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见旭,记忆中的瓷河
“在一个秋夜,借星光爬上了山梁,瓷镇上无数的烟囱正间断地吐着火舌,蓝莹莹的天幕上,群星闪烁。我忽然想,烟囱多像倒立的毛笔,它蘸着窑火在天幕上写诗……”这是18岁时的苗见旭在被情感所困时,夜登神垕大刘山,俯瞰古镇时的真切感受。多年以后,苗见旭将当时的只言片语倾注笔端,写成《瓷镇上的事物——烟囱》一文,发表在《散文》杂志上。此时的他,已经是颇有名气的散文家,也成为钧瓷行业响当当的人物。
窑火千年的神垕古镇,有着太多值得铭记和书写的内容。作为土生土长的神垕人,苗见旭从记事起,就感觉到瓷镇神垕与周围的与众不同。“小时候常给在钧瓷一厂工作的父亲送饭,当时厂里的一些工人在十几孔老窑洞里干活,我父亲在那里拉坯。冬天的时候,窑洞的角落里有一个大煤火,煤火的蓝色火焰有一尺多高,窑洞上方热气冷气交汇,形成流动的水汽,如云雾一般。”苗见旭说,五六岁的年纪,在父亲工作的那孔用山石砌成的窑洞里,有着他太多的回忆。父亲坐在轮盘旁低头拉坯,手臂上的血管如蚯蚓一般,这样的形象在他心里始终未曾忘记。
厂房中的坯架子、作坊外的皂角树、窑洞里父亲拉坯时被火光投射在墙上的影子,都成为苗见旭童年时玩耍的内容。蓝炭、泥耙(制泥工具)、螺铃、烟囱……这些在神垕镇常见的事物,却构成了苗见旭记忆中独特的古镇形象。
在苗建旭的记忆中,瓷镇上另一个不可磨灭的事物,就是那条穿镇而过的河流——肖河。
在苗见旭看来,肖河也许是世界上唯一一条流淌瓷片的河流了。在他的《瓷镇上的事物——肖河》一文中,苗见旭这样描写肖河:“30年前夏天的一个傍晚,也许是晚霞满天,我赤脚走在肖河清浅的河水里,第一次注视满河道五彩斑斓的瓷片。在这之前之后的几年里,我一直不知道或者压根儿就没关心过这条河流的名字,潜意识里,我总觉得,河就是河,不管叫它什么,它都不在乎。它是河,它流水,流鹅卵石,流淌其他河流所没有的五光十色的陶瓷碎片。”
苗见旭说,从他记事起,穿镇而过的肖河就给他留下了太多美好的记忆。河水清澈,河里的小鱼、蚂虾、螃蟹很多,夏秋时节,常和小伙伴们下河摸螃蟹,捉小鱼。无意中,他会在河中摸出很多古瓷片,五颜六色。有时,他还会将瓷片磨成圆形,与小伙伴们相互媲美或当玩耍时的赌注筹码。至于河中为何这么多瓷片?这些瓷片是从哪里来的,当时他还没想那么多。
无聊时,他就找些碎瓷片到肖河边去打水漂儿,“水漂儿”跳跃着在清静的肖河上留下一连串相互交连的涟漪,然后慢慢飘落河底。他还爱到肖河看大姑娘、小媳妇在河边洗衣服,清澈的河水、女人洁白的腿脚,还有河底五颜六色的瓷片,都会让苗见旭浮想联翩。如果有外乡亲戚家的小伙伴来家里做客,苗见旭就会带着他们去肖河边拣瓷片,看着小伙伴们为捡到一片漂亮的瓷片而欢呼,苗见旭感到十分骄傲。
中学时期,苗见旭将生活中关于古镇一点一滴的感悟都记录下来,在他当时的文章中,经常出现蓝炭、厂房、烟囱等词语。至今,苗见旭清晰地记得,他在报章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在《许昌日报》上发表的《我哥和我》一文。“当时我在许昌师专求学,在那篇文章中,我主要写的是我和我哥在我父亲拉坯的钧瓷作坊的技艺和在神垕老街中玩耍的童年趣事。此后,我在校园刊物上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苗见旭说。
许昌师专毕业以后,苗见旭回到家乡,做起了教师,教书育人。在工作之余,他经常进行文学创作。1993年,其散文作品《台阶》发表在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主办的《散文》杂志上,在许昌文学界小有名气。此后他担任神垕镇二中校长,借调到禹州市委政研室工作后又返回神垕任二中党支部书记。
“在父亲的影响下,我对钧瓷充满感情,2005年,我创办了自己的窑口。”苗见旭说, 2005年初春,从小在“钧瓷窝儿”长大的苗见旭,在父亲的帮助下,创建了龙山钧瓷坊。一开始并不成功,他当时连烧了四窑,都没能烧出一件像样的作品,花费很大。要不要继续下去?苗见旭拿出所有的积蓄,决定再最后尝试一次。
“那天天不好,刮着西北风,父亲劝我说等等吧,可我不想再等下去了,不成拉倒。经过长时间的煎熬和等待,到了开窑时,放眼望去都是残品。”苗见旭说,他当时已经泄气了,可到了最后,他在窑炉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挂盘作品,荷口造型,以紫红色为底色,上面的白色小圆点密密匝匝,就像一朵成熟的向日葵,在其左上方有一个圆形的白色斑块,斑块里有蓝色的云带,极像天上圆圆的月亮。苗见旭给这个挂盘取名为《香荷千年》,并赋诗一首:“妙手摘得荷叶鲜,大珠小珠凝玉盘;若非神火钧窑变,何留清香一千年?”
