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云集,“傅雷杯”全国文艺评论奖颁奖了
7月6日是傅雷故居修缮后开馆一周年的纪念日,“傅雷杯”全国文艺评论奖颁奖典礼在上海市傅雷故居举行。
当天的颁奖活动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上海市浦东 新区航头镇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王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涌豪,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马文运、孙甘露,上海市作家协会研究室主任、原《上海文学》主编杨斌华等上海文艺界大咖,以及张荣国、沙克、李永涛、杨荣昌、江飞等获奖文艺评论家,上海市及浦东新区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了颁奖活动,可谓名家云集,盛况空前。
本次“傅雷杯”全国文艺评论征文大赛共征集到来自27个省市自治区的参赛投稿,经专家评审,张荣国所著《傅雷的美术批评观研究》获得一等奖,沙克所著《论述 <天堂电影院>的音乐语义和功用》及李永涛、杨荣昌的文艺评论作品获得二等奖,江飞、苏勇、林元跃等6位作者的作品获得三等奖,另有30位作者的作品获得优秀奖和入围奖。
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航头镇,作为傅雷先生的出生地正在持续发力,形 成品牌,努力将傅雷故居建设成为文艺评论的好赛场、传承家文化的好学堂、 航头的文化客厅。通过傅雷文化品牌的积极打造,用鲜亮清澈、营养美味的文 化之水滋养人心,为建设更有魅力、更有活力、更有温度的人文浦东助力添彩 。
附:
论述《天堂电影院》的音乐语义和功用
沙克/
【提要】:现代电影的艺术表现方法多样,并非所有杰出的影片一定要有原创音乐相配,检验电影配乐对于一部影片价值的功用如何,可以剥离消除其中的配乐,对有无配乐的影片观赏效果加以鉴别,即可得知答案。《天堂电影院》的主题音乐、爱情主曲,以及苦难分曲、成长分曲和衬连曲,交织着朵朵与家庭、朵朵与教堂及神父、朵朵与电影院及艾弗莱多、朵朵与艾莲娜四条情节主线,形成彼此相关、确定性表义的立体交叉的影片语言结构,内含弹性的分隔空间,用于主旨语境的起承转合。所有这些配乐,一方面成为影片离不开的音乐台词,濡染人物的心里情绪,营造细节氛围,推动情节发展;另一方面,它们自身的语感、语义系统又具有多解的不确定性,也可以独立存在,组构成纯音乐。
意大利电影《天堂电影院》于1988年至1990年在世界各地上映后,获得了第62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以及意大利大卫奖、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欧洲电影奖、法国凯撒奖,美国金球奖、韩国青龙奖、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等众多国际大奖和分类奖项;《天堂电影院》的成功因素中,少不了原创配乐对电影情节和人物表演的助动作用,原创配乐是这部影片的心理情绪语言,具有与情节血肉交融、难解难分的音乐台词的性质,在语义和效能上与人物台词同等重要,甚而具有超出人物台词的功用。
