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呼岩鸾

梁实秋、汪曾祺散文和包容冰诗歌中的味道

2023-05-13 作者:呼岩鸾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当代诗人,文学评论家呼岩鸾作品选。
   文学作品尤其诗歌是有味道的,这是世间法的说法。在文学理论上,这种文字中的味道,就是曹丕《文论》中的 “文气”,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品味”,严羽《沧浪诗话》中的“别趣”,王士祯《带经堂诗话》中的 “神韵”,袁牧《随园诗话》中的“性灵”……对世间人来说,文学味道就是牙齿咀嚼文字产生的颠覆语言表达混糅生理、心理与精神酵化物由口舌品尝渐入心灵的一种感觉,在文学史上挑衅过正统却被正统默认接受。
   
  比方说梁实秋《雅舍谈吃》,以北京为重点谈了近百种中外食品在什么地方吃怎样吃。雅就雅在不是开列菜谱供点菜用,给饭店做广告;而是边吃边谈诗文,谈历史掌故,谈现实家事,谈风俗人情古旧沧桑——都结合他嘴巴正在吃的食物在谈,一嘴二用。透过食物散发出大片文化味,比食味还浓烈,这就是他作品中的文学味道。
  梁氏家庭殷实,吃得起;大学毕业又留洋书读得多,有谈吃谈文的资源。他二十多岁依傍“新月”派和年长很多的鲁迅笔战,被鲁迅骂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但二人并无个人恩怨只是看事的意见不同。梁氏终未做“资本家的乏走狗”,只做了寂寞萧条的教授,用尽一生翻译出了《莎士比亚全集》。他的散文集《雅舍谈吃》《雅舍小品》《沉思录》《围剿集》等,都散发着中国文化的味道。鲁迅当时任教育部佥事,工资颇高,也曾吃过北京名饭店名菜。近百年过去了,二位大文化名人吃过的菜肴也都沆瀣一气,变为文化了。
  菜是食文化。每一种菜都在梁实秋嘴里串了味,窜到文化中去了。吃名称颇为精怪妖气的“西施舌”(海产沙蛤),一嘴说到周亮工笔记《闻小记》,又一嘴说到张涛《津门杂记》一首咏“西施舌”的绝句。“醋溜鱼”的身份出身由方恒泰《西湖词》道出。吃酒席大菜“鱼翅”,介绍了南北几位名厨的烹调绝技,名人叶公超知之甚详。吃极普通的豆腐,吃出了上起庄子、刘安、李时珍,下讫1930年代李璜、徐悲鸿、蒋碧薇等名人的一篇豆腐文化来。“面条”是中国人的常食,梁氏爱吃炸酱面,诗人尹石公爱吃汤面,就仿效古人李笠翁《闲情偶记》古法做汤面给他吃……熊掌、海参、茄子、菠菜、龙须菜、铁锅蛋、瓦块鱼、烧饼油条、窝头烙饼,尊卑贵贱诸种食品都有故事,梁氏引用孟子“饮食大小说”和《朱子语录》“饮食天理人欲说”作为食文化大纲,成就了他的《雅舍谈吃》的文化味道。假道学爱吃不谈吃,梁实秋爱吃又谈吃,吃出了谈出了他的作品的文学韵味。饮食文化和文学韵味混沌一体各各入味了。其实梁实秋多谈北京食品是想念老家北京了,鲁迅的朋友林语堂认为,想念儿时爱吃的食物是爱国主义的一种表现。就像鲁迅一辈子离不开老家绍兴的霉干菜。
 
