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于国华

理性坚守与情感抵达

——读于国华组诗《酒是我身体里的大风》

2023-09-13 作者:刘建英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刘建英,1960年10月出生,吉林省四平市人。现系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平市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有小说、散文、诗歌及文学评论散见《关东作家》《松辽文学》《A诗刊》《天马文学》等刊物。
  认识诗人于国华,是在他的诗集《西窗雪》出版以后。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此间得知诗人有大量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品发表,并获得国际、国内许多奖项。
  毋庸置疑,现实生活中一个成熟的诗人,他的生活的姿态首先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自我情感的历练和思想的升华。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在创作上取得一定成就的于国华,思想、情感和艺术的修养,也一定呈现在作品的字里行间······
  当下,在谈及文学创作,很多人自然会引用一些什么“现代”、“后现代”等观点加以论述或佐证,如波德莱尔的著名论述:“现代性就是短暂、易逝、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也就是说,我们的作家或诗人,在写作过程中需要经过对快速流逝的碎片化的生活体验,用对抗失忆的方式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进行提炼升华,因为“现代性常被归结为对时间的非连续性的意识,与传统断裂,新奇感,面对逝去之瞬间的眩晕。”但实际上,则更加需要我们去进行研究探索,并在创作实践中实现自我突破与自我完善。关于所谓的“后现代”,则一直延用了汤因比的所提示出这一概念中所蕴含的真正深刻的社会历史内涵,即所谓的去中心、去权威、去等级,多元、包容、异质,扁平化结构,反宏大叙事,混合、杂糅的风格等等。
  抛开这些繁缛冗长的观点及论述,我个人始终坚持认为,一个好的作家或诗人,始终能够保持自己的初心,固守自己内心的一份执着,不为世俗的浮躁所动,而且一直心怀悲悯、善良与诚实。唯有这样,在经历时间的打磨和无数的风雨侵袭之后,你就会愈发走向稳健和成熟。
   于国华的一首《边关》诗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一提到边关  就有一种/羌笛悠悠催白发的凄美之感/一杆大枪戳在地上/就是一部宋朝的历史。”
  几年前,曾作为一名地方公安系统领导的诗人于国华,市委、市政府就为他举办一次《英雄城  我的母亲城》专场诗歌朗诵会。通过对他的一些作品的展示,或者说另外的一种方式的诠释,我对他以及他的诗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许这就是对当下所谓的“现代”“后现代”“及物”、“及物诗歌”,一种最好的解释与回答。且不管理论如何更新,手段和技巧如何变化,对一个诗人来说“文本”才是最大的说服力。
    “这里说的边关当然不用挑灯看剑/也无需冰河铁马入梦/只需一身肝胆/把寒关冷月弯成刀。”
  从驻守边关戎马生涯的铮铮铁骨,化身一位守护一方安宁的人民警察,始终是矢志不渝,却又初心不改:
  “如今的边关  多像一首长诗呀/格桑花开后金莲花开/睁大眼睛的哨塔  界碑  关隘/是最美  最美的句子。”
  从这首诗中让我们看到,文学创作离不开现实的参照。任何事物如果离开现实和历史的角度去思考,就会让人产生狭隘,甚至是肤浅。其实说到底,写作就是一种审美倾向的理性凝练与概括,而好的作品是能够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
  在《酒是我身体里的大风》中,诗人这样写道:“酒是我身体里的大风  我要/掏出来握在手中  当雷霆/戍边的儿郎  都喜豪饮/因为碗中的血性  也是一道长城。”这也许就是诗人的亲身经历与体验。可以想象,紧张、艰苦、乏味的边防战斗生活,军人以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履行着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体现着责任与担当的强烈意志。这样一首军事题材的诗,却出现了“酒、豪饮、大风、雷霆、血性”等关联词语,这就是诗人的大胆和匠心,把这么严肃的题材写活了,有血有肉,增加了诗歌的张力和可读性。实际上部队是不提倡饮酒的,尤其边防部队。诗人的“自信”,是来自军人的“自信”,是来自军人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接下来:“都说剑光  是盛开的桃花。”军人,剑者。担负着保家卫国的任务;“桃花”象征着和平与繁荣,更有爱的意味,这是军人内心世界的风景······
