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马读诗】之道、而己的诗
2019-05-22 作者:长安瘦马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长安瘦马:本名尚立新,1968年出生于辽宁抚顺,诗歌爱好者,现居西安。中诗网第四届签约作家,著有诗集《你的影子》。
之道的诗
诗人简介:之道,本名王金祥,笔名甲由、沃慈、夏侯琹等,《诗人文摘》主编,作品见《诗刊》《星星》《中国诗选》等诗歌刊物、年选及北京地铁,著有诗集《我拣到了铜》《一根漂浮的石柱》等五部,主编《长安大歌》(陕西优秀诗歌作品选)。新作有《北纬0.7度》《咖啡园》《甲由的鸡毛诗》等,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法、日、韩、印尼等语。参加第32届(以色列)、33届(马来西亚)、36届(捷克)世界诗人大会。现居西安。
登台
索性将计就计,停下来,让自己低头退下,走向肤浅
不再轻侮对俗世的膜拜。刚才,我站在高台之上,向着山谷发呆
没有忏悔,没有祈愿,只望着被阴云吞噬了的彼岸
有人在佛塔下嗫嚅低吟。风,却匍匐在地
铃铎在塔角上东张西望
佛在龛中闭目养神
长安瘦马:
一首诗歌就是一个诗人的灵光的闪现,只要你用心,你诗歌的灵光会包裹着你的肉体,并向外散射出霞光万道,让你的身心感到充盈,灵魂也饱满澄澈起来,同时把自己还有读者乃至世界在诗歌的氤氲中,完成了一次涅槃。这种际遇不是什么时候都有,有时候这种的涅槃是为了冲破,有时候是为了隔离。
自古诗人登高远眺,情感总是五味杂陈,仅仅是一个杜甫,就在“一览众山小”到“百年多病独登台”中完成了人生的快意和深刻,陈子昂的那句“独怆然而涕下”,显然不是他自己的绝唱,是千万人千百年的共同绝唱。
之道的《登台》似乎安静了许多,走近山川古寺,禅意也就油然而生。之前的世俗风尘,无论豪情万丈还是苟且营生,在这里都变成了一个风景,“有”还是“无”?抑或是“空”?我开始质疑。
“绕寺一周,他的语言没了褶皱/他把破败改为古朴//寺后悬崖万丈,看一眼辋水足以让你晕厥。羊肠小道,只归羊走/青蟒偶尔于此也潜行//低头穿过门拱的苍老,“天马山上” 隐约一见。这么说,他此刻就骑在马背上/在佛祖的眼皮底下,把自己放生”---《拜竹篑寺》
绵密的语言叙述使诗歌显得很完整,但是却留下了大量的空白与遐想空间,隐秘和幽暗、疏离和隔膜、静谧和躁动,在禅意的袈裟内,完成了一次自己的精神救赎或者给自己点亮了一盏精神灯火。
境由心生,之道的境是彻悟的境,是让你被遽然击中而又无以言说的空灵之境,是让寻觅而又逃避、明澈而又懵懂的虚幻之境,然而这一切又那么的真实。诗歌和现实的纠葛,总是让诗人拿把刀子在自己心里戳来戳去,但是诗人总能在诗歌里“把自己放生”。
或许现代诗歌到今天,我们和古典有个“隔”,但是这个“隔”是水泄相通的,古人登台,我们也登台,古人看的江山,也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江山,只不过每个诗人的孤独与境遇有所不同,所以总有诗人吟唱“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2019/5/11
而己的诗
诗人简介:而己,本名杨林,90后黔人,大三,自由写作,无名之辈。
拉不出牛圈门
我是牛,“拉不出牛圈门”
表姐好,被拉到了山西,嫁了人
与娘家闹翻
表哥被拉去广州,又被拉去缅甸
算是出了国的牛
姐姐没被拉多远,就在家乡临县,生儿育女
与一群老阿姨跳起了广场舞
哥哥被拉去过上海,还没有在滩边留下足迹
就被拉回兴仁,整日在朋友圈发送广告
说出那句“拉不出牛圈门”的爸妈
前两年被拉到广西,浙江,深圳各地
在工地上拾铁,给人做饭
18年回家过年,经过南宁客运休息站
在与两个女人拉扯中,被调包两万块钱
不知农历三月末,给爷爷奶奶谢坟过后
又会被拉去哪里
我的爷爷奶奶,生前被拉到天南地北
