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才女与金门贵婿的美篇
2019-05-20 作者:甘建华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隔着一湾清浅的台湾海峡,在祖国东南方的宝岛之上,李锡奇、古月伉俪演绎的佳话,不惟“艺文界孟尝君”之说,更有衡山才女与金门贵婿的美篇,这是上天赐予他们无憾而壮丽的艺术人生。
李锡奇、古月伉俪在画展留影 资料图片
四年前的2015年3月,应台湾文联主席陆炳文先生之邀,我与中国大陆一批文艺家访问台湾。21日上午,在台北陆军联谊厅(孙立人将军旧邸),我做了《衡阳与台湾的文化结缘》演讲,谈到清朝雍乾年间首任台湾道刘良璧,道光年间台湾府同知魏瀛,光绪年间台湾知府陈文騄;谈到1949年“大江大海”之后,台岛与文教事业相关的先贤赵恒惕、萧同兹、唐振楚、秦孝仪、陈致平;谈到当今驰名世界的文化英雄洛夫、琼瑶、唐翼明、刘兆玄(上官鼎)、龙应台,还有马鹤凌、马英九父子,以及家在南岳白云间的著名女诗人古月。“他们的名字将衡阳与台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愈来愈被海峡两岸所注目,成为华人世界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宝藏,请允许我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截至今天,我并没有见过古月,但很早就知道她的名字,读过她的诗歌。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湖南当代作家小传》(1994年)、《湖南当代作家大辞典》(2008年),“在省外的湘籍作家”这个部分都有古月的小传。所见大陆几个权威的台港诗歌选本中,古继堂编《台湾女诗人三十家》有古月,嗣后续编《台湾女诗人五十家》更少不了她的新诗旧作。培贵编《台港爱情诗选》、梁以墀编《水仙的心情——台湾女性抒情诗》,古月的排名都比较靠前。大陆50岁上下的人都知道席慕蓉,其实古月的诗歌并不逊于她,只不过她俩也像余光中与洛夫一样,一个以通俗化和性灵美较早地走向大陆,另一个则是“向岩石中掘进的女性”(古继堂语),古月诗美学有待我们进一步探寻与感知。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席慕蓉50多岁即已无诗,而古月古稀之年屡有新作,《三月的梨花》从洛夫《石室之死亡》第一节阐发,将悼亡诗写出了“风声、蝉鸣”的新格调。
犹记公元1990年前后,其时尚待在青海柴达木油田的我,也是一个忧郁的青年诗人,所以一直记得古月《当你忧郁的时候》:“当你忧郁的时候/曾否想到山光西落/将重升于东方?/爱的柔光恒在寻抚受伤的心灵/朋友!绽开你朝阳的微笑吧/让生命的火焰熊熊燃烧//上帝赋给大自然的喜乐/是永不止息的爱情/虽然黑夜有哭泣凄凄/清晨,山风依然飘送导醒的钟声/而你曾否启开紧闭的心扉/倾听那风中的讯息?//在这生命复活的季节/不要回望荒茔/四月的绿色已经拥向万里晴空/亲爱的朋友!也当记取/爱是永不止息/当你忧郁的时候”。
