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简牍】2021年8月卷(总第111卷)《栾树》
2021-09-10 10:22:17 作者:中诗论坛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编辑团队:元业、小雪人、老家梦泉、顾念、黎落;本期责任编辑:老家梦泉。以琳、这里有阳光、呆瓜等十二位作者的诗歌作品上榜。
一、 榜单
【状元卷】
1. 栾树 | 以琳(邮箱投稿)
【榜眼卷】
1. 史记 | 这里有阳光
2. 寺外 | 呆瓜
【探花卷】
1. 骨质疏松 | 尹宏灯
2. 棉花 | 晓告(邮箱投稿)
3. 垂钓者 | 孑旻
4. 大灶 丨庄子明
5. 渡口 | 中沙河
7. 在枣子湾东看西看丨龙秀银
8. 在阿右旗 | 田有发(邮箱投稿)
【同题卷】
1. 雨 | 周辉(邮箱投稿)
二 、编辑小记
新一期【中诗简牍】又要出刊了,照例要说几句,也就是所谓的“编辑小记”。算下来,我参与【中诗简牍】编辑已逾五年,大约2016年6月首次参与编辑(【中诗简牍】2016年6月卷(总第50卷)《季节书》 ),也说了不少话,有说对的,也可能有不对的,这次我不想再说了,想请别人讲。鉴于【中诗简牍】以小诗及诗歌评论见长,就请诗歌评论界泰斗徐敬亚老师开讲,想必对大家更有益处。下面就请徐敬亚老师讲吧,大家欢迎!
重新做一个批评家(节选)
徐敬亚
5、我们为什么读诗?为什么评诗?
对批评的置疑,使我不得不重新思考诗歌阅读。
我们为什么读诗与评诗?这是一个诗歌批评最大的前提。
可怕的是,拆解式的批评动机只产生于理性,而不产生于“感动”。
不感动,对于读诗,是天大的致命。它等于佛失去慈悲天空失去风雨男人失去荷尔蒙。而建立自己的理论架构与方法模式,才是西方批评家们主要的阅读目的。作品,仅仅是与模式吻合的范例,是符合设计图纸的样板。这种阅读,只能是一种“临床测试”式的实用阅读,一种“拐卖人口”式的转手阅读。阅读结论,甚至在阅读发生之前已经形成。对于写作者来说,这是一种多么恐怖的劫持。
我们读诗,仅仅是因为只有诗中才有功利现实所缺少的“精神意外”,是因为诗中有人类惯常思维中所“没有”和“不确定”的灵动,是因为诗中有一种使用最少的翅膀而进行最优美飞翔的快感……如果阅读的结论早已高高挂起,那么读诗与评诗岂不是成了味同嚼腊的塑料行为。
不管依据哪一种价值评价体系,诗歌阅读的本质都是一种生命状态对另一生命状态的溅起与晕染,从而产生意义。诗,如果能够像一支三八步枪那样被拆来拆去,那么血肉文学只能成为成为福尔马林溶液中发灰的标本。
6、读诗的三重审美定义。
读诗,是一种与写诗近似的智慧活动。在本质上,读诗是一种创造。
我认为,读诗应该具备三个美学要素:
第一,直觉要素。在对诗的构成材料“文字”,进行立体扫描的基础上,阅读者与诗歌表面的意象、节奏、语感及建筑等进行理性稀薄的直觉对话;
第二,想象要素。在与诗的孕育者,即不在场的诗人的思维进行追踪、捕捉、辩析的同时,阅读者还原并扩展诗中的隐喻、想象。多层岐义的宽度与深度,成为阅读者与诗人之间类似比赛式的智慧对话;
第三,体验要素。阅读,是阅读者对自我生命的一次体验。阅读者通过对另一生命精神留痕的进入,充分感受自身内在直觉的运行速度、体验面积及再生质量,进而激活生命原本的沉寂状态,并在阅读品的智慧空间之外享受自我生命的抚摸与扩展。
