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胡志文

携风烟拨云雾登临五峰山

一一为纪念中国革命先驱李大钊而作

2021-04-25 作者:张树仁   胡志文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张树仁为秦皇岛市人大常委会退休干部 ,胡志文为秦皇岛市国资委退休干部。


  (引子:河北省昌黎县境内碣石山之巅有五座奇峰,史称五峰山。李大钊在1907至1924年间曾八次登临此山。在这里他精研细磨,撰写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光辉篇章,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火种和创建中国共产党做出了杰出贡献。)

  一

  一九零七的中华民族,

  是漫漫长夜中最为黑暗的时刻。

  腐朽的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一系列割地赔款条约。

  主权被蚕食,

  山河在呜咽,

  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

  大江南北燃起了反抗的烈火。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革命党人发起一次又一次武装起义和政治变革。

  就是在这一年,

  革命先驱李大钊来到五峰山做客。

  他与几位同学,

  一边欣赏这里的美景,

  一边思索救亡图存之策。

  他本是在从永平府去天津求学的间歇来看风景的,

  哪知道五峰山的钟灵毓秀,

  让他犹如遇到故知而依依不舍。

  于是他和五峰山便有了一个期许:

  生死契阔,

  与子成说。

  词曰:

  大钊初上五峰山,

  峻岭清泉结厚缘。

  誓志求学图伟业,

  救国重任铁肩担。

  二

  几年后李大钊如约而至,

  那是1913年9月的金秋时节,

  他踌躇满志登临五峰山。

  这时他已经从天津政法专科学校毕业,

  英姿勃发,决然把救国救民的使命抗在肩。

  这时的清王朝已经奄奄一息,

  武汉起义的枪声响彻大江南北,

  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被一举推翻。

  帝王专制变成民主共和,

  历史开始了新纪元。

  遗憾的是,

  辛亥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

  人民怨声载道,

  社会动荡不安,

  历史航船徘徊不前。

  通往光明和幸福的路在何方,

  李大钊决心去日本学习救国放略和理念。

  这次他来五峰山就是在他要去日本的前夕,厉兵秣马,

  整整逗留了十天时间。

  他一边为出国热身,

  一边着意体察百姓的饥寒和冷暖。

  尤其在昌黎火车站,

  他目睹了日军杀害我五名警察的暴行 ,

  心中燃起愤怒的火焰。

  他不顾个人生命安危,

  冒险跑到昌黎城北地藏寺为死难者吊唁。

  他悲愤万分的在《游碣石山杂记》中写道:

  倭奴者横行于我之国土,

  我中华健儿与其不共戴天。

  记住这国恨家仇,

  血债要用血来还。

  词曰:

  大钊二上五峰山,

  切齿倭奴噬血残。

  海誓山盟雪国耻,

  岂容禽兽逞凶顽!

  三

  情势急,

  光阴迫,

  李大钊提前结束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业匆匆回国。

  面对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的闹剧,

  他与那些仁人志士并肩挥戈。

  面对军阀混战、动荡不安的时局,

  他伙同陈独秀等人奋力点燃再造“青春中华”的星星之火。

  他以上海《晨钟报》为主战场激扬文字,

  呼唤青年“奋发自觉”,

  冲破旧世界的枷锁。

  这时已经是1917年,

  就是在这一年的5月6日,

  春明景和,

  李大钊第三次来五峰山潜心著述、游历吟哦。

  他前往蔡树洼看红花绿丛,

  他前往隐仙庵看袅袅香火,

  他一口气登上高高的望海峰,

  但见海鸥飞翔,巨浪千里,大海扬波。

  此时的他,

  仿佛看到无数革命者前仆后继,

  仿佛听到亿万人民唱响国际歌。

  词曰:

  大钊三上五峰山,

  春意阑珊著嘉篇。

  唤醒痴痴民众梦,

  启蒙革命新青年!

  四

  1917年10月,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让李大钊在探索的路上蓦然看到光亮。

  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

  张开臂膀去迎接中国和世界革命的曙光。

  他利用回乐亭大黑坨度假的机会,

  带着纸、笔 和满脑子“思想”,

  于1918年夏天再次来到五峰山漫步徜徉。

  此时他已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兼教授,

  正与陈独秀等人为传播马克思主义而奔忙。

  这次他要在五峰山精研细磨,

  弄通俄国十月革命经验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要为指导中国革命写下不朽的篇章。

  他撰写了《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

  撰写了《新纪元》,

  还到北京中央公园慷慨陈词,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的演讲。

  啊,黑暗即将过去,

  光明的路就在前方!

