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歌 > 评论随笔

越过鸟鸣的村庄

——熊游坤诗歌创作浅析

2024-03-25 16:29:41 作者:曹纪祖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曹纪祖,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原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现四川省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四川省诗歌学会会长,诗歌批评家。曾担任第四届、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评委。
  近年来,熊游坤的诗歌创作引人注目。他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杨子江》《绿风》《诗潮》《诗林》《诗歌月刊》等全国多家主流诗刊发表诗歌200余首,表现出良好的创作势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熊游坤的创作已有经年。他在诗意的追求上有自己的偏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那么,他的诗歌有什么特点呢?这里,我们依据他的文本,作一些简要的分析。
  追求诗歌语言的形象化是熊游坤创作的主要特点。比如:"长堤外,一个梦一样的女子/一身洁白/开出我前世看过的花(《雪花》)","只有鸟鸣,用歌声/圈养着村庄(《鸟鸣圈养着村庄》),"在高桥里,水声也是绿色的(《峨眉山高桥里》)"等等。他的《桑树林》一诗,比较突出地体现出他的情感色彩与语言风格:
  
  桑树林,一走近你
  我的眼睛瞬间就被染紫
  那么多的桑葚
  一颗比一颗性感
  雨水将它们喂养在这里
  一个个小灯笼
  等着那些撑伞的姑娘
  轻轻摘下
  
  山坡上的桑叶越绿
  桑葚就越发明亮
  一朵阳光,抱住甜熟的桑葚
  像一个婴儿,咬住一粒
  樱红的乳头
  
  如果一块云彩可以牵我回乡
  我愿醉卧在这片桑树林
  蚕食桑叶
  我食桑果
  
  这样的诗,极具画面感,语言形象而颇有情致。
  如果说,这样的诗来自生活,表达也十分自然的话,那么,熊游坤在其不少作品中,更着力于诗的意象经营和语言变化。在当今诗歌的多元化发展中,体现出自已的追求,与现实的审美习尚合拍。我曾经与熊游坤探讨过他的"走李庄"一诗。这首诗点到了李庄的绅士,李庄的白肉,李庄的民风,是一首值得欣赏的作品。但我认为有特定历史意义存在的李庄,其文化价值如何?它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思考和启示?在诗中是可以展开或深入的。但熊游坤自得于"李庄没有桃花,满街都是绅士",/"这里游人不多也不少/结伴而来的/都是学问","从这里流进长江的水不会走很远/只需走一万里路/就可以变成流云/再回来看李庄"。看来他更倾向于诗歌形象化语言的表达和诗歌意象的获得,这是由他的个性气质决定的。这些诗句确乎也是生动而传情的,一如他在《宋瓷》中的诗句:"徽宗大帝手指一点/宋朝的天空/就有了高贵的色彩"。这样,熊游坤的创作就形成了自己的辩识度,虽然格局尚可拓宽,思想深度也可提升,但作为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技,他提供了轻灵、短小而鲜活的呈现。
  为什么熊游坤那么看重诗歌语言的形象化呢?我们知道:诗到语言为止,是诗歌界曾经引起高度关注的一个话题。止,至境也。也就是说,诗歌在语言上的表现是诗歌的最高境界。这个命题强调语言在诗歌中的决定性作用,强调了诗的形式意义与语言意味。对传统的文以载道乃至词以传情的表现方式是一种否定。从特定的时代意义上讲,事实上是对诗歌曾经强调形式为内容服务,强调诗歌反映某种既定主题的一种反拨。由此,在语言上变化其体,在表达上有所不同,在意象上更为在意,成为不少诗作者的追求。这是诗歌从概念化回归诗美的一种必然。
  强调诗美是正确的,不过特定时代的这个命题,有对旧有格局冲击的革新意义,也有推向极端,消解诗歌内涵的偏颇。这就不难理解在当下的诗歌创作中,为什么会出现一些为意象而意象,为形式而形式的风气。那些所谓技巧派写作,总是把语言弄得莫名其妙,把诗思搞得光怪陆离。在意象繁复与语言变异之外,暴露出思想的苍白和情感的单薄。使诗歌不可理喻而与读者隔膜。因此,在形式与内容上,在情感与语言上,如何掌握适度,在继承中变创其体,是当今诗人不能不面对的考验。正如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一样,诗美当然不仅止于语言和意象。思想之美、情怀之美、境界之美、语言之美都不可或缺,只是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侧重而已。
  事实上,熊游坤的一些作品之所以感人,是因为有生话实感的支撑。更能体现他创作质地的,也许是这样的作品:
  
