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诗抄

2016-07-01 作者: |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 阅读:
诗言志。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战场上、在监狱里或是奔赴刑场的途中,革命先烈们写下了大量鞭笞黑暗社会、抒发革命斗志、传诵革命精神的诗歌,表达他们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坚守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情怀。

(原标题:诗抄)

诗言志。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战场上、在监狱里或是奔赴刑场的途中,革命先烈们写下了大量鞭笞黑暗社会、抒发革命斗志、传诵革命精神的诗歌,表达他们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坚守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情怀。

碧血丹心铸忠魂,革命诗歌传千载。战火已散去,回看这些先烈们用生命铸就的诗歌,依旧会为当年先烈们的舍生取义、不畏强权、战斗到底的英勇精神和人格力量所感动,为他们的虔诚信仰和家国大义所折服。透过诗歌,读到一个时代的坚贞傲骨和高尚灵魂。

正义不为强权折他大声朗诵着诗歌

奔赴刑场“金蕉山下月多情,当年曾照同心结。工农革命涨洪涛,锦绣江南竿遍揭。几年明月照征夫,为救苍生红羊劫。安得貔貅十万兵,中原指日除军阀。拼将壮志誓牺牲,踏破血路追先烈……”

1929年9月,年仅30岁的唐伯壮,为革命慷慨就义。生前,他在狱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狱中月夜感怀》(又称《绝命诗》),并高唱着诗作从容奔赴刑场。唐伯壮出生于四川达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带领家乡人民进行多次武装起义。时任四川工农红军川东游击军第一路党代表的唐伯壮,被国民党四川地方军阀逮捕并秘密杀害。

“昔年仗剑骋中原,对月曾誓尸裹革”

唐伯壮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自幼勤奋好学且正直善良,见军阀连年混战,烽火四起,百姓生活疾苦,激发爱国之心,立下救国之志。

1926年,唐伯壮投笔从戎,考入中央军校武汉分校第六期,努力学习军事知识和革命理论。在校期间,唐伯壮结识了任陆军军官学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和陈延年等人,在他们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党史专家介绍说:“第一次上战场,唐伯壮就毫无畏惧,带头冒着枪林弹雨冲在前面。”

按照组织安排,唐伯壮1927年回到家乡向工农传播革命思想,筹备武装起义。他自费提供纸笔,办起了平民夜校,向工人和农民们传播“只有团结起来干革命,才有翻身出头之日”的道理。同时,他与李家俊等共产党员一起,分头发动群众,积极准备武装起义。

当年秋天,趁着月夜,起义军率先在白羊庙起义,消灭和赶走了大批敌人,还缴获了50多支枪支。白羊庙大捷,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斗志,宣汉、达县、梁平、开江、万源等地的起义军汇集龙潭河,以李家俊为司令、唐伯壮为党代表(政委)的四川工农红军川东第一路军成立。“唐伯壮的理论水平很高,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宗旨理解是很深刻的。”共和国开国少将魏传统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这样描述。

“昔年仗剑骋中原,对月曾誓尸裹革。革命潮淹鹦鹉州,戴月西征奋杀贼。”党史专家、省委党史研究室党史一处处长周锐京说,《狱中月夜感怀》诗中,唐伯壮以豪迈的诗句记述了为革命北伐西征、讨叛诛敌的战斗历程和誓死革命的豪情壮志。“成仁永追文文山,

正义岂为强权折”

1929年,唐伯壮率队去达县迎接邝继勋起义部队时,在家中被国民党四川地方军阀逮捕。

在狱中时,唐伯壮坚守革命气节。得知战友们正在设法营救他时,唐伯壮反而劝战友们放弃营救,“不要为了我一人牺牲更多的人。”

面对绳索和刀枪,面对黑暗强权,唐伯壮威武不屈。身心受尽折磨后,他还用乐观主义精神鼓励狱中战友们继续坚持斗争,并在就义前写下了几百字的慷慨激昂的《狱中月夜感怀》,以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精神鼓舞大家——“成仁永追文文山,正义岂为强权折。葬骨更慕黄花岗,黄花从此增颜色。”

9月19日,唐伯壮被秘密杀害。临刑前,敌人以他的年过半百的父母和妻小来试图劝降唐伯壮,尽管心生悲痛,但唐伯壮仍严词拒绝,并用诗歌要儿牢记革命使命。“念高堂,空悲切;思诸弟,痛欲绝;阿儿莫忘戴天仇,记取汝名唤‘努革’……”“身陷囹圄、面临死亡,却书写出这样慷慨豪迈、坚贞不屈的诗句,其英雄行径和诗作绝唱交相辉映,革命斗志和艺术真谛水乳交融,弹奏了一曲千古绝唱。”周锐京说,这样的诗作,充分反映了一位共产党员的悲壮情怀、高洁精神和深邃境界。

给儿子的遗书:

你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誓志为国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滨江述怀》”

