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简牍】2023年8月卷(总第135卷)《弧线》
2023-09-10 11:20:48 作者:中诗简牍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编辑团队:元业、小雪人、老家梦泉、顾念、黎落、陈湖,本期责任编辑:老家梦泉。月若初见、张边阿土、舒布衣等十位诗人的作品上榜。
一、榜单
【状元卷】
1. 弧线|月若初见
【榜眼卷】
1. 对视 | 张边阿土
2. 幻境 | 舒布衣
【探花卷】
1.尘世书 | 王海云
2.故乡的雾 | 长安肆少
3.佛 | 张维军
4.遗憾 | 空也静
5 .品味 | 澧有兰
6.陌生人 | 钱智伟
【同题卷】
1. 献给流水 | 王海峰
二、编辑小记
说实在话,简牍的编评甚不容易,大家各有各的工作,正常时间都忙于生计,只能挤出一些闲暇时间来做这个义工。加上主客观对点评要求的不断提高,点评往往陷于难产,最终大都是被“逼”出来的,好在各自都怀揣一份热爱,亦能“苦”中作乐,亦能收获一份编评后的自在、惬意和放松。
转眼新一期简牍又要和大家见面了,为了便于大家欣赏,顺便列出几个诗学方面的问题(也是我最近阅读收获的),供大家查寻思考,想来应有益于大家的品读。当然这只是个尝试,仅供参考:
什么是诗学的原木语言与压木语言?
什么是诗意的生发和生成?它们的区别?
诗写是否应和你所处的生命阶段和生命状态相匹配、对应?意即诗的真诚是否取决于语言状态与生命状态的契合?
什么是当代经验主义诗歌及分类?什么是非经验主义诗歌?各自的优缺点?
什么样的诗歌是真的、可信的?“可信”的关键是“真实”,“真实”的关键是“具体”对么?
转眼新一期简牍又要和大家见面了,为了便于大家欣赏,顺便列出几个诗学方面的问题(也是我最近阅读收获的),供大家查寻思考,想来应有益于大家的品读。当然这只是个尝试,仅供参考:
什么是诗学的原木语言与压木语言?
什么是诗意的生发和生成?它们的区别?
诗写是否应和你所处的生命阶段和生命状态相匹配、对应?意即诗的真诚是否取决于语言状态与生命状态的契合?
什么是当代经验主义诗歌及分类?什么是非经验主义诗歌?各自的优缺点?
什么样的诗歌是真的、可信的?“可信”的关键是“真实”,“真实”的关键是“具体”对么?
老家梦泉于2023年9月9日
三、上榜作品
【状元卷】
弧线
文|月若初见
整个下午。我勾勒着
方体,圆柱体
各种形体的线条与暗影
暗影如隐秘的故事
让事物站立起来
有了可触摸的质感
光照过来,拥抱着不同事物的光亮
也拥抱着它们身后的暗影
仿佛生活,那些美丽光滑的弧线
总诞生于无数条直线的冲撞与交割
老家梦泉读诗:
“整个下午。我勾勒着/方体,圆柱体/各种形体的线条与暗影”,这是实写,亦是虚笔。人生在世,你的所作所为都会留下印记,都会引发评论,你的“高矮胖瘦”也就这样“立”了起来。故有了下面几句:“暗影如隐秘的故事/让事物站立起来/有了可触摸的质感”,这是小诗的第一部分,是我的行、思;下面几句是我的视、思:“光照过来,拥抱着不同事物的光亮/也拥抱着它们身后的暗影/仿佛生活,那些美丽光滑的弧线/总诞生于无数条直线的冲撞与交割”。这是触及生命经历的感发和顿悟,亦是点题之笔。当代经验主义诗写,注重将日常经验作为诗歌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的来源,从俗世生活中汲取诗的语汇、题材、声调和语气。这首诗就是这样,随意截取生活的一个片段(一个下午),集叙事、呈现、感发于一体,虚实交错,行思、视思交错,其独辟蹊径的呈现手法,令人耳目一新。
【榜眼卷】
对视
文 | 张边阿土
景仰多年,一座山曾是
我多年攀爬,翻越欲望的屋顶
山的躬身,俯视和关注
既是佛光普照,也是我目光曾寻求穿刺的对象
爱与包容在此消彼长,减码和加码间
像此刻,我祈求的长者
能再赐我一次目光碰撞和互动
我不会再让那些无声的爱
离我而去
这回我们只作平等愉悦的一次叙述
