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三年八月十八日事件
2018-07-01 作者:甘建华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次
一个人的“气象”,别的人是可以感觉得到的。我初见洛夫先生时,的确也有这个感觉。在我现今的印象中,洛夫先生有王者气象,他是诗歌的帝王,文学的帝王,谁都无法与之相比。
2010年10月20日,洛夫先生与甘建华(左)在家乡衡阳留影。
1963年8月18日中午,台北平溪祼泳。前排左起许世旭、商禽、洛夫,后排左起辛郁、楚戈。许世旭相机自拍,留下赤裸裸的历史镜头。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教授回忆说,民国五年(1916年),他在北大当学生时,第一次到校长办公室去见蔡元培先生。甫一进去,就感觉到蔡先生有一种“光风霁月”的气象,而且满屋子都是这种气象。这就说明,一个人的“气象”,别的人是可以感觉得到的。我初见洛夫先生时,的确也有这个感觉。在我现今的印象中,洛夫先生有王者气象,他是诗歌的帝王,文学的帝王,谁都无法与之相比。
洛夫先生3月19日病殁后,大约有十来天时间,我一直处于恍恍惚惚之中。说是没有精神也不对,能吃能睡,正常读书写作,却又总是感觉有一件什么事情没有做,总是感觉先生在暗中提醒我却又未曾点明。
这就熬到了3月29日晚上,坐在电脑跟前,无缘无故地敲打出“先生问”几个字——啊?这不正是我连日来起意写一首纪念先生的诗歌吗?于是顺着思维,一路溜溜地写下去:“燕子山今春的花事如何/对门岭上的油菜花旺不旺/我家房前那株年柑子/结的果多不多/听说去年秋冬的雨水少/果子是不是有点苦/那树柚子呢 橙子呢”。诗中写到的花与果,的确是几天前在洛夫旧居前举行追思会时,亲眼看到的各种事物。其时油菜花开得甚好,漫山遍野,金黄灿烂,让人的心里无端地柔软。那株结满果子却无人采摘的树,我不知道名字,请教了好几个乡亲才知道俗名,至于学名却没有一个说得出来。
写完《先生问》,思绪还在激情飘扬中,突然想到那年在雁城宾馆,先生与我两人叙谈的情景。他先是问及我的年龄,回答1963年8月,他突然呵呵呵地笑了起来,我莫明其妙,傻愣愣地看着他。这是我见他笑得最酣畅的一次,往常他虽然也笑,但都是有所节制,适可而止,因为他平时给人的印象,有一种天生的不怒自威。待笑够了,他才缓缓地告诉我,正是那年那月,他在台北宜兰县平溪乡,与诗友痖弦、商禽、辛郁、楚戈,还有正在台湾师范大学念博士的韩国诗人许世旭,在一个深谷涧水祼泳并摄影留念。
先生说,那天正是我的女儿莫非的周岁生日,他们是应我们的邀请前来庆贺。除了我以外,他们都还没有结婚,甚至都还没有女朋友。几条大汉就像欧阳修《醉翁亭记》说的那样:“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旁边的厨房里,我妻和一位姓游的漂亮小姐在忙活着。喝完酒,吃过饭,大家商议去爬山。但游小姐告诉我们,附近山谷中有一口深潭,水色澄碧,人迹罕至,可以游泳。大家都是三十多岁的年轻人,精力旺盛得不得了,全部接受游小姐的建议——游泳去!走了半个多小时,一看的确是常人不到之处,不但风景殊佳,而且蝉鸣声让山谷显得格外幽静。可问题也随之而来,我们都没有带游泳裤,如何是好?这时候,只听商禽一声吆喝:“这样的荒天野地,要什么游泳裤?脱吧!”然后第一个脱得精光,跳进了深潭之中。我们也一个个效法,成了浪里白条,只有不会水的辛郁在浅水处游玩。游累了,我们都躺在沙滩上晒太阳,许世旭拿出相机来拍照。开始大家面面相觑,集体祼泳就已经惊世骇俗了,如果再拍裸体照,那不成了花花公子吗?但是既然祼泳了,又有什么可怕的呢?国外不也有天体浴场吗?我们只能算是在台湾这个小岛上,做第一个吃螃蟹者吧?拍第一张照片时,痖弦还摘了一片水姜花叶子将私处遮盖,第二张大家根本无所顾忌,一个个抬头挺胸,在镜头下毫无羞涩地摆出各种姿势,显示男子汉大丈夫的体魄,只是每个人都将双腿夹得紧紧的——毕竟还是中国人嘛!
