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诗人诗歌专辑(10人诗歌)
2018-08-06 14:10:33 作者: | 来源: | 阅读: 次
7月22日,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安徽省临泉县,界首市作家协会应邀组织10位诗人前往参加诗歌晚会,诗人们即兴赋诗一展风流情怀。
古沈老街(外二首)
文/王 瑞
步入古沈老街
走进一段长长的
皖北历史民国风情
迈步古沈旧巷
倾听一曲悠悠的
如歌岁月风流繁华
古建筑一座挨着一座
一排连着一排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
余韵袅袅随泉水迤逦远去
沿着旧巷
收不住寻古探幽匆匆的脚步
顺着老街
目光逡巡流连直抵时光深处
人头攒动人欢马叫
影像不停地变幻叠出
丝竹慢弦轻歌慢舞
一声叫卖深巷里隐隐传来
青一色的秦砖汉瓦
青一色的飞阁流丹
青一色的雕梁画柱
一座座古建筑正在为新城让路
高楼广厦之下
断壁残坦瓦砾成堆
幸存的相形见拙难说风流
似在苟延残喘
却在孕育着新生
游人如织络绎不绝
指指点点津津乐道
拍下张张价值不菲的照片
陶醉其中四处炫耀
古沈老街从此愈发年轻风流
参观临泉韦寨革命纪念馆
风餐露宿
迎枪林弹雨
涉过湍急的泉河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一朝路过这里
百姓们夹道欢迎箪食壶浆
安营扎寨摆兵布阵
秋毫无犯军民一家
革命的火种
播撒得星斗漫天纷扬如絮
从此,韦寨高擎起一面革命红旗
从此,韦寨留下中国革命最坚实闪光的足迹
供一代又一代人精彩讲述
泉河水涨水落
年年候鸟飞来
黄叶落了又绿
刀枪入馆锈迹斑斑
行行文字模糊不清
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
鲜活生动了多少记忆
顶炎炎烈日
掬一捧清亮的泉河水
把沿途风景看遍
目光最终汇聚这里
多情的诗人
顺着革命先辈的足迹
纷纷拿起手中的笔
抒写出新时代不朽的旋律
古沈在哪里
古沈在哪里
消失在高楼广厦之下
留存在老人们聊天的微笑里
应邀而来
寻找古沈的点点滴滴
姜尚在这里垂钓
养由基在这里百步穿杨
聃季载把沈子国建在这里
蔡文姬沿着泉河
一路欣赏风景寻觅佳句
古沈在哪里
在临泉宽阔的马路上
在临泉公园的树荫下
在临泉幢幢林立的高楼间
在临泉校园朗朗的书声中
更在诗人们
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
吟诗作赋的豪情里
(王瑞,安徽师范大学“文学学士”,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散文家协会委员、阜阳市作协副主席、界首市作协主席,在各级报刊发表文学作品400余万字,出版个人文集四部。供职于中共安徽省界首市委宣传部。)
临泉
王贺鸿
临泉,临水而居
一个诗意的名字
吸引来来往往的过客
泉水悠悠
赋予这个城市以灵性
百年传奇的故事
在这里上演一幕幕悲喜
曾经的贫困县
让临泉人民痛定思痛
奋斗一直是这个城市
锲而不舍的品质
如今的临泉正展翅腾飞
让万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个崭新的梦向我们徐徐开启
王贺鸿,安徽省作协会员、阜阳市作协理事,界首市作协副主席。在《散文诗》《中华风》《安徽文学》《安徽日报》《安徽青年报》《大河》等省内外报刊,发表文学作品600余篇首。供职于安徽省界首市公安局。
相约古沈临泉
尚乘功
伴着盛夏蝉鸣
一群文人墨客
千里迢迢
相约古沈临泉