老家梦泉读诗:
诗歌可以不够成熟,不够精致,但它必须是真实的、真切的,必须能够与我们实际所处的生命阶段和生命状态相匹配,这样的诗写才是生命自身的显露和提升。这首《对视》显然触及了自己的生命经历和此在的所感所思,让他对“山”有了新的认知,尽管修辞上亮点不多,但整体隐喻的逐级推进让读者与“山”也有了一次充满智性的交流,颇具“诱惑性”的一首……
幻境
文 | 舒布衣
凤凰楼在凤凰山上
引颈欲飞。盛装成大唐盛世的模样
皇泽寺侧畔,嘉陵江水奔流不息
一个精通诗文、书法、绘画,能歌善舞的少女
站在船头,击节而歌
长安三万里的月光,照射过来
映照在我的十亩荷塘之上
黎落读诗:
现实和幻境相交叠加,倒叙和回溯中物象之间的转化很巧妙。荷花和少女,十里荷塘和大唐盛世在空间,时空中形成照影。说是幻境不如说是见眼前思辽远。
【探花卷】
尘世书
文 | 王海云
走在深山,要沿途留下标记
让迷路的人,能走出恐惧,找到亲人
讨生的乞丐,跌倒的孩子
被恶徒欺负的少女。人间寒彻
我们都要去帮一帮他们
也请把剩下的饭粒,撒在雪地上
让饥饿的鸟雀,向我们亲近一点
不再对人间那么谨慎
顾念读诗:
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故乡的雾
文 | 长安肆少
乐见他匍匐而上,牵着老牛的尾巴
在自留地里啃食尚未成熟的豆荚与瓜。在檐角
撵一两个腾跳的毛线球
这些松茸一样的精灵,像是一根根钉子
楔入我的旅程,再也没有离去
白天是一把薄荷糖,晚上闪烁如一汪蓝色火苗
终是见了底。我舔着暗红舌头
他踩着一块块老年斑,自顾自跳舞
偶尔,我们瞥一眼对方,像是撞见陌生的自己
老家梦泉读诗:
小诗采用拟人、拟物的手法,将变幻不定,虚无缥缈的“雾”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特别是拟物呈现中“像是一根根钉子/楔入我的旅程,再也没有离去”一句,让雾的内涵有了触及心灵的厚度和知性的提升,谁没有被“雾”迷惑过?谁不继续被各种各样的“雾”迷惑?!而“故乡的雾”这一限定,又让我与雾有了亲切、弥久的审视空间和时间,“偶尔,我们瞥一眼对方,像是撞见陌生的自己”,这是对雾的另一层开挖,仿佛我也变成了变幻不定的雾,有那么一点物我合一的古典意味,甚是灵动……
佛
文 | 张维军
他把一尊石佛
偷偷的背回家
供奉着日日跪拜
他有四兄妹
八十高龄的父母
却像风水一样
轮流着转
每家住三月……
顾念读诗:
虽是口语诗,却能体现人性的复杂与深刻。这首诗写的很实在,唯一的小技巧,就是将信仰和赡养关联到一起了,这两项一旦关联到一起,就很容易被带偏到道德伦理问题——但这问题,却不只是道德伦理那么简单,还是得细细品味才好。
遗憾
文 | 空也静
这辈子
两件事都碰上
一个是计划生育
一个是鼓励多生
遗憾的是
能生时生不成
让生时生不了
顾念读诗:
这首诗未必有多出彩,但应该会让读过的人记得。内容是这几年热议的社会问题,不过一般都是聚焦于生不起(生不起应该也蛮遗憾的),但无论这个问题的社会意义怎样,一首诗读过之后,读者愿意关联着思考一下,总是好的。
品味
文 | 澧有兰
《村里有鬼》是一部诗歌集
我觉得诗集的名字
起得很有意思
如果我以此类推的话
肯定更有意思
黎落读诗;
空间感很强,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想象空间和回味。它的现实意义多过文字,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是更多,更值得思索,同时诗作的结尾还有反转的意蕴。如果前半部分是记叙,后半部分的衍射则可以拓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陌生人
文 | 钱智伟
弓河只挖掘恢复了一段,若一截舍利
手指上的刺青,是东林旧迹石牌坊
河边茶室里,品茗,听雨打莲叶,听之乎者也
能看到从二万六千里的西边,流过来
穆拉维约夫和舍甫琴科雕像的倒影吗?