  
  《割草》
  
  父亲一生与草有过节
  田间山头的野草
  长一茬,割一茬
  稻谷和蔬菜,高出
  许多穷苦的日子
  
  每年清明,父亲都带我去
  祖宗的坟地里锄草
  年年锄草,草又年年长高
  来年的春风一吹
  还是阻止不了这些草木
  爬上亲人的坟头
  
  日子久了,父亲也提不起刀锄
  他放下与草木的仇恨
  淹没于草丛
  而我,默许它们高过父亲的坟头
  高过,一个儿子对大山的仰望
  
  
  在这首诗里,他用父亲与草有过节来展开诗思,比喻别出心裁又十分贴近生活,是没有技巧的技巧。其诗思的指向更在于父亲的形象和自己对父亲的感情。"而我,默许它们高过父亲的坟头/高过,一个儿子对大山的仰望",无法不让人共情。联系到他在"立秋"中的诗句:"我还像小路上踢石子的少年/母亲喊一声"幺儿"/村口的树叶就由青转黄"。这些来自生活而又从内心流淌出来的的诗句,其实更令人感动。这就加深了我们这样的认识:诗是一种生命意识,也是一种生活形态,更是一种美学创造。"有意味的形式"和语言变化,始终不能离开诗人的生活感受和真情实感。形式的外壳如果脱离了血肉,就很可能成为花架子。
  正因为熊游坤出生于重庆垫江的一个山村,他对故乡和亲人的热爱才是他诗歌创作的源泉。那种朴素而真挚的乡情总能牵动人心。《鸟鸣圈养的村庄》、《父亲的药箱》等诗作,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他也有在时代变迁中对于乡村生活的反思,使他的创作并未停留在一种原初与既有的模式。从《借书》《借青春》《借米》的懵懂少年,到都市里的军警诗人,他的经历注定了人生的丰富。对于乡村的忆念,一方面是深情满满,是生命的呼唤:"谁家的少年/坐在门前的柳树上/把心送给远方"。一方面是感叹"高楼林立,水泥路纵横","我深爱的故乡/已没有我深爱的模样"。对于当年乡村生活的艰辛,他也从无避讳。那三分地上的黄瓜,少年咬得咔咔响的声音,是那么生动。还有古老的犁铧,泪水浸泡的草籽。儿时的生活伴着生命的忆念,是那么令人不舍。而"纸灯笼"这样的诗,则以纸灯笼为载体,从民间民俗中写出人生的感悟,表现出更多的哲理,同时在诗的总体意象建构上,也下了功夫。对于小人物被压抑的心理,他在"石头"一诗中加以表达:/一块来自大山的石头/被一次次碾压/碎片,疼痛后的清醒\碎片,粉末后的顺从...........",这在他的创作中,是不可忽视的。
  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不可逆转的进步。这对传统乡村肯定是一种冲击。消失的必然会消失,该来的已经到来。正因为如此,回望才显得弥足珍贵。这不是对现代文明的拒绝,而是对生命的曾经有所眷恋。这正是诗人情怀的体现。故乡的土地、逝去的亲人、不再有的童年,怎么都是心中的牵挂:
  
  老屋前的三分自留地
  带花的黄瓜,根根青嫩
  
  随手掐下一根
  学着父亲用衣袖拭去毛刺儿
  咔唦,咔唦,清香的味道
  
  在都市楼顶,粘贴了同样的瓜架
  一个异乡人
  试图用相似的土壤,瓜蔬
  搬运一个消失的村庄
  
  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场景的再现,这种满是儿时记忆的内心眷恋,这种把消失的村庄搬运到异乡都市楼顶的深情表达,有作者的匠心独运和独特的感染力。对乡情的反复忆念与真情抒写,是熊游坤诗歌最值得重视的内容。
  熊游坤的诗歌没有大开大阖,没有更多的社会题材和历史题材,他忠于自己的生活轨迹,选定了自己诗歌创作的路子,并且坚持不懈。正如我们在前面论述到的那样,他在诗歌艺术表现上力求突破传统的抒情与叙事的抒写,在诗歌的形象创造上和语言调度上不断做出努力。这首《落叶辞》,是他越来越清晰的创作喜好和个人独特的形象思维的表现:
  
