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有我们的诗和远方
最初的缘起其实是一个很小的事情,未曾想到后来会在海内外产生那么大的反响。2020年8月初,国内颇有影响的北极星文学公号请我助阵,代为邀约全国各地知名诗人做几期“诗坛八家”。因为自从先年下半年以来,我已将家乡衡阳及湖南省内的几十位诗人,以诗展、专辑、特刊的形式,接连推上台湾新诗名刊《创世纪》和《台客诗刊》《华文现代诗》,所以转而念及第二故乡青海高原。先是与学弟刘大伟博士共同做了一期青海本土诗人们的专辑,忽然想起从未有人做过我们这些离开青海多年,却依然魂牵梦萦高原风光风情的诗人联展。
与现居威海的诗歌评论家燎原、现居石家庄的女诗人李南商榷,他俩虽然祖籍都在陕西,却是一个出生于西宁乐家湾陆军医院,一个出生于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对青海高原的感情炽烈而浓郁,听我之言自然一拍即合。现居青岛的老诗人朱奇15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70年前随部队移防由陕入青,1957年转业到青海省文联,旋任《青海文艺》(现《青海湖》)诗歌编辑,翌年即与西北其他三位诗人合出《春华初集》。他曾经长期担任青海省作协常务副主席、主席,可谓青海文艺界的一本活字典。听我说明这个创意,老人家非常高兴,嘱咐我从其诗集《巨流之源》中随意挑选,并提供了另外几位老诗人的信息。而他的抒情长诗《青海高原礼赞》,也同他的经历、年龄、身份、人望一样,自然而然地成为这本诗辑的开卷之作。
再与现居加拿大的古土(陈畅鸣)、海南凌须斌、西安胡永刚、北京马文秀一说,登时凑成“诗坛八家”,每人两首,直接交给影响甚广的北京中诗网发布,《格尔木日报》也随即加编者按语整版推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八人不但涵括海内外,而且还是多民族,古土是藏族,马文秀是回族,再加上后来的张怀存是土族,无形中标榜了青海高原土著与流寓共存共荣的人文生态景观。古土早年从中央民族学院毕业,厥后回到故乡工作十几年,诗歌在海内外都有获奖纪录。张怀存现为英国皇家艺术学会名誉会员,伦敦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既是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又曾在香港、澳门、首尔、东京、纽约、巴黎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马文秀3年前大学毕业北漂京城,就在我们做这个活动时,她凭藉自己的创作实绩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自古英雄出少年,青海文坛前辈都期许她有一个远大而美好的前程。
由此而引发出一个更大的想法,就是将散居在国内外曾与青海有关的诗人,集结起来做一个主题诗歌大展,共同回眸往昔韶华峥嵘岁月。由于在下与青海高原的各种渊源,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他人看来不可能完成或较难完成的任务。一是1982年春天追随父亲到了柴达木油田,大学期间在省城西宁结识了文学界许多师友,包括朱奇、昌耀、张昌灿三位湘籍前辈,并见过白渔、殷家璠、常江、风马诸公。我在青海总共待了11个年头,虽然回到家乡已经近30年,但一直没有中断与青海文学界、新闻界、教育界、艺术界、出版界的联系,与许多旧时挚友有各种互动,因而略知青海文坛几十年的人事更迭。二是母校青海师范大学乃高原名校,青海历史上第一个大学生文学社湟水河是我创办的,第一部大学生文学作品选《这里也是一片沃土》是我主编的。我庆幸不但得到历届校长、书记、学院老师和校友们的认可,更得到王文泸、邢秀玲、燎原、金元浦、凌须斌、高宏斌等学长的指教与眷顾,本次活动即有十几个知名校友参与其盛。三是大学毕业后主动放弃留校和留在省城工作的机会,志愿去了家父所在的青海第一大型国企柴达木油田,嗣后结识了前来冷湖、花土沟采风的全国各路文艺名家。主编《青海石油报》副刊期间提携了大批文友,甚至改变了许多文学爱好者的前途和命运。譬如,校友凌须斌的第一篇作品是我发表的,写他的第一篇文章出自我之手,他后来进入《中国石油报》《青海日报》驻油田记者站也是我推荐的,我俩的管鲍之交一直在江湖传为佳话。油田有史以来最好的女诗人周秀玲,我们虽然至今缘悭一面,前些日子忽然发来一张二十多年前出刊业已发黄的剪报图片,其处女作责任编辑甘某姓名赫然在目。四是大学所学地理专业当时虽然是一个冷门,而随着最近30年来中国地理学界领跑世界地理学科,诗歌地理学已成为当下诗坛的写作风标,我因缘际会地成为母系成立60年来第一个地理学客座教授,地理诗写作让我更加关注高原山川与物候交通,让诗辑中的地名避免重复出现,对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了然于心全面布点。五是我近年从事柴达木文史研究与写作,打捞了数千条珍贵的文史资料,所有与青海有关的文化名人莫不与柴达木发生关联,因此只要风闻其人姓名即知其平生事功。六是我曾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深度调查功夫端的了得。美国社会心理学家Stanley Milgram不是有一个著名的“六度分隔”理论吗?“在优化的情况下,你只需要通过六个人,就可以结识任何你想要认识的人。”而我多年来交游天下高人,经常得到海内外友朋之助,基本上都能很快找到“失踪者”。譬如,现在日本神奈川一所大学任教的但继红,曾是继我之后的青海师大《湟水河》诗刊主编,1992年出国后即与同班同学失联。当我找到她几首诗歌,在微友圈中叹惜没有其照片时,另一位校友马上提供线索,再通过其他的未记姓名者,两个小时之内,找到了正在北海道深山老林中旅游的女诗人。七是得到国际著名诗人、时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的支持,又有燎原、耿占春、车延高、李南等诗坛大咖的加盟助阵,谁还会拒绝参与这项礼赞青海情系高原,而且完全是公益性质的文化善举呢?何况鲁迅先生在《集外集》中说过:“凡选本,往往能比所选各家的全集或选家自己的文集更流行,更有作用……我想,这许是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人们也该留意的罢。”第八点毋庸置疑,且引用台湾著名历史学家张朋园教授的话来说:“湖南人个性坚强,凡事认定一个目标,勇往直前,不计成败,不计利害,不屑更改,是一种‘不信邪’的骡子脾气,在中华民族之中,自成一地区性的性格。此种性格,由来已久,稳定而少变化。”
