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爱爱情(23首)
2025-08-04 作者:李霞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李霞,诗人,评论家,媒体人,艺涉书画摄影。198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

暴雨中的骑士
大雨还在下
骑电动车的人
披着黄雨衣
逆风而行
仿佛一只倔强的
大鹦鹉在飞
风掀动他的翅膀
雨打湿他的喙
他飞得那么低
几乎贴着地面
却比乌云更高
红绿灯眨着潮湿的眼睛
看他掠过积水的峡谷
后座空着
没有伴侣
没有歌声
只有雨点敲打脊背的节拍
突然亮起的车灯里
他转弯
消失于街道的森林
一团黄色渐渐融化
仿佛太阳
正收回它最后的金币
2025.7.22
雨后
雨停时
天空仍保持
灰色的语法
大地变得柔软
像刚熨过的衬衫
最明亮的是屋顶
它们把水珠
排成省略号
我走过街道
东边到西边
清爽如一行
未写完的
诗
2025.7.22
惊觉
你不在时
我拥有完整的寂静
像未拆的信封里
躺着一张空白的纸
我们交谈时
才惊觉——
每个字都在寻找
它失散的影子
2025.7.22
空山备忘录
石阶在薄雾里翻身
弯腰的钟声
吐出青苔的舌苔
我们沿自己的折痕
走回
一枚未拆封的寂静
飞鸟用羽轴
测量天空的深浅
潭水却把整个天空
对折成
一片不肯落下的叶子
当阳光开始
穿针引线
所有命名
都松开了纽扣
你听
那不断从我们体内
撤出的
不是梵唱
是山在重新
调整它的寂静
2025.7.22
共伞人
最好的天气
不是永远晴朗
是雨滴悬在伞沿时
互相倾斜的弧度
你拂去我肩头
整个季节的重量
我数着你眼中
所有未点亮的星
晾衣绳上的阳光
把昨日的潮湿
晒成今日的
一对飞雀
2025.7.22
雨声笔记
窗外,汽车跑过去跑过来的声音
告诉我,大雨还在下
一种持续的、潮湿的独白
在沥青上书写,又迅速被轮胎擦去
这些远去的轰鸣
模仿某个未完成的承诺
它们来了,又走了
只留下水洼里晃动的天空
某个瞬间,我错觉
每一辆车都在逃离这场雨
而雨,仍在固执地填写
这个城市所有的凹陷
直到夜色吞没最后一道车灯
雨才渐渐学会沉默
像终于认输的辩手
只留下滴水穿石的余音
2025.7.22
几个瞬间
人不是活一辈子
不是活几年几月几天
而是活那么几个瞬间
比如五岁
在村口老槐树下
接住爷爷抛来的
第一颗薄荷糖
比如十八岁
教学楼拐角
她递来的纸条
在口袋里发烫
比如三十岁
产房传出的啼哭
突然让整个走廊
开满康乃馨
这些瞬间,
像老式相机里的镁光
一闪
就把整个生命
显影成永恒
2025.7.22
云雾辞
白云辞别山凹时
没有挥动的衣袖
它飘散的姿态
像解开一道
古老的绳结
你数着行囊里的干粮
计算雨水与路程
而我不合时宜地想起
某年某处
炊烟的形状
云雾不回答方向
如同我们不谈论
下一次相逢
只有风
在空山与空山之间
搬运着
透明的谜题
2025.7.22
看启功晚年写苏东坡赤壁赋
启功的手抖了
墨在纸上洇开
像赤壁下的水纹
一层层推开
九百年的月光
他写“逝者如斯”,
笔锋忽然轻了——
是怕惊动
江心的鹤影
还是怕自己的影子
也跌进那场
千年前的夜游?
纸越来越薄
薄成东坡那夜的袍袖
他搁下笔
听见砚台里
有江声
2025.7.22
之白者,于坚也
于坚, 字之白,1954年8月8日生于云南昆明,祖籍四川资阳南津驿。20岁开始写作,持续近四十年。1986年与同人共同创办民间文学刊物《他们》。著有诗集、文集四十余种、摄影集一种,纪录片四部。曾获台湾《联合报》第 14 届新诗奖、台湾《创世纪》诗杂志四十年诗歌奖、鲁迅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百花散第 15 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德语版诗选集《零档案》获德国亚非拉文学作品推广协会主办的“感受世界”亚非拉优秀文学作品评选第一名、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全球摄影大赛华夏典藏金框奖。纪录片《碧色车站》入围阿姆斯特国际纪录片银狼奖单元(2004)。英语版诗集《便条集》入围美国 BTBA最佳图书翻译奖(2011),入围美国北卡罗纳州文学奖(2012), 法语版长诗 《小镇》入围 2016 年法国“发现者”诗歌奖。
其实,我喜欢他说自己是文人于坚。我还想说:大光头于坚/美食家于坚。不过,只有你刚刚小聚后坐在他坐下的沙发对面的沙发里,想闭眼睛时,突然发现对面是一个狮子
2025.7.22
十分钟的仙境
我们轮流成为神仙
在每十分钟醒来的雾里
喷涌的云烟是准时赴约的
比天鹅的翅膀更懂得
如何把人间轻轻托起
黑羽划开薄纱时
水纹正在练习飞升
我们数着分秒的间隔
突然明白永恒
不过是两次深呼吸之间
那截潮湿的空白
2025.7.23
片刻的湖畔
一会儿一阵猛雨,
碎银洒满湖心
一会儿阳光明媚
绿缎缀满金鳞
一会儿云雾缭绕
山披着轻纱转身
一会儿黑天鹅鸣叫
衔走一片黄昏
一会儿少男少女
踩着光的脚印
一会儿微风停驻
数涟漪的年轮
湖光天色
渐,渐,合,一
万物都在一瞬
你问永恒?