与此同时,《天堂电影院》不仅获得了第33届意大利大卫奖及第44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的最佳原创配乐奖,而且为世界各地不同审美趣味、欣赏口味的受众所热爱,佐证了其电影音乐的精湛卓越。《天堂电影院》的音乐创作人埃尼奥·莫里康内,是意大利的电影配乐大师,曾为电影《八恶人》配乐而获得第88届奥斯卡奖,还荣获过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他的音乐创作涉及古典音乐、爵士乐、摇滚乐、流行音乐及意大利民族音乐等等,这种天才般的音乐渊博性,适应着电影艺术的各种表现诉求,奠定了他电影音乐教父的地位。埃尼奥·莫里康内在《天堂电影院》中倾注了自己的音乐精华,使影片主旨和观赏效果得到了整体的增值。
[主题音乐和爱情主曲,切题定调及释义]
赏析电影的原创音乐,应从观看影片开始,细察人物情节与音乐语言的互存关系,判别它对影片的艺术影响和独自魅力。《天堂电影院》里的系列乐曲,由于其无所不在的渗透性和助演效能,成为人物台词以外的诉诸听觉的心理情绪语言,无法从人物和场景中分离开来的音乐台词,紧连着影片的情节气氛和细节状态。《天堂电影院》的主人公萨尔瓦多,是西西里岛一个小镇上的八岁小男孩,人们都爱叫他的小名朵朵,他是个超级影迷,极有电影细胞的鬼机灵。朵朵历经二战造成的家庭磨难和生活辛酸,长大后又饱尝爱情曲折,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故事,都缘于对电影的酷爱。小镇里有个老放映员艾弗莱多,同情喜爱失去父亲的朵朵,没有子女的他对朵朵视同己出,教会他放电影,爱护他成长,激励他到罗马去拓展未来;临终前艾弗莱多兑现了四十多年前对小朵朵的承诺,转交给大朵朵一盘“吻戏片”,那是当年因为“有伤风化”被迫剪掉的电影亲吻裸露镜头的拼接片。朵朵从天真顽皮的孩童变成为头发花白的中年人,一直忠于他和艾弗莱多的友情,曾冲进电影院的火灾中救出被烧瞎双眼的艾弗莱多,终生都在感念着艾弗莱多的为师为友之恩。朵朵从小小的放映员变成为电影大导演,一直忠于初恋情人艾莲娜,到最后却是单身一人,自尝世态炎凉,感悟生命之爱的奥秘。
本文通过对173分钟版本的《天堂电影院》的细察领会,完全以影片中的原创配乐为依据,而避开影片之外相关的延伸乐曲和解释,试将原创配乐分类为主题音乐、爱情主曲和苦难分曲、成长分曲,以及衬连音乐和散段乐声,然后逐类分析其作为影片音乐台词性质的语义和功用。
“主题音乐”(Paradise Cinema Theme)。影片开幕到第三分二十秒时,画面由西西里岛朵朵老母亲家的电话座机,转向罗马市区的夜晚,功成名就的电影导演朵朵开车驶回自己的住处,在即将得知艾弗莱多去世的消息前,主题音乐第一次奏起。钢琴和声,提琴独奏,弦乐伴奏,黑管独奏,弦乐伴奏,钢琴和声交接奏响。