让我们回到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走进东北抗联。在这支英勇的队伍中,有一位出生于四川的巾帼英雄赵一曼。被日伪残酷杀害的赵一曼,除了留给我们英雄的形象,还有这首题为《滨江述怀》的诗歌和一封写给儿子的遗书。让后辈记住一位誓死抗日的民族女英雄、女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和坚定信仰。

誓志为国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

1905年,赵一曼出生在宜宾县北部白杨嘴村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很小就被送入私塾学习。1924年,赵一曼在大姐夫郑佑之(中共首届四川省委委员)的介绍下,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学习到共产主义的先进思想。赵一曼考入宜宾女子中学后,因为表现优秀,被选为女中学生会常委兼交际股股长、宜宾妇联常委会主席,组织了抵制洋货等爱国运动。1926年,宜宾特别支部成立,21岁的赵一曼由团员转为共产党员,并同时担任宜宾妇联和学联党团书记。同年,她考入武汉黄埔军校,到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从此踏上职业革命道路。

按照组织安排,1927年9月赵一曼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一年后,奉命回国,先后在湖北、上海、江西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8年,赵一曼与同学陈达邦结婚后,生下了儿子“宁儿”。“誓志为国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为了革命事业,赵一曼不得不放下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将他寄养在亲戚家中,继续为革命事业四处奔走。“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国难当头,赵一曼来到东北组织抗日斗争,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领导工人运动,直到1936年被杀害。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赵一曼的《滨江述怀》语言简洁有力,音韵和谐铿锵,感情热烈,借述怀诗的特点,表达了她誓死抗日的一种民族情怀。在旧时的中国,对于女性,有一种陈腐的封建观点,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赵一曼对此在诗中予以尖锐的批驳:“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并直言自己的心志,为了驱逐日寇,“甘将热血沃中华”。在诗的结尾,赵一曼充满了乐观情绪,对民族解放,深信不疑。“笑看旌旗红似花”,用似花的旌旗作比,仿佛看见胜利的旗帜像鲜花一样迎着风猎猎飘扬。

在东北组织抗日运动期间,赵一曼被战士们称为“红枪白马女政委”,带领战士们英勇抗敌。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在昏迷中被俘。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情报,日军对赵一曼动用了各种非人的酷刑,但她没有丝毫屈服。

当年12月,赵一曼因受伤严重,受尽折磨,生命垂危,日军为留下活口得到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一家医院进行监视治疗。治疗期间,赵一曼坚定的革命信仰和英勇行为感动了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他们被赵一曼的抗日救国的思想感染,决心帮助她逃离。在两人的帮助下,赵一曼逃出了哈尔滨,却在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日军追上,再次落入日军的手里。1936年8月1日,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把她送回珠河县杀害。

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无论是在地下工作期间,还是在战场上正面杀敌,还是落入敌寇手中受尽百般折磨,或是最后面对敌人的枪口,赵一曼始终对民族解放深信不疑。”在介绍赵一曼的事迹时,党史专家严仕兵感动地说。

在赴刑场的颠簸囚车中,赵一曼写下了《就义前给儿子的遗书》,满怀感情地告诉儿子,十分遗憾没有尽到作为母亲的责任,“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写下遗言后,赵一曼从容面对枪口,壮烈牺牲,年仅31岁。“赵一曼的遗书写得直截了当,浸满了血泪。读后心潮澎湃,感动不已。我们既看见了巾帼英雄的崇高形象,又聆听到了一个母亲发自肺腑的心声。”严仕兵说。

妈妈吟诗一首,儿子又上抗战前线“送儿上前线,气壮情亦怆。五龄父罹难,家贫缺衣粮。十四入行伍,母心常凄伤。烽火遍华夏,音信两渺茫。昔别儿尚幼,犹著童子装;今日儿归来,长成父模样。相见泪沾襟,往事安能忘?父志儿能继,辞母上前方。”

这是1945年,著名革命家孙炳文的妻子、革命家任锐所作的《送儿上前线》。在丈夫为革命牺牲多年后,她以这首悲怆的诗歌鼓励儿子再上抗日前线,继续为革命奋斗。

夫妻同入党,投身抗日洪流

孙炳文,1885年出生于四川南溪;任锐,1891年出生于河南省新蔡县。早年,夫妻俩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并在同盟会担任重要职务。辛亥革命失败后,夫妻俩回到四川,结识了时为滇军将领的朱德。拥有共同的志向的孙炳文与朱德结为挚友,并与朱德同赴德国留学。在朱德的介绍下,孙炳文和妻子也加入共产党,继续投身抗日工作。

革命工作期间,孙炳文还曾创作了一首乐府诗《行路难》,“男儿报国耳,莫取孤筝弹。”表达不畏艰难险阻、矢志不渝投身革命、报效祖国的志向。1925年孙炳文回国,在广州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后任总政治部后方留守主任。1927年,孙炳文被特务逮捕,在上海秘密杀害,壮烈牺牲。

