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刘蕴瑜

跨世纪共振(组诗)

2025-05-06 作者:刘蕴瑜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刘蕴瑜,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自贡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燃烧的螺旋
——观梵高的星月夜
 
钴蓝的漩涡深处
笔触在痉挛中生长
颜料黄得如此暴烈
紫得近乎偏执,星空
是永不愈合的伤口
 
梵高先生,您让夜空
去重构所有星辰的轨迹
 
火焰在每一笔触里
埋下疯长的根系
直到巨树在颜料中暴走
沸腾,点燃厚重的油彩
灼穿整片穹顶
 
瞳孔,洁净星空
光谱暴动,漫过狂热与沉寂
直到,时间与光分离
宇宙在您左耳
永远耳鸣
 

立体主义的证词
——观毕加索《格尔尼卡》
 
油彩在亚麻布上撕开第一道弹痕
飞机残骸在画布上弯曲变型
 
一盏眼睛一样的灯
是不是恶魔之眼,牛的眼神
为什么冷漠疏离?马头张嘴尖叫
还有面临死亡的小鸟
母亲抱着小孩尸体对天的嘶吼
喷血的瞳孔里,充满血腥
 
被肢解的线条漂浮不定
那些抱着闪电坠落的头颅
正在虚空里游动
互为彼此的残骸,用金属伤口
接住所有溺亡的晨昏
那个高举着神灯的人
神秘莫测,神灯之下
却惨绝人寰
 
黑白灰是新的血色
鸽子在铅弹中解构几何学
画框是新的国境线。斗牛士卸下肋骨
把断剑焊成调色刀——黑、白、灰
正沿着几何伤口流血
血性在画布背面长满根须
每一根,都是
还在生长的证词
 

        触觉几何
——伦勃朗犹太新娘
 
在伦勃朗调色盘里
藏着最柔软的方程
三角型的构图,成为
最古老的几何美感
两枚无名指用哑剧对白
不知是不是在焊接
一道光的接口
 
他的手悬停在她腹部
笑意,在睫毛上轻颤
那些未曾说出的誓言
她隆起的腹部
是另一个尚未命名的星球
 
而我们仍在破解
两具躯体的对话
怎惹得梵高愿用饥饿
喂养燃烧的瞳孔
 
是不是体温能焐热
十七世纪的那个清晨
就能焐热热寒冷的
人间
 
 
 倒牛奶的女仆
——再读维米尔油画
 
你的姿势与深情
像在完成某种仪式
 
你倾倒的并非牛奶
是晨光在陶罐里发酵的时辰
暗影爬上墙角,却不知
神性正从你微微发红的手臂滴落
 
静默如此稠密
连藤篮的孔隙都毫无察觉
只有桌布褶皱里,藏着
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黄与蓝在围裙上达成契约
窗格上,线条与散光和平共处
 
终其一生,只为接住那一束
斜了四百年的光
而它始终悬停在瓷坛边缘
将倾未倾,钉子始终在墙上
保持着锐利的沉默
 
而在你的双手间
整个荷兰,缓缓流成
一道光的河 
 

       光,这唯一的同谋
 
      ——重读弗拉戈纳尔门闩
 
光,这唯一的同谋
门和闩,无需更多见证
帷幕的深红里
解开丝绸的抵抗
如同解开一道
早已失效的律令
 
门外是水洗的月光
门内,是两颗纽扣
解开的审判
 
这危险的黄金
这颤动的绿,被一道斜光钉在
永恒的门扉,欲望与禁锢
不过是,未干的色彩
门轴停在十八世纪"关闭"
这个动词后面
争论了多少个世纪
 
所谓审判,不过是
一具门框,框住
两具正在剧烈燃烧的
蜡烛
 
 
 倾泻似光
 
—— 观莫奈的睡莲
 
水影之下,涟漪
在画布上蔓延,色彩
绿得如此专制
红得近乎叛逆,水面
是永不干涸的契约
 
莫奈先生
您让月光患上白内障
去解构所有轮廓的边界
 
光在每一笔触里
埋下未成熟的种子
直到色彩在每一笔溃散
倾泻,浸透每一寸油彩
融化整座花园
 
视线,忽然失焦
色阶开始流动
渗入几个世纪,直到
永恒
 
 
梵高与向日葵
 
他调匀整个夏天的色调
在陶罐里,种下太阳
 
颜料在血管里
沸腾,画布比麦田更饥渴
寻找金色的光
十二朵向日葵同时转向
画布背面的绝唱
扭动一片金黄
 
每一片都是未写完的信
每一笔都裹着鎏金的火
 
被碾碎的,被晒伤的
被梵高咬破的
看得见与看不见的金黄
 
这些金黄的伤口
从不流血,当大地
开始焚烧记忆
从耳廓,到世界尽头
我们醒来,在向日葵里拾起
自己的光 
 
 
毕加索
—— 读亚威农的少女
 
二十世纪,你令颜料
在平面上暴动,推翻
所有透视的温柔
少女用几何形的眼睛瞪我
 
我被一片色块
砸中左眼,现在只能用右眼
观看侧面的鼻子,以及
侧面的脸上正面的眼睛
 
透视与比例,画中女子
乃至巴塞罗的街道,突然卷起
立体主义风暴
 
这是不是最温柔的杀手
令所有的想象都飘在空中
 
而死亡,正从素描本的折痕里
慢慢爬出来,颜料大逃亡
而时光,在画框之外
突然凝滞 
一束未调匀的蓝,正从眼前 
逆流回1907年的调色盘 
 
而生命,却从断裂的几何中
迸发出新的解构与光芒
 
 
彩虹落在披肩上
——读密莱盲女
 
雨后,彩虹
垂落在她的披肩上
像一道无法签收的问候
数着草的颤栗
风过处,整个原野
在她指间金黄
 
妹妹说的什么
她默默地听着,某种轻盈
立刻在掌心融化,这是
第三种触觉
比风具体,比雨模糊
 
所有色彩,都在她耳蜗里奔跑
金黄的麦浪沙沙作响
深紫的云,声音低沉
而彩虹的声音
十分嘹亮
 
被风掀开的心事
烙在眼睑背面
而大地以沉默的脊背
驮起所有
失明的彩虹


            锻打黎明
——读罗丹加莱义民雕像
 
六位勇士,六种疼痛
朝着不同的方向
 
低垂的头颅布满荆棘
颈椎弯成的问号,钉死在
罗丹的十四世纪!而那一把钥匙
永远悬在未合拢的掌心
 
死亡,正从瞳孔深处
浮出地平线。六具躯体
六种火焰六种光
 
脚步生根处,青铜裂缝
暗红的血,在雕塑内部汹涌
 
罗丹用自己的骨肉凿像
每凿一寸,世纪便后退一分
直到自由,从裂痕中迸发
六具光的灵魂
锻打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