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素心

“告别”与“回归”,一代人的精神自醒

——读《永远的海东青》

2022-09-17 作者:素心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内蒙古作协会员、中诗网第四届签约作家素心作品选。


  青年作家赵杰(笔名:牧童)于我而言可以用“陌生”来形容,在本土作家群里,鲜少看到他的消息,甚至只言片语都很难捕捉到。然而翻开他的文字,却让我眼前一亮,顿觉本土文坛人才济济!

  《永远的海东青》讲述了两代人“告别”与“回归”土地的故事。在部队当兵的刘振武抱回来两个孩子,他把孩子交给了嫂子敖琴格日勒,让她一定将两个孩子抚养成人。临走时,留下了一个银盆,银盆上錾着一只海东青。两个孩子在敖琴格日勒的抚养下长大,女婿骆建国与村霸夏万斤结仇,嫉恶如仇的女儿刘英走上了上访之路。儿子刘俊外出闯荡,成为第一个走出杀虎营子淘金的人。而刘英的儿子骆家仁和萧衫既是亲戚,又是同一年考上大学的大学生,可大三面临毕业的他们不知何去何从。

  作家的嗅觉和洞察力非常敏锐,他把故事背景放在了二十一世纪初,而此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社会呈现出了多样性,城市与乡村,沿海与内陆逐渐拉开了距离;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也在巨大的冲击下发生着裂变。由于城乡巨大的差异,使得一部分人想迫切摆脱农村去到城市里,去追求一种更理想,更文明,更舒适的生活方式。而在国家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过程中,一系列社会冲突将在所难免。飞涨的物价和房价与人们的收入不成正比,年青人由盲目跟风到理性思考,而检验他们的生存能力和社会地位的砝码早已不再单一,他们中有人选择坚守,有人选择回乡创业。

  作家笔下的人物饱满生动,每个人物身上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和特点。刘英嫉恶如仇,最后当选村书记,谁说女子不如男。急功近利的刘俊最后的回归,是情非得以,也是大势所趋。骆家仁一心向学,希望在城里拥有自己容身的一席之地,最后通过不懈努力留校任教,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骆家仁是许许多多农村孩子摆脱现状的典型代表,他们勤奋好学,凭借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大城市里敢于拼搏,勇于吃苦,最后完成了农村到城市的华丽转身。而四处碰壁的萧衫则是另外一批人的代表,他们努力过,抗争过,但却无法在城市里立足,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最后回归乡野创业。萧衫回归杀虎营子当选村官,无疑是最精彩的一笔,这预示着中国农民已经走出落后愚昧,向知识型、专家型的华丽转变,这批人有见识、有思想、视野开阔,是新型农民的典型代表。以刘向东为首坚守土地的一批人,最后通过种大棚,实现了发家致富和自我价值的认证。作家通过骆家仁、萧衫、刘英、刘向东等一系列典型人物的塑造,揭示了当前农村有文化有理想的一代青年人,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经历的迷茫与困惑,道德与底线,信仰与坚守的矛盾冲突。他们在充满碰撞的世界里不断抵制欲望的诱惑,从自我到自卑,从自卑到自醒的成长历程,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人生思考。

  赵杰的语言特点有独属于他的特质,生活气息浓郁。一些方言俚语的巧妙运用,使他笔下的人物更加饱满立体,性格也更加鲜明。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方言俚语,穿插于文本当中,为他的故事和人物服务,不突兀,不邀功,恰到好处。90岁老人敖琴格日乐,是骆家的核心所在,也是文本的精神载体。她心地善良,抚养着革命烈士的后人无怨无悔,这位蒙古族老阿妈,嘴里时常念叨的古老谚语,是草原人民的智慧之花,是蓝色蒙古高原世代传播的真理格言。她坚忍不拔,她的孩子们从未偏离人生轨迹,她是正能量的化身,是火花、是光明,就如同她的名字,像光一样带给人们希望!

  细致入微的描写是赵杰的又一大特点,他似乎更青睐于人物内心和环境的语言建设。他的语言充满诗意 “青春醉去,音符伴着四射的舞步飘落在洁白的雪地上,繁星如许,浩瀚的银河在寒冷的冬季变得又深又远,格外料峭。整座城市仿佛盖了一层又一层棉被,人们已然入梦。”这样诗意的描写在文本中随处可见,他美轮美奂的诗意有时充满忧伤,有时充满理性与希望。作家集诗人的忧郁与小说家的麻辣于一身,把一出理想与复杂人性交织的大戏写的唯美而又接地气。

  小说由“告别”到“回归”,是当下广大农村人民群众正在经历的抉择与反思,也是社会转型期所必须经历的阵痛。小说反应了当前社会现状,并且做出了理性的分析。虽然结构略显单一,但并不影响赵杰的发挥,在他笔下,当下人们关心的话题大部分都有涉及,房价、城市人口过剩,农村人口外流,土地撂荒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作家笔下一一呈现。通过人物命运的浮沉,也完成了一代人的精神自醒。

  刘琼说:“一个优秀的作家,一定是时代认真的观察者和准确的书写者,会在历史的大框架下展开对现实的想象和构建。人类社会经历的苦难、进步和勇气,都应该收进作家的视野。”而牧童创作《永远的海东青》的积极意义就在于,他把握住了一个伟大时代的脉搏,并在小人物的沉浮奋斗史中,完成自我的精神属性与一个民族精神图腾的完美飞跃。

  本书结尾,九十多岁的敖琴格日勒魂归长生天,把錾着海东青的原型器皿传给了下一代。作家借骆家仁之口说出了海东青隐喻的民族精神:那就是勤劳奉献,仁爱包容。这也是作家通过本书要传达的核心价值观和意义所在。

  海东青是满族的民族图腾,“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它有硕大的翅膀能把太阳遮挡,它的身体像火一样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和无限的热量,作为万鹰之神的海东青永远守护着这片土地,保佑着神州华夏的子子孙孙,世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