往后的情节发展中,这曲主题音乐以不同的配器组合、演奏方式,奏响在正叙和回忆的多个场景里:因火灾失明的艾弗莱多在放映室里和小朵朵聊天,抚摸他的脸,一张孩子脸切换(长大)成了青年的脸;朵朵用小放映机在放映室往墙壁上放映自己随拍的户外短片,出现了艾莲娜的镜头;艾弗莱多和朵朵坐在小镇巷子里的门槛上,给他讲一个士兵爱上公主的忧伤无果的故事;1955年的新年前夜,朵朵在艾莲娜家的楼下苦等她的爱情应允;多多在放映室的窗口拿着手表等待艾莲娜赴约;朵朵和艾弗莱多在海边散步想起艾莲娜;朵朵离别三十年回乡走进妈妈为他特别布置的新房间,墙面挂满了他从前收集的那些电影剧照、海报和他成长经历的照片,旧桌子上放着他使用过的小摄影机、小放映机等物品,还有那些床、自行车和椅子等旧物;朵朵来到废弃的电影院放映室,找到了从前艾莲娜留给他的那张字条;等等。
下面来辨听主题音乐的一组画面演示。青年朵朵在艾弗莱多的教诲激发下,坐火车离开小镇去罗马拓展未来,火车启动时朵朵趴在敞开的车窗口回首张望,站台上的妈妈和妹妹向他挥手惜别,一身黑衣的老神父跑来火车站,摊开两臂用哭声呼喊着朵朵,取下黑礼帽向朵朵挥动;此时的主题音乐由黑管独奏起来,弦乐伴奏、钢琴和奏,艾弗莱多低头从裤兜里掏出手帕擦泪又背过身去,乐曲渐远渐收;当管弦乐合奏重复主干旋律时,画面切换到一架飞机落向西西里岛的海边机场,中年朵朵向窗外张望的脸庞叠影出现,他从罗马飞回家乡,坐进出租车奔驰在高速公路上,乐曲渐近渐收。
在影片里涉及朵朵、艾弗莱多或艾莲娜的诸多场景下,主题音乐以Ab调,四分之四节拍,每分钟六十六拍的基本速度,通过黑管、古典吉他独奏和弦乐伴奏、管弦乐合奏的形式,呈现了音乐语言的情绪波动和迁延,其乐感是由缓而稍疾、转趋平缓收音,旋律略显沉郁,如一场对青春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有孤独迷茫,委屈伤害,有醒悟与努力,热爱与感恩,更有激情涌动的升起力量。像所有音乐的抽象性所蕴含的语义一样,主题音乐的语义充满弹性容量,一旦置于具体的语境之下,作形象化对应时则具有许多的可解性。
这里还是忠于原作,用一段人物台词来给出音乐语义的答案。双目失明的艾弗莱多坐在小镇海边的堤石上,启发失恋彷徨的朵朵说:“离开这里吧。牵绊断了,你要找的东西不见了,你曾拥有的东西不见了。日复一日地住在这里,你就以为这里是世界的中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等你做出一番作为,再回到家乡。……现在,你比我还盲目,生活不像电影,生活要艰难得多。离开这里,去罗马,你还年轻,世界都是你的。”艾弗莱多的一席话,在朵朵面临人生关键转折的语境下,优先阐释了主题音乐的语义,切合影片所包含的追求、热爱事业的一种题旨。
“爱情主曲”( Love Theme)。它与主题音乐同等重要,在旋律特征和情绪强度上超过了主题音乐,是影片配乐中最具情感深度和精神感染力的曲子。从朵朵在中学校园里追还艾莲娜的失物时首次奏起,隐隐响起了几小节弦乐,衬显着朵朵面对艾莲娜时的心慌不安,似乎在暗示一场爱情的波折与落空。爱情主曲为Bb调,四分之四节拍,基本速度为每分钟六十拍,在涉及到朵朵与艾莲娜恋情的主要场景和画面中频频奏响。朵朵追求爱莲娜被中学同学博希亚揍黑眼圈后,和艾弗莱多在放映室里谈到艾莲娜;朵朵在艾莲娜家楼下苦等好几个月,新年零时过后看到她家关闭楼窗、熄灭灯光,失望地转身离去;艾莲娜来到放映室与朵朵初次幽会;艾莲娜在露天放映场和朵朵狂吻;朵朵当兵复员,来到空荡荡的电影院广场,一条小黄狗过来与他亲昵,然后他看到自己那辆载过艾莲娜的破旧轿车变成了鸡窝;朵朵久别小镇前坐在电影院广场的台阶上,眼前浮现母亲和艾弗莱多对自己殷切期望的画面;朵朵三十年后重返小镇时,在海边与艾莲娜不期而遇……每当出现这些场景画面时,爱情主曲便以相同或不同的配器、演奏方式渗入其中。