把这里的诗意打捞
姜尚在这里临水而钓
养由基在这里饮马歇息
蔡文姬在这里浣纱唱歌
静静的流鞍河
在这里与冉季载对话
杂技之乡的临泉
桃花盛开得最浓最艳
菊花盛开得最香最火
小伙壮实得犹如大山
姑娘漂亮得秀色可餐
在新时代的大潮中
临泉昂首阔步
一朝变得富丽堂皇
流光溢彩如梦如幻
尚乘功:笔名,尚成功,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阜阳市作协会员、界首市作协理事。曾担任阜阳《社区文化生活报》社总编。在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00余篇,诗歌《母亲的纺车》荣获第五届中外诗歌大赛一等奖。
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临泉
吕洪涛
十六位著名诗人走过的路
任何标尺都无法丈量
不读万卷书
难行万里路
只有祖国的山水
证明这种诗意人生
一个清凉的午后
我怀着最初的文学情缘
赴这场诗歌盛宴
收获的文字个个饱满
交给古沈
交给新时代崛起的风流临泉
吕洪涛:笔名,吕宏涛,安徽省阜阳市作协会员、界首市作协理事。在《淮河》《文学纵横》《城市周报》《颍州晚报》等报刊,发表诗歌百余篇。
一眼万年
(题记:2018年7月22日,中国诗歌万里行临泉站,听诗歌朗诵,观诗人风采有感)
侯之兰
不经意间路过
却让回眸无法逃脱
恰好遇到在拐角处
好像一个传说
似乎你在等我
从前 现在
今非昔比换了容颜
而你依然笑容灿烂
七月骄阳似火
青花瓷优雅而恬淡
等待最苦却最美
等待下一个轮回
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光
因熠动而永恒
因青春而飞扬
点点滴滴在这里流淌
情感在这里荡漾
相逢 聚守 别离
如此坚贞
斑驳足迹却似无法揣摩的谜
人生路上总会有你的印记
你不是消逝在风中
而是停靠在我的心底
如漂浮的云
如轻舞的烟
如美丽的青花瓷
侯之兰:女,笔名墨香,安徽省界首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教育文汇》《未来》《徽派语文》《世纪诗典》《微文美刊》《清颍杂志》《厦门文学》等报刊。
阅读临泉
任晓霞
读你
是一本博古通今的书
书中的故事
诠释着光阴交错的岁月
读你
是一幅流光溢彩的画
画中的泼墨
点染着沿途旖旎的视野
读你
是一首温婉柔美的歌
歌中的意境
浸润着轻舞飞扬的思绪
读你
是一杯芬芳四溢的茶
茶中的清雅
氤氲着平凡诗意的生活
读你
在不经意的流年中
驻足一处风景
倾诉一种相思
执着一腔爱恋
沉淀一份情怀
就这样安然恬淡,甘之如饴
就这样默默陪伴,静静守望
读你眼里的世界
懂你心中的苦乐
任晓霞,女,中教一级教师。系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阜阳市作家协会、界首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教育文汇》《新安晚报》《安徽青年报》《阜阳日报》《颍州晚报》等报刊杂志,并多次获奖。散文《织毛衣的时光》《麻糊记忆》分别入选《诗意的红烛——安徽省教师散文百家》第二辑、第三辑。《亦师亦友文字缘》入选《徐徐沉醉》一书。
观《青花瓷》舞
彭天升
如烟姑娘如一缕轻烟
缘钢管上升盘旋
如一朵云盛开空中
如一只鸟小憩林园
如龙蛇灵动多变
钢管是树她是花在吐艳
掌声终于平静
主持人一句话再次掀起波澜
“十几年与钢管为伴
如烟姑娘的手看是纤纤玉指
实则长满老茧”
啊,青花瓷窑描金绘玉的手
红旗渠边战天斗地的手
哪一双不是如此?
化泥为瓷化旋为舞
哪一位成功者的双手
不是结满勤奋的老茧?