古月这首前期代表作以及后来的“月系列”,明显受到19世纪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的影响,诗写生活之中的情趣,包括自然、生命、信仰、友谊和爱情。诗风凝练婉约,意象清新,描绘真切精微,思想深沉,凝聚力强,具有瞬间打动人心的力量。狄金森在其有生之年,作品未能获得世人的青睐,甚至周遭群氓对她抱持不解与误会,这是一个天才女诗人的煎熬与痛苦。相比较而言,古月的命运比她好得多,诗歌在海峡两岸都有知音叹赏。譬如,台湾著名诗人张默先生说:“一种‘视觉美’和‘听觉美’同时并存在她的语言之中。”羊令野、向明、辛郁、商禽等名家亦有高评。大陆著名诗歌学者孙绍振教授在《缠绵而执着的锋芒》一文中说:“她最深刻之处恰恰是超越了生理属性,来表现女性的社会文化心态。”而我更加认为,因了她的名字中带有一个“月”字,诗歌始终有一个“月”的意象,在海峡的夜空中光华闪烁,充满着对人情、爱情、乡情的领悟。
作为一个湖湘文化研究者,主编《湖湘文化名人衡阳丛书》时,我当然会关注衡阳历代才女,关注她们的履迹和诗文。我注意到,古月毕业于基督教协同会圣经书院,曾任职中原大学教务处。先为《葡萄园》诗刊编委,近年担任《创世纪》诗杂志社长,著有诗集《我爱》《浮生》《巡花筑梦》等。绢印诗集《月之祭》曾让许多人感叹:“诗不再是只能读的,诗也可以很好看!”台湾诗学名家萧萧曾有如是评价:“以画而言,古月的诗是油彩,不是水彩;是细笔刻画,不是大胆泼墨,在憨憨郁郁中呈现一种独特的美。”之前一直没有弄清“憨憨郁郁”是什么意思,或许这是台岛的方言吧?某日突然反应过来,应是“蓊蓊郁郁”,形容草木蓬勃茂盛的样子。
更有一说,古月的厨艺不亚于诗艺,台北纪州庵文学森林餐厅,有一道广受文友墨客喜爱的私房菜“古月狮子头”,来由即是她的厨房绝艺。
2019年“三八妇女节”前夜,我受邀在南岳松麓书堂做《大衡山的才女们》讲座,话题当然绕不过古月。“她是台湾前行代女诗人,本名胡玉衡,1944年底生于衡山县店门镇胜利村武家新湾外婆家,5岁随父母漂流到了台湾,大约二十六七年前曾随母亲回乡省亲。”“古月在她的美好青春时期,遇到了她的真命天子,这位衡山姑爷就是后来的大画家李锡奇先生。”“古月第一本诗集《追随太阳步伐的人》,封面正是丈夫李锡奇所绘。”孰料才过半个月,突然看到凤凰卫视报道:李锡奇先生因患脑溢血于3月22日晚上病逝,享年83岁(据古月相告于我,李锡奇生年并非网上所说1938年,而是1936年)。
可以这么说,我关注李锡奇先生实则与乡前辈古月有关,所见古月各种资料中,都有李锡奇的身影。乡贤洛夫先生曾经对我说过,古月加盟创世纪诗社是受李锡奇的影响,李锡奇不仅是一个画家,也是一个诗人,是一个诗意浓郁才情充沛的画家。几十年来,《创世纪》诗杂志都是依靠同仁出赀襄赞,才成为一只“死不了的九命猫”,其中李锡奇、古月伉俪出赀甚多。
李锡奇生于台湾古宁头北山村,这儿地处金门西北角,曾是国共两军交锋的主战场,现在已是一个静谧安宁的村落。他的曾祖父是一个前清秀才,自祖父开始,以经商为业而且经营有成。1955年夏天,李锡奇被保送进入台北师范学院艺术科(今国立台北教育大学艺术系),自此开始了“最具行动力的杰出艺术家”之旅,最终摘获台湾地区第十六届“国家文艺奖”。在最近40年时间里,李锡奇前来大陆逾百次,组织策划了多场两岸艺术交流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两岸艺术交流使者。
1967年,古月与李锡奇相识于耕莘文教院举办的台北艺术季,一个月后即闪婚,从此夫唱妇随、忠贞不渝达半个多世纪。据说其家是台北文友经常聚会的“文艺沙龙”,或曰“台湾的艺术重镇”,著名诗人、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称之为“两岸文化交流的艺术重镇”。台湾散文大家林清玄《持续做一个深情的人》后记中,说到洛夫从军队退役到移居加拿大之前,他们经常在李锡奇、古月家聚会。“李锡奇是画家,有许多‘东方画会’和‘五月画会’的朋友;古月是诗人,有许多‘蓝星诗社’‘现代诗社’‘创世纪诗社’的朋友。夫妻俩都热情好客,每星期邀朋友聚会,一拨是画家,另一拨是诗人。我和两拨人都谈得来,几乎每次都参加。当时响当当的诗人洛夫、楚戈、痖弦、管管、罗门、蓉子、郑愁予、张默、商禽、向明……后来,都成为朋友。”古月那本艺术家侧写散文集《诱惑者》,估计即来源于此情此景。