  空中纷飞的鱼,落地枯萎
  阳光在柳叶结成的漏网里游戏
  看,那是桌子下,爬行的我
  
  西风再次催促,叶子该如何辩解
  憋红脸,也只有山头知道
  
  树木在尽力嫩绿
  留给世界的已经是身体的全部
  昨夜去看儿时的旷野,那里曾是一片鱼骨的荒凉
  缝隙里塞满黄土,一整夜一个玩沙的孩子
  
  你追求的飘零美,仿佛是候鸟给季节的求爱书
  需要多幅浮世绘
  展开情节
  在第一场大雪前
  言尽
  
  这样的诗,语言组合多有新意,字里行间,把诗人用形象说话的风格,展现得比较充分。"阳光在柳叶结成的漏网里游戏","你追求的飘零美,仿佛是候鸟给季节的求爱书",等等,给人以新鲜的美感。如果与他的"割草"相比,前者更多地表现出真情和构思的完整性,后者则更多地注重诗的形象营造和语言重组。孰高孰低,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感觉,这是正常的。在诗歌多元化发展的当今,欣赏的包容性也是诗坛特别需要的一种风度。
  在我看来,诗要形象思维,但也要遵循一定的逻辑,否则便会成为散珠碎玉而丧失完整性。思想逻辑,情感逻辑,意象逻辑,语言逻辑,总有一种逻辑潜在其中,这是诗的命脉。当今一些意识迷乱与意象叠加的诗,之所以让人不知所云,不受欢迎,正是在强调意象的同时,背离了汉语言的内在规律和诗歌艺术的核心逻辑。这种现象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总的来看,从熊游坤的创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源于生活不是一种概念。从生活实感中得来的诗句,才有灵魂。这肯定比为技巧而技巧优越得多。但诗之为诗,又不是生活表象的描摩,诗的艺术提炼至关重要。如何把握生活与艺术的辩证关系,是对诗人才华的考验。
  诗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现象,包含政治、经济、哲学、宗教、历史、社会、生活、情感、语言等诸多元素,并归结为一种美学形态。优秀的诗人必是饱学之士,具有家国情怀和民族情结,具有对汉语言的准确把握和创造性运用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并进行系统性写作。当然,人们无由苛求每一位诗人都成为大家,把自己写好,也许是对更多诗人最现实的要求。
  乡村题材诗无疑是熊游坤创作的主流。在时代的发展中,如何感知乡村变化的脚步和心跳,如何捕捉乡村的新人物、新面貌、新元素,看来是作者不能不面对的课题。有人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除了寻根与回望,还有没有前瞻与期盼?有没有对百年巨变中的矛盾冲突的感知与把握?有没有对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兴起和某些空心化现象的发展不平衡的思考?把未来的种种可能在诗中体现,是时代赋予乡村题材诗的使命。在这方面,我感到熊游坤尚须做进一步的突破。有时候,思想的突破会带来写作的新境界,这比单纯在语言技巧上下功夫重要得多。
  进而言之,以熊游坤表现出来的创作实力,相信他能突破题材的局限,越过鸟鸣的村庄,让诗思在更为宽阔的空间和历史的纵深翺翔,在过去与未来的穿行中,留下不被淹没的痕迹。
  
  简介:熊游坤,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军旅剧作家,《四川诗人》杂志社主编。著有由中央电视台出品的11集电视连续剧《永远的女人》在全国20余家电视台播出。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流动的岁月》《鸟鸣村庄》、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影视文学《土声》《双河镇旧事》等8部书籍。诗歌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绿风》《诗潮》《扬子江》《诗林》《诗选刊等国内外百余种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