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者(组诗)
2025-09-11 作者:叶德庆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叶德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走进德令哈采风诗歌作品选。
阿细跳月
我痴迷的阿细跳月在天蒙蒙亮
或者天黑之前,于烟叶子地
玉米地、麦地
和泥土、阳光、雨水,息息相关
只有农闲,或者珍贵的客人到来
阿细人出现在祠堂的图腾中间
在月亮上跳舞
草坪上升腾的火神,带走
贫土,旱、涝、冰雹、虫害、杂草
一群敬畏万物的人成为森林之王
阿细跳月中的男人弯腰舞蹈
来自于他们耕耘的样子
女人在阿细跳月中挽手、扭腰
是她们在田地间把庄稼背上肩的样子
许多细节来自于夕阳下的牧归
微小的动作正在往灶火中添加木柴
没有文字,没有规定动作
凭空跳起,戛然而止
田地间跳跃的音符
阿细跳月,每一曲都是遗世的绝唱
西三是一座城
西三镇,到了晚上是一座城
古老的彝族阿细人
依然是这座城的守望者
没有文字的语言,象形文字的表意
月亮是快乐的时光
如果没有在这座城里住下来
不知道男人让一片树叶发出鸟的叫声
不知道女人的舞姿从田地中来
不知道祭司的胸前纹着老虎
不知道火把如何掏空一棵树
这座城被充满诗意的名字包围
者衣、凤凰、散坡、麟马、大麦、
戈西、蚂蚁、马龙、花口
月亮升起来了。这座城的水源地
在月光下唱着千年的歌谣
崇拜火神的人在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一碗野菜,一碟蘸水,必不可少
如果你住下来,推窗望月
发现满天的星星也住在这座城里
被四周环抱的大山守护
法依哨的冬天
许多植物不辞而别,我也两手空空
老树下的蘑菇如塔
麻雀掏空今年冬天第一个成熟的柿子
一根没有成为乐器的竹竿
晒着我的被子
一把久无人坐的椅子,晒着两个枕头
我喜欢做一个手提砍刀的人
与劈柴探讨命运
解决如何过冬的问题
不能逃避的无非三件事,爱与被爱
恨与被恨
幸与不幸
有没有人见过地下的河流
打井的人悻悻而归
思念是另一条地下河
鸟有三重境界,不知道鹰的长相
黑白分明的喜鹊
屋檐下的麻雀容易偏听偏信
一条路通往我的纸上
一个冬天覆盖在火塘的灰烬下
现在谈天黑为时尚早
月亮小镇
压麦子的碾子竖起来
支撑一张不算太圆的石桌
月亮下听故事,先从头顶的黄连木讲起
一百多岁了
先花后叶,与这里古老的风俗差不多
每年更换枯枝,像村里送走的老人
听故事的外乡人,递上一支烟
讲故事的人搓着烟丝,且听下回分解
村里的人敬畏黄连木,形而上
的事物在民间更容易封神
月亮钻进云层的时候,讲到爱情
故事的情结更丰富
嗯呢,讲故事的人卖了一个关子
听故事的人赶紧换上一壶茶
月亮占据的地方
风和石桌是灰色的
黄连木上紫红色的果子
总是最后一个散场
蚂蚁村
蚂蚁也不是那么容易形容的
没有人知道蚂蚁的感受
选择一个叫蚂蚁村的地方住下来
在土墙和门板的缝隙之间
看太阳从墙上升起来
阳光钻进门缝
一只蚂蚁从墙角迂回到门缝
如果不是一场大雨,蚂蚁
在这条线路上,搬一粒米饭
每一滴雨水
都是蚂蚁的滔天巨浪
一只亡于途中的蚂蚁
像一位马夫倒在穿过蚂蚁村的古道上