致敬,结满老茧的玉手
致敬,爬满玉手的老茧
辛勤与汗水的滋润
使你破茧成蝶
飞舞于钢管之上
彭天升,笔名,彭天生,彭天声,安徽省界首市王集镇澎湖小学校长,界首市作协会员,在《中华风》《安徽商报》《阜阳日报》《界首时讯》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近百篇(首)。
流鞍河
郭西明
静静流淌的流鞍河
你宽厚的胸膛环抱着千年老古堆
你轻轻低吟倾诉着一个个美丽的传说
你岸边沧桑的银杏树记录着岁月轮回
你的躯体里流淌着强悍与美丽
千年的流鞍河啊
你承载着古沈大地的文明与繁荣
你凝结着泉河儿女的勤劳和智慧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生生不息的儿女
你用博大的胸怀书写了不朽的临泉精神
曾经破裂的渔网
曾经沉没的渔舟
艰苦的年代里
多少儿女曾经流过辛酸的泪水
流鞍河啊,你比谁都记得清楚
儿女们所有的汗水与泪水
就像文王陈酿
在岁月的沉淀中散发出浓郁的芬芳
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
沉睡了千年的流鞍河
终于焕发出勃勃生机
岸边杨柳静默
松柏挺胸远眺
河中游艇编织出现代文明的气息
站在千年老古堆上俯瞰
古老的流鞍河正哼着时代的歌谣
这是一个古老与现代的结合
悠悠的河水流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郭西明:笔名晓风。安徽省散文家协会、界首市作家协会会员,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二百余篇。界首市砖集镇黄庄中心小学副校长。
走进《中国诗歌万里行》
李天坤
鸣着凯歌
一场诗歌的盛会
带着数万人的梦想与期待
孕育着辉煌中国的千载梦想
承载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
走进了美丽富饶的姜尚故里
古城临泉
碧水蓝天
风光旖旎
泉河流淌着亘古岁月的印记
银杏树述说着千年文明
老街展现着年轻风流的情怀
文韬武略三千载
杂技之乡沈子国
品味中国诗歌的独特魅力
感受如痴如醉的诗意人生
目睹享誉诗坛的大师风范
让《中国诗歌万里行》的文学品牌
带着传播诗歌艺术的重托
奏出幸福美好和谐生活的旋律
唱响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凯歌
李天坤,笔名阿坤,安徽省界首市大黄镇人。中国书画创作研究院会员,中国花鸟字协会研究员,界首市作家协会理事,市民间艺术字非遗传人,著名乡土诗人。
走进姜尚故里(组诗)
马运夫
一
百里驱车赴临泉,受邀前往心悦欢。
错走三家几多趣,今非昔比焕新颜。
二
小城多姿百花鲜,街道宽阔广厦连。
鱼飞虾舞泉河里,姜尚舞台锣鼓喧。
三
小城美丽尽绿洲,轻车一路壮歌游。
高贤雅士骚客聚,妙舞甜歌吟诗遒。
四
溪桥流水鸟声柔,雅楼小院玉树幽。
阡陌花香一路彩,金灿果园待丰收。
五
十里固堤流碧波,琼花楼影映泉河。
古碑塔寺小城美,姜尚故居飞戏歌。
六
天净沙·临泉印象
风清气正谐和,
热情礼貌好客。
广夏玉苑路阔,
绿茵满地,
美食幽谷恋歌。
马运夫,安徽省界首市作协理事,界首市老年诗词协会副会长。在《中华风》《民族诗刊》《文学纵横》《安徽吟坛》《太白楼诗词》等报刊发表古诗词300余首。
文/王 瑞
步入古沈老街
走进一段长长的
皖北历史民国风情
迈步古沈旧巷
倾听一曲悠悠的
如歌岁月风流繁华
古建筑一座挨着一座
一排连着一排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
余韵袅袅随泉水迤逦远去
沿着旧巷
收不住寻古探幽匆匆的脚步
顺着老街
目光逡巡流连直抵时光深处
人头攒动人欢马叫
影像不停地变幻叠出
丝竹慢弦轻歌慢舞
一声叫卖深巷里隐隐传来
青一色的秦砖汉瓦
青一色的飞阁流丹
青一色的雕梁画柱
一座座古建筑正在为新城让路
高楼广厦之下
断壁残坦瓦砾成堆
幸存的相形见拙难说风流
似在苟延残喘
却在孕育着新生
游人如织络绎不绝
指指点点津津乐道
拍下张张价值不菲的照片
陶醉其中四处炫耀
古沈老街从此愈发年轻风流
参观临泉韦寨革命纪念馆
风餐露宿
迎枪林弹雨
涉过湍急的泉河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一朝路过这里
百姓们夹道欢迎箪食壶浆
安营扎寨摆兵布阵
秋毫无犯军民一家
革命的火种
播撒得星斗漫天纷扬如絮
从此,韦寨高擎起一面革命红旗
从此,韦寨留下中国革命最坚实闪光的足迹
供一代又一代人精彩讲述
泉河水涨水落
年年候鸟飞来
黄叶落了又绿
刀枪入馆锈迹斑斑
行行文字模糊不清
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
鲜活生动了多少记忆
顶炎炎烈日
掬一捧清亮的泉河水
把沿途风景看遍
目光最终汇聚这里
多情的诗人
顺着革命先辈的足迹
纷纷拿起手中的笔
抒写出新时代不朽的旋律
古沈在哪里
古沈在哪里
消失在高楼广厦之下
留存在老人们聊天的微笑里
