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歌 > 评论随笔

在虚幻意象里唤醒哲思、美学的旨归

——读霍俊明的诗《梦的对岸》

2025-01-09 21:29:53 作者:陈明火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陈明火,笔名执仗,湖北省鄂州市峒山人。湖北省作协第五、六届委员。已出版著作《无锁的情空》《挑剔名作及评点》《包氏佛诗的考索》《吴投文诗歌——百首精选  百味评赏》等十二部(三部中英对译),主编省级教材《综合阅读》等三十余部。有两百余首(篇)译成英、日、希腊、俄罗斯、韩等文字,曾获《中国作家》2003年“全国评比”特等奖、希腊作家、艺术家国际协会2005年度“欧洲联盟杯”奖等多次。另有陈明火诗文评论集《抒情者的迷途》一部。

 
  一看到诗人、评论家、研究员霍俊明的短诗《梦的对岸》(选自诗集《梦的对岸》,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22年10月出版)的诗题,便初觉到了“从华得素”(明代陆时雍《诗镜总论》)的自然美与“我渴望到河的对岸去”(泰戈尔《对岸》)之“渴望”与向往中的内在美。我以为带着一种鲜活气息的“梦的对岸”,是让人心动的诗家语:“梦”,是虚幻意象(可简称为虚象),人尽皆知;“对岸”,是一场“梦”所幻化虚构而出的非现实中存在的幻象或是一个富有特定意义的虚象,只有他自己知。可以说这个已排除了他人的“只有他自己知”,可视为排他性的一次自然而然的创新之举。
 
从河的这岸
游到了河的另一岸
没有水流声,也没有
拍打水的声音
一切都悄无声息

 
  在我看来,诗中出现的梦境,也许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人类日常生活的延续”、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通过变形来满足被压抑的欲望”、生理学家汤普森“正常的神经病……让我们每个人在生命中的每一个夜晚都安静而安全地发疯”。当然,从霍俊明的“从河的这岸/游到了河的另一岸”的一个虚构的场景看来,他也许更相信现代科学的一个概念:梦是一种由于局部脑组织(如大脑皮层)在睡眠过程中没有完全停止兴奋而引起的心理表象活动,是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交叉、重叠和融合。这就是说,一个人的梦之内容与他清醒时意识中对生命的印象有关。只有在梦中,这些对生活的印象才会变得混乱,然后以想象或幻想的形式出现。
  在诗之第一节,霍俊明没有像其他的一些诗人那么去记梦,只为《梦的对岸》之“梦”赋予了新的代指意义。他先实写了我们并不陌生的从河的“这岸”游到了河的“另一岸”,让我们留下了泅渡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河”的记忆,并认为有“这岸”与“另一岸”的就是能供游泳爱好者游泳之“河”。当我们形成了自然之“河”的识记后,他却悄悄地运用了换镜艺术,暗示了“河”中没有“水流声”、“拍打水之声”、“一切都悄无消息”的非“河”感觉。就这样,他的这种“河”与非“河”之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反映了“河”是“河”与“河”非“河”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的情状。
  现实生活里,不仅有这“河”非“河”、“河”是“河”的实例存在着,就是“河”之“对岸”那边的人世间,也有这种矛盾的对立统一之情状存在着。
 