评诗,其美学原理是阅读者对以上三种阅读进行加工整理后的外化。评诗必备的审美资格是高质量的诗歌阅读。
10、细读,……
如果不把诗当成饭碗,如果不把诗当成功利的交往与公关,如果不把学术当成一种手艺。
就把头深深地埋下,仔仔细细地凝视每一首诗吧。
首先放置下那些巨大的结论与粗暴的分类。细读诗歌,对我们已经那么陌生。
1、只有细读,才能把优秀诗人,尤其是无名者,从数量与面积上分离出来;
2、只有细读,才能把最优秀的诗从优秀的诗人那里发现出来;
3、只有细读,才能把诗歌特有的多义性、非理性呈现出来;
4、相反,无论是盛名之下,还是热闹非常的不优秀的诗,也会自动现形。
从最高的意义上说,诗歌批评,或者说读诗,永远是一种“迷失”。而走向“迷失”深处的过程,正是寻找诗歌多义性的唯一境界。
历史从来不公平。最优秀的、默默无名的诗人们总是被淹没着、忽略着。公开的、充满良知与智慧的细读,可能成为挽救这一历史惯性的一种方式。
……
2004年2月29日
———老家梦泉于2021年9月7日早
三、上榜作品
【状元卷】
栾树 (邮箱投稿)
文 | 以琳
在月亮的另一头
我想点一串灯给黑夜,给一双忧郁的眼
还一首诗
给九月在太阳下提灯的人
天空是面漏雨的镜子
隔着树影
我分不清灯笼和泪珠,撑起一把伞
只等那朵红云遮盖头顶
老家梦泉读诗:栾树生长在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的下游,开橘红色的花。据作者讲,小诗作于上海,是一次偶遇“栾花”盛开的感怀之作。
小诗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了我与栾树的情感交流,诗写的过程,也是被照耀、被“医疗”的过程,也是期盼和感恩的过程。
前两句以栾树的视角,以物观世——“我想点一串灯给黑夜,给一双忧郁的眼”。其实,栾树本无思想,是栾树在近晚中的绽放,触发了作者的情愫,寄予栾树以自己的感情所需。三四句,是作者的视角,以我观世——“还一首诗/给九月在太阳下提灯的人”。这里看似有点悖论,其实深潜一把解密情感的钥匙——试想,在太阳的光照下何须再提灯照耀,必定是有太阳照不到的地方,什么地方?深心!想必作者此时是有心结的——一团化不开的心结,突然偶遇栾树火红的绽放,像一个神圣的提灯人度进自己的深心,一点点化开心结,驱散忧郁,递过一把坚强的依靠。不由得心生感激,要写一首感恩的诗。前四句主要是主观想象,第二段作者变换手法,展开细节的描绘(当然是现实细节及经过提升的诗意细节),太阳(甚至月亮)通过栾树撒下斑斑点点的树影,作者由此想象:“天空是面漏雨的镜子”,此句不可谓不神奇,但又在情理之中。栾树投影在作者脸上,分不清是“灯笼”还是泪珠,作者显然被感染了、被激动了,不过她需要更多的点燃和照耀,于是她——“撑起一把伞/只等那朵红云遮盖头顶”。那朵红云是提灯人?是思念的人?是拯救万物的神灵?一切都在不言之中,任由读者去想象了……
【榜眼卷】
史记
文丨这里有阳光
他见到绝不可能的事
理发师给一个屠夫剃头
整个北方全秃了。女人说
屠夫是大和的
1937年劫了天朝的货
有人在他必经之路种了一把飞镖
让他永垂不朽
小雪人读诗:一首七行小诗可以撬动一段改朝换代下的民族历史,好诗歌中所有的看似自然的陈述都是思想与才情的火花,以及文字的千锤百炼。
诗歌外形的轻巧与内涵的厚重的有效融合中,我们可见作者大巧若拙的深厚技艺。
