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仲敏的风味先锋
2024-12-20 作者:李霞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尚仲敏是当代汉诗极具个人风味的先锋诗人,同时也是当代汉诗史无法忽略的标志性诗人。
尚仲敏是当代汉诗极具个人风味的先锋诗人,同时也是当代汉诗史无法忽略的标志性诗人。作为大学生诗派的发起者,作为朦胧诗最早的颠覆者与反叛者,作为非非主义的核心成员,作为第三代诗歌运动的主要批评家与理论家,作为海子的密接者与叛逆者,作为“口语缔造者”(杨黎语),作为“边走边说”(柏桦语)诗体的发明者,“他越任性读者越喜欢”(吉木狼格语)。
当代汉诗极具个人风味的先锋诗人,说风味,而不说风格,是因为尚仲敏的诗的确风味独特,几乎成了幽默的代名词。这种轻音乐或者小夜曲一样轻松迷人的诗,日常化生活化娱乐化,又很放松很亲切很快乐,抒发的是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是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那些难以察觉和捕捉的微妙心理,真诚而又生动,浪漫而不轻浮,华丽而不艳俗,抒情而不缠绵,简淡传神,平易近人,又格调高雅、气度不凡,让人纾解郁闷,忘却忧伤,身心自在,无疑给中国诗坛吹来了一阵阵别样的风情。
这种诗歌艺术追求,与93岁的谢冕先生在第41届青春诗会发布会上说“要天真不要深刻”有异趣同工之妙,此言不仅展示了一位资深评论家的远见卓识与良知,更是对当前诗坛装神弄鬼不知所云写作泛滥成灾的当头棒喝。其价值与意义可与先生1980年在《光明日报》发表的力挺朦胧诗的论文《在新的崛起面前》相媲美。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导儒教强调“文以载道”,即文学是教化工具,注重教化功能,而不是娱乐或幽默。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文学被视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严肃的事业,岂能儿戏。为雅,为颂,庄重崇高,正襟危坐就成了常态,当然难以容纳幽默元素。其深层原因,与社会结构和等级制度有关: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受到官本位等级社会的影响,强调尊卑有序、论资排辈。在这种环境中,幽默往往被视为对权威的不敬,因此难以产生和发展。也与文学批评标准有关:传统的文学批评标准更倾向于严肃和教化,对幽默文学的接受度较低。幽默常被视为油滑、无意义,导致作家和读者都对幽默文学持谨慎态度。尽管现代文学中有一些幽默作品,但整体上幽默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仍然不高。加之城市化发展不足,市民文化先天不足,长期以来,幽默文学都趴在地上,在不懂幽默的人们眼里,幽默往往与油滑、耍贫嘴、无意义的逗笑等贬义词同意,这使得作家们都躲着它。在现实主义尤其是批判现实主义受到重视时,讽刺性的作品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也仅仅是重讽刺的批判因素,而轻视了讽刺背后的幽默本质。
然而,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从来不缺乏有趣、生动、机智、快活。
一大帮朋友,都是江湖上有头有脸的人
我来晚了,想吃口菜再喝酒
巨大的饭桌,电动转盘,有个菜叫凉拌黄瓜,我的最爱
刚拿起筷子去夹,一个兄弟端起酒说
敬你一杯,我喝了
转盘转了一圈,亲爱的黄瓜又到了我面前
我拿起了筷子,另外一个兄弟端起酒杯说,我敬你一杯
我喝了,黄瓜渐渐远去
如此流程,反复多次
几个小时过去了,饭局结束了
我一口黄瓜没有吃到,喝了几十杯酒
这首《吃菜与喝酒》,是一次雅聚的真实记录。我曾不止一次目睹过酒席上的尚仲敏,他真的非常喜欢吃凉拌黄瓜,黄瓜要切成圆片才合他的胃口。如此原汁原味的诗,只有口语才能达成,心口一致,即写说一致,人言合一,是真的基本要求,也是真的最高要求。共11行的诗,4行中出现黄瓜,黄瓜成了“主旋律”,可“几个小时过去了,饭局结束了”“亲爱的黄瓜”,我却一口也没有吃到。尴尬,遗憾,好笑,但不知道他有这一口的人,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进入五月
形势变得明朗
先做一个不抽烟的人
喝酒要看场合
古人说得好:
美人在侧,岂容时光虚度
五月是个小月
人会变得很急
朋友们各怀天下
八方游走
有人云端纵酒、懒得做诗
也有人一脸坏笑
去向不明
《五月》记录了一次邂逅但写成了一场艳遇,有无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看客与表演之间,好玩与热闹之间,得寸与进尺之间,给人留下了无限想象的余地。“美人在侧,岂容时光虚度”当然是佳句带激励,“也有人一脸坏笑/去向不明”,更叫人回味无穷。这味,不是一味,最少有酸甜两味,一不小心还会有香辣苦涩腥臭。味道的味道,就是心情心景:喜怒哀乐爱恶惧等等,这正是人性人味的体现。人生与生存的过程,不过是一些痕迹,像文字符号一样被诗人捕获。
尚仲敏发现,写写身边的事,这恰恰是最难的。一不小心我们的诗就会变成流水账和大杂烩,我们貌似处于语言的现场,但在行家眼里,无异于车祸现场。写诗是一项小心翼翼的事业,通过躲在暗处的反复观察、学习,我们通常会提炼出所谓事实的诗意,并发现这些事实中固有的幽默和玄机。诗歌语言的口语化方式,更易于使问题简单化,更易于精准打击事物的要害并节约词语的成本。这又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诗写得节制,如何在小心制作的同时,又能够把诗写得粗糙、随便、不露声色和大而化之。这个时代不乏精品,但什么时候我们能把诗写得自成格局、尽显大家风范?