我还不能适应蚁步的生活
与我的滔滔不绝相比
蚂蚁是沉默的。这是个形容词
从前的一个小村落
我在蚂蚁村的一棵核桃树上
找到蚂蚁的本质
核桃有蚂蚁的表情
从传统的谚语中找到避雨处
梦回弥勒
依然晚睡,依旧早起
中途总是醒几次,没有在弥勒时
的深度睡眠
失眠是从秋天开始的
做梦是睡眠不好的原因
整夜整夜,在秋收的坝子赶路
扎几把麦秆插在玻璃瓶里
有一次,因为镰刀割到手指而惊醒
日落调整到秋天的时间
我被咳嗽的声音吵醒过一次,起床
看看送给老村长的哮喘药放好没有
—天梦里,一个人去镇上取快递
一天梦里,一群人去城里吃火锅
还有一天梦见风生水起的锦屏山
总是想把事情弄得圆满
不肯原谅自己
梦回弥勒
我爱这个一年四季有花开的地方
有我想见的人
我怀念一个小镇的早晨
没有我的路仿佛一下子失去孤独
一下子宽宏大量
如果没有雾
少了石头从土地中长出来的悬念
麻雀忧郁地抱着秸秆
这是我怀念的一个小镇的早晨
一辆三轮车上的夫妻俩在寒风中
去镇上
经过小石林和借道一段柏油路
村长老梅很久前告诉我
村里吃杀猪饭。我错过了
大三弦古老的琴声
这个时候太阳应该升起来了
昆虫吃掉了一部分
从来不去想完美问题的核桃树叶
一群黑山羊碰落草尖上的露水
另一群洁白的羊在一望无际的蓝天上
放牧
这是一个充满雾的早晨
我怀念的地方雾已经散去
一驾牛车正缓慢地从玉米地里
拉回满车玉米秆
老牛回头看了看旁边的水井
我怀念的是无影无踪的风
爱情一般的力量
又无以言状
在过去的日子里,有三样东西
在风中
烟叶子花、麦浪和梵高不知道的向日葵
弥勒寺
寺庙从外到里,十分安静。但
有语言,在每一寸空气中
方丈指着悬挂在半空的“方丈”二字
方为文,丈为武
他模仿写字的样子一笔带过
一招一式,比划古人手持一丈长矛
有的语言一辈子没有弄懂
看见就好
他信仰袈裟
我是布衣
方丈送客至台阶不肯留步
送至大门,这也是语言的一部分
其间经过水池
这里的鱼也是吃素的
一群鱼奔着方丈游来
寺门是一道厚重的铁门
拱手揖别。铁门挡住了视线
我回头时不知道方丈是否回头
铁门做了语言的开头
又是一个很合适的结尾
花口村
一月的最后几天,花口村的樱花
微微一笑,城里的人赶来了
削发的道姑穿着大袍,蹲在村口
一袋刚刚采摘的蚕豆卖了一大半
对面卖豆腐的女孩捋一下刘海
压低嗓子叫了一声,买豆腐吧
另一条路边坐着一位卖香火的老人
脸上写着两个字,随缘
花口村的河水清清楚楚
河边树梢上的鹊巢已经有喜鹊来过
我没有到过这里
我是因为这个村的名字而停车
这一天,我买了一点蚕豆,一把香火
无意中看见卖菜的人指缝中的泥土
西南风景:拾柴的女人
几乎在每一座大山里
我都遇见过弯腰的人
背后是一间半掩或者干脆敞开的门
我总是把车停在路边
让弯腰的人经过
想猜测一下她们的年龄和背上的
柴火的重量
对于大山,我一无所知
只能看着她们被一捆等身的柴火
压弯了腰
经过简陋的土地神时,她们
双肩耸了一下,仿佛得到了神的力量
这些傍晚拾柴归来的女人
从来不会描绘孤独
有些夏天,还可以看见蝴蝶
追逐残留在柴火上的花朵
仿佛她们没有解开过至高无上的头巾
那是离天空最近的美学
旅居者
一只蚂蚁
在一幢两层木房子里
爬上爬下
偶尔,爬去院子里
一棵老树上
一张石桌上
大多数时候,沿着墙角往返
那些借来的镰刀、锄头、砍刀
都是蚂蚁的玩具
摇篮般的小背篓
汗水浸红的竹编
蚂蚁喜欢爬到里面睡觉