比如:
《史记》中两者身份的设置中透出暗藏的杀机的正与反:
“理发师给一个屠夫剃头/整个北方全秃了。”中,“剃头”与“北方全秃”之间的生活场景与历史事件的时空转换中无缝衔接的惊艳;
“屠夫是大和的/1937年劫了天朝的货”中,“大和的”与“天朝的”对抗中,又有“大和的”屠夫意图与“天朝的”朝代更替的衰竭本质;
“有人在他必经之路种了一把飞镖”中,“种”字透出事件的巧心经营与潜伏等待;
“让他永垂不朽”中,“他”指代的不明确性,让“永垂不朽”既有对正义方的称颂,又对非正义入侵的反讽。
寺外
文 | 呆瓜
我没有进去
进去又有什么用呢,我又不是
从山下匍匐而来的那个人
钟声从头顶上飘过。它只是飘过
像树上轻轻掉下一枚叶子
刚好滑过眼帘
我一个人坐在墙边吸烟等人
一个修寺院墙的农民
在吸烟休息。我们像两个人面对面上香
相互进行安慰
黎落读诗:呆瓜老师的诗侧重自然,生活,平和,往往于小细节中折射出人性的善和真。没有说教,不晦涩不冷僻、“心中有佛哪里都一样,又何必拘泥刻意的形式”?内与外,轻和重都源于内心。
【探花卷】
骨质疏松
文 |尹宏灯
中年人的眼眶
干涩得厉害
可阀门一旦打开
泪水便喷涌而出
只是每流一次
腰就弯一次
骨头就松软一次
老年的骨质疏松症
都是这时候
攒下的
顾念读诗:近来甚少写诗,想来也是眼眶干涩的厉害。本诗构思精巧,由骨质疏松关联到中年人的负重,当下的社会,生存极为不易,这首诗应该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的吧。另外,本诗表述简洁有力,几乎没有无效的修饰,这样的作品,受众面是很广泛的:读者可以不懂诗,但是却不妨碍能完整的接收到诗人想要表达的内容。我想,这一点才是最难得的。
棉花 (邮箱投稿)
文 | 晓告
有时把你穿在身上
有时把你戴在头上
有时把你套在脚上
唯独母亲
把你当成天上的白云
摘下来。一小朵,一小朵
平铺在微凉的大地上
于是天地间多了一种
像母爱一般
可以有温度的花
老家梦泉读诗:这首《棉花》写出了自己独到的发现。妙在虚实转换,虚虚转换的巧妙。第一节亦实亦虚(前三句),写的是棉花的衍生物,又没有具体点明,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第二节是异想天开的虚笔(接下四句),虚得精彩、浪漫,把艰辛的劳动场面虚拟化、浪漫化;第三节是虚的递进——虚中之虚(后三句),也是小诗最精彩的部分。此时的花有别于前面的虚实之花,是有体温的、有情爱的、有审美喻指的。至此,小诗由具象的花到花的衍生物到天上的白云(比喻)到灌注了审美情感的意象之花,走了一个螺旋上升的轨迹,成功地完成了一首小诗的诗意建构。
垂钓者
文 | 孑旻
岸边,他的钓竿扯住江面
整条江都在晃动,都在晃动中趋于平静
这多么像两口子吵架
而他只是沉默地面对芙蓉江
芙蓉江则不会沉默,更不会妥协
也绝不会在意他是否钓到鱼
风吹过多少次他不知道
他只是在不断抛竿和提竿
这等待并不漫长,像他抛出去落日
提起来日出一样
黎落读诗:垂钓者钓了个寂寞。一个人置身自然,除了生活场景在内心的闪现(两口子吵架)就是等待了吧。将庸常的生活巧妙地通过垂钓这一具体行为加以借指和挪移,使之达到陌生性以及满足感,还有某种不可细论的坚持与悲凉。但中间有部分有强加的嫌疑。
大灶
文丨庄子明
那年那月
煮下过野蔌,煮下过果蔬