韩东得了鲁奖
记者问我,你怎么看
我看着韩东说
这不是污点
不读韩东的诗
相当于没有读过诗
韩东笑了
说
那万一有人读过你的诗呢
我回答
相当于读过所有
的诗
尚仲敏善于在诗中写人,尤其是有趣有事的人。这首《致韩东》是朋友间的调侃,但由记者问我答,比两个朋友之间直接对说,更有戏剧感,也更有趣有意。正式场合这么随意随性,充分说明朋友之间的真挚与直率,当然诗人的睿智幽默也暴露无遗。尚仲敏早期的诗歌节奏急促、紧张、沉重,甚至有点苦大仇深,现在他一直努力使他的节奏趋于舒缓,增加标点,或者另行,语速突然缓慢,带来美和平静,还有变化尤其意味深长。在调侃和自嘲中发现语言的奥秘,并让朋友们会心一笑,这可能是他写诗的意外收获。意外说明不是初衷与目的,难怪有些思想家,从哲学的角度窥探人生,竟然对快乐充满了敌意——叔本华就曾说,快乐是毒药,真正的幸福是一种宁静。
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往往有误差,甚至是相反。自我自在,随心而行,才是尚仲敏的本真状态。不断发现自己,不断呈现自己,诗成了尚仲敏的一种存在方式。
有趣好玩,轻松欢快,往往太外露太透明太随意,如何透过直白越过现象,加一些手段如断裂发杈嫁接转换升华等等,或者改变现有思维模式惯性,使诗厚重深刻起来甚至混沌复杂一些耐品一些,尚仲敏已开始探索。
想去宜宾
国内很多地方
我都没有去过
国外就不用说了
二十岁时
我在自我简介中写到:
终生不思远行
但最近突然想去宜宾
几乎就要动身了
去干嘛?这是一个问题
为什么不是自贡或泸州
这又是一个问题
口语诗多为日常生活的记录,为记录而记录,难免表面现象甚至沦为平庸重复的日记分行。如何改变突破,许多诗人都在探索试验。尚仲敏已找到一个出口:思考。其实思考才是另谋出路的出路。思考的出路也有许多,比如传统的儒释道,现代的非非等等。
为思考而思考,也不是诗人的最佳选择,边记录边思考可能是诗人的归宿,正如尚仲敏的“边走边说”。
“这是一个问题”“这又是一个问题”,问题的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只好留给大家思考捉摸了。仿佛于坚说的,“写作之道,乃是写语言,而非意义。这是一种现象学。”也仿佛尚仲敏自己说的,“也有人一脸坏笑/去向不明”,那肯定是走了非寻常道。
尚仲敏,1985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机系。在大学期间,发起“大学生诗派”,主编《大学生诗报》,对“朦胧诗”进行了颠覆性反叛。1986年参与发起“非非主义”诗歌流派。八十年代先后发表《对现存诗歌审美观念的毁灭性突破》《反对现代派》《为口语诗辩护》《向自己学习》《谈第二次诗歌浪潮》等重要诗论,率先提出“口语诗”写作,是“第三代诗歌运动”的主要批评家和理论家之一;同期写作的诗歌作品《卡尔马克思》《桥牌名将邓小平》《祖国》等被认为是“第三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出版诗集《始终如一》《尚仲敏诗选》《只有我一个人在场》,获得首届草堂年度诗人奖、第七届天问诗人奖、封面新闻2019年十大诗人奖、第四届昌耀诗歌奖、2022年十大华语诗人奖、第六届河南十佳诗人奖、第七界桃花潭国际诗歌节中国杰出诗人奖、2023年川观诗歌奖。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四川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去年在安徽的一个诗会上,一年第三次见到尚仲敏,对他说:尚仲敏不是在领奖,就是在去领奖的路上。他嘿嘿一笑,也充分说明他近年的活跃度尤其是他的创作成果的确丰硕。