一粒米饭掉到地上
于是,一只蚂蚁拥有了一座大山
唯一缺乏一盏提灯
太阳落山实在太晚
然后月亮太亮
什么也看不见的时候
黑夜也是一条道路
没有足迹
只有牙印
我痴迷的阿细跳月在天蒙蒙亮
或者天黑之前,于烟叶子地
玉米地、麦地
和泥土、阳光、雨水,息息相关
只有农闲,或者珍贵的客人到来
阿细人出现在祠堂的图腾中间
在月亮上跳舞
草坪上升腾的火神,带走
贫土,旱、涝、冰雹、虫害、杂草
一群敬畏万物的人成为森林之王
阿细跳月中的男人弯腰舞蹈
来自于他们耕耘的样子
女人在阿细跳月中挽手、扭腰
是她们在田地间把庄稼背上肩的样子
许多细节来自于夕阳下的牧归
微小的动作正在往灶火中添加木柴
没有文字,没有规定动作
凭空跳起,戛然而止
田地间跳跃的音符
阿细跳月,每一曲都是遗世的绝唱
西三是一座城
西三镇,到了晚上是一座城
古老的彝族阿细人
依然是这座城的守望者
没有文字的语言,象形文字的表意
月亮是快乐的时光
如果没有在这座城里住下来
不知道男人让一片树叶发出鸟的叫声
不知道女人的舞姿从田地中来
不知道祭司的胸前纹着老虎
不知道火把如何掏空一棵树
这座城被充满诗意的名字包围
者衣、凤凰、散坡、麟马、大麦、
戈西、蚂蚁、马龙、花口
月亮升起来了。这座城的水源地
在月光下唱着千年的歌谣
崇拜火神的人在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一碗野菜,一碟蘸水,必不可少
如果你住下来,推窗望月
发现满天的星星也住在这座城里
被四周环抱的大山守护
法依哨的冬天
许多植物不辞而别,我也两手空空
老树下的蘑菇如塔
麻雀掏空今年冬天第一个成熟的柿子
一根没有成为乐器的竹竿
晒着我的被子
一把久无人坐的椅子,晒着两个枕头
我喜欢做一个手提砍刀的人
与劈柴探讨命运
解决如何过冬的问题
不能逃避的无非三件事,爱与被爱
恨与被恨
幸与不幸
有没有人见过地下的河流
打井的人悻悻而归
思念是另一条地下河
鸟有三重境界,不知道鹰的长相
黑白分明的喜鹊
屋檐下的麻雀容易偏听偏信
一条路通往我的纸上
一个冬天覆盖在火塘的灰烬下
现在谈天黑为时尚早
月亮小镇
压麦子的碾子竖起来
支撑一张不算太圆的石桌
月亮下听故事,先从头顶的黄连木讲起
一百多岁了
先花后叶,与这里古老的风俗差不多
每年更换枯枝,像村里送走的老人
听故事的外乡人,递上一支烟
讲故事的人搓着烟丝,且听下回分解
村里的人敬畏黄连木,形而上
的事物在民间更容易封神
月亮钻进云层的时候,讲到爱情
故事的情结更丰富
嗯呢,讲故事的人卖了一个关子
听故事的人赶紧换上一壶茶
月亮占据的地方
风和石桌是灰色的
黄连木上紫红色的果子
总是最后一个散场
蚂蚁村
蚂蚁也不是那么容易形容的
没有人知道蚂蚁的感受
选择一个叫蚂蚁村的地方住下来
在土墙和门板的缝隙之间
看太阳从墙上升起来
阳光钻进门缝
一只蚂蚁从墙角迂回到门缝
如果不是一场大雨,蚂蚁
在这条线路上,搬一粒米饭
每一滴雨水
都是蚂蚁的滔天巨浪
一只亡于途中的蚂蚁
像一位马夫倒在穿过蚂蚁村的古道上
我还不能适应蚁步的生活
与我的滔滔不绝相比
蚂蚁是沉默的。这是个形容词
从前的一个小村落
我在蚂蚁村的一棵核桃树上
找到蚂蚁的本质
核桃有蚂蚁的表情
从传统的谚语中找到避雨处
梦回弥勒
依然晚睡,依旧早起
中途总是醒几次,没有在弥勒时
的深度睡眠
失眠是从秋天开始的