那一天晚上,放映员朵朵仰躺在露天放映场的地上思恋艾莲娜,忽然间电闪雷鸣大雨倾落,观众一时散尽,而他躺在那里陶醉于大雨淋浇,艾莲娜出乎意料地赶来与朵朵相拥热吻;爱情主曲的弦乐合奏激昂而起,重复一次主干旋律时徐徐降落。在朵朵从罗马回乡后,努力寻找艾莲娜,意外地在海边的轿车里与艾莲娜来了一场旧梦重温;这时在弦乐的和声中,黑管奏起了爱情主曲,接着在钢琴和弦乐的轻轻和声中,长笛重复独奏一遍主干旋律,然后在钢琴伴奏中由弦乐合奏,又轻、重、重三次奏响主干旋律。
在影片的尾部又隆重地推出爱情主曲,情节是朵朵独坐在一个小影厅中,品味着艾弗莱多遗留给他的珍宝,那部由零散的电影胶片镜头拼接起来的“吻戏片”。《天堂电影院》进入最后一个高潮情节,弦乐声起,黑管作低沉缓慢的独奏,接着在钢琴、弦乐的和声中长笛独奏一遍,随后由钢琴衬音、提琴伴音,管弦合奏一遍,然后在钢琴衬音、低音大提琴伴音中,弦乐合奏两遍由小提琴长音收尾。亲吻镜头频频闪回,爱情主曲乐感缠绵,糅合着甘甜与心酸,快乐与兴奋,以及失魂落魄和绝望无助,满是无缘牵手的伤痛和苦思。
当朵朵和艾莲娜在海边的轿车中互表真情时,朵朵对艾莲娜说:时间如流水,我从来没有忘记你,心里总惦记着你,就像小时候,总惦记着我爸爸什么时候回家,那种心碎的感觉,是一样的。艾莲娜回应他:如果我们当初结婚了……你就不会拍出那些伟大的电影。你讲的这些不重要了,别再想了,都过去了。两个人的对白,大体概括了爱情主曲的语义。
主题音乐和爱情主曲,为《天堂电影院》的主旨——家庭、生活、事业和人与人之间的爱和友善,以及朵朵的情感人生,起到通体定调的作用,同时为影片主要人物的表演、环境情节的状态作了现场释义。
[分曲和衬连曲,补题助解及细节过渡]
“苦难分曲”(Suffering Subtopic)。在影片的开头,朵朵老母亲家的阳台前,衬映着地中海水波的远景,老母亲坐在室内给朵朵打电话,在钢琴的轻轻引奏、伴奏中,弦乐合奏起了苦难分曲,接着由管弦乐合奏一遍。这段分曲为Ab调,四分之四节拍,基本速度每分钟66拍,乐感体现为压抑、忧愁和神伤,漫溢着哭泣的意味。苦难分曲还出现在以下情节和细节中:小朵朵站在凳子上放电影时,银幕上插播战场上包括其父亲在内的阵亡失踪军人的新闻公告;妈妈搀着朵朵从政府机构办理抚恤金手续后往家走;电影院失火被烧毁;朵朵回乡为艾弗莱多的灵车伴行,见到废弃的电影院;朵朵进入废弃的电影院怀旧;朵朵目睹电影院被淘汰炸毁,残砖碎物遍地,烟尘弥漫;等等。
苦难分曲透进现场人物的动作表情和具体物件,投下有形无形的战争魔影和生活本身的阴影,既是对朵朵父亲阵亡、家庭磨难和电影院兴废的凄叹,又是朵朵与艾莲娜恋情波折落空的絮语,当然还是小镇艰辛岁月的细节写实,裹挟着失望语义下的无限悲哀的心理情绪。这些人物动作表情和具体物件所对应的音乐化演示,对影片的爱和友善的主旨起到补题助解的作用。这首分曲通常被音乐界人士归纳定题为影片的主题音乐,论者通过对影片细节的观察体会,认为它的乐曲基调和语言表义是压抑和悲哀,不适合影片关于爱和友善的主旨性,而适合以苦难分曲命名,对影片的总体语境和主题音乐本身起着补题和助解的作用。