2022年8月“第四届昌耀诗歌奖”评委会授奖词,说的也比较到位:作为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派的标志性代表诗人、“非非”诗派的重要成员,尚仲敏以其意在突破固有审美观念的理论倡导和直面现实、注重个人生命体验的“口语化”写作实践,成为从“新浪潮诗歌”向“第三代诗歌” 过渡时期不可或缺的文学史记忆。此后,他离开了诗坛,却没有离开诗歌,而是始终如一保持了对诗歌的虔敬,保持了内在的坚定性和炽热的创造激情。复出之后的尚仲敏,依然葆有强大的语言创新及文本实验的自觉意识,他试图与日常生活建立一种诗性的、有机的联系,并在不乏戏谑、诙谐意味的戏剧化场景中寄寓用世的责任和智性的思索,显示了“口语诗”郁勃的生命力和走向未来的可能性。——作为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派的标志性代表诗人、“非非”诗派的重要成员,尚仲敏以其意在突破固有审美观念的理论倡导和直面现实、注重个人生命体验的“口语化”写作实践,成为从“新浪潮诗歌”向“第三代诗歌” 过渡时期不可或缺的文学史记忆。此后,他离开了诗坛,却没有离开诗歌,而是始终如一保持了对诗歌的虔敬,保持了内在的坚定性和炽热的创造激情。复出之后的尚仲敏,依然葆有强大的语言创新及文本实验的自觉意识,他试图与日常生活建立一种诗性的、有机的联系,并在不乏戏谑、诙谐意味的戏剧化场景中寄寓用世的责任和智性的思索,显示了“口语诗”郁勃的生命力和走向未来的可能性。
尚仲敏与许多第三代诗人一样,1980年代在大学期间就成名了。难怪海子1988年上半年到成都,就住在尚仲敏的单身宿舍,他们朝夕相处了一周左右。尚仲敏说,海子很少喝酒,但我每天仍会去买一瓶一块一毛钱的沱牌曲酒,买些下酒菜,我们甚至会通宵达旦地饮酒长谈(我喝得要多些)。说实在的,我很喜欢海子,一是因为他的大学生身份,二是因为我们曾有过共同的经历,三是因为他的纯净的内心。我们是同龄人,经历过同样的高考,有过类似的大学4年生活。那时我们多年轻啊,只有24岁。海子甚至常常表现出一些孩子气。我当时给他说过最多的话是,让我们面对现实,做个平凡的人。如果成就一代大师要以生命为代价,那还不如选择好好地活着。然而,天妒英才,海子从四川回去不到一年,1989年3月26日,永久地结束了他充满幻想和浪漫情怀的年轻岁月。消息传来,当时我正在上课,我震惊了。当我从悲痛中回过神来,我让同学们全体起来,向北默哀。坐在前排的女生甚至有人泪流满面。
尚仲敏说,我和海子的一些诗歌观念是有分歧的。海子的诗歌有一种强烈的令人窒息的象征意义。他曾反复表达“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他主张“伟大的诗歌”,他把目标定在死亡的高处。他纯净而又脆弱的心灵,承担了太多的人类命运和时代苦难。在我们相处的日子里,我曾为他写过一首诗。标题是《告别》:过往年代的大师/那些美丽的名字和语句/深入人心,势不可挡/但这一切多么徒劳/我已上当受骗/后面的人还将继续/生命琐碎,诗歌虚假无力/我们痛悔的事物日新月异/看一看眼前吧/歌唱或者沉默/这一切多么徒劳。我坚信海子的死不是因为生活所困、自身疾病、情感纷扰等世俗原因。他是被自己的才华焚烧致死的,他的思想所达到的高度非凡人所能及,他在自己虚拟的世界里难以自持,他构建了“伟大的诗歌”,而这些方块文字却成了复杂而神秘的迷宫。在这个迷宫里,海子拔剑而起、翩翩起舞、流连忘返,最终精疲力竭。
海子自杀前一个月,还给尚仲敏来了一封信。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得知,海子的去世从另一面也更加坚定了尚仲敏的非神性写作即人性写作或者日常化口语写作,这与许多人都认为海子是浪漫主义写作大不相同。神性写作或者崇高写作更接近海子的写作本质。说海子是抒情写作、麦地写作,这看小也看轻了海子的写作。
