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顾偕

太阳——生命的光焰

——简评顾偕思想抒情长诗《喷薄》

2020-06-22 作者:苗雨时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著名评论家、教授苗雨时评顾偕的诗。


  苗雨时:河北廊坊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中国作协协会员,著名诗评家。著有《诗的审美》、《燕赵诗人论稿》、《从甘蔗林到大都会·当代诗歌卷》等。

       站在高山之巅、大海之滨,眺望那遥远天际,看一轮红日从漫漫暗夜中,倏然跃起,刹那间,宇宙敞开壮阔的胸怀,任其鼓动金翼飞升。海涛汹湧,大地生动。于是,火、热、生命,光明,一下子打开了辽阔、壮美的世界。
        关于太阳的认知,是从远古神话开始的。西方有阿波罗的传说。中同有六龙御的故事。据说 羲和驾着六匹马拉的神车,载着太阳,从东海扶桑出发,驰过天宇,一直向西方奔去。而太阳的科学属性,则是宇宙天体太阳系的一颗恒星,它给地球带来了光和热,化育了自然万物和生命。经由历代长期的人文漫润和审美诗化,现在已成为集神性、物性和人性为一体的人类文明的象征符号。
        亿万斯年,人们对太阳的观照,从初始的激情拥抱,渐趋平和,如今已转变为宁静的哲学思考。诗人把生命投入太阳,太阳把神性还给人类。于是,他在“黑暗”与“光明”的回旋中,让自己处于“诞生的中心”。他迷茫而清醒的“耸立”,感受到“暖流”的奔涌和幻想的开启。而“泉水”的喧哗、山崖的“窒息”,都确证了他的生命的“存在”。这种“存在”,不只是灵魂,而首先是肉体,是生命的“呼吸”、脉动和“延伸”。生命如太阳,它穿越自然万物的“覆盖”,默默地去寻找“自由”和“爱”,拨开“云翳”和尘埃,让“种子”冲破土壤,开出花朵,去迎接春的斑斓与烂漫。
崇拜太阳,就是崇拜自己。重复的仰望,可能使人惓怠。但在“裂变”的颤抖和“死亡”的奔跑之间,在“渴望”与“惶惑”的交博里,每一次新的抬头,“仍在躁动着突破的震荡”。因为太阳是理性的光芒。它射穿事物万千表象,而直抵本质的“虚妄”。它从“历史”的无尽“悲哀”中,叩问“纯净”本真的此在,使它“映现”令人惊奇的“命运”。它以“一千年的闪电”,放出“爱”的光泽,给土地以“释放”。让“即使是匆匆过客”,也获得生存的权利和自由。这是一座人类在大地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太阳是信仰。信念是一种对生命的关注,是一种对人性良知的信奉,也是一种人类梦想的聚结。信仰,给予生命“升华的活力”,和“呼啸”的“壮丽”。它为曾经的历史“空壳”,增添心灵“漫长的抒情”;为疲惫的世界,注入“创造的泪水”。让“血液”浓重,让“真诚”神圣,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真理”的言说者。然而,真理并不是“破败的规律”。它的强列的辐射的“光芒”,要在深刻的“沉思”之中,穿过“错误的云霄”,拨开虚假的“幻影”,拒绝“教条”的重复,才能划破历史“神秘”的帏幔,而放射出“火焰”的光华。在人的一生中只有“真理”,才能给他以“梦想”。在生与死、过去与未来的“绞结”中,向死而生,生得伟岸,向生而死,死得光明;从已知到来知,从瞬间到永恒。这就昭示了人类的生死哲学和宇宙运行的绝对律令。
          海子说:“太阳扶着我站起来”。而诗人顾偕却托举着太阳升起来。这太阳,是生命,是灵魂,是精神,人文理性,是照天地宇宙的“大道”之光。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曾提出艺术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日神精神”,追求理性的超越的世界。“酒神精神”,则注重个体内在情绪的抒发。显然,这首长诗,体现的是日神精神。诗人的写作姿态,超然宁静,以激情携理智的审美思维,纵横开阖,汪洋恣肆,并以倾诉与象征联绵的话语方式,塑造了一座太阳神的大理石雕像:庄严,肃穆,雄伟,辉煌。它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光辉灿烂,照亮着人类文明的走向!

                         2020.6.21于廊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