死后,还被拉来拉去……
看来,我们都是牛啊,一直都被拉着
只是不知道绳子的那头
是个什么东西……
长安瘦马:
其实单独拿出来一两首一个诗人的诗说事儿,很容易给自己挖个坑,你难免片面而忽略了一个诗人的创作整体。幸好我在阅读诗人的文字的时候,专注地跟踪他,在阅读了他的一些诗歌的之后,我会跟他发生精神上的交流。选好诗歌,我会把他放大,然后躺在靠椅里,抽上一支烟,看着他发呆,诗人以及诗歌就会在灵魂深处把我唤醒。
“谈点什么,在这十月十日/历史?有点沉重,今天的风吹得轻盈/城市?除了人流和车流,眼前高楼一座/村庄?星星和月亮还在,没有躺在屋顶的人/亲情?在山一程水一程的远方,昨日才通了电话/友情?一碗酒喝不到明天,醒来,也不是杨柳岸/爱情?这朵花,那朵云,有时凋零,有时飘散/理想?抬头看看天空,低头看看野草/真诚?没有牛马,猪狗,一只猫趴在窗上/诗歌?批判,弱者,真善美,假恶丑,我不明白/哎,罢了,罢了,有些饿了/买两个包子:一个是菜做的/一个是肉做的”--《十日谈》
这个《十日谈》我真的就就想到了薄伽丘的《十日谈》,课本里说薄伽丘嘲笑了什么,歌颂了什么,谴责了了什么,批判了什么,体现了什么。而我还没来得及在而已的《十日谈》中总结出啥的时候,就被他拉到一个牛圈的门前。
而己的诗,语言娴熟老道,轻拈之间底层百姓的生活挣扎和个人的迷惘、疑惑变成了沉重的诗歌。往大了说这是一种诗人站在时代之上的责任和人文关怀,往细微之处说,即便是个体的人生体验,他也具有时代性和思想性,至少是一个轰轰烈烈巨变下的一个侧面和缩影。无论是否出于自觉或者不自觉,这种表现需要胆量和一颗悲悯的心。
而己的诗,每一句都像一杯白开水,寡淡无味,而当它们聚集在一个容器里的时候,便百味生成。诗歌也是需要典型环境和典型形象的,在《拉不出牛圈门》里,而已把所有的典型形象化作了家人,我相信这里面有其现实的真实部分,正是这种真实或虚构迷惑了我的眼睛,但是谁都不能否认,这种事情真实存在。
而己的诗,读来心情是沉重的,但也是过瘾的,他的诗歌语言、思想、技巧是高规格的,这种天分天生就是一个优秀的诗人。我喜欢读他的诗,不喜欢他的灰色,但是,我无能为力。
2019/5/16
诗人简介:之道,本名王金祥,笔名甲由、沃慈、夏侯琹等,《诗人文摘》主编,作品见《诗刊》《星星》《中国诗选》等诗歌刊物、年选及北京地铁,著有诗集《我拣到了铜》《一根漂浮的石柱》等五部,主编《长安大歌》(陕西优秀诗歌作品选)。新作有《北纬0.7度》《咖啡园》《甲由的鸡毛诗》等,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法、日、韩、印尼等语。参加第32届(以色列)、33届(马来西亚)、36届(捷克)世界诗人大会。现居西安。
登台
索性将计就计,停下来,让自己低头退下,走向肤浅
不再轻侮对俗世的膜拜。刚才,我站在高台之上,向着山谷发呆
没有忏悔,没有祈愿,只望着被阴云吞噬了的彼岸
有人在佛塔下嗫嚅低吟。风,却匍匐在地
铃铎在塔角上东张西望
佛在龛中闭目养神
长安瘦马:
一首诗歌就是一个诗人的灵光的闪现,只要你用心,你诗歌的灵光会包裹着你的肉体,并向外散射出霞光万道,让你的身心感到充盈,灵魂也饱满澄澈起来,同时把自己还有读者乃至世界在诗歌的氤氲中,完成了一次涅槃。这种际遇不是什么时候都有,有时候这种的涅槃是为了冲破,有时候是为了隔离。
自古诗人登高远眺,情感总是五味杂陈,仅仅是一个杜甫,就在“一览众山小”到“百年多病独登台”中完成了人生的快意和深刻,陈子昂的那句“独怆然而涕下”,显然不是他自己的绝唱,是千万人千百年的共同绝唱。
之道的《登台》似乎安静了许多,走近山川古寺,禅意也就油然而生。之前的世俗风尘,无论豪情万丈还是苟且营生,在这里都变成了一个风景,“有”还是“无”?抑或是“空”?我开始质疑。
“绕寺一周,他的语言没了褶皱/他把破败改为古朴//寺后悬崖万丈,看一眼辋水足以让你晕厥。羊肠小道,只归羊走/青蟒偶尔于此也潜行//低头穿过门拱的苍老,“天马山上” 隐约一见。这么说,他此刻就骑在马背上/在佛祖的眼皮底下,把自己放生”---《拜竹篑寺》
