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天落笔的第一个字,就是你(组诗)
2025-05-25 10:04:02 作者:白炳安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白炳安,广东作家协会会员。已在《诗刊》《诗选刊》《诗潮》《散文诗》《诗歌月刊》《作品》《绿风》《星星》等发表作品。散文诗集《诗意肇庆》荣登2016年中国散文诗排行榜。曾获《星星》诗刊主办的首届“苏东坡杯” 全国散文诗大奖赛二等奖。著有散文诗集与诗集多部。

在秋天落笔的第一个字,就是你
在秋天落笔的第一个字,就是你
写你在诗的纸上不后退一步
跟着秋风的脚步,翻过心坎的衰老
去看漠河,抒发词语里的白桦树
写你携带了一个岭南人的气息
经北极村一过滤
留下秋的痕迹
写你放慢脚步丈量中央大街的长度
那些不会躬下身子的西式建筑
不会向你吐露跌蹄踩踏的历史事件
写你心里喂养的一只鸟,不用翅膀
飞翔乌苏里浅滩
用两腿在白桦林穿行,惊喜了
随风起舞的秋叶
写你这个过客,在松苑公园的一刻
想动摇一棵白桦树的思想
但它纹丝不动,拥抱着泥土
没有一点分离的打算
从哈尔滨到漠河的火车上
为了去看一眼中国最北点
我不得不坐上一趟慢火车
从哈尔滨到漠河
忍受着18个小时的颠簸
车厢没有用电插座,手机不能充电
我有怨气,但不敢点燃一句脏话
火车上没有晚餐
我买了一碗方便面,泡开水
不管热得烫嘴,狼吞虎咽
车窗外的景物往后跑,我看不见
神经衰弱,尝试用诸多办法
关上睡眠开关,不行
还是听到火车拉响的交响乐
外面万籁俱寂,而我
按不住往漠河的火车声
干脆找个人聊天,打发无聊的寂寞
聊人生、南方、东北
聊到彼此都有高血压
聊到疲倦了,各自回到
各自的床铺
火车继续往北奔跑
在深夜的塔河站停留了10分钟
晚上的呼噜声,像个重锤
从对面的下铺砸过来
每一下,都砸得我的耳朵难受
早上。起来
见那个小桌面放着一盒降压药
想到是与我聊天的中年汉子的
我到了他的中铺,惊呆
躺着的,不是那个他了
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漠河:陌生的他乡
我从岭南来,去看九月的漠河
像鸟,在白桦树上找到一根枝丫的琴弦
由风弹奏
我是聆听的知音
从琴弦上听到秋声的寒气
有风的呼号
树叶感受到零落的疼痛
陌生的他乡,花朵隐着的乡愁
目光是看不到的
一棵白桦树代替我站在鄂温克使鹿部落,眺望
人到景至
景区的树梢,挂住了一窝鸟鸣
又匆匆滑过喘息的时光
一车人离去,抵达另一个地方
踩在北红村的脚印
也许有不同计算的深浅
风在前,人在后
寒冷从北极村砸过来
我不畏惧的去处
尚志大街
走在这条街,我想起
一个抗日志士,用命献国
得到不朽的命名
我眼里的泪水
放弃对往事的淹没
浮起船
追寻倒映在松花江上的本来面目
怎么走
不觉累
夜宿北红村
即使站在中国最北点附近,北红村
并没有红极一时
还是那样子
秋时,风在地上谱写金曲
冬季,聚积着羽毛一样的洁白
我躺在民宿的炕上
听到半夜鸟叫
炕上暖是暖
但孤单拥着寂寞入睡
觉得不如南方以南的床舒适
在梦里,变成一条鱼游了回去
醒来,身在异乡
像一张白桦树叶,有最孤单的秋色
我找到北了
熬过严寒,披着雪
白桦树有了泥土的活路
我找到北了
像夜找到星光
站在密林的出口
我佩戴了一个词语的勋章
不再迷茫。往北而望
黑龙江按住波涛的汹涌,为游船
指明前进的方向
流水的古筝,怎么弹奏
北极村配得上北极光
打开尘封的史册,我
阅读了那场记忆犹新的火势
眼睛湿润,悲从中来
今天密林深处,无风雨
万籁俱寂,最需要警钟的声音
在中国最北点,等一场雪
一条公路隔开两边的白桦树
等于分开金黄的秋色
我坐在客车上,穿过林海
找到北了
漠河距北越近,北极村
越有冬天的面貌
一条江从中俄之间流过,带着大兴安岭的
气息
有人在江边洗物
有人拍照对岸的哨所
简单的旅游,无非就是看看,走走
在中国最北点,等一场雪
洗礼心灵
雪用一个字写白了辽阔
北极村有冬天的修辞
早上,推开虚掩的寒冷
一看
地上长满了雪
用一个字写白了辽阔
此时,可以用雪作词,为路谱曲
由风翻唱,传递一个声音的信息
你走在路上,看他似一只移动的白羊
看自己,踩出一串牧羊的印痕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