告别了传统的僵化甚至神化,幽默喜剧已成了中国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诗歌的重要先锋因素。这与尚仲敏口语写作的开拓者的足迹不无关系。有的诗人就公开打出了以幽默喜剧写作为主的旗号。
莽汉主义抛弃风雅,主张对生命意义的还原,反对以诗歌的方式对世界进行主观的美化,语言多幽默、反讽,机智调侃。坚持站在独特角度从人生中感应不同的情感状态,以前所未有的亲切感、平常感、及大范围连锁似的幽默来体现当代人对人类自身生存状态的极度敏感。
荒诞主义诗人认为,荒诞诗歌就是表现存在之荒诞的诗歌。在常人看来,荒诞的是正常的。在荒诞主义者看来,正常的却是荒诞的——这是就认知而言。
在那个相对严肃的年代,公开“嚎叫”是不被允许的,撒娇派的诗人于是选择了迂回着来“撒娇”,也就是“温柔的反抗”。
作为非非写作的重要诗歌战友,杨黎与尚仲敏的情谊非同一般。从非非写作到废话写作,杨黎的诗歌中始终充满了幽默和喜剧的元素,他的作品不仅让人发笑轻松,更能引发人们对生活、人际关系、语言哲学宗教等问题的思考。如他近期的诗作《一条长得像我外婆一样的猫》《三个零》《右脚和爱情 》《有一句话》《早晨,我看见一架f16飞过莫斯科云端》,光从标题,我们就能感知到其中别样的意趣和味道。
东北诗人刘川的诗,也极具幽黙特点。他以鲜活的口语为基本的表达语式,文字轻松自如,字里行间往往流溢着调侃与戏谑的情绪色调,时常让人忍俊不禁。而那调侃与戏谑的语言机智里,绝非是对世界之样态的简单化戏仿,也不只是对个我的无意义自嘲,而是蕴藏着反思和批判的力度与锋芒,密布着敲打和叩击社会历史与宇宙人生的雄浑之声。
尚仲敏还有一些诗,虽然不是刻意写趣味,仿佛无意间的经历或者感悟,但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字里行间云雾般缭绕,叫人品尝再三,回味无穷。
电话
我妈九十岁了
给我打电话
我正在忙
没有接
她反复打
直到我接了
她说,你是不是遇到麻烦了
我可以帮你
这样一个平平淡淡的日常小细节,却把母子之情写得如此感天动地。因为这时的母亲不是一般的母亲,已是90岁的老奶奶了,甚至有些糊里糊涂的了,却像孩童一样可爱。这当然会成为老龄社会的一个常态,到底谁需要“帮”,大家都心知肚明。如何让老人安度晚年,减少他们的寂寞无助,确已成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了。
杜甫
我住在草堂附近,那里建筑高大,翠竹茂盛
刚好供我散步、乘凉
有多少人要走很远的路,来看一看,想一想
沐浴杜甫的光芒和荣耀
我却捷足先登,一切尽在眼底
或者熟视无睹
但我永远忘不了那一片树叶
某个傍晚,它随随便便落在我的脚下
它太轻,又太小
颜色鲜艳,就像一只刚刚哭过的眼睛
动了几下,才稳住不动
我越看越觉得它跟我一样
它就是我体内腐朽的部分
如果它落在当年杜甫的脚下
杜甫是弯腰把它拾起,还是一脚踢开
近年先锋诗人谈传统尤其是谈杜甫,仿佛已成了一种时髦时尚。这绝对不是偶然的,一千多年了,诗人们才意识到杜甫对生活、对危难、对失意、对平民、对家国的情怀,原来还值得我们这样学习仿效。巧的是,杜甫老家是河南巩义,尚仲敏老家是河南灵宝,这两个河南老乡,两个诗人,千年后在成都相遇了。虽然看不到杜甫了,但见到杜老家门口的树叶,小老乡竟然发现“就像一只刚刚哭过的眼睛”,而且“我越看越觉得它跟我一样/它就是我体内腐朽的部分”,这样写不是一般的比喻想象能达到的,它已渗透了诗人的情感血液,树叶和诗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法分彼此了。何况,树叶,本来就是飘零、归根的象征,但诗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好像还难有定论——
没有哪里是走路不能到达的
我走在路上,突然想到
“走仕途”这个词
做官靠走,那发财呢?