  再比方说汪曾祺的散文,很多人说多水味,其实食味也很多,甚至更多,他的任一题材的散文时时能蹦出一点食味。我看过的他专门谈论吃食的散文有四五十篇,名菜和家常吃食都写,引用了大量古代现代诗文书画。由食物说起,说到了很多古代文人,而现代的文化名人几乎都提到了。如鲁迅、周作人、吴苾、唐兰、沈从文(他的老师)、张兆和、老舍、胡絜青、李一氓、萧军、骆宾基、黄宗江、林斤澜、王世襄、高晓声、浩然……
  《故乡的食物》介绍评论故乡江苏长江以北高邮一带的种种食物。这些炒米、鸭蛋、茨菇、虎头鲨等等,上过郑板桥的家书和袁牧的《随园食单》,在农家厨房制作过,在当地易经学者张仲陶所占卜过的炒米坛子里盛装过。《韭菜花》,一味大众常食的盐泡咸菜,上了五代著名书法家杨凝式的书法作品《韭菜帖》,惹得黄山谷感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杨凝式是官至太子太保的皇二代的监护人,作为位极人品的权贵,人家送来韭菜花这种极卑微的礼物都喜悦不已,以至于亲笔致书感谢不怕留下受贿凭证,当代是不会有这等奇事了。《吃食和文学》,以吃食喻文学家素养,像吃饭那样口味杂一点不可偏食,做到对生活趣味广泛一点,对文学流派批评和欣赏的包容度放开一点。各种菜都上餐桌,随人选吃;各种作品都上文坛,随人选看。《马铃薯》,汪曾祺戴着右派帽子,奉命劳改在张家口沙岭子农科所画了《中国马铃薯图谱》,画马铃薯花写长诗:“坐对一丛花,眸子炯如虎”,还在素称没有香味的马铃薯花中发现了唯一有香味的“麻土豆”花——这是一个文人对中国工农业科学的贡献。他画完了薯块就烤着吃,大概成了国内吃马铃薯种类最多的人。有的写吃食为文的作家会吃不会做,汪曾祺又会吃又会做。给《学人谈吃》一书写序《食道旧寻》,细数自己从买菜、配菜到烹制,整个过程都很娴熟热爱。《千丝》记作者给美籍华裔作家聂华苓和她丈夫保罗·安格尔亲自下厨做饭,他们吃得满意,聂华苓端起大碗把一碗煮干丝的汤都喝光了,淋漓尽致。作者口味重,甜酸苦辣臭都吃。《逐臭》,作者访美,诗人保罗·安格尔请他吃欧洲“臭启司”,他像吃北京王致和臭豆腐一样吃了个痛快吃出了样儿。
  汪曾祺青少年时生活在江河湖泊密集的苏北水乡,食材多,出产品丰富,他在感官上生理上精神上都享受了,有了吃遍天下的好胃口;再把水味食味反刍到文字上,氤氲出云蒸霞蔚特色鲜明的文化味文学神韵。他把真切的感知从容地写出真是成了散文大师。有的人誉他为“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把一个中国域场的作家框定在一个地区,是旧髦的翻新;更有人誉他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纯系书商文案员的广告词。前两顶帽子不太合头勉强靠边,最后一顶帽子简直是丑化他。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榜样,“最后一个太监”又怎能说得出口呢。汪曾祺就是一个对得起自己时代的人民意义上的作家。
 
  诗歌的味道,是中国古代文论家最感兴趣,研究得最宽泛最深透的命题。南朝梁钟嵘论诗专著《诗品》,明确提出“滋味说”,指出诗的“滋味”,就是“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而“理过其词,淡乎寡味”;“五言居文词之首,是众作有滋味者”。司空图后来更强调能辨“诗味”才能“言诗”,主张诗歌必须有“酸咸之外”而非“意尽于句”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可见诗歌和一切文学作品的滋味或味道,是一种对文学品质隐喻性的形象说法,指示作品“思与境谐”后所产生的韵致味旨。梁实秋和汪曾祺散文写了食物的味道,由食物味道传达文化的味道,最后转换为文学的“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用文学化了的具体食物之味去论证文学作品的滋味说,比用石头泥土等其他题材去比喻滋味说更方便更传神。当然,他们二人的主观本意确实是写食品,但由于文学化而引发了论证文学“滋味说”的客观效应。
 
  当代著名诗人包容冰的“饮食”题材的诗歌,在客观上也用“可食之物”论证了诗歌与文学的“滋味说”。但包容冰和梁实秋与汪曾祺二位大师在“食”上又有绝大不同。他居处贫瘠,幼年素食尚不足,成年皈依三宝成了佛弟子梅川居士,完全戒荤食素,则其食味就带上宗教性玄远之旨了。
  包容冰四部厚重诗集与集外诗作近二千首中描述大西北甘肃洮岷僻地种种食物的诗歌,弥漫着殊异殊胜的味道;表达出的文化和文学品质内蕴着当代人的生理、心里、精神与心灵的感受、趋向于认同。缺食的饥饿,食物的放大,疗饥的野菜,疗病的药草,救度精神的佛教,在由食而引起的万千异化蜕变中,包容冰诗歌对食物的匮乏与丰足;物质的胜利与精神的溃败等等人类问题,都用佛陀的眼睛审视了一遍。
 