两个老友,举起的茶杯突然好像温压弹和集束炸弹
柳叶刀和弹簧刀
黎落读诗:
检索了一下资料,找到的“弓河”是加拿大的一条因为芦苇可以用来制作弓箭而命名的河,另外是无锡旧城内的一条像弯弓一样的河。不知这里的弓河是哪一处?从上下文看应该是国内无锡,概因东林旧迹亦在无锡。一条挖掘的河像一截舍利,饱含了佛性和献身,与杀戮战争形成对立。与下文中穆拉维约夫的雕像(不知是不是二战中俄罗斯远东之旅中的侵华将军,他代表杀戮。)舍甫琴科雕像(乌克兰历史上最伟大的自由主义诗人,人道主义学者,代表佛性)。如果是这样,这首诗所能抵达的内核是很深沉,宽阔的。温压弹和集束炸弹是武器,而举起的茶杯又代表和平,正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虽然这首诗因为内容和思维的跳跃和重组,衔接,让人不容易理解。但不妨碍我个人喜欢这首诗中隐性和折射的意味。
【同题卷】
献给流水
文 | 王海峰
只有流水还在一如既往的关照
从不丢下我
给了我四十多个春秋
偶尔泛起的浪花
让疼痛,越来越有知觉
也让沧桑布满沟壑
它流过的地方,照片发黄
老屋周围长满了草
但我信它是公平的
除了带走落日,还会送来黎明
老家梦泉读诗:
将岁月比做流水,让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进而打开视觉、知觉、听觉(尽管是隐现或间接的)的呈现空间。这里有原木语言的细节聚焦:“它流过的地方,照片发黄/老屋周围长满了草”,又有压木语言的杂糅和聚合:“偶尔泛起的浪花/让疼痛,越来越有知觉/也让沧桑布满沟壑”。面对流水般的岁月,作者是充满感恩的,因为流水不仅不离不弃,并且秉持公平:“除了带走落日,还会送来黎明”……
弧线
文|月若初见
整个下午。我勾勒着
方体,圆柱体
各种形体的线条与暗影
暗影如隐秘的故事
让事物站立起来
有了可触摸的质感
光照过来,拥抱着不同事物的光亮
也拥抱着它们身后的暗影
仿佛生活,那些美丽光滑的弧线
总诞生于无数条直线的冲撞与交割
老家梦泉读诗:
“整个下午。我勾勒着/方体,圆柱体/各种形体的线条与暗影”,这是实写,亦是虚笔。人生在世,你的所作所为都会留下印记,都会引发评论,你的“高矮胖瘦”也就这样“立”了起来。故有了下面几句:“暗影如隐秘的故事/让事物站立起来/有了可触摸的质感”,这是小诗的第一部分,是我的行、思;下面几句是我的视、思:“光照过来,拥抱着不同事物的光亮/也拥抱着它们身后的暗影/仿佛生活,那些美丽光滑的弧线/总诞生于无数条直线的冲撞与交割”。这是触及生命经历的感发和顿悟,亦是点题之笔。当代经验主义诗写,注重将日常经验作为诗歌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的来源,从俗世生活中汲取诗的语汇、题材、声调和语气。这首诗就是这样,随意截取生活的一个片段(一个下午),集叙事、呈现、感发于一体,虚实交错,行思、视思交错,其独辟蹊径的呈现手法,令人耳目一新。
【榜眼卷】
对视
文 | 张边阿土
景仰多年,一座山曾是
我多年攀爬,翻越欲望的屋顶
山的躬身,俯视和关注
既是佛光普照,也是我目光曾寻求穿刺的对象
爱与包容在此消彼长,减码和加码间
像此刻,我祈求的长者
能再赐我一次目光碰撞和互动
我不会再让那些无声的爱
离我而去
这回我们只作平等愉悦的一次叙述
老家梦泉读诗:
诗歌可以不够成熟,不够精致,但它必须是真实的、真切的,必须能够与我们实际所处的生命阶段和生命状态相匹配,这样的诗写才是生命自身的显露和提升。这首《对视》显然触及了自己的生命经历和此在的所感所思,让他对“山”有了新的认知,尽管修辞上亮点不多,但整体隐喻的逐级推进让读者与“山”也有了一次充满智性的交流,颇具“诱惑性”的一首……
幻境
文 | 舒布衣
凤凰楼在凤凰山上
引颈欲飞。盛装成大唐盛世的模样
皇泽寺侧畔,嘉陵江水奔流不息
一个精通诗文、书法、绘画,能歌善舞的少女
站在船头,击节而歌
长安三万里的月光,照射过来
映照在我的十亩荷塘之上
黎落读诗:
现实和幻境相交叠加,倒叙和回溯中物象之间的转化很巧妙。荷花和少女,十里荷塘和大唐盛世在空间,时空中形成照影。说是幻境不如说是见眼前思辽远。
【探花卷】
尘世书
文 | 王海云
走在深山,要沿途留下标记
让迷路的人,能走出恐惧,找到亲人
讨生的乞丐,跌倒的孩子
被恶徒欺负的少女。人间寒彻
我们都要去帮一帮他们
也请把剩下的饭粒,撒在雪地上
让饥饿的鸟雀,向我们亲近一点
不再对人间那么谨慎
顾念读诗:
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故乡的雾
文 | 长安肆少
乐见他匍匐而上,牵着老牛的尾巴
在自留地里啃食尚未成熟的豆荚与瓜。在檐角
撵一两个腾跳的毛线球
这些松茸一样的精灵,像是一根根钉子