“这都是我们年轻时的荒唐事,现在回想起来,只是觉得洒脱得有趣,洒脱得近乎胡闹。”先生说完这番话,有人敲门,来客了,我们的交谈戛然而止。
时隔多年,我在晴好居回忆这桩趣事,边笑边轻松地照录下先生的语气,完成了《先生说》这首诗,与前面的《先生问》组合在一起,便成了《先生问与说》。中诗网翌日推出,新湖南客户端接踵而上,又有新浪微博、今日头条的支持,浏览量很快过了10万+,用一句“好评如潮”不算过份吧?
5月初,有朋友建议将这两首诗请人朗诵,可能更加好玩,我立即想到了曾在青海油田电视台工作时的同事、国家一级播音员何曦霞。5月11日,中诗网音讯频道上传后,半个小时即过5000浏览量,接着人气刷刷刷地往上飙升。
又过几天,晚上闲来无事,翻读洛夫先生散文集《大河的潜流》,见目录有《祼泳记》,赶紧找到这一篇——我的天!他们当年在台北平溪祼泳那天,正是1963年8月18日中午,而那一天那一刻,不刚好就是我出生的时辰么?怎么会这么巧呢?记得他当初给我说这件事时,并没有问及我的生辰具体日期。“那是一九六三年八月/我们在千里之外的台岛/开着所谓的风气/或者说敢为人所不敢为/你在家乡湖南衡阳/一个名叫茅洞桥的镇上/呵呵呵 发出了/婴儿的第一声啼哭”请注意我最初写诗时的胡诌,居然与民间习称的八字神奇地对应上了,尤其是“婴儿的第一声啼哭”,简直就是金口预言啊!如果在这之前知道是十八日,我一定会写进去的。难道历史真的有这样的机缘巧合?这恐怕是我和洛夫先生都没有想到的。看来以后不能乱说话了!冥冥之中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我将这事发到微友圈,大家都感到的确不可思议,从各个角度进行论述,给我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思考。何曦霞是前述事件的亲历者,说:“这不仅仅是一种巧合,更应视为你与洛夫先生有一种割不断的情缘,或者说你们俩有某种心灵感应、心气相通吧!”她建议将“十八日”三个字加上,重新录制一遍,但我想了想,还是保留这个缺憾吧!
洛夫先生3月19日病殁后,大约有十来天时间,我一直处于恍恍惚惚之中。说是没有精神也不对,能吃能睡,正常读书写作,却又总是感觉有一件什么事情没有做,总是感觉先生在暗中提醒我却又未曾点明。
这就熬到了3月29日晚上,坐在电脑跟前,无缘无故地敲打出“先生问”几个字——啊?这不正是我连日来起意写一首纪念先生的诗歌吗?于是顺着思维,一路溜溜地写下去:“燕子山今春的花事如何/对门岭上的油菜花旺不旺/我家房前那株年柑子/结的果多不多/听说去年秋冬的雨水少/果子是不是有点苦/那树柚子呢 橙子呢”。诗中写到的花与果,的确是几天前在洛夫旧居前举行追思会时,亲眼看到的各种事物。其时油菜花开得甚好,漫山遍野,金黄灿烂,让人的心里无端地柔软。那株结满果子却无人采摘的树,我不知道名字,请教了好几个乡亲才知道俗名,至于学名却没有一个说得出来。
写完《先生问》,思绪还在激情飘扬中,突然想到那年在雁城宾馆,先生与我两人叙谈的情景。他先是问及我的年龄,回答1963年8月,他突然呵呵呵地笑了起来,我莫明其妙,傻愣愣地看着他。这是我见他笑得最酣畅的一次,往常他虽然也笑,但都是有所节制,适可而止,因为他平时给人的印象,有一种天生的不怒自威。待笑够了,他才缓缓地告诉我,正是那年那月,他在台北宜兰县平溪乡,与诗友痖弦、商禽、辛郁、楚戈,还有正在台湾师范大学念博士的韩国诗人许世旭,在一个深谷涧水祼泳并摄影留念。