回头看看对岸
仿佛刚刚
离开了一个尘世
没有树木
没有石头
没有房屋
甚至风也没有
只有这条河岸

 
  “河”的画面与“对岸”的场景,已成为诗之背景。眼前,出现的是一个客观的现实世界(即“尘世”)。在此,我们若是从“河”到“尘世”的内在结构而言,可以看出霍俊明操练诗歌的一种意脉暗通的超常能力。他活用了“河的对岸”之“对岸”一词,令其有了水域两侧相对之岸的感觉:从出发处的“这岸”,所“游到了”的“另一岸”,是“对岸”或彼岸;从彼岸,“回头看看对岸”的“对岸”,是此岸,也就是出发地的“仿佛刚刚/离开了一个尘世”的“尘世”,即佛教、道教等所指人世间、现实世界。难能可贵的是在“尘世”之前,他还加上了富有特殊用意的数量词“一个”,显得更有意味。比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用了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处说,使之更低、更弱、更慢、更少的缩小夸张的艺术手法,将大大的“尘世”缩小成一个可视的小小物体;从暗寓着所追求和向往的一种境界或到达理想之“对岸”的角度看,便在一种超然的意境里,感知“尘世”为一缩微的俗物;从“游到了对岸”,相当于“游到了”那个“以生死为此岸,涅盘为彼岸”(《大智度论》十二)之“彼岸”——佛教认为看清事物的真相,脱离尘世烦恼、取得正果之“彼岸”的角度看,“我”已是凤凰涅槃的觉悟者,便可视“尘世”为小的凡间或人们生活的社会……
  至此,霍俊明似乎完成了欧阳修式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之言此意彼的暗示性诱导,又像第一节“河”是“河”与“河”非“河”一样,出现了“尘世”是“尘世”、“尘世”非“尘世”之矛盾的对立与统一的辩证思考。是的,若是真正的“尘世”,就应有能看得见的树木、石头、房屋等自然物,就应有能感觉到的自然风。然而,“我”所熟悉的这一切都没有,唯一存在于“我”的眼前的是“这条河岸”。这就奇了、怪了,眼前的这“尘世”还是我们所熟悉的“尘世”么?——不!这不是我们所熟悉的“尘世”,而是只属于“梦”中虚构而出的一个虚无缥缈的“尘世”,一个能展示诗人诗之意脉一线贯通的超级隐喻。
 
这一切都似乎是在梦里发生的
只是为了验证
一个不会游泳的人
也抵达了河的对岸

 
  霍俊明明明在第一、二节都写到了“梦”中情景——小到一条“河”,大到“一个尘世”及“对岸”或彼岸的十万大千世界,就是不说出。他的这种拒绝直接叙述的暗示之法,既保持了“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的一种简雅、纯朴之美”(执仗《小说的“衣裳”诗歌的“容”》,见《岷州文学》2023年夏季号),为诗增加了意想不到的活力与魅力,又将诗之意绪引向哲学与美学的高地。也许为了达此诗之最高境界,诗人一连两次运用了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思考,就在于“为了验证”——“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也抵达了河的对岸”之因果论证的自然铺垫与哲理、美学的深度思量。
  在霍俊明的艺术辞典里,诗中的“河”是“河”、“尘世”是“尘世”之述,符合一部分美学家所言: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美首先见于自然和现实生活,艺术美只是自然美的一种反映,自然美先于也高于艺术美;而“河”非“河”、“尘世”非“尘世”之述,也符合另一部分美学家所言:美不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是一种意识形态。美首先见于艺术,艺术美离不开人的创造活动,自然美也只是从艺术的眼光看出来的。以上“所言”,均涉及美与美感的关系。只因“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也抵达了河的对岸”的诗之美,由诗人发现并诗化了生活之美:其“游”者已在“对岸”,是一个客观存在;“不会游”者亦能到达“对岸”,也是一种只可意会的非客观存在。
  换言之,霍俊明在想象中寻哲理哲思,在诗国里寻美轮美奂,不论“梦”里是“河”非“河”、“尘世”非“尘世”,其最隐深处在于:只要是一个有心人,都能像一个“游到了河的另一岸”的“游”者一样,到达各自理想的“对岸”或彼岸。而后,可以在那个想象丰富的“对岸”或彼岸里——即在虚幻意象里,更多地唤醒哲思、美学的旨归。 
 
2024年5月16——17日

附:
 
梦的对岸
霍俊明 
 
从河的这岸
游到了河的另一岸
没有水流声,也没有
拍打水的声音
一切都悄无声息
 
回头看看对岸
仿佛刚刚
离开了一个尘世
没有树木
没有石头
没有房屋
甚至风也没有
只有这条河岸
 
这一切都似乎是在梦里发生的
只是为了验证
一个不会游泳的人
也抵达了河的对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