应邀而来
寻找古沈的点点滴滴
姜尚在这里垂钓
养由基在这里百步穿杨
聃季载把沈子国建在这里
蔡文姬沿着泉河
一路欣赏风景寻觅佳句
古沈在哪里
在临泉宽阔的马路上
在临泉公园的树荫下
在临泉幢幢林立的高楼间
在临泉校园朗朗的书声中
更在诗人们
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
吟诗作赋的豪情里
(王瑞,安徽师范大学“文学学士”,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散文家协会委员、阜阳市作协副主席、界首市作协主席,在各级报刊发表文学作品400余万字,出版个人文集四部。供职于中共安徽省界首市委宣传部。)
临泉
王贺鸿
临泉,临水而居
一个诗意的名字
吸引来来往往的过客
泉水悠悠
赋予这个城市以灵性
百年传奇的故事
在这里上演一幕幕悲喜
曾经的贫困县
让临泉人民痛定思痛
奋斗一直是这个城市
锲而不舍的品质
如今的临泉正展翅腾飞
让万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个崭新的梦向我们徐徐开启
王贺鸿,安徽省作协会员、阜阳市作协理事,界首市作协副主席。在《散文诗》《中华风》《安徽文学》《安徽日报》《安徽青年报》《大河》等省内外报刊,发表文学作品600余篇首。供职于安徽省界首市公安局。
相约古沈临泉
尚乘功
伴着盛夏蝉鸣
一群文人墨客
千里迢迢
相约古沈临泉
把这里的诗意打捞
姜尚在这里临水而钓
养由基在这里饮马歇息
蔡文姬在这里浣纱唱歌
静静的流鞍河
在这里与冉季载对话
杂技之乡的临泉
桃花盛开得最浓最艳
菊花盛开得最香最火
小伙壮实得犹如大山
姑娘漂亮得秀色可餐
在新时代的大潮中
临泉昂首阔步
一朝变得富丽堂皇
流光溢彩如梦如幻
尚乘功:笔名,尚成功,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阜阳市作协会员、界首市作协理事。曾担任阜阳《社区文化生活报》社总编。在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00余篇,诗歌《母亲的纺车》荣获第五届中外诗歌大赛一等奖。
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临泉
吕洪涛
十六位著名诗人走过的路
任何标尺都无法丈量
不读万卷书
难行万里路
只有祖国的山水
证明这种诗意人生
一个清凉的午后
我怀着最初的文学情缘
赴这场诗歌盛宴
收获的文字个个饱满
交给古沈
交给新时代崛起的风流临泉
吕洪涛:笔名,吕宏涛,安徽省阜阳市作协会员、界首市作协理事。在《淮河》《文学纵横》《城市周报》《颍州晚报》等报刊,发表诗歌百余篇。
一眼万年
(题记:2018年7月22日,中国诗歌万里行临泉站,听诗歌朗诵,观诗人风采有感)
侯之兰
不经意间路过
却让回眸无法逃脱
恰好遇到在拐角处
好像一个传说
似乎你在等我
从前 现在
今非昔比换了容颜
而你依然笑容灿烂
七月骄阳似火
青花瓷优雅而恬淡
等待最苦却最美
等待下一个轮回
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光
因熠动而永恒
因青春而飞扬
点点滴滴在这里流淌
情感在这里荡漾
相逢 聚守 别离
如此坚贞
斑驳足迹却似无法揣摩的谜
人生路上总会有你的印记
你不是消逝在风中
而是停靠在我的心底
如漂浮的云
如轻舞的烟
如美丽的青花瓷
侯之兰:女,笔名墨香,安徽省界首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教育文汇》《未来》《徽派语文》《世纪诗典》《微文美刊》《清颍杂志》《厦门文学》等报刊。
阅读临泉
任晓霞
读你
是一本博古通今的书
书中的故事
诠释着光阴交错的岁月
读你
是一幅流光溢彩的画
画中的泼墨
点染着沿途旖旎的视野
读你
是一首温婉柔美的歌
歌中的意境
浸润着轻舞飞扬的思绪
读你
是一杯芬芳四溢的茶
茶中的清雅
氤氲着平凡诗意的生活
读你
在不经意的流年中
驻足一处风景
倾诉一种相思
执着一腔爱恋
沉淀一份情怀
就这样安然恬淡,甘之如饴
就这样默默陪伴,静静守望
读你眼里的世界
懂你心中的苦乐
任晓霞,女,中教一级教师。系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阜阳市作家协会、界首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教育文汇》《新安晚报》《安徽青年报》《阜阳日报》《颍州晚报》等报刊杂志,并多次获奖。散文《织毛衣的时光》《麻糊记忆》分别入选《诗意的红烛——安徽省教师散文百家》第二辑、第三辑。《亦师亦友文字缘》入选《徐徐沉醉》一书。
观《青花瓷》舞
彭天升
如烟姑娘如一缕轻烟
缘钢管上升盘旋
如一朵云盛开空中
如一只鸟小憩林园
如龙蛇灵动多变
钢管是树她是花在吐艳
掌声终于平静
主持人一句话再次掀起波澜
“十几年与钢管为伴
如烟姑娘的手看是纤纤玉指
实则长满老茧”
啊,青花瓷窑描金绘玉的手
红旗渠边战天斗地的手
哪一双不是如此?