此后,苗见旭将精力投入到钧瓷创作中。建窑以后,父亲陪着他烧窑、指导创作。夜深人静时,父亲和他聊起神垕镇,也聊起古镇的传说和故事。这些人和事与苗见旭的记忆串在了一起。从那时起,苗见旭有意识地开始创作“关于瓷镇上的事物”系列文章。
在《童年纪事》里苗见旭这样写道:“童年时,瞒着家长,偷偷地摸到楼顶,透过窗子,去看大龙山。朝霞里,顺着长绳一样的山路,一队骡马冉冉而下,‘叮当,叮当’的铃声隔了肖河传过来,隐隐约约。附近窑场里烟柱也升起来了。直直的、曼曼的,系着此起彼伏的鸡啼,系着山红豆一样的太阳。”大龙山、骡铃、烟囱、窑厂……可供苗见旭创作的瓷镇事物取之不尽。
《瓷镇上的事物——肖河》《瓷镇上的事物——文庙》《瓷镇上的事物——窑神庙》《瓷镇上的事物——蓝炭》《瓷镇上的事物——烟囱》《瓷镇上的事物——泥耙》……一系列文章陆续在《散文》《散文百家》《北京文艺》《河北作家》《文艺报》《中国艺术报》《许昌日报》等报章杂志上发表。在30多篇文章里,苗见旭将自己的独特感悟与神垕的事物紧密联系在一起。有不少旅游的人正是看了苗见旭的文章,对神垕古镇充满了向往,从而来到神垕。
“用文字去记录、展示神垕,在窑火的洗礼中,我想把古镇的风貌写出来,展示给更多的人。”苗见旭说,他期望用文字的独特魅力和张力表达人文情怀。“我既是一名作家,也是一个‘钧瓷人’,我有责任将神垕的故事和人文风貌用文字展现出来。神垕能够写的东西太多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仅有事物,还有故事。”
如今的苗见旭,创作的钧瓷作品多次获奖。《泰尊》《祥龙鼎》《龙凤呈祥》《鸡心碗》等广受好评。他写的“瓷镇上的事物”系列文章更是影响深远。他希望在神垕流传千年的钧瓷烧制中,注入更多文化元素。正如他在《瓷镇上的事物——文庙》中写的:钧瓷需要文化的支撑,这种文化的根脉几百年前我们的先人就从曲阜的孔庙里接回来了,它就在我脚下的土地里。
苗见旭,男,中共党员,1969年生,大学学历,禹州市神垕镇人。河南省陶瓷学会副秘书长,禹州市钧瓷行业协会秘书长,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钧瓷烧制非遗传承人,龙山钧瓷坊董事长,禹州市作家协会主席。199O年至今,陆续在《散文》《散文百家》《北京文艺》《中国作家》《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教育报》等二十多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百余篇,作品多次获奖。
2O12年,钧瓷作品《祥龙鼎》荣获第二届中国大地奖金奖。2O16年《祥龙鼎》又荣获许昌市钧瓷“斗瓷”大赛第一名。《龙凤呈祥》荣获2013年钧瓷窑变创新大赛金奖,荣获2O16年CHlNA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赛银奖。《泰尊》被定为2O18中国北京可持续发展高端论坛礼品,并被欧元之父蒙代尔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