煮下过谷米,煮下过鱼肉
儿时的味道
如今,煮下一锅月光
越煮越稠
梦里,禁不住我朝灶膛里
又添了一把柴
小雪人读诗:文本在常中呈现出非常的特点。非常普通的文本主旨与切入,但是文本的最后用“梦里”的“一把柴”,虚之上的实的细节让情感瞬间点燃。
渡口
文 | 中沙河
小船在村边好些年了
渡人、渡货、渡牲畜
也渡乡风和民俗
后来,一条粗铁链
拴住船头,小船
在岸边生了根
再后来,开始发芽
长出一座桥来
老家梦泉读诗:小诗通过船的历史演变,艺术化地重塑了渡口这一古老意象。首段由“渡人、渡货、渡牲畜”的“实”到“也渡乡风和民俗的“虚”是船原有生态的呈现;次段让“动”的船蜕变为静的“船”(被“捆绑”),还“生了根”,彻底丧失了船的本能。“还生了根”一句是生活细节到诗意细节的转变,也为尾段——“再后来,开始发芽/长出一座桥来”做了良好的铺垫。总得来说,是一首成功的诗写,比较走心。
在枣子湾东看西看
文丨龙秀银
草烟种在土垅上,长出来的烟叶
一张又一张覆盖着土垅
在树上筑巢的鸟儿,站在树枝上
叫着自己与身俱来的声音
收割油菜籽的农人,又将油菜杆
焚烧在生长油菜的土地上
此刻,落日卡在山坳上
一树的枇杷,金黄抱着金黄
小雪人读诗: 文本看似在“ 东看西看”的松散的剪集,其实,作品呈现的画面与语言相当有效性。前面三段实写在最后一段的虚实交织的留白空间里荡漾。它们层层推进并呈现“自然中万物的关系性”。诗歌的自然背后暗藏一双凝视的眼睛,它的凝聚点是自然万物在“馈赠与回报”中和谐共生。
在阿右旗(邮箱投稿)
文 | 田有发
今夜,在阿拉善右旗
大到看不见边际的地方
太阳都不能温暖所有的沙子的地方
今夜,在阿拉善右旗
从客房窗户望去
只能看见一轮瘦小的月亮
和独自在家的她一样
黎落读诗: 这里的她可以是任何人。运用“大“和“小”的对比将万物和情感进行高效的冲击,从而产生诗意碰撞。太阳是大的,沙子是小的;阿拉善右旗是大的,客房窗口是小的,天地是大的,思念是小的。月亮是大的,她是小的。而大小的区别其实是可以互换的。文本从抽象到具体,处理的举重若轻,淡若无痕。
【同题卷】
雨(邮箱投稿)
文 | 周辉
雨,下着。
下在昨天,下在亲人的,和非亲人的脸。
天空下,认识的,不认识的,
都下着雨。雨里,
有呐喊,有助威,更多手挽手
筑垒长城家园。
老家梦泉读诗:刚刚经历千年一遇的特大洪灾,让我对雨字特别敏感,对写雨的诗也格外关注。这首小诗以六行的微幅表现这么大一个主题,且是艺术化地呈现,非常难得。仔细品味,觉得这首小诗胜在结构的独特营造。前两句是实写,妙在“下在昨天”四字,让正在进行时——“雨,下着”成了对昨天的追忆,空间与时间的交错,让小诗行进在蜿蜒曲折里,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寡淡。而将雨水聚焦在亲人和非亲人的脸上,非常出彩,尽管有以色列诗人耶胡达 ·阿米亥《战地之雨》一诗的影子,但还是有自己的独特延伸和发现。接下两句虚实交错,改“雨,下着”为“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下着雨”。既是对雨水之大的诗意呈现,也是对情感之雨的虚拟隐喻。与前两句形成一定的对峙,像一对飞翔的翅膀,共同推动着小诗走进对现实的聚焦和诗意的提升……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