  包容冰大量饥饿诗篇中有人类饥饿的味道。
 
  饥饿的童年(摘录)
 
      望着邻居家屋顶淡蓝的炊烟
      我不断咽着口水,减缓饥饿的撕扯
      双手抱紧塌陷的肚皮
      咬紧酸楚的牙齿

 
  谁没有挨过饥饿,谁就不会热爱生活,不懂得“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与世界历史。饱暖的人应该去学点饥饿心理学。饥饿赶着人去靠近魔鬼或上帝,谎言或诗歌。
  包容冰大量野菜诗篇中有苦苦菜的味道。
 
      描述:生命流程(长诗节录)
 
      苦苦菜一朵朵地绿
      车轮菜一棵棵地开
      布谷鸟一声声地叫
 
      四月的青杏把我喂养
      五月的野菜瓜在山坡上
      挤眉弄眼……

 
  苦苦菜是诗人童年的腹中食,也成了他精神的终生营养保健品。野菜养活了一代代中华民族,为革命的饥饿长征提供了军粮,现在又变换口味在提高人们的食欲。
  包容冰大量庄稼诗篇中有小麦、青稞、洋芋等谷物的味道。
 
  穿过正午的时光(长诗节录)
 
      捡起地埂上飘飞的麦子
      一粒一粒,我先嚼出童年的欢乐
      之后嚼出母亲的泪滴
      喂饱了我半天的饥饿……

 
  麦田遗穗的麦粒被饥人咀嚼,当然是五味杂陈。诗人记得“野草莓成熟的季节/大山就是我最爱光顾的母亲/那里有我打饥的口粮/青稞成熟摇曳饱满的穗头/洋芋土骨堆裂开纵横的纹路/我像四处找食的麻雀”(长诗《父亲,母亲》)。人类就像麻雀一样在庄稼地里起飞降落品尝人生的味道。
  包容冰大量当归诗篇中有草药的味道。
 
  当归,当归(摘录)
 
      我的祖父学着圣人的教诲
      每年在收获的大量当归中
      拣一颗最大的当归王
      挂在中堂的墙壁上辟邪纳福
      更有人把当归王献在神龛前
      初一十五,烧香叩头

 
  当归最配享受王者的待遇,强健了中国妇女,繁育了中华民族。和当归一起,党参黄芪红芪柴胡等等也在包容冰诗歌中发散着药香。
  包容冰最多量的佛教诗歌中有佛陀菩萨的味道。
 
  东天目山采茶(摘录)
 
      我一边采茶,一边念佛
      布兜里的嫩芽都成为菩萨
      聚在我的胸前
      也在念佛,念经,念僧
      难怪弥陀村制茶的居士们
      互不说话,神情专注
      难怪这里的茶,叫做佛茶

 
  人间尘世有佛茶,净目醒神;极乐世界有佛食,以意为食。有佛陀菩萨的味道,有地水火风味,有声闻缘觉味,以茶与食现身显示神圣。 
  包容冰诗歌中也有强烈浓浊的肉味酒味,但被佛弟子视为迷心迷性恶秽毒物,举金刚杵把此等邪味魔味横扫到佛界之外,以戒肉戒酒重戒约束凡心修行。诗歌中酒肉的异端兆示黑暗的物质转化为光明的精神。而剩下的粗鄙纯洁的食物,则被驯化为文化与文学的韵旨,犹如从牙齿的地狱,上升到头脑的天堂。一粒麦种夹在释迦牟尼的袈裟缝中,经过地狱和天堂,落到人间净土上发了芽。
 
  梁实秋,汪曾祺,包容冰,三位文学家代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作品不同;我把他们三位拉在一起谈论,不仅是他们作品中的食品形形色色开阔了人们的视野食界;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们客观上天意巧为地通过不同食品的味道,证实了文学作品的滋味说。文学的滋味说要求无限的空间容纳多元的文学流派、文学形式与文学题材。餐桌百味对着文坛百味。
 
2019年9月9日,深圳仿佛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