化泥为瓷化旋为舞
哪一位成功者的双手
不是结满勤奋的老茧?
致敬,结满老茧的玉手
致敬,爬满玉手的老茧
辛勤与汗水的滋润
使你破茧成蝶
飞舞于钢管之上
彭天升,笔名,彭天生,彭天声,安徽省界首市王集镇澎湖小学校长,界首市作协会员,在《中华风》《安徽商报》《阜阳日报》《界首时讯》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近百篇(首)。
流鞍河
郭西明
静静流淌的流鞍河
你宽厚的胸膛环抱着千年老古堆
你轻轻低吟倾诉着一个个美丽的传说
你岸边沧桑的银杏树记录着岁月轮回
你的躯体里流淌着强悍与美丽
千年的流鞍河啊
你承载着古沈大地的文明与繁荣
你凝结着泉河儿女的勤劳和智慧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生生不息的儿女
你用博大的胸怀书写了不朽的临泉精神
曾经破裂的渔网
曾经沉没的渔舟
艰苦的年代里
多少儿女曾经流过辛酸的泪水
流鞍河啊,你比谁都记得清楚
儿女们所有的汗水与泪水
就像文王陈酿
在岁月的沉淀中散发出浓郁的芬芳
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
沉睡了千年的流鞍河
终于焕发出勃勃生机
岸边杨柳静默
松柏挺胸远眺
河中游艇编织出现代文明的气息
站在千年老古堆上俯瞰
古老的流鞍河正哼着时代的歌谣
这是一个古老与现代的结合
悠悠的河水流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郭西明:笔名晓风。安徽省散文家协会、界首市作家协会会员,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二百余篇。界首市砖集镇黄庄中心小学副校长。
走进《中国诗歌万里行》
李天坤
鸣着凯歌
一场诗歌的盛会
带着数万人的梦想与期待
孕育着辉煌中国的千载梦想
承载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
走进了美丽富饶的姜尚故里
古城临泉
碧水蓝天
风光旖旎
泉河流淌着亘古岁月的印记
银杏树述说着千年文明
老街展现着年轻风流的情怀
文韬武略三千载
杂技之乡沈子国
品味中国诗歌的独特魅力
感受如痴如醉的诗意人生
目睹享誉诗坛的大师风范
让《中国诗歌万里行》的文学品牌
带着传播诗歌艺术的重托
奏出幸福美好和谐生活的旋律
唱响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凯歌
李天坤,笔名阿坤,安徽省界首市大黄镇人。中国书画创作研究院会员,中国花鸟字协会研究员,界首市作家协会理事,市民间艺术字非遗传人,著名乡土诗人。
走进姜尚故里(组诗)
马运夫
一
百里驱车赴临泉,受邀前往心悦欢。
错走三家几多趣,今非昔比焕新颜。
二
小城多姿百花鲜,街道宽阔广厦连。
鱼飞虾舞泉河里,姜尚舞台锣鼓喧。
三
小城美丽尽绿洲,轻车一路壮歌游。
高贤雅士骚客聚,妙舞甜歌吟诗遒。
四
溪桥流水鸟声柔,雅楼小院玉树幽。
阡陌花香一路彩,金灿果园待丰收。
五
十里固堤流碧波,琼花楼影映泉河。
古碑塔寺小城美,姜尚故居飞戏歌。
六
天净沙·临泉印象
风清气正谐和,
热情礼貌好客。
广夏玉苑路阔,
绿茵满地,
美食幽谷恋歌。
马运夫,安徽省界首市作协理事,界首市老年诗词协会副会长。在《中华风》《民族诗刊》《文学纵横》《安徽吟坛》《太白楼诗词》等报刊发表古诗词300余首。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