“成长分曲”(Growing Subtopic)。在影片情节的转换延续中,成长分曲浸透于朵朵从儿童到中年的生命过程。它从朵朵在教堂祭坛下摇铃打瞌睡奏起,弦乐以单长音过门并作延续,先后由八音琴独奏和长笛独奏,天真和童趣洋溢,仿佛精灵跃动;弦乐单长音如同宗教和家教,严肃滞重,牵制压抑着朵朵那份狡黠顽皮的个性。成长分曲为Bb调,四分之三节拍,每分钟一百二十五拍,响起在影片的多个情节中,包括朵朵坐在家里的桌子边玩电影碎胶片;艾弗莱多骑自行车时朵朵坐在前杠上;朵朵跟艾弗莱多学习放电影;朵朵用小摄影机作街拍,第一次见到艾莲娜,油然心动生情;朵朵与艾莲娜在野外玩耍,砍下两瓣仙人掌当盘子吃野餐;直至出现在影片的尾花字幕中。
当影片现出尾花字幕的时刻,在钢琴和低音大提琴的伴音中,小提琴独奏欢快跳跃地响起了成长分曲,反反复复地环奏着主干旋律,间以弦乐衬底的钢琴单音、和音出现,然后又以小提琴独奏转回成长分曲,在尾花中各个时段的影片人物谢幕似地的替换闪现,直到头发花白的朵朵最后出镜,整部影片在小提琴独奏的甜蜜情绪中,以长音延息而落幕。这一种配合画面的乐曲演示方式,道出了显性的音乐台词,生命随着时间交接产生,弹指之间沧桑兴衰已然过去,人世间的每一刻情义都值得珍惜。对此音乐画面,可以为成长分曲做一个细节补题,“众生波澜”;可以助解为,尘世的一切细节归于生命的宁静平和。
在主题音乐和爱情主曲的交相呼应中,随着影片人物、场景和情节的变化,交叉萦绕着苦难分曲和成长分曲,引动着人物的心理情绪的起起伏伏,为无数的场景情节作补题,也为整部影片作助解。变化多端的配器演奏和乐曲交叉,使得整部电影的音乐语言,如同地中海的浩渺水波,气象纷繁、信息流变。时而平静如镜,清新舒张;时而微波荡漾,浪花跳跃;时而激流潜涌,心绪颤动;偶尔出现惊涛骇浪式的朵朵父亲阵亡、电影院失火及后来被炸毁的势态激变,也是惊悚慌张的转瞬即逝;没有人为的险恶暗礁,一切皆是新陈代谢,自然消长。
《天堂电影院》的系列乐曲,还可以归纳出“互相投射”(Project Each Other)、“总是在心中”(Always in My Heart)之类的衬连曲以及“其他配乐”(Other Soundtracks)的散段乐声;衬连曲在影片中不占主导情节状态的关键作用,主要作为某些场景的简衬、过渡音乐;散段乐声则起到画面音响和心理声响的效果。例如“互相投射”的衬连曲,从艾弗莱多来到由朵朵掌管的放映室时起奏,弦乐低徊和响,如老少两人的絮絮话语,然后小提琴声扬起,转入这两代电影人之间互相投射的“主题音乐”(Paradise Cinema Theme),艾弗莱多叮嘱他好好读书,不能放一辈子电影,将来要去做更有价值的事业;音乐和画面交互浸染,生死之交间的友情绵绵不尽。
再如“总是在心中”的衬连曲,响起在朵朵和艾莲娜分别三十年后的不期而遇之时,弦乐和鸣环复,艾莲娜开车驶近站在海岸上的靠近废铁锚的朵朵,叫了一声萨尔瓦多,弦乐声中的钢琴短奏即止,弥散着沉浮感和迷惑感;两个人互相倾诉后相拥而泣,引出了那首总是在彼此心中的“爱情主曲”( Love Theme),解释、醒悟,感伤、欣慰,两人情不自禁地作了深度的亲密。
以上的两段衬连曲,都是特定情境中的简衬、过渡音乐,转托出后面的影片关键细节中的主要乐曲。举个“其他配乐”的例子,电影院失火情景下的散段乐声,主要起到画面配音和心理声响的作用,假如把它换成火灾现场的人声和物声,对情节表达没有实质影响。
