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陈惠芳

1990年代:四季歌

2021-11-23 作者:陈惠芳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乡土诗派“三驾马车”之一陈惠芳诗歌作品选。
这样的春天
 
从枝头解冻的据点得知,
春天比我领先一步。
我的心跳,
只是加快绿色血液循环。
昨天是叫做立春吗?
立春就是把被冬天压抑的事物
扶持起来吗?
 
打开窗户,
所有的鸟声蜂拥而来。
隔着玻璃观察世界,
这一时间已经太久。
走向旷野,
我感到我的步履逐渐返青。
 
我知道青春的分量,
青春更适合短跑与冲刺。
如果这一段道路遍布坎坷,
而远处的绿来不及向我靠拢,
那么,我必须腾跃。
如果我被往事拖入泥沼,
不可自拔,那么,
那些年迈而可敬的长跑者,
他们对于生命的说服力
会比我更加强大。
 
种子正在泥层下张开翅膀,
从黑暗飞向光明。
春天的特色由此展开,普天盖地。
如果我能从一枚嫩芽上,
找到属于自己的眼睛,
我就能在茫茫天宇之中,
找到我的星座,我的光速。
我早已布置在那里,
它不分季节地向我进发。
即便在我失败或消亡之后,
它的光芒还会与我对应。
 
吊兰在春天之前已到来。
她披散着葱茏的长发,
她的目光似乎游移不定,
我却不敢捕捉她那看不见的专注。
而水仙凭借丑陋的根块,
从水中出落成俊俏的模样。
这是一种室内的摆设,
我暂时这样表现着春天。
 
雨声之中,
所有的消息都返回我的手上。
由于它们途经了初春,
所以有些章节与春天雷同。
冬天的那一声闷雷,
又滚到我怀里,再次炸响,
那些思绪和落英,
会不会由此震撼?
那些潜伏着的企盼,
会不会弓身而起,站在我的对面?
 
已真相大白的是山峦。
它的前额已从冬天的明亮,
改变为春天的幽深。
而那些羽毛丰满的鸟们,
已不再偏重于某一个方向,
漫天飞舞,把天空飞成无数条道路。
 
我为春天开列出清单,
自己却无法位列其中。
我让乡愁代替我站在上面,
然后,在春天的鼓动下,
不停地寻觅和奔走。
 
1995年3月3日
(《粤港信息日报》1995年5月13日发表)
 
这样的夏天
 
天空不与我们同居,
便靠闪电介入我们的生活。
它抡起长剑,向我们的居室
肆无忌惮地大砍大伐。
雨水四溅!
这些穿越剑光的雨点,
显示了不可阻挡的软弱。
以柔克刚,改变了道路河床,
和所有的遮遮掩掩。
 
黑。急速移动的黑。
乌云的剑谱横空出世,
笼罩在我们的头顶。
闪电,也许仅仅是一指禅功。
 
曾拥有广泛的阳光,
蒸馏水一般清爽的空旷。
为晴朗与平和而庆幸的人们,
学会像树枝一样张开双臂,说:
“这日子太好过了。”
就连垂死的老人,也没有痛苦地
诉说诸多的安排,然后撒手西去。
 
天空悄悄地加快了进程。
我们怎么会时时仰望天空呢?
而天空出乎意料地
破坏了自己的完整。
一条巨大的夹缝,赫然张开——
不吞噬什么,就必定要倾出什么。
 
无形的手,正在天地之间
扭动着调光柄,
其旋转的方向与我们的愿望完全相反。
光线越来越暗,
只剩下能辨认逃避的道路
以及惊慌的面孔的那一点点微光。
缓慢的,迟滞的节奏突然被阴暗带动起来,
人们的脚步迅速从大街撤到屋檐之下,
轮胎周而复始,生锈的光圈模糊不清。
未彻底的黑,
似乎在搜捕习惯光明的人们。
 
第一道闪电,
至高无上地向我们指了指,
天空便如花怒放,
把那些伤疤一样鲜亮的线条
向我们网罗而来。
接着,吼出一两声呵斥。
雨如倾盆。
 
仅仅僵持了一会儿,
沉闷转向清爽。
调光柄慢慢地旋向了我们所要求的方向。
然而,情态却更加严重起来。
天空已控制不了雨势,
雨水就像在炮火中逃窜的将士,
纷纷跳进了低洼之处。
河床的水位接近警戒线,
已经有凌乱的杂物从上游沉浮到了下游,
已经有塌落的屋舍,
匍匐在两岸,不堪回首……
 
