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切换,初心不改 一诗人卢晓天印象
2023-12-14 09:44:35 作者:一川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一川,本名裘培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供职于《江南晚报》社,主任编辑,评论家。
并不图名的卢晓天成名很早。
二十多年前,《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金伟忻先生便有评价:警察的晓天,诗人的晓天,作家的晓天,策划人的晓天,新闻记者的晓天……,生存中的角色转换,使我对他有了丰富的感知,诗人的灵动与率真,作家的睿智与执着,策划人的洒脱与干练,新闻记者的敏锐与快捷,这些不同点,在他身上却有着和谐的“整合”。晓天常常会给人制造出一些惊奇,而在这些惊奇的背后,不变的是他对社会昂扬向上、坚韧无畏精神力量的关注和张扬。
同样是二十多年前,看过《南京晨报》总编辑秦继东先生的“说法”:千年之首,苏州才子卢晓天涉江而过,说是去大诗人卞之琳的故乡,看孤帆远影,听涛声依旧~~
而我的“点评”更早,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便以“龙年警官,浪漫诗人”为题,给卢晓天画像。他在无锡工作时,伴着太湖潮声写诗,青春时光,纯情年少,诗文的确也是流光溢彩,美仑美奂,以至于我所供职的报纸青春文学版,每周仅一期一版的宝贵版面,给了他一首诗一篇散文,编辑反复挑剔权衡,仍不忍割舍其二分之一;后又江南大学的诗歌音乐晚会,听他的配乐诗朗诵,见他的活跃灵动;后又灵山大佛,他撰写长篇力作《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悠悠闲闲洋洋洒洒二十万字……吁噫呼,他的青春他作主。
恍然不觉,我认识卢晓天其人其诗,已悠悠三十余载,当年我尚在《新华日报》实习时,他的诗,便常出现在文艺版、青春版,他的人,也常出现《新华日报》老大楼,底楼到顶楼,每一层,好象都有人认识并喜欢这个时不时穿着警服来神侃的眉笑眼笑的“警哥”。
的确,晓天成名很早。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初,他便是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在文坛左右腾挪,好不潇洒,那时,他也不过二十郎当岁,尚未娶上媳妇。
一别经年,晓天从他供职的地方党报,去了中央党报,先后供职于《人民日报》,记者站办事处、子报子刊,又去了北京,见面少了,但他的诗歌也偶有闪现,让我睹诗思人……一次他来无锡采访,我正在市委宣传部,与常委部长一起接待时,问,何以经年诗作少了许多?他笑笑,专弄新闻,也算是记者务了正业吧!
他笑笑,我也笑笑。一个时常神龙见首不见尾,转身便是“诗和远方”的他,会务正业?什么才是他的“正业”?
不久,他寄我报告体长诗《海之门》,浓浓书香里,全是记者的眼力,诗的语言,记录着,解构着一座城市,不由对他这个用诗记录生活干预生活的“务正业”的记者生涯,增添了新的认知。
又是很多年没见他了,正如后任《新华日报》文艺处处长的秦继东先生“无奈”所言:晓天他常常一去杳如黄鹤,让人寻不得踪迹……
但,在林林总总的报刊杂志网络上,我总见他的诗作频频,可谓高产,而且高质,很多是头条,卷首语,还有的组诗干脆直接以:“卢晓天的诗”、“卢晓天诗选”为题,作品屡获各种大奖,偶尔也涉足歌坛,写的歌词脍炙人口,还拿过全国歌词大赛的一等奖;新冠疫情期间,他一气出了三部诗集,《春天的水边》《秋天的水边》《冬天的水边》,何以以“水边”作题,形成系列?哦,我明白了,他是苏州人,江南水乡的孩子,水,融于他的血脉啊!
前不久,他去了厦门,参加厦门的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高层论坛,代表组织委作了主题发言,并给“白鹭杯”诗歌大奖赛获得者授奖,看了他的发言视频,感叹:卢晓天啊卢晓天,依然是那个激情燃烧,灵感飞扬的诗意少年!
在此抄一首他发表在《扬子晚报》诗栏头条的《春天的水边》吧(诗风154期)让大家领略卢晓天诗风的飘逸,灵动,明媚,妥妥的姑苏水乡韵味,妥妥的江南才子风采——
春天的水边
卢晓天
我决定把春天的时间,
花在江边。
我喜欢在波光粼粼里恍惚,
双目迷离,
轻嗅花香,
漫扶岸柳,
与古画里的少年融为一体。
烟花三月,
一只小舟,阳光里起起落落
桃花渡,扬花纷纷。群莺乱舞。
我喜欢在春天的江边,拈花微笑,
看湛蓝的天空如洗过的青砚,
我想象此刻,
我躺在江堤上磨墨,
一饮千盅,挥毫万字。
青梅酒,沁人心脾。
斜阳里,鸟羽轻,箫声渐,花语沓。
江边。孟浩然的那只孤帆,从黄鹤楼下摇出,已漂泊了一千余年。
碧空如洗,水流天际,
李白的目光,久久不愿离去。
别我千年又距我千里
李太白啊,对酒当歌,人生几许?
