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纯净的事情都葬身于此
——评谭晓春诗集《纤绳吻过的勒石》
2022-08-01 22:15:59 作者:吴昕孺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吴昕孺,长沙人,作家、诗人。出版诗集、散文集、小说集、长篇小说等著作若干。现为湖南教育报刊集团总编辑。
澧县是晚唐才子李群玉的老家,有北宋诗人范仲淹的少年求学之所。这条文脉与秀美的澧水交相辉映,让“九澧门户”不仅阔远丰饶,而且弦歌不绝。要知道,唐代时湖南尚属“南蛮”,是贬臣逐客的重要流放与发配地,本土诗人寥若晨星。唐代湖南三诗人李群玉、齐己、胡曾齐聚于晚唐,可见湖南的文化开发之“晚”,而出生于808年的李群玉在三人中最为年长,他去世第二年齐己才出生。可以这么说,李群玉是湖南本土不说第一也是最早的著名诗人。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在辗转与无常中依然保持着这种深情和清雅,让人不得不惊叹,世间拥有诗人,他们能从庸俗、刻板又祸福相依的日常生活里探索诗意,呈现自己的浪漫情怀和独特风致,真是这个世界的福气。
澧县才子谭晓春为李群玉写了一首《一千年后的悼词》,这既是两位同乡诗人相距1200年的隔空对话,更是澧县文脉的一次承接与发扬:
敬挽一片兰草
解密你所有文字的悬崖
以西南方言的腔调
读你千年的诗经
唯嘶嘶水竹
与那冷峻月色
遥相呼应。北望的神采里
弥漫着唐朝的流云
我喜欢晓春用“悬崖”这个词来形容李群玉的文字。其实,任何优秀诗人的文字里都有一片悬崖,它既是险境,又是风景,愈是崔嵬的险境,便愈是非凡的风景。像李白和杜甫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皆与鬼斧神工无异。
“遥相呼应”,这才是本诗的主旨。“敬挽”好比田径接力比赛中的交棒,晓春生为澧县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文字的痴迷让他意识到自己身上的使命,他主动去“接”李群玉手中那根诗歌的接力棒,相信长眠九泉之下千余年的诗人一定异常欣慰:只要有“呼应”,再“遥”都不是距离。
“北望的神采”昭示着当代诗人的自信,“唐朝的流云”隐含了历史的风雨与烟尘。晓春在“悼词”中如此为前辈诗人盖棺定论:
“干瘪的身躯,远离家乡/唯独剩下苦涩的一段政治柔情/校书郎啊,你把一块璞玉/琢成清丽骨骼/澧水流域为血脉,澧阳平原为肉身/疾疾,行走成天地间/一抹亮色……”
这一段对李群玉的评价极为精当,将文学与政治、远方与家乡、苦涩与清丽冶炼成行走在天地间的“一抹亮色”。其实,我觉得这何尝不是晓春的一种自我期许,他的血脉里早已流淌着屈原曾行吟过的“澧兰之江”,他的身体里早已横亘着史前文明密集、襟江带湖的澧阳平原,他要做的就是将故乡深厚的文化底蕴、纯朴的乡情民俗、迷人的自然风光,置入文字熔炉,锻造出一抹能行走天地间的一抹亮色来。
这就难怪,晓春在澧县那个小县城里,他写出的诗歌与一般长期在县城、乡镇生活的诗人有很大的不同。那些诗人的乡土气息更浓,更注重随处可见的乡村风物,更喜欢歌颂和咀嚼伦常亲情,而晓春的诗行里,满满都是历史的况味、先祖的身影和时代变迁的悲欣交织。
这是很有难度的。这是诗人对诗歌技艺和自我局限的挑战,值得嘉许。晓春的这本诗集,我只读到一首纯粹的亲情诗《一语父亲》,但整本诗集读下来,通过那些沿着诗人内心节奏滚落而下的珠玉般的字句,我能感受到诗人对家乡这块土地深沉的热爱:
“鸟从山崖飞出,群山被压低/翅膀的弧线,提取夜色/水中的船,像叶片飘忽”(《纤绳吻过的勒石》)
“田塍边,重重野菊/死守大地的秘密/这些贴近灵魂的尤物/在古老而轻灵的乐音中/舞成雪的瓢羽”(《冬日辞》)
“黑夜的碎片落在白天里,组成文字/一边落下雨水,一边哭泣/爱与恨的光辉,在小花中吻遍田野/在死亡中更快地生长/于是乎,稻谷的稻字,应运而生”(《天下稻之源》)