      有人说进入21世纪电子媒介时代, 诗歌创作更加体现出“碎片化”“娱乐化”,以及更加“自我”。而对于诗人于国华来说,也许经历了无数的边关风雨,激荡过他心中无限的万丈豪情,品偿过无数的人间烟火,并未失去他心中的那份侠骨柔情。好男儿志在四方,好男儿痴心不改。所以才有了这首诗结尾处的“来吧  大漠上空的冷月//敢问  我为你朗诵雪莱的诗/其中一句  如果你不吻我/那一刻  我若看到你的颜容/比桃花红  一定说出你多美”。让我们看出了诗人笔下的军人形象富有极其乐观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
  众所周知,在当下一些诗歌研讨和诗人创作实践中,普遍认为,诗歌依然保持与读者相互阐释、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是说诗人的个体劳动,完全应当归属于一种正常的社会行为范畴,也与时代的某些特征相互关联;与读者相互感知与撬动,相互体恤与关照,甚至相互矛盾与对抗。所以才有人认为一首好的诗歌,就是一篇散文与一部小说的情节的凝练。
      “清晨  一棵山里红站在道旁/头上鲜亮的红果/绑在羊角辫上/像山里来的小姑娘/看到这一情景/突然有一种念头在脑中闪现/我要给她穿花裙子/背双肩包/牵着她的手/走在上学的路上”(《山里红》)。
  这首诗一跳入眼帘,着实感动了我······这种别出心裁、奇思妙想的写法,确实很少见。如果说前面几首诗,是诗人侧重“阳刚”一面,体现了责任与担当;那么,这首诗恰是诗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一首诗好不好,就看是不是用真情实感打动人。这一观点在这首诗里得到了很好的认证。
  诗中,诗人引入了“山里红、羊角辫、红果、······小姑娘、花裙子、双肩包······路上”等一些关联性物象,而把这些单一相关物象串联起来,就成了这首诗的整体意象,其中的暗喻就不言而明了。
  由此而言,诗人这种统一的个人“标记”,充满了独特的和难以复制的艺术养成,也有了明显的个性化特征。
      在《人在雨途》中写道:“一把黑雨伞撑起来的天空/显然是装不下一个人的坏心情/加上枯树上乌鸦的叫声/好像满山都睁大了鬼魅的眼睛/路边的墓碑使劲地倾斜/莫非听到坟中主人的踢腿声/我轻轻地把伞再举高一点/生怕捅出窟窿的天空掉下惊雷/一只鸟突然从脚下飞起/足够让茫然的自己绊倒自己/雨停了  我的思绪在模拟彩虹/想用七种颜色填满内心的空虚/但山坳的风  像一面破罗/筛出的几声狼嚎在里面翻滚/黑云又压了过来  像一部大书/我不知道  这是哪家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说:“文学可以宣泄或净化人的悲悯情感。”而诗人于国华而言,诗意的情感指向恐怕不单单局限于此,其用意也不仅仅在于怀旧,而是利用“记忆”逐步显影情感,并且保持一种理性的“身份认同”。多年的军旅生涯和从警经历,始终是他内心的一个情结,也是支配他坚持不懈进行创作的情感动力。
  从猎猎的《边关》风沙到《酒是我身体里的大风》的壮怀激烈,从《相遇》的眷恋到《山里红》雨露清染,童真烂漫,从《人在雨途》中的顽强跋涉到秋风萧瑟的《九月》,诗人就是这样心怀感恩,而又近似以虔诚与匍匐姿态一路走来——
     “都说九月芳菲尽/所以我要为九月写诗/写到最后一朵”(《九月》);“另外农夫也能作证/庄稼地里有她留下的散银”(《白露》);“一本新日历挂在墙上/就准备好了被一页页撕下来的疼痛……/当撕到最后一页日历露出了底板,像白骨”(《日历》);“待凤凰点头/明月不请自来”(《品茶》)……
      大凡一个热爱文学写作的人,都懂得体裁的选择和把握,更懂得谋篇布局和情节设计的重要,而作为军人出身的于国华自然谙熟如何去“排兵布阵”,这一切从他组诗的排列就不难看出。
  当然,作为一个诗人,尤其是一个真正的诗人,更应该清楚在现代诗歌语境下的情感指向。例如诗人在《晚霞》中这样写道:“红彤彤的  浓艳欲滴/像一幅挂在客厅的油画/热烈 深沉 忧伤/你会站在那里情不自禁地感叹/连那条河都温暖/一片一片的记忆泛起鳞光//可晚霞毕竟是晚霞/留不住一行雁影/至于黑天/正好邀明月一叙”。
  的确,一个好的成功的作家或诗人的心路走向,注定会与读者和社会有效融合,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这也是维系诗人与读者关系的一个重要桥梁和纽带。唯有这样,读者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所构建起来的深刻思想内涵。相信诗人于国华能够继续秉持他执着与探索精神,秉持一个军人和警察锲而不舍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尤其秉持一个诗人的不变本色,顺应读者、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以满足广大读者和社会的精神需求。
  