走南闯北,是生意人的标配
生意做得嗨,半夜在出差
那不是走是什么
我常常让司机开车,在
下一个路口等我
我在后面走,走得很急
走得又傻又天真
仿佛前方真有什么小宝贝
没有哪里是走路不能到达的
比起繁华街头,我崇敬那些
穿越穷山恶水,疾走如飞的人
有人问我,以后有什么打算
我回答,走一步说一步吧
虽然,不得不“走一步说一步吧”,但题目“没有哪里是走路不能到达的”,分明又暴露了诗人的心思或者心事。
注:尚仲敏诗《吃菜与喝酒》《致韩东》《想去宜宾》,见《大河》诗刊2023年第三期;《电话》见《诗潮》2024年第12期,《杜甫》见《人民文学》1988年第二期,《没有哪里是走路不能到达的》见《草堂》2023年第1期
当代汉诗极具个人风味的先锋诗人,说风味,而不说风格,是因为尚仲敏的诗的确风味独特,几乎成了幽默的代名词。这种轻音乐或者小夜曲一样轻松迷人的诗,日常化生活化娱乐化,又很放松很亲切很快乐,抒发的是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是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那些难以察觉和捕捉的微妙心理,真诚而又生动,浪漫而不轻浮,华丽而不艳俗,抒情而不缠绵,简淡传神,平易近人,又格调高雅、气度不凡,让人纾解郁闷,忘却忧伤,身心自在,无疑给中国诗坛吹来了一阵阵别样的风情。
这种诗歌艺术追求,与93岁的谢冕先生在第41届青春诗会发布会上说“要天真不要深刻”有异趣同工之妙,此言不仅展示了一位资深评论家的远见卓识与良知,更是对当前诗坛装神弄鬼不知所云写作泛滥成灾的当头棒喝。其价值与意义可与先生1980年在《光明日报》发表的力挺朦胧诗的论文《在新的崛起面前》相媲美。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导儒教强调“文以载道”,即文学是教化工具,注重教化功能,而不是娱乐或幽默。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文学被视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严肃的事业,岂能儿戏。为雅,为颂,庄重崇高,正襟危坐就成了常态,当然难以容纳幽默元素。其深层原因,与社会结构和等级制度有关: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受到官本位等级社会的影响,强调尊卑有序、论资排辈。在这种环境中,幽默往往被视为对权威的不敬,因此难以产生和发展。也与文学批评标准有关:传统的文学批评标准更倾向于严肃和教化,对幽默文学的接受度较低。幽默常被视为油滑、无意义,导致作家和读者都对幽默文学持谨慎态度。尽管现代文学中有一些幽默作品,但整体上幽默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仍然不高。加之城市化发展不足,市民文化先天不足,长期以来,幽默文学都趴在地上,在不懂幽默的人们眼里,幽默往往与油滑、耍贫嘴、无意义的逗笑等贬义词同意,这使得作家们都躲着它。在现实主义尤其是批判现实主义受到重视时,讽刺性的作品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也仅仅是重讽刺的批判因素,而轻视了讽刺背后的幽默本质。
然而,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从来不缺乏有趣、生动、机智、快活。
一大帮朋友,都是江湖上有头有脸的人
我来晚了,想吃口菜再喝酒
巨大的饭桌,电动转盘,有个菜叫凉拌黄瓜,我的最爱
刚拿起筷子去夹,一个兄弟端起酒说
敬你一杯,我喝了
转盘转了一圈,亲爱的黄瓜又到了我面前
我拿起了筷子,另外一个兄弟端起酒杯说,我敬你一杯
我喝了,黄瓜渐渐远去
如此流程,反复多次
几个小时过去了,饭局结束了
我一口黄瓜没有吃到,喝了几十杯酒
这首《吃菜与喝酒》,是一次雅聚的真实记录。我曾不止一次目睹过酒席上的尚仲敏,他真的非常喜欢吃凉拌黄瓜,黄瓜要切成圆片才合他的胃口。如此原汁原味的诗,只有口语才能达成,心口一致,即写说一致,人言合一,是真的基本要求,也是真的最高要求。共11行的诗,4行中出现黄瓜,黄瓜成了“主旋律”,可“几个小时过去了,饭局结束了”“亲爱的黄瓜”,我却一口也没有吃到。尴尬,遗憾,好笑,但不知道他有这一口的人,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进入五月
形势变得明朗
先做一个不抽烟的人
喝酒要看场合
古人说得好:
美人在侧,岂容时光虚度
五月是个小月
人会变得很急
朋友们各怀天下
八方游走
有人云端纵酒、懒得做诗
也有人一脸坏笑
去向不明
《五月》记录了一次邂逅但写成了一场艳遇,有无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看客与表演之间,好玩与热闹之间,得寸与进尺之间,给人留下了无限想象的余地。“美人在侧,岂容时光虚度”当然是佳句带激励,“也有人一脸坏笑/去向不明”,更叫人回味无穷。这味,不是一味,最少有酸甜两味,一不小心还会有香辣苦涩腥臭。味道的味道,就是心情心景:喜怒哀乐爱恶惧等等,这正是人性人味的体现。人生与生存的过程,不过是一些痕迹,像文字符号一样被诗人捕获。
尚仲敏发现,写写身边的事,这恰恰是最难的。一不小心我们的诗就会变成流水账和大杂烩,我们貌似处于语言的现场,但在行家眼里,无异于车祸现场。写诗是一项小心翼翼的事业,通过躲在暗处的反复观察、学习,我们通常会提炼出所谓事实的诗意,并发现这些事实中固有的幽默和玄机。诗歌语言的口语化方式,更易于使问题简单化,更易于精准打击事物的要害并节约词语的成本。这又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诗写得节制,如何在小心制作的同时,又能够把诗写得粗糙、随便、不露声色和大而化之。这个时代不乏精品,但什么时候我们能把诗写得自成格局、尽显大家风范?