“澧水的襁褓,养育着/一枚嫩茶:/敢爱,敢恨,敢照耀/生活……禅茶一味,江湖半亩/茶之芬芳,皆为/饱读过一片绿叶的哲学”(《茶语》)
“有一天,一双沉重的手拔掉一块块黑斑,和杂草/给古城墙下定义/一千米的自豪感/成了永不枯竭的,粮食”(《守望的人》)
“一个孩子/睁开了黎明一样的眼眸/一串串葡萄/省略了贫穷的日子”(《村口》)
“周国桢出生在牌楼旁/千顷良田静穆——/路过的人吹响口哨,俯仰之间/多年后的一天/爱恨情仇,喜怒哀乐/已一并没入永乐江……米塑,这非遗的丝绸/铺满唯美的婚床”(《指尖上的舞蹈》)
“这时候,少男少女和爱情/从炊烟那边走来/几只蝴蝶在我的耳朵里穿来穿去/一片柔美的沃土/成就了一切不可能的事情/和不能公开发表的情事”(《驼背的高粱》)
看得出,晓春在语言表达和意象经营上下了不少功夫,而且颇有心得。我个人认为,其中当然包含着诗艺上的追求,同时更有深刻的人生思考。
他在一个有着迷人景色的、名叫青泥潭的水乡小镇,度过自己快乐的童年生活。当他怀着理想,不断成长,从乡井进入城市,却发现,那个有着几百年高龄、安静得不打扰任何人也经不起任何人打扰的小镇,已毁于一旦。由此,他带着伤感与疼痛开始了自己的诗歌创作之旅,他想为见证那些正在消逝的人和事,并为已经逝去的人和事招魂。
于是,他要写那些被纤绳“吻”过无数次的勒石,写那段“紧紧抓住流水的声音”的皮影,写亮出“暗红舌苔”的庙宇,写“看着泪与梦的必然”的历史的冷眼,写“从童话里翻身”的先祖,写恍若“洞庭湖的一片衣角、长江的一条皱纹”的故乡小河,写“看飞鸟擦伤月亮”的手工艺人,写能隐隐听到“车轮和马蹄胶着的古典交响”的涔阳古道……从古典到现代,从乡村到城市,我们获得了巨大的便捷,却又陷入深深的困惑和迷茫;我们不断解决物质匮乏的老问题,却又不断产生精神荒芜的新问题——从晓春的诗作中,我常常能体会到一名从乡村走出来的诗人,面对现代化和都市化的沉重思考。这种思考,既承继于李群玉清奇的骨格、遒健的诗风,更是范仲淹“忧乐思想”在当代的激水扬波,其意义与价值不可低估。
或许,作为每一个人都视为灵魂归宿的家乡,最大的悲剧莫过于:世界上最纯净的事情都葬身于此。
我与晓春并不相识,也从没去过澧县。由我来为这本诗集写序,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硬伤。但承蒙著名作家水运宪老师热心牵线,我沿着这本诗集的一行行诗句,抵达了澧县,“见”到了晓春——
我要向这样一位植根于乡土,却有着开阔的历史视野、丰富的人文情怀,质朴而真挚的诗人,致敬!
是为序。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在辗转与无常中依然保持着这种深情和清雅,让人不得不惊叹,世间拥有诗人,他们能从庸俗、刻板又祸福相依的日常生活里探索诗意,呈现自己的浪漫情怀和独特风致,真是这个世界的福气。
澧县才子谭晓春为李群玉写了一首《一千年后的悼词》,这既是两位同乡诗人相距1200年的隔空对话,更是澧县文脉的一次承接与发扬:
敬挽一片兰草
解密你所有文字的悬崖
以西南方言的腔调
读你千年的诗经
唯嘶嘶水竹
与那冷峻月色
遥相呼应。北望的神采里
弥漫着唐朝的流云
我喜欢晓春用“悬崖”这个词来形容李群玉的文字。其实,任何优秀诗人的文字里都有一片悬崖,它既是险境,又是风景,愈是崔嵬的险境,便愈是非凡的风景。像李白和杜甫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皆与鬼斧神工无异。
“遥相呼应”,这才是本诗的主旨。“敬挽”好比田径接力比赛中的交棒,晓春生为澧县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文字的痴迷让他意识到自己身上的使命,他主动去“接”李群玉手中那根诗歌的接力棒,相信长眠九泉之下千余年的诗人一定异常欣慰:只要有“呼应”,再“遥”都不是距离。
“北望的神采”昭示着当代诗人的自信,“唐朝的流云”隐含了历史的风雨与烟尘。晓春在“悼词”中如此为前辈诗人盖棺定论:
“干瘪的身躯,远离家乡/唯独剩下苦涩的一段政治柔情/校书郎啊,你把一块璞玉/琢成清丽骨骼/澧水流域为血脉,澧阳平原为肉身/疾疾,行走成天地间/一抹亮色……”