而我们所能做到的,
只是找到一把雨伞、一件雨披,
或者是从文件上抬起头来,
起身关紧劈啪作响的窗户。
我们以大声的议论与有力的手势,
去关心这场大雨的到来。
我们总是找不到那把扫帚,
借助雨水,廓清肮脏的通道与心灵。
甚至担心那闪电的长剑,
抵住我们的心脏,不停地叩问;
以至于渴望大雨的转换,
由猛烈变成千篇一律的淅沥。
 
这确实是一场大雨,
一场具有摧毁力的大雨。
被打击、被推动的那些沉睡的事物,
也许更改了形式与内容,睁开双眼;
而某些的完好如初,
使我们怅然若失。
 
调光柄旋到了极点,
天地通体透明,一尘不染。
大雨把美好的境界给予我们,
便沿着最后一道闪电归返到了天空。
我们目送着意犹未尽的雨点,
随一阵凉风离去,还原成乌云。
因为收紧了身体而更加辽阔的天空,
把昨天的太阳还给了我们。
今天的大雨,
明天是否卷土重来?
 
这确实是一场大雨,
一种已经消失的机会。
我们只要抓住那么一寸闪电,
就会上升到另外一种高度,
但我们没有抓住。
我们只要挽留那么一勺雨水,
就会水到渠成,
但我们没有挽留。
 
天空履行了职责,
把未来的大雨藏得很深。
又要等到什么时候?
我们又会以什么方式,
与天空的力量对应?
 
1995年5月28日初稿
6月3日改定于长沙
(《厦门文学》1998年第5期发表)
 
这样的秋天
 
我写作,就是为了大家都能住在
我的房屋里,
我这用透明的颂歌
建筑起来的房屋里!
——巴勃罗·聂鲁达《颂歌的住宅》
 
1
 
我毫不含糊地告诉你们:
今年的秋天,是我的。
我要一个人收获,
一个人把秋天平静地过完。
 
这样的秋天,
澄清,明朗。
它不知不觉地来了,
没有敲门声,
我也来不及从猫眼窥视它的脸。
它就凭空跨了过来。
没有半点足迹随风而逝。
我静静地坐在客厅里,
感到它的存在。
 
2
 
这样的秋天,是我的。
我已把陈旧的颂词翻晒在阳台上,
看那些无懈可击的语法结构,
被阳光打散。
这样的秋天,
我已作好两手空空的准备。
我的结果始料未及,
不知道什么时候完成。
 
这样的秋天,
不过是天空蓝得退后了一步,
离我更远。
不过是树叶开始离家出走,
焦灼的父母访遍了所有的枝头。
不过是庄稼的皇冠被一群布衣割去,
不过是风有些凉,景物有些苍茫。
 
这样的秋天,是我的。
我无动于衷,
秋天才会加倍地让我拥有,
让我体味它的深邃,它的金黄。
这样的秋天,
不适宜远足。
不要走出它特有的布景与预谋,
我想就在此处,
让它在我的身上成功。
我与秋天的默契,
就像我终究会过完它一样,
它明年又会与我重逢。
 
3
 
这样的秋天,是我的,
只能是我的。
我仅有一汪清水,极少沸点,
撒遍所有的事物,
却无法让它们保存我。
我把秋天据为己有,
并用秋天的钝刀,
将那些疯长的杂念一一剃度。
 
这样的秋天,还是我的。
在我未关紧窗户的时候,
暴风雨轰然而至。
那些逃离了我的表情,
被它淋得透湿,返回到我的脸上。
那些压在箱底的往事,
虽未经风雨,却不会减去一丝沧桑。
那些退出了舞台的人物,
用坚硬的牙齿,
把黑暗叩出了一点一点星光。
 
这样的秋天,是我的。
秋天的夜空杂乱无章,
却维持了不可侵犯的秩序。
流星打着逗点,完成了长长的一句,
其它的星辰继续着遥远的篇章。
 
4
 
这样的秋天,
我穿着便服,与无所不在的秋天
无所不谈。
繁琐、华丽,反复的补充与解释,
我摒弃了这一切。
我选择简洁的方式,与秋天交往。
 
这样的秋天,完全撤掉了梯子,
挥斥乌云,抑或摘星的人,
都焚毁在秋天的光速里。
这样的秋天,
唯一突出了土地与河流,五谷与人类。
 
这样的秋天,
终于是我的。
我已背负果实以后的果实,
走在秋天似轻若重的核心之上。
不知不觉,
秋天与我已经相互过完。
 
1994年9月17日至18日
(《湖南文学》1995年第4期发表)
 