痛失丈夫的任锐,与党组织也失去了联系。在白色恐怖下,她带着还年幼的5个子女,四处飘荡,躲避反动派的追捕,还要担负起抚养几个子女长大的责任。颠沛流离中,她与几个孩子先后失散。直到11年后的1938年2月,她才与时任八路军总司令的朱德重新取得联系,来到延安,回到党的怀抱,并重新与子女们取得联系。

尽管生活十分艰辛困苦,但任锐并未放松对子女的爱国革命教育,并一直继续参与抗日活动。“七·七”事变后,她积极动员家乡青年投入抗战,并携六妹任均到郑州组织一支20多人的妇女救护队,救护抗日伤员。

革命未结束,送儿返回前线

到延安后,任锐一边在儿童收容所、图书馆等处工作,一边与大女儿孙维世一起到学校同窗就读,先后在抗大和马列学院学习,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妈妈同志”,一时传为佳话。身在抗日后方,任锐尽自己所能做好对战士和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她创作了很多通俗易懂而又有教育意义的诗歌,在军队中传唱。

1945年秋天,孙炳文已牺牲近20年,他们的小儿子孙名世从抗日前线归来,看望失散多年的母亲。为了照顾任锐,组织原本考虑打算将孙名世留在延安,但任锐却拒绝了。革命尚未成功,儿子应该继续上战场抗日,任锐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革命诗歌《送儿上前线》。诗中,写出了儿子离别时,作为母亲的万般不舍,泪沾湿了衣襟,但“往事安能忘?”,作为烈士的子女,必须“父志儿能继,辞母上前方。”

在母亲鼓励下,孙名世重返抗日战场,光荣牺牲在战场上。不仅是孙名世,在父母的影响下,他们的5个子女都先后走上革命道路,为解放而奋斗。新中国成立前夕,任锐由于积劳成疾,因病逝世,时年58岁。

“这首《送儿上前线》,音韵铿锵,简洁明了,直抒胸臆。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革命的忠诚,流露出对丈夫、对儿女的深深爱意,革命性和人性交织的光芒辉映在巴山蜀水、长城内外,世世代代温暖着我们,感动着每一位读者。”省委党史研究室党史学者马睿说。

诗歌节选

【人物名片】

刘国鋕(1921—1949),四川泸县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大学毕业到云南陆良县开展工作。1947年7月《挺进报》创刊后,为《挺进报》筹集经费,同时担负部分发行工作;不久担任重庆沙磁区特支书记。1948年4月被特务抓捕,囚于重庆白公馆监狱。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牺牲。

就义诗

同志们,听吧!

像春雷爆炸的,

是人民解放军的炮声!

人民解放了,

人民胜利了!

我们——

没有沾污党的荣誉!

我们死而无愧!

…………

——重庆解放前夕赴刑场之际朗诵于白公馆【人物名片】

李家俊(1903—1931):四川万源人。1924年返乡接办厚坪小学,先后在成都、重庆、达县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武装。1929年4月在万源固军坝发动武装起义,成立川东第一路游击军,任总指挥。1930年5月调四川省委从事军事工作,先后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川东特委军委书记等职。1931年10月26日在重庆被捕,29日英勇就义。

家园诗

青的山,

绿的水,

灿烂的山河;

美的家,

鲜的食,

峥嵘的楼阁。

谁的功?

谁的力?

劳动的结果。

全世界工农兵联合起来呵!

【人物名片】

车耀先(1894—1946),四川大邑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川西特委军委委员。“九一八”事变后,积极从事抗日活动。1936年发起组织“成都各界救亡联合会”。车耀先以“红色老板”著称,在成都从事革命活动时曾以经营“努力餐馆”为掩护,他的餐馆成为党在四川地下工作的秘密联络点。1940年3月被特务逮捕,囚禁于监狱。1946年8月18日被秘密杀害于重庆。他曾写了四首《自誓诗》,表达自己誓死参加革命的心志。

自誓诗(其四)

喜见东方瑞气升,

不问收获问耕耘。

愿以我血献后土,

换得神州永太平。

【人物名片】

 

蓝蒂裕(1916—1949),四川梁平(今属重庆)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到重庆从事地下工作。1945年至1946年,在梁山、垫江开展革命活动。1947年底回梁山筹划武装起义。1948年11月被捕,后被解送重庆渣滓洞监狱。1949年10月28日在重庆大坪从容就义。就义前一夜,写下了这首《示儿》。

示儿

你——耕荒,我亲爱的孩子:从荒沙中来,到荒沙中去。今夜,我要与你永别了。满街狼犬,遍地荆棘,给你什么遗嘱呢?我的孩子!今后——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吴梦琳 郝勇 相关资料、图片由省委党史研究室提供及来源于《四川革命烈士诗文选析》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