先生说,那天正是我的女儿莫非的周岁生日,他们是应我们的邀请前来庆贺。除了我以外,他们都还没有结婚,甚至都还没有女朋友。几条大汉就像欧阳修《醉翁亭记》说的那样:“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旁边的厨房里,我妻和一位姓游的漂亮小姐在忙活着。喝完酒,吃过饭,大家商议去爬山。但游小姐告诉我们,附近山谷中有一口深潭,水色澄碧,人迹罕至,可以游泳。大家都是三十多岁的年轻人,精力旺盛得不得了,全部接受游小姐的建议——游泳去!走了半个多小时,一看的确是常人不到之处,不但风景殊佳,而且蝉鸣声让山谷显得格外幽静。可问题也随之而来,我们都没有带游泳裤,如何是好?这时候,只听商禽一声吆喝:“这样的荒天野地,要什么游泳裤?脱吧!”然后第一个脱得精光,跳进了深潭之中。我们也一个个效法,成了浪里白条,只有不会水的辛郁在浅水处游玩。游累了,我们都躺在沙滩上晒太阳,许世旭拿出相机来拍照。开始大家面面相觑,集体祼泳就已经惊世骇俗了,如果再拍裸体照,那不成了花花公子吗?但是既然祼泳了,又有什么可怕的呢?国外不也有天体浴场吗?我们只能算是在台湾这个小岛上,做第一个吃螃蟹者吧?拍第一张照片时,痖弦还摘了一片水姜花叶子将私处遮盖,第二张大家根本无所顾忌,一个个抬头挺胸,在镜头下毫无羞涩地摆出各种姿势,显示男子汉大丈夫的体魄,只是每个人都将双腿夹得紧紧的——毕竟还是中国人嘛!
“这都是我们年轻时的荒唐事,现在回想起来,只是觉得洒脱得有趣,洒脱得近乎胡闹。”先生说完这番话,有人敲门,来客了,我们的交谈戛然而止。
时隔多年,我在晴好居回忆这桩趣事,边笑边轻松地照录下先生的语气,完成了《先生说》这首诗,与前面的《先生问》组合在一起,便成了《先生问与说》。中诗网翌日推出,新湖南客户端接踵而上,又有新浪微博、今日头条的支持,浏览量很快过了10万+,用一句“好评如潮”不算过份吧?
5月初,有朋友建议将这两首诗请人朗诵,可能更加好玩,我立即想到了曾在青海油田电视台工作时的同事、国家一级播音员何曦霞。5月11日,中诗网音讯频道上传后,半个小时即过5000浏览量,接着人气刷刷刷地往上飙升。
又过几天,晚上闲来无事,翻读洛夫先生散文集《大河的潜流》,见目录有《祼泳记》,赶紧找到这一篇——我的天!他们当年在台北平溪祼泳那天,正是1963年8月18日中午,而那一天那一刻,不刚好就是我出生的时辰么?怎么会这么巧呢?记得他当初给我说这件事时,并没有问及我的生辰具体日期。“那是一九六三年八月/我们在千里之外的台岛/开着所谓的风气/或者说敢为人所不敢为/你在家乡湖南衡阳/一个名叫茅洞桥的镇上/呵呵呵 发出了/婴儿的第一声啼哭”请注意我最初写诗时的胡诌,居然与民间习称的八字神奇地对应上了,尤其是“婴儿的第一声啼哭”,简直就是金口预言啊!如果在这之前知道是十八日,我一定会写进去的。难道历史真的有这样的机缘巧合?这恐怕是我和洛夫先生都没有想到的。看来以后不能乱说话了!冥冥之中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我将这事发到微友圈,大家都感到的确不可思议,从各个角度进行论述,给我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思考。何曦霞是前述事件的亲历者,说:“这不仅仅是一种巧合,更应视为你与洛夫先生有一种割不断的情缘,或者说你们俩有某种心灵感应、心气相通吧!”她建议将“十八日”三个字加上,重新录制一遍,但我想了想,还是保留这个缺憾吧!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