当你还能写诗,还爱读诗,还保有看到新奇事物而做出孩童似的惊艳惊呼的举动,证明你依然年轻。与容颜、年龄无关。给人的可能依然是沉稳,冷静。
而司汉科大哥就属于这一种。和司汉科大哥认识原是网上。2017年的某一天某一个文学群,因偶然的一次看了他的一组诗歌,而因此结缘。于是我们成为朋友。《星星诗刊》副主编李自国老师在他写给别人的一篇诗评里说过,“一切写作都是个人史。生活的起承转合间呈现着人生的多样性色彩,积蓄着深邃的生命滋味”。而司汉科大哥的文字,也是这样。
读他的诗歌,形象,豪放,粗犷,果如其人。“那一夜,我烂醉在兴安岭的密林里/把行军床绑在启明星上/把篝火架在月亮树下”。个性化的写作中,还不乏李白浪漫主义的情怀。几个月后,他和孙敬华孙姐筹划的中国诗歌万里行黑河颁奖之旅,我们见到了他。作为组委会秘书长,在哈尔滨他已经等候我们了。当晚的接风宴上,我不仅看到了他粗犷豪放的一面,还看到了他热情细致的一面。更出乎意料的是竟然年长我15岁。大家作证是我们的老大哥。而我犯了孩子气,他还掏出身份证了。无奈,我嘟囔一句,谁让你字里行间那么有朝气和活力,不赖我。哈哈,哈哈。大哥笑了,在场的文友老师们也笑了。然后带我去点菜,又当场给我写下条幅,至今仍然保存着。
文学创作的路上,我始终坚信人品即文品。而文字的确掩盖不了人心。他的个性,他的才华,他的为人,他的胸襟。于是,有位名家曾经说过,你要想深入了解一个人,就去多读他的文字。系列诗读下来,他的个性人品一目了然。而我奉为识人辨友的金科玉律。 喜欢司汉科大哥的作品,还因为他的文字表现力,质朴,真诚,直达内心。他的欢乐,他的悲伤,他的酒醉,他的眼泪。他表现的是个真男人。
有累有困顿,有忧伤,于是,他醉了。“我醉得嚎啕,哭这雪白的世界/哭着茫茫的林海/就是不哭自己。”而紧接着的一句“因为你在森林里看不到男人的眼泪。”是他醉里仍有的男人的清醒和担当。于是,他振作起来了,“趁着鹅毛大雪/趁着酒醒时分/背上猎枪跨上烈马”,一个大无畏的男人形象在苍茫的大雪里继续出发了。从而升华了这首诗的主题——生命的本质就是不断“寻找太阳升起的地方”,即使是挫败,依然不会泯灭前行的方向。
在他这组诗歌后面,还写了创作语,申明他创作的缘由。就像他自己所说,从小就生活在大兴安岭密林。对那里生活的达斡尔民族充满了感情。对那里的一山一水,也是喜欢。他的骨子里有那个民族的血性。热烈,豪气,真诚,侠义。因为热爱,于是他写下了他生活过的密林,山岗和那的一年四季。跟随他的诗歌,我们仿佛游遍了兴安岭。而他就是当地一位资深的导游,带我们游历,体验到那里的民风民俗。一幅幅生动绮丽的画卷在我们眼前铺陈,绵延。让我们的视觉和心灵有了恢弘的震撼。你听,他和我们倾诉流浪的心声,“是告别的时候了/我决定一个人去流浪/走在兴安岭背上老猎枪/撕一块带血的鹿肉/在雪地书写一次大写的人生”;你看,他带着猎狗“尼克松”走了一夜,“跟着那只受伤的黑熊/前方的脚印变成神秘的编码/一直通到老枯树的树洞”。
他在《围猎》和《我想去流浪》中,写出了男人的血性。比如,哭泣面向夕阳,死也站着迎风。写出了人性的回归,不仅仅是自然意义上的。他也侧面给予我们思考,现代文明从什么时候开始,男人没有血性了呢?回归野性,回到自然,恰恰是现代人所需要回归的一种状态。是我们找回自己的途径。
钦佩汉科大哥,还是因为他的大爱和博爱。这一性格,也许也得益于他的职业。作为黑龙江日报高级编辑多年,采访,报道,深入密林民间采风,让他比常人更多了百倍的机会接触到人与自然不和谐的一面。而人类对自然动物的追杀,从来就没有停下过。
于是他写道,“听到枪响/黑熊出洞/它知道生死时刻到了/它变成一堵墙,立在树洞/也立在了兴安岭”。他用一次亲身经历的围猎,写出了熊对人类的怒气;他借助一堵墙的意象,他写出了人类的沉痛和悲怆;他又用“埋葬”“长跪不起”,写出了人类的醒悟和忏悔。因为他知道,人类的未来,如果有一天,地球上就剩下了人类自己是多么的可怕。于是,他决定不再摸枪。“朝霞染红了兴安/也映红了我满脸的血色/我背上受伤的猎狗/走下了兴安岭”。