绵密的语言叙述使诗歌显得很完整,但是却留下了大量的空白与遐想空间,隐秘和幽暗、疏离和隔膜、静谧和躁动,在禅意的袈裟内,完成了一次自己的精神救赎或者给自己点亮了一盏精神灯火。
境由心生,之道的境是彻悟的境,是让你被遽然击中而又无以言说的空灵之境,是让寻觅而又逃避、明澈而又懵懂的虚幻之境,然而这一切又那么的真实。诗歌和现实的纠葛,总是让诗人拿把刀子在自己心里戳来戳去,但是诗人总能在诗歌里“把自己放生”。
或许现代诗歌到今天,我们和古典有个“隔”,但是这个“隔”是水泄相通的,古人登台,我们也登台,古人看的江山,也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江山,只不过每个诗人的孤独与境遇有所不同,所以总有诗人吟唱“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2019/5/11
而己的诗
诗人简介:而己,本名杨林,90后黔人,大三,自由写作,无名之辈。
拉不出牛圈门
我是牛,“拉不出牛圈门”
表姐好,被拉到了山西,嫁了人
与娘家闹翻
表哥被拉去广州,又被拉去缅甸
算是出了国的牛
姐姐没被拉多远,就在家乡临县,生儿育女
与一群老阿姨跳起了广场舞
哥哥被拉去过上海,还没有在滩边留下足迹
就被拉回兴仁,整日在朋友圈发送广告
说出那句“拉不出牛圈门”的爸妈
前两年被拉到广西,浙江,深圳各地
在工地上拾铁,给人做饭
18年回家过年,经过南宁客运休息站
在与两个女人拉扯中,被调包两万块钱
不知农历三月末,给爷爷奶奶谢坟过后
又会被拉去哪里
我的爷爷奶奶,生前被拉到天南地北
死后,还被拉来拉去……
看来,我们都是牛啊,一直都被拉着
只是不知道绳子的那头
是个什么东西……
长安瘦马:
其实单独拿出来一两首一个诗人的诗说事儿,很容易给自己挖个坑,你难免片面而忽略了一个诗人的创作整体。幸好我在阅读诗人的文字的时候,专注地跟踪他,在阅读了他的一些诗歌的之后,我会跟他发生精神上的交流。选好诗歌,我会把他放大,然后躺在靠椅里,抽上一支烟,看着他发呆,诗人以及诗歌就会在灵魂深处把我唤醒。
“谈点什么,在这十月十日/历史?有点沉重,今天的风吹得轻盈/城市?除了人流和车流,眼前高楼一座/村庄?星星和月亮还在,没有躺在屋顶的人/亲情?在山一程水一程的远方,昨日才通了电话/友情?一碗酒喝不到明天,醒来,也不是杨柳岸/爱情?这朵花,那朵云,有时凋零,有时飘散/理想?抬头看看天空,低头看看野草/真诚?没有牛马,猪狗,一只猫趴在窗上/诗歌?批判,弱者,真善美,假恶丑,我不明白/哎,罢了,罢了,有些饿了/买两个包子:一个是菜做的/一个是肉做的”--《十日谈》
这个《十日谈》我真的就就想到了薄伽丘的《十日谈》,课本里说薄伽丘嘲笑了什么,歌颂了什么,谴责了了什么,批判了什么,体现了什么。而我还没来得及在而已的《十日谈》中总结出啥的时候,就被他拉到一个牛圈的门前。
而己的诗,语言娴熟老道,轻拈之间底层百姓的生活挣扎和个人的迷惘、疑惑变成了沉重的诗歌。往大了说这是一种诗人站在时代之上的责任和人文关怀,往细微之处说,即便是个体的人生体验,他也具有时代性和思想性,至少是一个轰轰烈烈巨变下的一个侧面和缩影。无论是否出于自觉或者不自觉,这种表现需要胆量和一颗悲悯的心。
而己的诗,每一句都像一杯白开水,寡淡无味,而当它们聚集在一个容器里的时候,便百味生成。诗歌也是需要典型环境和典型形象的,在《拉不出牛圈门》里,而已把所有的典型形象化作了家人,我相信这里面有其现实的真实部分,正是这种真实或虚构迷惑了我的眼睛,但是谁都不能否认,这种事情真实存在。
而己的诗,读来心情是沉重的,但也是过瘾的,他的诗歌语言、思想、技巧是高规格的,这种天分天生就是一个优秀的诗人。我喜欢读他的诗,不喜欢他的灰色,但是,我无能为力。
2019/5/16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