楔入我的旅程,再也没有离去
白天是一把薄荷糖,晚上闪烁如一汪蓝色火苗
终是见了底。我舔着暗红舌头
他踩着一块块老年斑,自顾自跳舞
偶尔,我们瞥一眼对方,像是撞见陌生的自己
老家梦泉读诗:
小诗采用拟人、拟物的手法,将变幻不定,虚无缥缈的“雾”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特别是拟物呈现中“像是一根根钉子/楔入我的旅程,再也没有离去”一句,让雾的内涵有了触及心灵的厚度和知性的提升,谁没有被“雾”迷惑过?谁不继续被各种各样的“雾”迷惑?!而“故乡的雾”这一限定,又让我与雾有了亲切、弥久的审视空间和时间,“偶尔,我们瞥一眼对方,像是撞见陌生的自己”,这是对雾的另一层开挖,仿佛我也变成了变幻不定的雾,有那么一点物我合一的古典意味,甚是灵动……
佛
文 | 张维军
他把一尊石佛
偷偷的背回家
供奉着日日跪拜
他有四兄妹
八十高龄的父母
却像风水一样
轮流着转
每家住三月……
顾念读诗:
虽是口语诗,却能体现人性的复杂与深刻。这首诗写的很实在,唯一的小技巧,就是将信仰和赡养关联到一起了,这两项一旦关联到一起,就很容易被带偏到道德伦理问题——但这问题,却不只是道德伦理那么简单,还是得细细品味才好。
遗憾
文 | 空也静
这辈子
两件事都碰上
一个是计划生育
一个是鼓励多生
遗憾的是
能生时生不成
让生时生不了
顾念读诗:
这首诗未必有多出彩,但应该会让读过的人记得。内容是这几年热议的社会问题,不过一般都是聚焦于生不起(生不起应该也蛮遗憾的),但无论这个问题的社会意义怎样,一首诗读过之后,读者愿意关联着思考一下,总是好的。
品味
文 | 澧有兰
《村里有鬼》是一部诗歌集
我觉得诗集的名字
起得很有意思
如果我以此类推的话
肯定更有意思
黎落读诗;
空间感很强,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想象空间和回味。它的现实意义多过文字,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是更多,更值得思索,同时诗作的结尾还有反转的意蕴。如果前半部分是记叙,后半部分的衍射则可以拓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陌生人
文 | 钱智伟
弓河只挖掘恢复了一段,若一截舍利
手指上的刺青,是东林旧迹石牌坊
河边茶室里,品茗,听雨打莲叶,听之乎者也
能看到从二万六千里的西边,流过来
穆拉维约夫和舍甫琴科雕像的倒影吗?
两个老友,举起的茶杯突然好像温压弹和集束炸弹
柳叶刀和弹簧刀
黎落读诗:
检索了一下资料,找到的“弓河”是加拿大的一条因为芦苇可以用来制作弓箭而命名的河,另外是无锡旧城内的一条像弯弓一样的河。不知这里的弓河是哪一处?从上下文看应该是国内无锡,概因东林旧迹亦在无锡。一条挖掘的河像一截舍利,饱含了佛性和献身,与杀戮战争形成对立。与下文中穆拉维约夫的雕像(不知是不是二战中俄罗斯远东之旅中的侵华将军,他代表杀戮。)舍甫琴科雕像(乌克兰历史上最伟大的自由主义诗人,人道主义学者,代表佛性)。如果是这样,这首诗所能抵达的内核是很深沉,宽阔的。温压弹和集束炸弹是武器,而举起的茶杯又代表和平,正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虽然这首诗因为内容和思维的跳跃和重组,衔接,让人不容易理解。但不妨碍我个人喜欢这首诗中隐性和折射的意味。
【同题卷】
献给流水
文 | 王海峰
只有流水还在一如既往的关照
从不丢下我
给了我四十多个春秋
偶尔泛起的浪花
让疼痛,越来越有知觉
也让沧桑布满沟壑
它流过的地方,照片发黄
老屋周围长满了草
但我信它是公平的
除了带走落日,还会送来黎明
老家梦泉读诗:
将岁月比做流水,让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进而打开视觉、知觉、听觉(尽管是隐现或间接的)的呈现空间。这里有原木语言的细节聚焦:“它流过的地方,照片发黄/老屋周围长满了草”,又有压木语言的杂糅和聚合:“偶尔泛起的浪花/让疼痛,越来越有知觉/也让沧桑布满沟壑”。面对流水般的岁月,作者是充满感恩的,因为流水不仅不离不弃,并且秉持公平:“除了带走落日,还会送来黎明”……
【中诗简牍】2023年9月份征稿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征稿期限:2023年9月1日~2023年9月30日
或投稿至邮箱:zswzsjd@163.com(十行之内,单次投稿限四首,贴邮件正文即可)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