这样的冬天
 
深邃的天空
是一个藏得严实的图书馆。
冬天一到,便撕下一页,
这一页由白雪向我们表达。
 
今年的白雪不一定比去年更白。
今年的白雪不一定会把掩埋脚印的速度加快。
今年冬天,也不一定比去年寒冷。
这样的冬天,看不到异样。
该白的,全白了。
该落的,全落了。
只是一些事情尘埃落定,
就被蒙上这么一层白色的隔离物,
来不及节外生枝。
我认定这漫山遍野的白色反光之中,
存在着它们未曾向我们显示的部分,
这些事情总有它们纯净的因素。
 
我不知道秋天是怎样过去的,
金黄的颜色一步一步退出,
绿色的含量减少。
白色的浓度越来越高,
终于无法库存,便倾销给了大地,
成了这些伸手可及的固体。
冬天的太阳一转手,
便把它们液化了。
冬天的太阳,并没有收敛锋芒,
晃来晃去,
就像雪地上悬挂的
一只大灯笼。
 
城市的大街上,
行人与树叶一样稀少。
越冬的虫子各得其所,
把所有的鼓噪蓄积起来,
春天一到,就像一盆水全倾出来。
我所听到的低弱的虫鸣,
不过是冬天的一支协奏曲。
 
此时寂静,
只有雪花打着各种手势,
这种哑语冷峻而迷离。
我披着雨具,
整个过程,忍受了这种语言的扑击。
我拿什么语言与之交流与抗衡?
 
会有什么东西,
在雪地上脱颖而出?
是树木楼群,是活动的人和车辆?
这些都是原有的突出,
冬天之中存在的重点。
我想象一支火苗,从雪地里拱出,
比草更葱茏,比手指更有力。
它超凡脱俗,
轻轻地打开了冬天一个小小的缺口……
我想象这支火苗
不在雪地,便在我的心中。
这支火苗,与现实中的温暖
遥相呼应。
 
这样的冬天,
我很容易度过。
我可以一口气掀开白雪的被单,
把它交给太阳。
我可以信访所有的朋友,
让亲切的文字,一枚一枚
落进他们的眼睛。
我甚至可以在风雪之夜,
不顾一切地冲进雪地,
把脚印一直种到黎明的天边……
 
只是此时已是黎明时分,
我凭栏而眺,看见临近的屋檐挂满冰凌。
这是否冬天的一种尖锐,
寒冷的一种形式?
这样的直立的冬天,
划不伤我的一个指头。
凉风正从我的指间穿过,
还将吹向哪一双伸展着的双手?
 
1994年12月9日
(《湖南日报》1995年1月19日发表)