网上对李锡奇先生的评价都是正面而肯棨的,其一生对台湾美术史演变影响甚巨,既被誉为“台湾艺术现代化的舵手之一”,又被誉为“画坛变调鸟”,这当然是指他的艺术风格一直在不断地创新衍变中。两岸开禁后的1988年,李锡奇从福建传统漆画艺术中得到灵感,以其聪颖的天资和敏锐的直觉,融合东方传统与西方现代思潮,对传统风物、符号赋予新生命,传统建筑、书法线条、赌具、匾额、七巧板等,都成为其胸有成竹、召之即来的创作素材。创作形式则从版画、水墨、抽象书法,到漆画、复合媒材以及装置皆有涉猎,这在中国当代艺术家中不说是特例,至少也是比较罕见的。所以,福建著名学者刘登翰在《色焰的盛宴——李锡奇的艺术和人生》一书中,称之为“台湾现代画坛的一个奇才”。
多年前旅次京华,从报纸上得知李锡奇现代艺术正在此间开展,心里很想去观瞻,无奈机票已经订好,而北京太过广大,来回折腾一趟十分不易,只得一声叹惜一声雷。这大概是我离李锡奇先生及其现代艺术距离最近的一次。归途中,想起洛夫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从一个诗人的视角来看,我观察李锡奇的画,每每会引发一些特殊的想像,甚至产生写诗的灵感。”——那样的机缘我何时能够亲眼目睹呢?
今夜,在南岳衡山之麓,手抚辗转得来的古月诗集《探月:发现91个恋诗的理由》,心中不由感慨万千。这是她结合夫君的版画,展现诗画二重奏的生命力与创新力,从中可览其数十载诗歌岁月与人生风景。今年3月9日去世的香港著名作家陶然,曾在《文汇报》上撰文揄扬:“她和李锡奇一个现代画大师,一个现代诗人诗画合璧,可谓相得益彰。他们俩的登月诗配画,更是两人互配的明证。有一次聊天,锡奇似更欣赏她的散文,说放弃散文很可惜。其实她的诗名已经愈来愈响,不但在台湾,甚至在内地,常有各种诗会邀她参加,证明她在诗界的分量。”(《女诗人古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隔着一湾清浅的台湾海峡,在祖国东南方的宝岛之上,李锡奇、古月伉俪演绎的佳话,不惟“艺文界孟尝君”之说,更有衡山才女与金门贵婿的美篇,这是上天赐予他们无憾而壮丽的艺术人生——多么让人羡慕啊!
(本文原载《衡阳晚报》2019年5月20日文艺副刊头条)
截至今天,我并没有见过古月,但很早就知道她的名字,读过她的诗歌。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湖南当代作家小传》(1994年)、《湖南当代作家大辞典》(2008年),“在省外的湘籍作家”这个部分都有古月的小传。所见大陆几个权威的台港诗歌选本中,古继堂编《台湾女诗人三十家》有古月,嗣后续编《台湾女诗人五十家》更少不了她的新诗旧作。培贵编《台港爱情诗选》、梁以墀编《水仙的心情——台湾女性抒情诗》,古月的排名都比较靠前。大陆50岁上下的人都知道席慕蓉,其实古月的诗歌并不逊于她,只不过她俩也像余光中与洛夫一样,一个以通俗化和性灵美较早地走向大陆,另一个则是“向岩石中掘进的女性”(古继堂语),古月诗美学有待我们进一步探寻与感知。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席慕蓉50多岁即已无诗,而古月古稀之年屡有新作,《三月的梨花》从洛夫《石室之死亡》第一节阐发,将悼亡诗写出了“风声、蝉鸣”的新格调。