这一段对李群玉的评价极为精当,将文学与政治、远方与家乡、苦涩与清丽冶炼成行走在天地间的“一抹亮色”。其实,我觉得这何尝不是晓春的一种自我期许,他的血脉里早已流淌着屈原曾行吟过的“澧兰之江”,他的身体里早已横亘着史前文明密集、襟江带湖的澧阳平原,他要做的就是将故乡深厚的文化底蕴、纯朴的乡情民俗、迷人的自然风光,置入文字熔炉,锻造出一抹能行走天地间的一抹亮色来。
这就难怪,晓春在澧县那个小县城里,他写出的诗歌与一般长期在县城、乡镇生活的诗人有很大的不同。那些诗人的乡土气息更浓,更注重随处可见的乡村风物,更喜欢歌颂和咀嚼伦常亲情,而晓春的诗行里,满满都是历史的况味、先祖的身影和时代变迁的悲欣交织。
这是很有难度的。这是诗人对诗歌技艺和自我局限的挑战,值得嘉许。晓春的这本诗集,我只读到一首纯粹的亲情诗《一语父亲》,但整本诗集读下来,通过那些沿着诗人内心节奏滚落而下的珠玉般的字句,我能感受到诗人对家乡这块土地深沉的热爱:
“鸟从山崖飞出,群山被压低/翅膀的弧线,提取夜色/水中的船,像叶片飘忽”(《纤绳吻过的勒石》)
“田塍边,重重野菊/死守大地的秘密/这些贴近灵魂的尤物/在古老而轻灵的乐音中/舞成雪的瓢羽”(《冬日辞》)
“黑夜的碎片落在白天里,组成文字/一边落下雨水,一边哭泣/爱与恨的光辉,在小花中吻遍田野/在死亡中更快地生长/于是乎,稻谷的稻字,应运而生”(《天下稻之源》)
“澧水的襁褓,养育着/一枚嫩茶:/敢爱,敢恨,敢照耀/生活……禅茶一味,江湖半亩/茶之芬芳,皆为/饱读过一片绿叶的哲学”(《茶语》)
“有一天,一双沉重的手拔掉一块块黑斑,和杂草/给古城墙下定义/一千米的自豪感/成了永不枯竭的,粮食”(《守望的人》)
“一个孩子/睁开了黎明一样的眼眸/一串串葡萄/省略了贫穷的日子”(《村口》)
“周国桢出生在牌楼旁/千顷良田静穆——/路过的人吹响口哨,俯仰之间/多年后的一天/爱恨情仇,喜怒哀乐/已一并没入永乐江……米塑,这非遗的丝绸/铺满唯美的婚床”(《指尖上的舞蹈》)
“这时候,少男少女和爱情/从炊烟那边走来/几只蝴蝶在我的耳朵里穿来穿去/一片柔美的沃土/成就了一切不可能的事情/和不能公开发表的情事”(《驼背的高粱》)
看得出,晓春在语言表达和意象经营上下了不少功夫,而且颇有心得。我个人认为,其中当然包含着诗艺上的追求,同时更有深刻的人生思考。
他在一个有着迷人景色的、名叫青泥潭的水乡小镇,度过自己快乐的童年生活。当他怀着理想,不断成长,从乡井进入城市,却发现,那个有着几百年高龄、安静得不打扰任何人也经不起任何人打扰的小镇,已毁于一旦。由此,他带着伤感与疼痛开始了自己的诗歌创作之旅,他想为见证那些正在消逝的人和事,并为已经逝去的人和事招魂。
于是,他要写那些被纤绳“吻”过无数次的勒石,写那段“紧紧抓住流水的声音”的皮影,写亮出“暗红舌苔”的庙宇,写“看着泪与梦的必然”的历史的冷眼,写“从童话里翻身”的先祖,写恍若“洞庭湖的一片衣角、长江的一条皱纹”的故乡小河,写“看飞鸟擦伤月亮”的手工艺人,写能隐隐听到“车轮和马蹄胶着的古典交响”的涔阳古道……从古典到现代,从乡村到城市,我们获得了巨大的便捷,却又陷入深深的困惑和迷茫;我们不断解决物质匮乏的老问题,却又不断产生精神荒芜的新问题——从晓春的诗作中,我常常能体会到一名从乡村走出来的诗人,面对现代化和都市化的沉重思考。这种思考,既承继于李群玉清奇的骨格、遒健的诗风,更是范仲淹“忧乐思想”在当代的激水扬波,其意义与价值不可低估。
或许,作为每一个人都视为灵魂归宿的家乡,最大的悲剧莫过于:世界上最纯净的事情都葬身于此。
我与晓春并不相识,也从没去过澧县。由我来为这本诗集写序,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硬伤。但承蒙著名作家水运宪老师热心牵线,我沿着这本诗集的一行行诗句,抵达了澧县,“见”到了晓春——
我要向这样一位植根于乡土,却有着开阔的历史视野、丰富的人文情怀,质朴而真挚的诗人,致敬!
是为序。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