韩东得了鲁奖
记者问我,你怎么看
我看着韩东说
这不是污点
不读韩东的诗
相当于没有读过诗
韩东笑了
说
那万一有人读过你的诗呢
我回答
相当于读过所有
的诗
尚仲敏善于在诗中写人,尤其是有趣有事的人。这首《致韩东》是朋友间的调侃,但由记者问我答,比两个朋友之间直接对说,更有戏剧感,也更有趣有意。正式场合这么随意随性,充分说明朋友之间的真挚与直率,当然诗人的睿智幽默也暴露无遗。尚仲敏早期的诗歌节奏急促、紧张、沉重,甚至有点苦大仇深,现在他一直努力使他的节奏趋于舒缓,增加标点,或者另行,语速突然缓慢,带来美和平静,还有变化尤其意味深长。在调侃和自嘲中发现语言的奥秘,并让朋友们会心一笑,这可能是他写诗的意外收获。意外说明不是初衷与目的,难怪有些思想家,从哲学的角度窥探人生,竟然对快乐充满了敌意——叔本华就曾说,快乐是毒药,真正的幸福是一种宁静。
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往往有误差,甚至是相反。自我自在,随心而行,才是尚仲敏的本真状态。不断发现自己,不断呈现自己,诗成了尚仲敏的一种存在方式。
有趣好玩,轻松欢快,往往太外露太透明太随意,如何透过直白越过现象,加一些手段如断裂发杈嫁接转换升华等等,或者改变现有思维模式惯性,使诗厚重深刻起来甚至混沌复杂一些耐品一些,尚仲敏已开始探索。
想去宜宾
国内很多地方
我都没有去过
国外就不用说了
二十岁时
我在自我简介中写到:
终生不思远行
但最近突然想去宜宾
几乎就要动身了
去干嘛?这是一个问题
为什么不是自贡或泸州
这又是一个问题
口语诗多为日常生活的记录,为记录而记录,难免表面现象甚至沦为平庸重复的日记分行。如何改变突破,许多诗人都在探索试验。尚仲敏已找到一个出口:思考。其实思考才是另谋出路的出路。思考的出路也有许多,比如传统的儒释道,现代的非非等等。
为思考而思考,也不是诗人的最佳选择,边记录边思考可能是诗人的归宿,正如尚仲敏的“边走边说”。
“这是一个问题”“这又是一个问题”,问题的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只好留给大家思考捉摸了。仿佛于坚说的,“写作之道,乃是写语言,而非意义。这是一种现象学。”也仿佛尚仲敏自己说的,“也有人一脸坏笑/去向不明”,那肯定是走了非寻常道。
尚仲敏,1985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机系。在大学期间,发起“大学生诗派”,主编《大学生诗报》,对“朦胧诗”进行了颠覆性反叛。1986年参与发起“非非主义”诗歌流派。八十年代先后发表《对现存诗歌审美观念的毁灭性突破》《反对现代派》《为口语诗辩护》《向自己学习》《谈第二次诗歌浪潮》等重要诗论,率先提出“口语诗”写作,是“第三代诗歌运动”的主要批评家和理论家之一;同期写作的诗歌作品《卡尔马克思》《桥牌名将邓小平》《祖国》等被认为是“第三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出版诗集《始终如一》《尚仲敏诗选》《只有我一个人在场》,获得首届草堂年度诗人奖、第七届天问诗人奖、封面新闻2019年十大诗人奖、第四届昌耀诗歌奖、2022年十大华语诗人奖、第六届河南十佳诗人奖、第七界桃花潭国际诗歌节中国杰出诗人奖、2023年川观诗歌奖。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四川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去年在安徽的一个诗会上,一年第三次见到尚仲敏,对他说:尚仲敏不是在领奖,就是在去领奖的路上。他嘿嘿一笑,也充分说明他近年的活跃度尤其是他的创作成果的确丰硕。2022年8月“第四届昌耀诗歌奖”评委会授奖词,说的也比较到位:作为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派的标志性代表诗人、“非非”诗派的重要成员,尚仲敏以其意在突破固有审美观念的理论倡导和直面现实、注重个人生命体验的“口语化”写作实践,成为从“新浪潮诗歌”向“第三代诗歌” 过渡时期不可或缺的文学史记忆。