                                                       2023年9月10日于威海
  
    
  附:酒是我身体里的大风(组诗)
  
  
  边关
  
  一提到边关  就有一种
  羌笛悠悠催白发的凄美之感
  一杆大枪戳在地上
  就是一部宋朝的历史
  
  这里说的边关当然不用挑灯看剑
  也无需冰河铁马入梦
  只需一身肝胆
  把寒关冷月弯成刀
  
  三千里长风怒吼
  一丝一缕都是铁蹄烈火
  令箭在手
  何惧狼烟再起
  
  如今的边关多像一首长诗呀
  格桑花开后金莲花开
  睁大眼睛的哨塔  界碑  关隘
  都是最美  最美的句子
  
  
  酒是我身体里的大风
  
  酒是我身体里的大风  我要
  掏出来握在手中  当雷霆
  
  戍边的儿郎  都喜豪饮
  因为碗中的血性也是一道长城
  
  都说剑光  是盛开的桃花
  来吧  大漠上空的冷月
  
  敢问  我为你朗诵雪莱的诗
  其中一句  如果你不吻我
  
  那一刻  我若看到你的颜容
  比桃花红  一定说出你多美
  
  
  九月
  
  都说九月芳菲尽
  所以我要为九月写诗
  写到最后一朵
  
  我仍感身有铠甲
  不敢懈怠
  推开窗  望九月天空
  
  云在飞
  好似千军万马
  卫我河山  卫我辽阔
  
  沙场点兵  铁骑千里
  我身后的马刀
  问得电光  也问得雷闪
  
  我关上窗
  关掉浮云雁影
  却关不掉老泪如铁
  
  九月虽重阳
  可九月是战地黄花
  染就的风采
  
  疆场是战争的命题
  我写诗
  就是磨磨心里的马刀
  
  只要血气在
  战马就在
  千里狂飙的长鬃就在
  
  
  人在雨途
  
  一把黑雨伞撑起来的天空
  显然是装不下一个人的坏心情
  
  加上枯树上乌鸦的叫声
  好像满山都睁大了鬼魅的眼睛
  
  路边的墓碑使劲地倾斜
  莫非听到坟中主人的踢腿声
  
  我轻轻地把伞再举高一点
  生怕捅出窟窿的天空掉下惊雷
  
  一只鸟突然从脚下飞起
  足够让茫然的自己绊倒自己
  
  雨停了  我的思绪在模拟彩虹
  想用七种颜色填满内心的空虚
  
  但山坳的风  像一面破罗
  筛出的几声狼嚎在里面翻滚
  
  黑云又压了过来  像一部大书
  我不知道  这是哪家的思想
  
  
  白露
  
  白露一词  有仙女之意味
  自从远古走来
  给人以怜香惜玉的感觉
  
  可偏偏有诗人称其妖
  说白露每次来都趁夜深人静
  并在屋檐下  井台边穿一身白
  
  我不太赞同
  那可是一部《诗经》啊
  洒落在地上的露水都是抒情的文字
  
  白露到底是神还是妖
  河中的芦苇应是知情者
  常与白露在月下以泪为霜
  
  从这一点上看白露不该是妖
  另外农夫也能作证
  庄稼地里有她留下的散银
  
  
  日历
  
  一本新日历挂在墙上
  就准备好了被一页页撕下来的疼痛
  即使这样
  日历还是每天都以新的姿态
  去追求生活的真谛
  日复一日  越撕越薄
  主人就习惯成自然了
  当撕到最后一页
  露出了底板  像白骨
  
  
  相遇
  
  相遇在故乡的小径
  河岸上的柳正荡西风
  
  绕过篱笆
  柴门向南开
  
  九月的黄昏微凉
  加两杯香茗恰好
  
  谈到蝴蝶
  就离不开花朵
  
  每一次开都被宋词认证
  人比黄花瘦
  
  多年未见
  应打开一瓶老酒
  
  要燃烧的
  不止庭前菊
  
  
  品茶
  
  要用龙井的舌尖
  才能品出西湖的韵
  
  还须85度真火
  炼就翡翠
  
  一盏留唇齿
  两盏起波澜
  
  三盏成仙
  便怀抱江南
  
  待凤凰点头
  明月不请自来
  
  
  山里红
  
  清晨  一棵山里红站在道旁
  头上鲜亮的红果
  绑在羊角辫上
  像山里来的小姑娘
  看到这一情景
  突然有一种念头在脑中闪现
  我要给她穿花裙子
  背双肩包
  牵着她的手
  走在上学的路上
  
  
  晚霞
  
  红彤彤的  浓艳欲滴
  像一幅挂在客厅的油画
  
  热烈  深沉  忧伤
  你会站在那里情不自禁地感叹
  
  连那条河都温暖
  一片一片的记忆泛起鳞光
  
  可晚霞毕竟是晚霞
  留不住一行雁影
  
  至于黑天
  正好邀明月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