他的诗歌,有悲怆,还有正义。有情怀,也温度。于是,他又写下了鹿王。它到死也要悲壮。不想成为人类的俘虏。是让人敬佩的伟大战士。面对十万只马队和猎狗,“我纵身一跃/万道光芒映照先人的风向/我知道从此松峰山下/多了一朵梅花和一支八叉角/从此兴安岭上/不会有我鹿王的脚印和叫声”。不同的是,这首鹿王用的第一人称的写法,以鹿王的心理活动和面对人类的屠戮场而生发的对抗的本能,和凛然的气概,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也揭示了人类对野生动物们的杀戮该停手了,它们也是有思想,有反抗精神的。
兴安岭系列诗是作者对生活过的大兴安岭一种感情回报。也体现了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赋予笔下的动物情感和灵魂。而他丰富的生活实践给他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源泉。就像他自己说,“诗本来就是实验场”。因为实践,体验,才写出一首首有情节,有场面,有故事,有意境的好作品。汉科当过中学老师,也当过中专和大学老师,研究生毕业后又从事新闻工作,这样的经历,即是一笔财富,也直接影响了他的创作。从《候诊》、《买粮》、《党委书记》等早期的作品到近期的作品《抗战》、《夜行列车》、《墙上时光》、《窦娥愿》、《一张旧报纸》、《政治课》、《有一个地方叫阿勒锦》等,无不关注现实,关注人生。他新出版的《与风共舞》,是一部带有总结性的诗集。里面共收录了300多首诗,以上下两卷的形式,记录了他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本世纪初10年的诗歌作品,可以说是汉科诗歌创作40年的所有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是汉科集大成的一本诗集,集中反映了汉科诗歌创作的心路历程和诗歌风格的不断变化和创新。
汉科是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北大荒转业官兵的后代,从小生活在北大荒的密山,后来,又随父亲去了大兴安岭,童年的生活和后来在农场的工作经历,影响着他的人生观和后来的诗歌创作。汉科是作家,写过许多小说,也出过长篇,是讲故事的高手,他的诗自然受到小说讲故事的影响,所以,读他的诗,总是感觉在营造一种气氛,用讲故事的方式不知不觉中把你带入他创造的故事中,并享受故事中的美感。
南开大学教授、著名评论家罗振亚老师在司汉科大哥新出版的《与风共舞》的序中,也这样写道,“诗言志,反映现实,是诗歌的优秀传统,这也是诗歌的精神,诗歌从来就没有离开现实,只是我们现在的诗歌,批判的精神少了。在关注现实这一点上,我最欣赏的部分是汉科对环境的关注。人与环境的矛盾,发展与环境的冲突,是现代文明无法回避的问题,汉科在诗中表现出了深深的忧患意识和人文主义情怀。”
不禁感慨:一位优秀的诗人,一首优秀的诗歌,最终会落实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的和谐共处或者寻求,呼吁个体心里也是代表人类群体所感受的却没有发出的强烈的感官,感觉,良知,责任和社会使命的层面上来。而这种天生具备却不自觉感觉到却发出的向周围群群体向芸芸众人所迫切呼吁的呼唤的悲声乃至心底强烈的疼痛,才成就一个真诗人的标志,不愧诗人的桂冠。由此判断一个优秀诗人标志也因此诞生,而不是濠头或写诗的技巧。
作者简介:心庭,原名李桂玲。女,70后。河北霸州人。河北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2017年度中国散文年会第11届二等奖、2017年度中国诗歌万里行.暨黑河百年新诗三等奖,2018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廊坊宣传部征文一等奖,霸州作协一等奖。写作25年,200多篇作品发表于《散文选刊》《诗选刊》《散文风》《中国诗影响》《精短小说》等刊物。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