此后,他离开了诗坛,却没有离开诗歌,而是始终如一保持了对诗歌的虔敬,保持了内在的坚定性和炽热的创造激情。复出之后的尚仲敏,依然葆有强大的语言创新及文本实验的自觉意识,他试图与日常生活建立一种诗性的、有机的联系,并在不乏戏谑、诙谐意味的戏剧化场景中寄寓用世的责任和智性的思索,显示了“口语诗”郁勃的生命力和走向未来的可能性。——作为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派的标志性代表诗人、“非非”诗派的重要成员,尚仲敏以其意在突破固有审美观念的理论倡导和直面现实、注重个人生命体验的“口语化”写作实践,成为从“新浪潮诗歌”向“第三代诗歌” 过渡时期不可或缺的文学史记忆。此后,他离开了诗坛,却没有离开诗歌,而是始终如一保持了对诗歌的虔敬,保持了内在的坚定性和炽热的创造激情。复出之后的尚仲敏,依然葆有强大的语言创新及文本实验的自觉意识,他试图与日常生活建立一种诗性的、有机的联系,并在不乏戏谑、诙谐意味的戏剧化场景中寄寓用世的责任和智性的思索,显示了“口语诗”郁勃的生命力和走向未来的可能性。
尚仲敏与许多第三代诗人一样,1980年代在大学期间就成名了。难怪海子1988年上半年到成都,就住在尚仲敏的单身宿舍,他们朝夕相处了一周左右。尚仲敏说,海子很少喝酒,但我每天仍会去买一瓶一块一毛钱的沱牌曲酒,买些下酒菜,我们甚至会通宵达旦地饮酒长谈(我喝得要多些)。说实在的,我很喜欢海子,一是因为他的大学生身份,二是因为我们曾有过共同的经历,三是因为他的纯净的内心。我们是同龄人,经历过同样的高考,有过类似的大学4年生活。那时我们多年轻啊,只有24岁。海子甚至常常表现出一些孩子气。我当时给他说过最多的话是,让我们面对现实,做个平凡的人。如果成就一代大师要以生命为代价,那还不如选择好好地活着。然而,天妒英才,海子从四川回去不到一年,1989年3月26日,永久地结束了他充满幻想和浪漫情怀的年轻岁月。消息传来,当时我正在上课,我震惊了。当我从悲痛中回过神来,我让同学们全体起来,向北默哀。坐在前排的女生甚至有人泪流满面。
尚仲敏说,我和海子的一些诗歌观念是有分歧的。海子的诗歌有一种强烈的令人窒息的象征意义。他曾反复表达“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他主张“伟大的诗歌”,他把目标定在死亡的高处。他纯净而又脆弱的心灵,承担了太多的人类命运和时代苦难。在我们相处的日子里,我曾为他写过一首诗。标题是《告别》:过往年代的大师/那些美丽的名字和语句/深入人心,势不可挡/但这一切多么徒劳/我已上当受骗/后面的人还将继续/生命琐碎,诗歌虚假无力/我们痛悔的事物日新月异/看一看眼前吧/歌唱或者沉默/这一切多么徒劳。我坚信海子的死不是因为生活所困、自身疾病、情感纷扰等世俗原因。他是被自己的才华焚烧致死的,他的思想所达到的高度非凡人所能及,他在自己虚拟的世界里难以自持,他构建了“伟大的诗歌”,而这些方块文字却成了复杂而神秘的迷宫。在这个迷宫里,海子拔剑而起、翩翩起舞、流连忘返,最终精疲力竭。
海子自杀前一个月,还给尚仲敏来了一封信。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得知,海子的去世从另一面也更加坚定了尚仲敏的非神性写作即人性写作或者日常化口语写作,这与许多人都认为海子是浪漫主义写作大不相同。神性写作或者崇高写作更接近海子的写作本质。说海子是抒情写作、麦地写作,这看小也看轻了海子的写作。
告别了传统的僵化甚至神化,幽默喜剧已成了中国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诗歌的重要先锋因素。这与尚仲敏口语写作的开拓者的足迹不无关系。有的诗人就公开打出了以幽默喜剧写作为主的旗号。
莽汉主义抛弃风雅,主张对生命意义的还原,反对以诗歌的方式对世界进行主观的美化,语言多幽默、反讽,机智调侃。坚持站在独特角度从人生中感应不同的情感状态,以前所未有的亲切感、平常感、及大范围连锁似的幽默来体现当代人对人类自身生存状态的极度敏感。