万物生长,青海在上。每每提及青海,我们的胸口都会猛地一热,因为那儿有我们的诗和远方,它在我们心中地位崇高至上,一如峻极于天的海拔。青海高原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也是离天最近的地方,高寒缺氧中的艰难呼吸,烈烈罡风中的相互扶持,人们天然地需要诗歌慰藉心灵,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获取更大的精神能量。何况我们人生最可宝贵的青春岁月,最可回味的恋恋风尘,都遗落在遥远而神奇的高原,如今虽然离开了青海,然而青海是我们永远的梦乡。当今世界局势纷纭多变,充满各种不确定的因素,我们更加需要诗歌的理由,吾乡先哲洛夫先生在《感受诗歌之美》中早已说过:“诗歌在现实生活中看来是没有什么用处,不过诗歌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想象与创造的空间,为我们留下一些人性的温暖与激情,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些浪漫与美感、神秘与梦幻。”
“离开青海情系高原海内外诗辑”2020年8月初开始征稿,9月8日截稿,编定后交由周占林主编的中诗作家文库制作发布。在此期间,中诗网接连十次首页头条推送,引起了国内外读者的广泛关注,几个帖都已过了7万+、8万+、9万+、10万+,电子诗集逼近20万+,对于现时的诗歌来说也是非常难得了。恰逢是年诺贝尔文学奖再度颁发给诗人(美国露易丝·格丽克),而最近十届获奖者竟然有三位诗人,这个比例之高自然让中国诗人及粉丝们欣喜若狂,是否意味着一个诗歌新时代的到来呢?
热心参与本次文事者近百人,最终入选诗辑43家,分布于中国大陆15个省市区的27座城市,以及英国、加拿大、日本3个国家。年龄最大者朱奇先生86岁,最年轻者马文秀28岁,可谓三代同堂,共同书写青海高原70年来的中国新诗史。严格甄选后共得246首诗,每人最多十首,最少三首,也有视情况不等四五六七八首的。随即被青海名刊《雪莲》及《今日柴达木》《瀚海魂》《巴音河》杂志,以及台湾《台客诗刊》、美国华文报纸《海华都市报》,先后编发专版专辑予以推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此次重新编选后提供给原上草(赵元文)主编的《金银滩文学》季刊,计36家、291首。它们都是赞颂高原巨大历史变迁、描写青海民族风情之作,其他题材、内容的诗歌概被谢绝。许多诗歌学者反映,这些叙事与抒情有机融合的地理诗写作,包含着独特的雪域文化审美经验,充分展示了当下中国诗歌美学潮流的取向。
当其时也,叶延滨先生自北京来衡阳讲学,谈及中国百年新诗的现状与展望。他说《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即是由新诗写成的,让我蓦然想到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许多人以为这首名曲是在新疆创作的,其实大谬不然。根据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歌曲的产生经过》一文坦陈:1938年至1939年间,当时流落青海海西地区的新疆哈萨克人,派出三十多名代表到省垣西宁,与统治者马步芳商谈归顺之事。其中有几个歌手、冬不拉手,王洛宾通过关系得以结识,相约每天去北门外公园弹唱。花了三个半天时间,王洛宾记录下二十余首民歌,从中整理出十几首,得以流传抗战大后方。再经郑君里在海北金银滩草原拍摄影片《民族万岁》,主题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从此家喻户晓,流传海内外华人世界(见西宁市文联编选《河湟民间文学集》第一辑)。
这个诗辑最终确定名为《在那遥远的地方》,入选者首先强调青海背景及其人生经历,真正讲好青海故事。他们有的本身世居青海,有的出生于青海,大多数曾在青海读书、工作、当兵、支边、支教多年,但现在都生活在青海以外的地方。现居青海、顺道路过或短期采风者,均不在本次征稿之列。每个人的简介都是我亲自撰写的,从文献学、版本学和文学地理学的角度,厘清作者里籍、出生地及出生年月日,并经本人亲自校订,以备后世研究者查考。其中半数18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从而保证了这个诗辑的质量和档次,依年齿为序分别是:朱奇、白渔、常江、邢秀玲、刘佑、车延高、燎原、耿占春、朱海燕、风马、吉狄马加、曾瀑、甘建华、马行、张怀存、王威廉、曹谁、马文秀。作为青海高原培养出来的诗人,我们从未忘记这片山水的养育之恩,用现代诗歌回馈故园风物互相映照,从而留下每个人珍藏心中的青海故事,也留下了高原上难得的文化印记和诗歌谱系。
最后,感谢所有参与此次活动的海内外诗人,所有关注、转发、点赞并提出良多建议的海内外读者,更要感谢海北州委领导的热情关怀和《金银滩文学》的结集圆满。此刻,晨光熹微,紫气升腾,我在雁城衡阳祝福大地上的每一个人:岁月静好,扎西德勒!
(本文系《金银滩文学》2022年第1期“在那遥远的地方——离开青海情系高原海内外诗人36家专号”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