一个主题诗人的真率抒怀
——读陈惠芳诗集《九章先生》
 
                               龚军辉

 
  与彭国梁、江堤并称“湖南新乡土诗派三驾马车”的陈惠芳,因在此之前只出过“一本半”诗集而与家乡那“三句半”联系起来,自嘲为“半个诗人”。其实,“三句半”的最后“半句”,或诙谐有趣,或画龙点睛,或简明扼要,总之能够点题,是极为重要的妙句,缺其不可。而读陈惠芳的新诗集《九章先生》,我也不由自主地将其与这“半句”对照起来,显然看到了一个主题诗人的真率抒怀。
  在湘潭大学旋梯诗社出道的陈惠芳,师从“七月派”诗人彭燕郊,其诗作极早具备浓烈的家国情怀,表达上细微而精致。他敏锐地感受到了乡村与城市的隔离与分裂,他在1993年为参加《诗刊》社“青春诗会”而作的《与叶赛宁对话》中这样说:“用乡村的土碗盛着城市的精神食物/不断地敲击边缘,那种两栖人的危险地带/犀利的缺口,决堤的城市和文明/叮当作响。”这简直就是诗人的自喻,他把在城市中吸收的文化营养去充溢自己的乡村记忆及想象,是典型的农裔城籍心态,他的心灵庄园显然还停留在自己的故乡。
  因而,他早期的诗作有着明显的故土情怀。他在《黄河的走向》中吟叹自我的“疲惫”与“躁动”,在《南方山脉》中赞咏“以岩浆充饥/靠火山说话/靠地震撕裂孤寂与宁静的欢乐/渐渐成为山脉的一个章节”;在《大瀑布》中高唱“面临绝境/然后果敢一跃/然后把粉碎的身段化为一个名字/然后离别这个名字/然后重新获得”。
  而人到中年后,激情的燃烧、自信的唱颂在逐步削减,诗人趋于平静详和、淡然面对生活,却没有化解对于乡土的深情俯贴、热爱仰望,只是内蕴更为深沉、表达更为稳重。这在他的《湘资沅澧组曲》中表现得颇为标志。他赞叹湘江的一往无前,把其称为“流动的博物馆/收藏着眼泪、坚忍与守望”,“唯有流/唯有奔跑/唯有大汗淋漓/唯有不停地覆盖记忆/湘江才能在奔涌的足迹中/享用自己的力量与荣光”;他把资水视为一个人的成长,“资水正源,从城步向益阳走去/像一个情窦初开的山娃/长途奔波,成长为一个慷慨的男人/一头扎进洞庭湖,了却一生的心愿”,“一路摇摆/资水是楚巫,是傩戏/是地花鼓,是文武全才”,“鼓舞了所有向前的力量/我再鼓舞最后的倾情”。
  成熟之后的陈惠芳,诗作中的意象更加纯粹,更加连贯,更加富于变化,展示着一个新型乡土诗人对于自己热爱的土地的情深意厚、不离不舍、血肉相连。他的诗作是中国式的,是汉化的,他骨子里的家园图腾和精神涅槃是置入脉流的,对于民族、家族的认同,对于传统文化的承传,他是锲而不舍、不断登攀的——陈惠芳的这种执著和追取,造就了其诗歌的磅礴气势和蓬勃生命。而这,正与诗人作为湖南日报记者踏遍三湘四水、不断采风和访记各地风景人物系系相关。
  作为一个写作了40年诗歌的新乡土诗人,陈惠芳的诗歌秉承了坚实简约、情理相融的道路与风格。他不讲究形式的花哨,却无意中把九章体式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像《春运九章》《九章先生》《太阳九章》《矮寨大桥》《鼓舞》《阴沉木》《流沙河》等近作,都在规定篇幅之内,简单明了地展示了其意象的奇特新颖、思情的牵古流今,在他眼中,“父母是一盆炭火/我们兄弟围拢来”,春运中“途中的风景,必须省略/拥挤的情感,稀释在终点/又被终点加浓”,“矮寨公路还在盘旋/是悠扬的手风琴//矮寨大桥已经飞越/是横吹的魔笛”。他不在乎表达的规矩条例,却在情感迸发中把人生的哲理感悟融入了写事叙人的客观描绘之中,“里耶是一枚生锈的图钉/却顽强地将风化的痕迹/钉在自己的手掌里”(《里耶》),“古老的稻田抽穗/六千年的酒气/吹在我的脸上/先民们劳作的背影/被泡在酒坛里/醇厚,绵长”、“风雨收拢翅膀,就是阳光/阳光收拢翅膀,就是风雨//我就是城头山的原住民/我早已直立/我早已行走在澧阳平原/我早已将最终的归宿/以灰土的形式筑在这里,高高低低/平平仄仄,押韵着古风”(《城头山》)。陈惠芳以平朴的语言抒发着自己的胸丘万壑,这是一个诗人的自觉,更是一个受到湖湘文化熏陶者的真挚表达——义理、情感的合流里,热乎的是一种向上、阳光、正气的能量,读者在其娓娓道来中被裹挟,情不自禁地进行自我想象补充,诗歌的空间得以扩展,自有一份亲切与熨贴。
  陈惠芳谦逊地自称:“我告诉苔藓不要轻易抒情/古木的粗糙表面包裹着年轮/五线谱交给页岩层去表达/我凝视的是一闪而过的身影。”(《张家界》)但他也毫不犹豫地告诉读者:“湘男强悍,亦能柔肠寸断/湘女多情,亦能傲骨独立”(《湘》)“龙舟飞溅两岸的沧桑/一本翻晒的史书被打湿/竹简复原成高大的翠竹/笔墨复原成黑暗的血液”(《汩罗江》)。他真率的抒怀中,蕴蓄着一份湘人的自信与自傲,同时不乏自我的卑微认知和对社会、人生、生命的真知灼见。但陈惠芳就是他自己,不仅活得很自我,而且写得也很自我,这正如他在序言诗《河流就是河流》中所言:“河流就得流/为什么不流了呢/谁敢说不让流了呢/不流,烟花三月就下不到扬州了/不流,更上一层也只看见一川沟壑了/为什么不流了呢/还得流,还得按照自己的节奏/自己的风格,自己的韵味/静静地,不动声色地流//直至剩下水声”。
 
(《九章先生》,陈惠芳著,四川民族出版社2019年1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