做梦是睡眠不好的原因
整夜整夜,在秋收的坝子赶路
扎几把麦秆插在玻璃瓶里
有一次,因为镰刀割到手指而惊醒
日落调整到秋天的时间
我被咳嗽的声音吵醒过一次,起床
看看送给老村长的哮喘药放好没有
—天梦里,一个人去镇上取快递
一天梦里,一群人去城里吃火锅
还有一天梦见风生水起的锦屏山
总是想把事情弄得圆满
不肯原谅自己
梦回弥勒
我爱这个一年四季有花开的地方
有我想见的人
我怀念一个小镇的早晨
没有我的路仿佛一下子失去孤独
一下子宽宏大量
如果没有雾
少了石头从土地中长出来的悬念
麻雀忧郁地抱着秸秆
这是我怀念的一个小镇的早晨
一辆三轮车上的夫妻俩在寒风中
去镇上
经过小石林和借道一段柏油路
村长老梅很久前告诉我
村里吃杀猪饭。我错过了
大三弦古老的琴声
这个时候太阳应该升起来了
昆虫吃掉了一部分
从来不去想完美问题的核桃树叶
一群黑山羊碰落草尖上的露水
另一群洁白的羊在一望无际的蓝天上
放牧
这是一个充满雾的早晨
我怀念的地方雾已经散去
一驾牛车正缓慢地从玉米地里
拉回满车玉米秆
老牛回头看了看旁边的水井
我怀念的是无影无踪的风
爱情一般的力量
又无以言状
在过去的日子里,有三样东西
在风中
烟叶子花、麦浪和梵高不知道的向日葵
弥勒寺
寺庙从外到里,十分安静。但
有语言,在每一寸空气中
方丈指着悬挂在半空的“方丈”二字
方为文,丈为武
他模仿写字的样子一笔带过
一招一式,比划古人手持一丈长矛
有的语言一辈子没有弄懂
看见就好
他信仰袈裟
我是布衣
方丈送客至台阶不肯留步
送至大门,这也是语言的一部分
其间经过水池
这里的鱼也是吃素的
一群鱼奔着方丈游来
寺门是一道厚重的铁门
拱手揖别。铁门挡住了视线
我回头时不知道方丈是否回头
铁门做了语言的开头
又是一个很合适的结尾
花口村
一月的最后几天,花口村的樱花
微微一笑,城里的人赶来了
削发的道姑穿着大袍,蹲在村口
一袋刚刚采摘的蚕豆卖了一大半
对面卖豆腐的女孩捋一下刘海
压低嗓子叫了一声,买豆腐吧
另一条路边坐着一位卖香火的老人
脸上写着两个字,随缘
花口村的河水清清楚楚
河边树梢上的鹊巢已经有喜鹊来过
我没有到过这里
我是因为这个村的名字而停车
这一天,我买了一点蚕豆,一把香火
无意中看见卖菜的人指缝中的泥土
西南风景:拾柴的女人
几乎在每一座大山里
我都遇见过弯腰的人
背后是一间半掩或者干脆敞开的门
我总是把车停在路边
让弯腰的人经过
想猜测一下她们的年龄和背上的
柴火的重量
对于大山,我一无所知
只能看着她们被一捆等身的柴火
压弯了腰
经过简陋的土地神时,她们
双肩耸了一下,仿佛得到了神的力量
这些傍晚拾柴归来的女人
从来不会描绘孤独
有些夏天,还可以看见蝴蝶
追逐残留在柴火上的花朵
仿佛她们没有解开过至高无上的头巾
那是离天空最近的美学
旅居者
一只蚂蚁
在一幢两层木房子里
爬上爬下
偶尔,爬去院子里
一棵老树上
一张石桌上
大多数时候,沿着墙角往返
那些借来的镰刀、锄头、砍刀
都是蚂蚁的玩具
摇篮般的小背篓
汗水浸红的竹编
蚂蚁喜欢爬到里面睡觉
一粒米饭掉到地上
于是,一只蚂蚁拥有了一座大山
唯一缺乏一盏提灯
太阳落山实在太晚
然后月亮太亮
什么也看不见的时候
黑夜也是一条道路
没有足迹
只有牙印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