写到这儿,拟作结尾,忽而又思:说到正业,什么才是卢晓天的“正业”?他早早的从他那个众人羡慕的单位退休,挥别京华烟云,回到江苏,与人合伙一口气办了工厂,及N个公司,开始了他崭新的角式,商人,企业家,忙得虎虎生风,不亦乐乎……这,该是最后的“正业”了吧?但他断然少不了他的诗歌坚持,这是心中他永恒不变的“正业”吧。本文的读者朋友,若有兴趣,可以找他问问,他在他的故乡苏州,那个有着天堂之誉的美丽的江南水乡。
二十多年前,《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金伟忻先生便有评价:警察的晓天,诗人的晓天,作家的晓天,策划人的晓天,新闻记者的晓天……,生存中的角色转换,使我对他有了丰富的感知,诗人的灵动与率真,作家的睿智与执着,策划人的洒脱与干练,新闻记者的敏锐与快捷,这些不同点,在他身上却有着和谐的“整合”。晓天常常会给人制造出一些惊奇,而在这些惊奇的背后,不变的是他对社会昂扬向上、坚韧无畏精神力量的关注和张扬。
同样是二十多年前,看过《南京晨报》总编辑秦继东先生的“说法”:千年之首,苏州才子卢晓天涉江而过,说是去大诗人卞之琳的故乡,看孤帆远影,听涛声依旧~~
而我的“点评”更早,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便以“龙年警官,浪漫诗人”为题,给卢晓天画像。他在无锡工作时,伴着太湖潮声写诗,青春时光,纯情年少,诗文的确也是流光溢彩,美仑美奂,以至于我所供职的报纸青春文学版,每周仅一期一版的宝贵版面,给了他一首诗一篇散文,编辑反复挑剔权衡,仍不忍割舍其二分之一;后又江南大学的诗歌音乐晚会,听他的配乐诗朗诵,见他的活跃灵动;后又灵山大佛,他撰写长篇力作《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悠悠闲闲洋洋洒洒二十万字……吁噫呼,他的青春他作主。
恍然不觉,我认识卢晓天其人其诗,已悠悠三十余载,当年我尚在《新华日报》实习时,他的诗,便常出现在文艺版、青春版,他的人,也常出现《新华日报》老大楼,底楼到顶楼,每一层,好象都有人认识并喜欢这个时不时穿着警服来神侃的眉笑眼笑的“警哥”。
的确,晓天成名很早。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初,他便是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在文坛左右腾挪,好不潇洒,那时,他也不过二十郎当岁,尚未娶上媳妇。
一别经年,晓天从他供职的地方党报,去了中央党报,先后供职于《人民日报》,记者站办事处、子报子刊,又去了北京,见面少了,但他的诗歌也偶有闪现,让我睹诗思人……一次他来无锡采访,我正在市委宣传部,与常委部长一起接待时,问,何以经年诗作少了许多?他笑笑,专弄新闻,也算是记者务了正业吧!
他笑笑,我也笑笑。一个时常神龙见首不见尾,转身便是“诗和远方”的他,会务正业?什么才是他的“正业”?
不久,他寄我报告体长诗《海之门》,浓浓书香里,全是记者的眼力,诗的语言,记录着,解构着一座城市,不由对他这个用诗记录生活干预生活的“务正业”的记者生涯,增添了新的认知。
又是很多年没见他了,正如后任《新华日报》文艺处处长的秦继东先生“无奈”所言:晓天他常常一去杳如黄鹤,让人寻不得踪迹……
但,在林林总总的报刊杂志网络上,我总见他的诗作频频,可谓高产,而且高质,很多是头条,卷首语,还有的组诗干脆直接以:“卢晓天的诗”、“卢晓天诗选”为题,作品屡获各种大奖,偶尔也涉足歌坛,写的歌词脍炙人口,还拿过全国歌词大赛的一等奖;新冠疫情期间,他一气出了三部诗集,《春天的水边》《秋天的水边》《冬天的水边》,何以以“水边”作题,形成系列?哦,我明白了,他是苏州人,江南水乡的孩子,水,融于他的血脉啊!
前不久,他去了厦门,参加厦门的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高层论坛,代表组织委作了主题发言,并给“白鹭杯”诗歌大奖赛获得者授奖,看了他的发言视频,感叹:卢晓天啊卢晓天,依然是那个激情燃烧,灵感飞扬的诗意少年!
在此抄一首他发表在《扬子晚报》诗栏头条的《春天的水边》吧(诗风154期)让大家领略卢晓天诗风的飘逸,灵动,明媚,妥妥的姑苏水乡韵味,妥妥的江南才子风采——
春天的水边
卢晓天
我决定把春天的时间,
花在江边。
我喜欢在波光粼粼里恍惚,
双目迷离,
轻嗅花香,
漫扶岸柳,
与古画里的少年融为一体。
烟花三月,
一只小舟,阳光里起起落落
桃花渡,扬花纷纷。群莺乱舞。
我喜欢在春天的江边,拈花微笑,
看湛蓝的天空如洗过的青砚,
我想象此刻,
我躺在江堤上磨墨,
一饮千盅,挥毫万字。
青梅酒,沁人心脾。
斜阳里,鸟羽轻,箫声渐,花语沓。
江边。孟浩然的那只孤帆,从黄鹤楼下摇出,已漂泊了一千余年。
碧空如洗,水流天际,
李白的目光,久久不愿离去。
别我千年又距我千里
李太白啊,对酒当歌,人生几许?
写到这儿,拟作结尾,忽而又思:说到正业,什么才是卢晓天的“正业”?他早早的从他那个众人羡慕的单位退休,挥别京华烟云,回到江苏,与人合伙一口气办了工厂,及N个公司,开始了他崭新的角式,商人,企业家,忙得虎虎生风,不亦乐乎……这,该是最后的“正业”了吧?但他断然少不了他的诗歌坚持,这是心中他永恒不变的“正业”吧。本文的读者朋友,若有兴趣,可以找他问问,他在他的故乡苏州,那个有着天堂之誉的美丽的江南水乡。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