犹记公元1990年前后,其时尚待在青海柴达木油田的我,也是一个忧郁的青年诗人,所以一直记得古月《当你忧郁的时候》:“当你忧郁的时候/曾否想到山光西落/将重升于东方?/爱的柔光恒在寻抚受伤的心灵/朋友!绽开你朝阳的微笑吧/让生命的火焰熊熊燃烧//上帝赋给大自然的喜乐/是永不止息的爱情/虽然黑夜有哭泣凄凄/清晨,山风依然飘送导醒的钟声/而你曾否启开紧闭的心扉/倾听那风中的讯息?//在这生命复活的季节/不要回望荒茔/四月的绿色已经拥向万里晴空/亲爱的朋友!也当记取/爱是永不止息/当你忧郁的时候”。
古月这首前期代表作以及后来的“月系列”,明显受到19世纪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的影响,诗写生活之中的情趣,包括自然、生命、信仰、友谊和爱情。诗风凝练婉约,意象清新,描绘真切精微,思想深沉,凝聚力强,具有瞬间打动人心的力量。狄金森在其有生之年,作品未能获得世人的青睐,甚至周遭群氓对她抱持不解与误会,这是一个天才女诗人的煎熬与痛苦。相比较而言,古月的命运比她好得多,诗歌在海峡两岸都有知音叹赏。譬如,台湾著名诗人张默先生说:“一种‘视觉美’和‘听觉美’同时并存在她的语言之中。”羊令野、向明、辛郁、商禽等名家亦有高评。大陆著名诗歌学者孙绍振教授在《缠绵而执着的锋芒》一文中说:“她最深刻之处恰恰是超越了生理属性,来表现女性的社会文化心态。”而我更加认为,因了她的名字中带有一个“月”字,诗歌始终有一个“月”的意象,在海峡的夜空中光华闪烁,充满着对人情、爱情、乡情的领悟。
作为一个湖湘文化研究者,主编《湖湘文化名人衡阳丛书》时,我当然会关注衡阳历代才女,关注她们的履迹和诗文。我注意到,古月毕业于基督教协同会圣经书院,曾任职中原大学教务处。先为《葡萄园》诗刊编委,近年担任《创世纪》诗杂志社长,著有诗集《我爱》《浮生》《巡花筑梦》等。绢印诗集《月之祭》曾让许多人感叹:“诗不再是只能读的,诗也可以很好看!”台湾诗学名家萧萧曾有如是评价:“以画而言,古月的诗是油彩,不是水彩;是细笔刻画,不是大胆泼墨,在憨憨郁郁中呈现一种独特的美。”之前一直没有弄清“憨憨郁郁”是什么意思,或许这是台岛的方言吧?某日突然反应过来,应是“蓊蓊郁郁”,形容草木蓬勃茂盛的样子。
更有一说,古月的厨艺不亚于诗艺,台北纪州庵文学森林餐厅,有一道广受文友墨客喜爱的私房菜“古月狮子头”,来由即是她的厨房绝艺。
2019年“三八妇女节”前夜,我受邀在南岳松麓书堂做《大衡山的才女们》讲座,话题当然绕不过古月。“她是台湾前行代女诗人,本名胡玉衡,1944年底生于衡山县店门镇胜利村武家新湾外婆家,5岁随父母漂流到了台湾,大约二十六七年前曾随母亲回乡省亲。”“古月在她的美好青春时期,遇到了她的真命天子,这位衡山姑爷就是后来的大画家李锡奇先生。”“古月第一本诗集《追随太阳步伐的人》,封面正是丈夫李锡奇所绘。”孰料才过半个月,突然看到凤凰卫视报道:李锡奇先生因患脑溢血于3月22日晚上病逝,享年83岁(据古月相告于我,李锡奇生年并非网上所说1938年,而是1936年)。
可以这么说,我关注李锡奇先生实则与乡前辈古月有关,所见古月各种资料中,都有李锡奇的身影。乡贤洛夫先生曾经对我说过,古月加盟创世纪诗社是受李锡奇的影响,李锡奇不仅是一个画家,也是一个诗人,是一个诗意浓郁才情充沛的画家。几十年来,《创世纪》诗杂志都是依靠同仁出赀襄赞,才成为一只“死不了的九命猫”,其中李锡奇、古月伉俪出赀甚多。