荒诞主义诗人认为,荒诞诗歌就是表现存在之荒诞的诗歌。在常人看来,荒诞的是正常的。在荒诞主义者看来,正常的却是荒诞的——这是就认知而言。
在那个相对严肃的年代,公开“嚎叫”是不被允许的,撒娇派的诗人于是选择了迂回着来“撒娇”,也就是“温柔的反抗”。
作为非非写作的重要诗歌战友,杨黎与尚仲敏的情谊非同一般。从非非写作到废话写作,杨黎的诗歌中始终充满了幽默和喜剧的元素,他的作品不仅让人发笑轻松,更能引发人们对生活、人际关系、语言哲学宗教等问题的思考。如他近期的诗作《一条长得像我外婆一样的猫》《三个零》《右脚和爱情 》《有一句话》《早晨,我看见一架f16飞过莫斯科云端》,光从标题,我们就能感知到其中别样的意趣和味道。
东北诗人刘川的诗,也极具幽黙特点。他以鲜活的口语为基本的表达语式,文字轻松自如,字里行间往往流溢着调侃与戏谑的情绪色调,时常让人忍俊不禁。而那调侃与戏谑的语言机智里,绝非是对世界之样态的简单化戏仿,也不只是对个我的无意义自嘲,而是蕴藏着反思和批判的力度与锋芒,密布着敲打和叩击社会历史与宇宙人生的雄浑之声。
尚仲敏还有一些诗,虽然不是刻意写趣味,仿佛无意间的经历或者感悟,但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字里行间云雾般缭绕,叫人品尝再三,回味无穷。
电话
我妈九十岁了
给我打电话
我正在忙
没有接
她反复打
直到我接了
她说,你是不是遇到麻烦了
我可以帮你
这样一个平平淡淡的日常小细节,却把母子之情写得如此感天动地。因为这时的母亲不是一般的母亲,已是90岁的老奶奶了,甚至有些糊里糊涂的了,却像孩童一样可爱。这当然会成为老龄社会的一个常态,到底谁需要“帮”,大家都心知肚明。如何让老人安度晚年,减少他们的寂寞无助,确已成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了。
杜甫
我住在草堂附近,那里建筑高大,翠竹茂盛
刚好供我散步、乘凉
有多少人要走很远的路,来看一看,想一想
沐浴杜甫的光芒和荣耀
我却捷足先登,一切尽在眼底
或者熟视无睹
但我永远忘不了那一片树叶
某个傍晚,它随随便便落在我的脚下
它太轻,又太小
颜色鲜艳,就像一只刚刚哭过的眼睛
动了几下,才稳住不动
我越看越觉得它跟我一样
它就是我体内腐朽的部分
如果它落在当年杜甫的脚下
杜甫是弯腰把它拾起,还是一脚踢开
近年先锋诗人谈传统尤其是谈杜甫,仿佛已成了一种时髦时尚。这绝对不是偶然的,一千多年了,诗人们才意识到杜甫对生活、对危难、对失意、对平民、对家国的情怀,原来还值得我们这样学习仿效。巧的是,杜甫老家是河南巩义,尚仲敏老家是河南灵宝,这两个河南老乡,两个诗人,千年后在成都相遇了。虽然看不到杜甫了,但见到杜老家门口的树叶,小老乡竟然发现“就像一只刚刚哭过的眼睛”,而且“我越看越觉得它跟我一样/它就是我体内腐朽的部分”,这样写不是一般的比喻想象能达到的,它已渗透了诗人的情感血液,树叶和诗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法分彼此了。何况,树叶,本来就是飘零、归根的象征,但诗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好像还难有定论——
没有哪里是走路不能到达的
我走在路上,突然想到
“走仕途”这个词
做官靠走,那发财呢?
走南闯北,是生意人的标配
生意做得嗨,半夜在出差
那不是走是什么
我常常让司机开车,在
下一个路口等我
我在后面走,走得很急
走得又傻又天真
仿佛前方真有什么小宝贝
没有哪里是走路不能到达的
比起繁华街头,我崇敬那些
穿越穷山恶水,疾走如飞的人
有人问我,以后有什么打算
我回答,走一步说一步吧
虽然,不得不“走一步说一步吧”,但题目“没有哪里是走路不能到达的”,分明又暴露了诗人的心思或者心事。
注:尚仲敏诗《吃菜与喝酒》《致韩东》《想去宜宾》,见《大河》诗刊2023年第三期;《电话》见《诗潮》2024年第12期,《杜甫》见《人民文学》1988年第二期,《没有哪里是走路不能到达的》见《草堂》2023年第1期
2024.12.于郑州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