苦难分曲和成长分曲的主干旋律,界限明晰有时略有交接,在各种各样的场景语境中,与影片的主题音乐、爱情主曲交替奏响,增加了音乐语言的形式维度和立体性。除了成长分曲以单纯语境的轻松欢快为基调,成长分曲、连衬曲和主题音乐、爱情主曲的总体语感,指向影片的主旨基调。低缓中含有激扬,流畅中含有颤抖,陶醉中含有青涩,甜蜜中含有忧伤,温馨中含有凝重,缠绵中含有断裂,郁闷含中有愤懑,遗憾中含有慰藉与希望。
本文对由几种主要曲目作重组演绎的乐曲,以及配器不同、旋律略变的,或者含有变奏的同一首乐曲,不作单列论述。
《天堂电影院》中的系列乐曲,采用相对复杂的配器形式、演奏方式,在影片的无数场景和画面中交替呈现,管弦乐伴奏、主奏、合奏和变奏,单种管弦乐器和钢琴的独奏、伴奏及交叉演奏,具体如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八音琴、黑管、长笛,古典吉他、萨克斯等乐器,分组配器,变换演奏,主干旋律以及多样的和声、复调,甚而是一两个和弦,单音符串和连音,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组成比较繁复的音乐结构,犹如胜过人物台词的又一种影片台词——通俗多解的音乐台词,发挥着对影片切题定调和释义、补题助解和细节过渡的功用。它们濡染着人物、环境和情节,调控着各种情绪状态下的细节语感,关联显示出多层的场景语义与深层的心理语义。它们给予受众以至情至爱,至真至性的细切感受,浸心入魂,感化着受众的心理情绪,强化了受众的观赏效果,同时也增进了演员的表演力和影片的综合表现力。
现代电影的艺术表现方法多样,并非所有杰出的影片一定要有原创音乐相配,检验电影配乐对于一部影片价值的功用如何,可以剥离消除其中的配乐,对有无配乐的影片观赏效果加以鉴别,即可得知答案。在一些印度影片里常见那种载歌载舞的插入音乐、填充音乐,在一些国产影片里常见那种煽情音乐、意识形态音乐,往往是敷着于人物和情节的皮下组织,对影片主题的表义会有些表层的影响,但对影片的内在品质无关紧要。相对而言,《天堂电影院》以古典浪漫主义为主情调的系列配乐,是人物动静脉和情节脉管中的血液,渗透到影片的毛细血管、神经元和细胞里,与人物语言、画面语言相浸染交融,形成多维环绕的视听觉语言系统,与影片的情节和细节互动互感,调控着影片的语境气氛。如果失去这些经典配乐的血液,难以想象《天堂电影院》的观赏效果和艺术价值会受到怎样的影响,也许影片将陷入半失语和半散架状态,甚而导致影片生命力的消亡。
[结语]
《天堂电影院》的主题音乐、爱情主曲,以及苦难分曲、成长分曲和衬连曲,交织着朵朵与家庭、朵朵与教堂及神父、朵朵与电影院及艾弗莱多、朵朵与艾莲娜四条情节主线,形成彼此相关、确定性表义的立体交叉的影片语言结构,内含弹性的分隔空间,用于主旨语境的起承转合。所有这些配乐,一方面成为影片离不开的音乐台词,濡染人物的心理情绪,营造细节氛围,推动情节发展;另一方面,它们自身的语感、语义系统又具有多解的不确定性,也可以独立存在,组构成纯音乐。
如果说《天堂电影院》的魅力价值中多有配乐的滋补成分,那么有些地方存在音乐语言的过度倾吐,便显出某些过度抒情的流俗征象,致使一些细节画面的含蓄度不足,有些塞人耳目的负面感觉。无论怎样对照《天堂电影院》来解释配乐的语义和功用,都不如以纯音乐的方式,将所有的配乐从影片中抽离独立出来,作技术性的紧缩或延展,组构成一部完整的“生命之爱”的管弦乐颂曲。爱在人间,与响彻天堂的圣乐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