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人读历卷【中诗简牍】笔记(1--4)
1【中诗简牍】2012年4月卷:探花卷6号作品
《烧炭废窑》
文/子在川上曰
烧炭的老头拉着一车木炭去了长安。
三千里路,竟然走了一千二百年。
多好的炭窑呀,有人跳了进去,
想找一点老白的灵感,或几棵大唐的杂草。
笔记:
这首诗初读会以为作者是灵感闪现,白描加夸张,或说只有一般文本处理上会使用的时空穿越。但一读再读,你会发现作者在前期构思上下了功夫,细微上处理的巧妙。
题目中,"废窑"是切入立意的钥匙,没有废窑来突出文本的社会现状,那么,文本的内容会成为无根浮萍。
文本第一行的时空穿越及第二行的夸张都极力铺垫出烧窑者的无奈与辛酸。
第三、四行极具反讽色彩.当社会现状残酷到,炭窑者崩溃时,"多好的炭窑呀,有人跳了进去"。第四行,从文字表面的浪漫主义色彩更加深了文本的悲剧色彩。从历史照应体会时,我们会想起白居易《卖炭翁》的悲哀,但当今现实比卖炭翁更悲哀,需要以死亡的代价到《卖炭翁》的时代"想找一点老白的灵感,或几棵大唐的杂草"。
2018年8月22日
2【中诗简牍】2012年5月卷:探花卷15号作品
《密码》
文/合心
水腥气越来越浓
她,从窗边走到门前
又折返窗边
找不到出去的密码
青苔一寸寸蔓延
时光也挂了潮
她,从窗边走到门前
又折返窗边
门,一直虚掩着
雨,一直在下
笔记:
生活是类似的,人类情感也是类似。诗人不是创造了生活或情感,只是捕捉到了其间的细节处,越细微越具有真实性与感染性。再加上诗技术上的处理,平和的语言会呈现出独特的语境。比如前两节的复沓,从外在看是行为的描述,从内在看是情感的徘徊,行为与情感的共 振会比单纯行为或单纯悁感的重复更具有文本张力。再比如,最后一节的两行也是细节上的场景对应,同时是情感上的想去又徘徊的流露。文本通过情与景的虚实交织,用平缓的语速,形成强大的诗性磁场。
从个人观点看,文本第四行可以考虑删减。这句话不仅与整体语境不协调,而且亳无用处。
2018年8月23日
3【中诗简牍】2012年6月卷:探花卷12号作品
《意象与意想》
文/云海无岸
绿藤爬上烟囱
讲禅。那些红尘的袅袅
渐行 渐远 渐无声
笔记:
"诗人是疯子",我想对于普通阅读者而言,读此诗的第一感觉会如此吧!但诗歌说"无理而妙",是指外在逻辑无理,但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对于一般语言表达上违背常见与常理的文字,阅读诗时需要以诗语言的意识打开内理。
如"绿藤爬上烟囱"。本诗的两个意象点,"缘膝"与"烟囱",风马牛不相及,但以诗形式出现时,意象的背后总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烟囱——实指"物质燃烧之后排放尾气的出囗",虚指"一种生活困境下内心的毁灭"。
绿藤——文本中外表现"一种向上的生长的植物",虚指"源于红尘生活的禅悟解脱"。
爬上——禅悟不脱离生活的土壤,生灭灭生相伴相生
那些红尘的袅袅——生活的困扰或心境外化为有形。
渐行 渐远 渐无声——禅悟的结果。烦恼已无忧,内心寂然。
从个人观点看,这首三行微诗,包括题目四行,保留原意不做增添只做删减会调整为:
《讲禅》
绿藤爬上烟囱
那些红尘的袅袅
渐行 渐远 渐无声
"讲禅",做题目比较好,原本题目意义不大。因为以诗形式出现的物象,本应具有"立象以尽意"的意象属性。每个意象背后都存在诗人的意想,这没有在题目中强调的意义。若是单纯物象或说物象与物象之间勾连关系,作者建立得很微弱或对某些读者来说没有关系可寻,那么无论作品如何,对于不可欣赏的读者来说诗不成诗。对于诗的隔,有时是作品关系,有时是读者关系.若是作品内在逻辑不严密,是作品不成熟,若是读者与作者在知识经验与人生经验上存在隔阂,那么,对于某种类型的诗比如意象诗或朦胧诗,变成很小众化是不可避免。但当,我们有能力写出这类型的优秀诗歌时,更不应怀疑欣赏者的阅读水平而去适应大众阅读水平。这应该是写诗歌者的一种品格。
2018年8月24日凌晨
4【中诗简牍】2012年7月卷:榜眼卷1号作品
《世外桃源》
文/高山松
你明明知道这只是一个温柔的陷阱
你明明知道这块牌匾上的每一个字,都是
装有倒须的渔钩,你还是义无反顾地
走了过去,你的一只脚
已跨过了那块牌匾,你的腰姿
仍在门槛上,扭成一朵桃花的曲线
笔记:
这首诗有一种构思的独特性,题目《世外桃源》,但只写到了世外桃源四个字的牌匾下,并在此瞬间放大维妙维肖地定格。
初读,本以为是一种除了语言之外的写作技巧,余留空间引领读者向往。确实,在这点上文本很成功,任何关于世外桃源的描述都不会是读者心目中的向往的追求,任何描述都会降低读者的期待,会减弱诗歌的意味。
再读,文本让我想起了:韩东说"诗到语言为止"。这句话有很多种理解,但在这里,它意味着诗歌放下隐喻与象征的枷锁,回归文字的最初的面目。从这点上,它在拉近诗歌与读者的拒离,极度缩小诗歌与大众阅读者的隔离。
再读,你会发现作者在进一步摒弃知识对于诗歌的蒙蔽,他在解构"世外桃源"四个字,试图放下历史在这四个字上的文化积淀。
最后一行对门匾下桃花的描述并定格,除了给有经验的诗阅读者以如最初阅读的余味感之外,同时给无经验的诗阅读者,甚至只有识字水平的阅读者以语言表达上的审美享受。
其实,从这首诗歌的如何诞生的角度来读此诗,我有一个有趣的发现:作者在试图做摒弃文字的经验遮蔽,回归文字本来面目的创作的时候,此文本的写作灵感有可能来历史文化的烙印,来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最后一段:“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作为读者的阅读,我想诗人对于世外桃源的向往从古至今从未间断过。诗人内心都有两只脚,一脚踩在那块牌匾外,一脚“已跨过了那块牌匾”。两只脚若不可同步协调一致,是不是只有一个处理方式:“你的腰姿/仍在门槛上,扭成一朵桃花的曲线“?
当一首诗,从技巧到内涵都值得一读再读,与读者的隔也很微弱时,我想这文本在某些程度上是成功的。
读到这时,我有一种读者与作者之间,自以为的会心感,这种诗写上的追求是否就是作者内心的世外桃源呢?
2018年8月25日凌晨
附1:历卷【中诗简牍】汇总
附2:历卷【中诗简牍】汇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