  词曰:

  大钊四上五峰山,

  笃把苏俄道路研。

  入脑入心迎马列,

  幽幽火种必燎原。

  五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之后,

  李大钊又如期来到五峰山著述和观光。

  这时的他,

  正与陈独秀等人高举科学和民主两大旗帜,

  为反对旧文学旧思想旧道德的新文化运动引领方向;

  这时的他已经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高举马克思主义火炬,

  走在“五四运动”的最前方。

  他不遗余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让十月革命的果实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迅猛成长。

  这次他来五峰山专门研究和梳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及其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妙手推出“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发表在《新青年》刊物上。

  于是,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被唤醒,

  工人阶级也行动起来了,

  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发起进攻,

  革命潮流势不可挡。

  词曰:

  大钊五上五峰山,

  全面阐晰马列观。

  共运红旗高举起,

  工农革命起波澜。

  六

  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

  不仅唤起广大青年反帝反封建的热情,

  更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

  无产阶级亮相于历史舞台闹革命。

  此时建党的思想和组织基础已经具备,

  李大钊决心要在中国大地上点亮一盏不灭的灯。

  他帮助陈独秀躲过警察当局的追捕,

  他在护送陈独秀的途中秘商创建中国共产党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情。

  不久,他们二人分别在上海与北京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共产党小组,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留美名。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李大钊于1920年冬来到五峰山继续编织他心中的彩虹。

  他以逸待劳,深居简出,

  撰雄文,谋大势,察民情。

  他怀着感恩的心,

  冒雪去给看管韩文公祠的刘德顺老人拜年,

  二人手拉手喜庆党的诞生。

  五峰山已然成为李大钊的第二故乡,

  这里见证了他为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一路播下的红色火种。

  词曰:

  大钊六上五峰山,

  南陈北李挽狂澜。

  运筹适时喜建党,

  神州大地赤旗妍。

  七

  一九二二年夏天,

  李大钊携家人第七次来到五峰山。

  这时的他满怀着欣喜,

  看到那红色种子开花结果了,

  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南湖碧波上巍巍驶来一艘“红船”。

  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青年才俊扛起大任,

  历史又进入新纪元。

  然而,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还处在幼年时期,路才刚刚开始,

  于是李大钊受党的委托继续奔走和斡旋。

  他多次与孙中山等国民党人会谈,

  促成了改组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他代表党中央具体负责指导北方地区工作,

  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基层革命政权;

  他从中国国情出发前瞻性的看到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

  号召在农村建立党组织和发展新党员。

  这次他来五峰山还专门向给他衣食照料的刘克顺夫妇报喜,

  告诉他们:

  革命形势无限好,

  共产党一定领导人民把身翻。

  词曰:

  大钊七上五峰山,

  喜看神州驶红船。

  倾力培植火炬手,

  党旗猎猎万年传。

  八

  时间进入了1924年,

  在李大钊等人的不懈努力下,

  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形成了统一的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面对帝国主义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控制 ,

  面对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军阀混战 ,

  孙中山权衡利弊,

  接受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合作的意见。

  他制定了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并准备开始北伐,

  形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割据的新局面。

  就是在这一年的六月,

  李大钊摆脱北洋军阀政府的追捕,

  来到与他生死契阔的五峰山避难。

  虽然她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然而他所憧憬的事业还没有做完,

  他心有不甘 ,

  必须与敌人巧妙周旋。

  果然不久党中央委派他率团去苏联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于是他和参会代表乔装打扮,

  躲过敌人的层层封锁前往苏联,

  再把宏图大任担在肩。

  词曰:

  大钊八上五峰山,

  躲避追捕巧周旋,

  率团赴苏议大事,

  共产国际谱新篇。

  尾声

  遗憾的是,

  李大钊此去再也没回五峰山。

  1927年4月28日,

  军阀张作霖将他押上绞刑架,

  但见百姓哭泣,天低云暗。

  临刑前他振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视死如归,大义凛然。

  李大钊就这样离去了,

  留给人们的是不尽的悲痛和思念。

  今天我们在建党百年之际缅怀李大钊,

  就是要学习他“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革命精神和气概,

  继承他未竟的事业和遗愿。

  不忘初心,不辱使命 ,

  在新的时代里,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祖国的繁荣富强,

  交出新答卷,

  做出新贡献。

  词曰:

  百年华诞忆大钊,

  前仆后继党旗飘,

  万众踏上复兴路,

  祖国昌盛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