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长安瘦马

【瘦马读诗】陈小平、樊瑛的诗

2021-02-05 作者:长安瘦马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签约作家、诗人长安瘦马评论作品选。
陈小平的诗
 
诗人简介:
 
陈小平,笔名野岸。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协会员,中国高教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四川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四川诗歌学会理事、出版诗集《倾听微笑》《雪的声音》《说声再见》《时间之上》,散文集《对岸的我》等。
 
 
 
摹仿
 
生活是一座巨大的仓库
有人在出口通报我的名字
 
我从一个木门进入
跟随父亲模糊的影子
 
穿过狭窄的走廊
我走过一个个空荡的库房
 
时间变老,我在变小
我的旧伤被另一个人碰触
 
仓鼠的吱吱声年迈
我再次听见我的名字,陌生
好像来自遥远的地方
 
又在随意堆放的物品中新鲜
不停地走,顺着一扇砖墙
我不再思考世界,只用吻品偿
 
        2020年11月5日于明月堂
 
长安瘦马:在出神与回神中完成诗意的表达
 
  黑夜里读诗总是能够读出白天读不出来的味道,何况面对的是一首意识流动用灵魂行走的诗歌,《摹仿》的梦境般的结构安排,让我在这个圣诞夜里恍兮惚兮,整个黑夜连同诗歌充盈起神性。透过灯光,我看见微尘在电脑前起伏荡漾,我的阅读随我吐出的烟雾进入了另一个精神领域,冥想、出神、忏悔,诗人诗歌的状态和读者阅读的状态粘合在一起,像一枚硬币高高抛起,一面是深邃的思想家,一面是苦逼的诗人。
 
  我不喜欢这种状态,这种状态太伤身体,就像一个萨满摇晃着腰间的铜铃篝火边尖叫起舞,在完成了与天神的对话后瘫坐如泥。然而,诗人有时候进入诗歌状态后的“出神”状态,可能就是一次深刻的、不同寻常的生活历程到诗歌的转换过程,虚幻与真实不可思议地连接起来,大量的信息数据通过意识的识别快速转换成一个个情境、灵魂出窍般有着现场感的情境,他不真实,但是具有着真实性,因为这些都是诗人生活经历和潜意识里储存的一次释放,只不过陈小平把这些诗性化的表达了出来。
 
  《摹仿》带来的视觉冲击是魔幻的或者说是亦真亦幻的,诗人从生活的感悟和经历出发,将时光拉远又拉近,营建了字字敲打心灵的诗歌氛围。首节“生活是一座巨大的仓库/有人在出口通报我的名字”,迅即抓住了我的眼睛,心也随之一震,我们是生活这个仓库里的物件,落寞或者辉煌、闲适或者劳碌,总有一种宿命在牵引摆布。由此陈小平展开了诗歌脉络走向,“木门”、“ 父亲模糊的影子”、“仓鼠的吱吱声”等,这些超验的心灵载体作为诗歌的载体引发他诗歌喷发,但这超验的过程只是他创作的过程,他的目的是为了还原,“我不再思考世界,只用吻品偿”,一个“吻”字便构成诗歌最终核心,是对此前的所有叙述下的最后结论,无论如何,我们还要用爱去拥抱这个世界。
 
  在诗歌写作中,诗人是可以 “出神的”,但是一定要“回神”,不论我们采取什么样的角度和方法,都要从彼岸回到此岸,回到现实生活中来,进而重新审视生活中那些老生常谈且具有普遍性的故事,凡此种种,陈小平用一个“吻”字就做到了。
 
2020年12月25日
 
 
樊瑛的诗
 
诗人简介: 
  樊瑛,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文学陕军80后作家班学员。省中青年作家班学员。有论文、散文、诗词发表于《全国教师报》《延河》《陕西诗歌》《各界导报》《当代诗歌刊选》《女诗人》《延安文学》《山花》《陕北》《陕北诗报》等报刊、网络媒体等。作品先后入选《新诗百年·中国当代诗人佳作选》《长安风诗歌十人选》。获2014年文化创新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古巷里的石头生平不详 
 
这些石头的飞白,早已颓圮
在它之上的时光
各有去处
包括雨水和杂草  以及一个叹词
 
离去并不重要
我还能从细缝里挤出的新鲜灵魂中
听到归来的脚步声  
并且  越来越近
 
我和这些石头在荒草丛生的长巷里对立
西风穿过裂朽的木门板儿
灌满老屋   故事里高度又被提升
暗红的锈铁锁只字未提
兴盛与没落的世家族谱
在这些石头上
生动记叙
但这些石头的生平
大都不详
 
长安瘦马:俯下身怜爱迷失的羔羊
 
  像滴在宣纸上的墨,渲染开来,呈现出动感的画面,冰冻的记忆开始苏醒,陋室空堂、衰草枯杨,闭幕的人间场景,还能从石头的“细缝里挤出的新鲜灵魂”,故事还能“穿过裂朽的木门板儿/灌满老屋”,古巷里的石头生动地记述了曾经的生活,而古巷里的石头自己,“却生平不详”。
 
  诗歌渐次推进的张力,不是在天空中引爆,而是在地心深处无声地裂响。
 
  如果单纯地感慨已经废弃了的空寂的古巷,就会停留在事物的表象,无论如何的心潮翻涌、如何的意象累积,诗歌也会停留在写作的初级阶段,因为此类的场景和题材已经不新鲜。但是樊瑛在《古巷里的石头生平不详》这首诗的结尾,突然冒出“但这些石头的生平/大都不详”两句,就使诗歌上升了一个品级。言有尽意无穷,诗歌不再是感性的临摹,而是理性的创造,深情的追抚缅怀成了诗歌的铺垫,智性的沉思转折是诗歌最终目标,意外,但是不突兀,可是你说不清楚诗歌的最终目标的答案。循环往复,可能最终我们都是那些生平不详的石头,变成遗址被后人缅怀,甚至连遗迹也没有。
 
  读罢樊瑛发来的诗集《繁荫》,为她的聪慧真挚所感动,当我准备找出一首诗写点文字的时候,发现了她发在朋友圈里的这首《古巷里的石头生平不详》,这是不同于她诗集里诗歌风格的一首诗,诗风更加稳重成熟。而我在读诗的时候往往忽略诗人创作的技巧,而注重诗人的内心,透过诗行我们会发现诗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的品行、她的精神诉求等等,比如下面这首:
 
拾遗
 
我和一只脱离母群的小羊并无关联
我在巷口等到黄昏也不见它的主人
它在我的衣襟下开始寻找奶水
它颤颤巍巍  瑟瑟发抖
或因为虚弱 或因为怕被遗弃
它的叫声游离得如婴儿熟睡时的呼吸
我决定带它走出石巷
因为我看到这秋天的雨
在它的眼里
滂沱
 
风没有停,雨没有停
我踩着深巷里每一块石头的脚步
也没有停
一个带着“像”字的并不是比喻的句子产生
我悄悄地念给那些石头听:
我要像这只小羊的妈妈
 
  女性的温婉,母性的慈爱都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这是善良这是悲悯,这是每一个优秀的诗人具备的基本素养。我们实在没有必要把自己诗歌创作的头颅抬得如何高标,我们低下头敬畏古巷里的石头、敬畏笔下的文字,俯下身怜爱迷失的羔羊,我们的诗歌自然就闪着人性的光泽,否则,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们也会变成那只迷失的羔羊。
 
2020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