2025.7.25
苔径书
青苔记得
所有未干的印迹
时光在此处翻身
压皱一片潮湿的影
沙洲的寂静太沉
需要两朵云轮流枕着
而柴门后突然涨潮的绿
正将春天举过墙头
松针的琉璃盏里
盛满整个雨季的光
我们沿山径行走
渐渐成为
溪水发亮的源头
当野花突然
朝你的方向摇曳
不必开口
整座山林的空
突然学会了弯曲
现在坐下来吧
坐在
大地柔软的笔触里
你长久携带的喧嚣
终于显形为
一粒微尘的静
2025.7.25
他们四人
他们四人
三男一女
其中一个小男孩
背对我走
他们前面
大平原上
只有蓝天白云
突然起风了
白云黑云蓝云缠绕在一起
动漫电影忽明忽暗
变幻莫测
小男孩转过身
手里攥着一只断线的风筝
他的眼睛盛满整个天空的动荡
而另外三人
继续向前
仿佛没有看见
那场正在逼近的暴雨
2025.7.25
她爱爱情
一一致女作家张爱玲
她爱爱情
爱到把心折成钞票
一张张数给胡兰成看
后来她爱钱
爱到把钞票折成心
一张张存进美国银行
再后来她爱虱子
爱到把旗袍抖成稿纸
写满跳蚤的传奇
最最后来她爱月亮
爱到把月亮也折成钞票
却再找不到付款的地址
2025.7.25
注:诗题借用青青《在一切潮流之外一一张爱玲传》第五页句子。
苦夏
蝉鸣突然加量批发时
柏油路开始粘鞋底
老人们用蒲扇拍打谚语
“头伏饺子二伏面”
像在超度滚烫的经文
阴影在屋檐下
蜷成烫手的硬币
风是刚掀开的蒸笼
我们集体学习融化术
用井水画西瓜的符咒
把冰棍纸捏成投降的白旗
暮色给每面墙刷上沥青时
爬山虎正练习窒息
而云层里那声闷雷
多像老天爷
打了个饱嗝
2025.7.25
又读王羲之
翻着你的墨迹
那些字突然游动起来
墨色的小鱼
穿过一千七百年的纸浆
你写“顿首”时
是否预感到
每个笔画都将成为
后世的迷宫
笔锋在枯涸处停驻
像未说完的客套话
我们临摹的
不过是墨迹干涸的轨迹
真迹早已游向深海
碑林里的都是
被冲上岸的
鱼骨
2025.7.26
热刑
持续十来天了
这要命的烘烤
太阳像债主般
钉在头顶
讨要我们体内
最后一滴水
蚊子们先疯了
它们的尖喙
比注射器更精准
我们抓挠
把皮肤撕成
一张张欠条
土地咧开嘴
笑出龟裂的纹
云在远方
假装聋哑
天气预报员
反复练习
说同样的谎言
我们变作
一串串
行走的烤肉
连阴影里
都藏着
烧红的铁板
2025.7.26
养一场雨
在景德镇他的工作室
艺术家王豫明老兄
送我一幅草书作品
只有两个字
听雨
把它挂在客厅墙上
看墨痕游走如未干的云
有时是蝉翼的颤动
有时是瓷胎里的裂纹
某个梅子熟透的午后
突然明白
这二十年我们都在练习
同一件事
在青白釉里养一场雨
等它慢慢
渗出冰裂纹
2025.7.26
水鸟,一只,或者六只
龙子湖,14点10分
一只水鸟,游三十秒
钻进水里,五十秒后出来
游三十秒,再消失
如此循环
当时气温显示38度
我们共享同一种灼热
但它的羽毛
比我的衬衫
更懂如何
与阳光相处
16点11分
两只水鸟带四只小水鸟
边游也觅食边鸣叫
当时气温35度
六簇移动的芦苇
把圆形的波纹
缝进湖的绸缎
最小的那只突然
练习潜水——
三秒就慌张浮起
像颗未熟的莲子
被湖水
轻轻吐回
夏天
2025.7.30
谁惹怒了太平洋
你,突然,号啕大哭
又暴跳如雷
仿佛大地震
仿佛大海啸
太平洋呀
你要洗尽多少耻辱
才肯重新站在世界东方
当防波堤和现代文明
被你嚼碎成沙
珊瑚的骸骨
沉船的冤魂
都在倾诉
血肉的惊心动魄
那些消失的灯塔
多像倔强举起的手臂
在咸涩的黑暗里
依然保持质问的姿势
2025.7.31
大杓鹬
夕阳斜照
潮水退成一道蜿蜒的暗痕
大杓鹬低头,踱步
它们的喙
细长的探针
在淤泥里测量寂静
棕黄的腹部
被余晖一下一下擦亮
像某种密码
在越来越深的黑里
明灭,明灭
滩涂吞没了足印
而光
仍固执地
在它们的羽毛上
打着信号
2025.8.2
鸟云
我们蹲着吃薯片时
海鸟就围了过来
它们计算抛物线的样子
像一小片乌云
薯片袋子在风里响
我们撒出最后一点碎屑
突然都飞走了
除了那只瘸腿的
它盯着我的眼睛
我盯着它的翅膀
后来下雨了
我们各自变成
湿漉漉的标点
2025.8.2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