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襄垣

2012-10-31 作者:黄尚恩 |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阅读:
  10月19日至21日,“襄垣秋韵”诗歌笔会暨“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襄垣采风活动在山

  10月19日至21日,“襄垣秋韵”诗歌笔会暨“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襄垣采风活动在山西省襄垣县举行。叶延滨、商震、龚学敏、祁人、高兴、宋琳、吕德安、周占林、洪烛、商泽军、雁西、张况、徐贞敏、罗子健等诗人,与郭新民、潞潞、姚江平、金汝平、李杜、雷霆等陕西诗人一起游东湖赏书法、登仙堂山沐秋风,并举行了诗歌座谈会,就诗歌创作如何走出同质化、本土创作和国际视野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1

  诗歌创作的同质化和相似性是诗歌界长久以来都在讨论的话题。龚学敏说,在编《星星》诗刊的时候,很难从众多稿件中发现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其实,哪怕诗作稍微稚嫩一些、粗糙一些,但只要有它的独特性,我们都会发表这个诗作。对于诗歌创作出现同质化的原因,大家给出了不同解释。叶延滨认为,诗歌的同质化,是社会同质化的反应。现在每一个城市都是高楼大夏,布局都差不多,每一个人的生命也基本类似,想要在创作上保持独特性是非常难的。当前的“现实”非常复杂,诗人们没有能够有效地对它进行概括和表达,往往局限于那些表面化的生活。宋琳则认为,诗歌的同质化应该从语言内部来分析。当一种语言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和程度,难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唐代的律诗,想要在规定好的模式里写出属于自己的句子,非常不同意,需要诗人在其中表达出个人独特的情感和发现。面对诗歌创作同质化的现状,诗人们都意识到需要去改变,但具体到创作中很难处理好,这需要诗人们具有一定的天赋和才华

  山西的诗歌在近些年不断发展,特别是出现了以金所军、王广元、陈小素、邢昊等为代表的太行诗群。潞潞在座谈会中谈到,山西诗人在创作中比较注重本土资源的挖掘,但是需要一种国际性的视野将这些诗歌因素加以提升。高兴认为,国际视野的建立,需要诗人们广泛阅读,不仅读本国的书籍,也要读外国文学,这样才有可能让自己的眼光变得更丰富、更犀利。与会诗人还谈到了诗歌传播的问题。洪烛把诗人分成两类:一类诗人写诗,是给写诗的人看的;另一类诗人写诗,是给不写诗的人看的。当然,这是一种绝对化的分类,可能一个诗人两种诗歌都写。这样分类,是强调诗歌创作不要局限于诗人的小圈子,应该让诗歌在更广阔的群众中得到传播。雁西认同这种观点,他认为,微博的兴起使得诗歌的广泛传播成为可能,而且一些新的诗人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冒出来,为大家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