李锡奇生于台湾古宁头北山村,这儿地处金门西北角,曾是国共两军交锋的主战场,现在已是一个静谧安宁的村落。他的曾祖父是一个前清秀才,自祖父开始,以经商为业而且经营有成。1955年夏天,李锡奇被保送进入台北师范学院艺术科(今国立台北教育大学艺术系),自此开始了“最具行动力的杰出艺术家”之旅,最终摘获台湾地区第十六届“国家文艺奖”。在最近40年时间里,李锡奇前来大陆逾百次,组织策划了多场两岸艺术交流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两岸艺术交流使者。
1967年,古月与李锡奇相识于耕莘文教院举办的台北艺术季,一个月后即闪婚,从此夫唱妇随、忠贞不渝达半个多世纪。据说其家是台北文友经常聚会的“文艺沙龙”,或曰“台湾的艺术重镇”,著名诗人、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称之为“两岸文化交流的艺术重镇”。台湾散文大家林清玄《持续做一个深情的人》后记中,说到洛夫从军队退役到移居加拿大之前,他们经常在李锡奇、古月家聚会。“李锡奇是画家,有许多‘东方画会’和‘五月画会’的朋友;古月是诗人,有许多‘蓝星诗社’‘现代诗社’‘创世纪诗社’的朋友。夫妻俩都热情好客,每星期邀朋友聚会,一拨是画家,另一拨是诗人。我和两拨人都谈得来,几乎每次都参加。当时响当当的诗人洛夫、楚戈、痖弦、管管、罗门、蓉子、郑愁予、张默、商禽、向明……后来,都成为朋友。”古月那本艺术家侧写散文集《诱惑者》,估计即来源于此情此景。
网上对李锡奇先生的评价都是正面而肯棨的,其一生对台湾美术史演变影响甚巨,既被誉为“台湾艺术现代化的舵手之一”,又被誉为“画坛变调鸟”,这当然是指他的艺术风格一直在不断地创新衍变中。两岸开禁后的1988年,李锡奇从福建传统漆画艺术中得到灵感,以其聪颖的天资和敏锐的直觉,融合东方传统与西方现代思潮,对传统风物、符号赋予新生命,传统建筑、书法线条、赌具、匾额、七巧板等,都成为其胸有成竹、召之即来的创作素材。创作形式则从版画、水墨、抽象书法,到漆画、复合媒材以及装置皆有涉猎,这在中国当代艺术家中不说是特例,至少也是比较罕见的。所以,福建著名学者刘登翰在《色焰的盛宴——李锡奇的艺术和人生》一书中,称之为“台湾现代画坛的一个奇才”。
多年前旅次京华,从报纸上得知李锡奇现代艺术正在此间开展,心里很想去观瞻,无奈机票已经订好,而北京太过广大,来回折腾一趟十分不易,只得一声叹惜一声雷。这大概是我离李锡奇先生及其现代艺术距离最近的一次。归途中,想起洛夫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从一个诗人的视角来看,我观察李锡奇的画,每每会引发一些特殊的想像,甚至产生写诗的灵感。”——那样的机缘我何时能够亲眼目睹呢?
今夜,在南岳衡山之麓,手抚辗转得来的古月诗集《探月:发现91个恋诗的理由》,心中不由感慨万千。这是她结合夫君的版画,展现诗画二重奏的生命力与创新力,从中可览其数十载诗歌岁月与人生风景。今年3月9日去世的香港著名作家陶然,曾在《文汇报》上撰文揄扬:“她和李锡奇一个现代画大师,一个现代诗人诗画合璧,可谓相得益彰。他们俩的登月诗配画,更是两人互配的明证。有一次聊天,锡奇似更欣赏她的散文,说放弃散文很可惜。其实她的诗名已经愈来愈响,不但在台湾,甚至在内地,常有各种诗会邀她参加,证明她在诗界的分量。”(《女诗人古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隔着一湾清浅的台湾海峡,在祖国东南方的宝岛之上,李锡奇、古月伉俪演绎的佳话,不惟“艺文界孟尝君”之说,更有衡山才女与金门贵婿的美篇,这是上天赐予他们无憾而壮丽的艺术人生——多么让人羡慕啊!
(本文原载《衡阳晚报》2019年5月20日文艺副刊头条)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