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活的朴素和真诚
——读王长征的诗集《漂在北京》
清晨与傍晚,随着奔波的洪流,看一辆辆汽车、自行车、电动车,顺着一条条或宽或窄的道路涌动向前,在地下,地铁网路同样载满无数忙碌的面孔熙来攘往,竟莫名地想起读过的王长征的诗集《漂在北京》。
《漂在北京》是王长征的第三部诗集。较之前的《心向未来》《幸福不期而遇》,《漂在北京》给我的记忆更深刻,准确地说,收入《漂在北京》的诗,更触动我内心,使灵魂自动地安静下来,平复有些纷杂的情绪,进入王长征营造的世界,心甘情愿地做他的世界的涟漪。
王长征每一部诗集,仅从诗集的书名而言,想必每一个读者都和我一样,能感觉到诗人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对幸福的希冀热望,对事业的乐观坚守。当无限憧憬、希冀热望、乐观坚守合在一起,毋庸置疑就是我们生存的时空中的生命之光。
二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在光中才有颜色,而黑暗则是无色的。我认为,诗就是世间万物的光,因为诗,我们发现了世间的美好和丑陋,发现了生命的感知的冷暖。于某种意义上而言,诗是生命的孪生兄弟,并肩书写了人类的灿烂文化。
《漂在北京》的“漂”字,绝非是一个异乡人于某一个城市的专属动词。我们所有人,无一不是“漂”着的,漂在城市也好,漂在异域也罢,都是漂于世间的,漂于人类根据自身认识而设定的这一时间、空间之内。
同样是漂着,王长征内心的丰沛,使得他的目光也变得更多维。他能看到“露宿街头的孩子/手中攥着发湿的硬币”,他能听到“城中村‘飘出’赞美诗”:“他们是衣冠不整/流浪城市/被排斥的漂泊者……/手捧《圣经》/赞美自由高贵的灵魂”,当他看到溽暑中“睡在路边的农民工”,他写下“请你放轻脚步/不要惊扰/这些吧房子盖得最高/却住在最简陋最低矮板房的人们”。当他看到“一位乞丐老妇”迎面走来,虽“选择视而不见/怕被伪装欺骗”,却又由此而“忆起埋在乡下麦田的亲人”……当然也许这些都与他的职业有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期许,而我们却没有理由没有必要而以某种方式去窥探去挖掘。王长征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人和事,借由他的看似无关痛痒的不经意的诗句,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苦有乐的多彩且五味杂陈的生命图景。他用他独特的云淡风轻看似偏于纪实的语言风格,带领我们一同邂逅了他们,去感受“这些丧失激情的寻梦者/这些迷茫而憔悴的年轻人”的远离故土,漂在繁华都市的万般情愫。他用他的诗,把读者拉进了他的生活空间,和他一起体味更多的生存意义。
生活是寻常而琐碎的,在王长征的一首诗里,他写道他“疼痛的手指”——“这是我握笔的手指/这是我写诗的手指……我使劲扳着/自己疼痛的手指/使他们昂首挺胸/痛苦由我默默承受”。我想,疼痛的不只是他的手指,更有他善良敏感的内心。他有着和他诗中人物同样的悲喜,也进一步地有着对漂泊境况的思考。也许无用,也许无奈,可当某人或某事触及内心的时候,人是会不由自主的思考的。我们都会如此,只是并没有将这种稍纵即逝的略显深刻的思想记录下来。
王长征是漂在北京的观察者、创造者。北京这座古老的现代化都市。让多少北京的土著也心存各种无奈的怨艾,让更多的异乡追梦人,将手捧着的梦中的愿景,在漂于此的岁月中,一次次地亲手碾碎。王长征用一双诗人的眼睛唤醒了生活的丰盈,即便在“难熬的寂寞”中,他也能“写下燥热的诗句/学习孤独的生活”。这些诗,不是他刻意雕琢出来的,而是他自己内心深处的田野中生长出来的。他眼中的那些愁苦,那些挣扎,那些玩世不恭,那些无常,那些情欲和迷醉,都存在于真实的生命中,缠绕在每个人的命运里。而这些短暂的情感潮涌,在岁月里,慢慢地沉入每个人的生命之河的河床。
王长征的诗,会给读者带来沉默的刹那,继而引起思索,世间万象在他的诗中,无一不是源于他对生活的钟情,无论多么艰难多么庸常,都是王长征用一颗诗心撞击这个世界,在撞击中迸发出丝丝领悟。他所秉承的质朴的诗艺,使真实的生活更真实更有温度,也使他在异乡漂泊的小,变成群体的与现实和命运抗争的力量。
王长征快递给我《漂在北京》的诗集的时候,是在今年的3月,正是新冠病毒疯狂肆虐期间。春节前从北京回到老家安徽阜阳的王长征,由此不能按时返回他在北京的工作岗位。我打开快递时,先想象着他在安徽阜阳的种种不安和焦躁,却在翻开他寄来的诗集时猛然意识到:我的担忧的无稽。诗集扉页上是王长征的毛笔字,墨迹似乎未干:“风采三秋明月/诗意万里春光”,看似简单平淡的12个字,不是卖弄,不是套话,不花哨浮夸,而是透露着《漂在北京》作者的心路、心迹和心境,是看待这无常世间的淡然和多情,是他的纯净性情的悄然绽放。使我对这位年轻的90后诗人刮目相看。
《漂在北京》封底印有已故台湾诗人洛夫对王长征诗歌的评价:“从王长征的诗里,我读到他的根植于内心的乡愁和善良,读到了诗歌的骨头和血脉,肝胆与魂魄,读到了一位热情洋溢的诗人自信与坦然,潇洒与豪迈。”
依我看来,洛夫的话存在着些许缺憾——洛夫先生的为王长征的“画像”是根据诗作,寥寥数笔,又想面面俱到地概括,便有了“应付”之嫌,忽略了王长征作为90后中国年轻一代所处的时代和这个时代孕育了王长征的诗句这一大背景,忽略了年轻一代中国诗人的文化从容和自觉,以及内心的细腻和敏感、孤独这一特殊面貌。
《漂在北京》有一首题为《一位诗人》的诗,是这样写的:“他喜欢傍晚在附近的校园散步/捧本诗集认真阅读/或寻找草丛里沉默的鹅卵石/充分享受这平静的孤独/与一棵树对视/同一朵花交流/某个时刻面对泥土悄悄细语/不再理会生活的烦恼/眼睛如透明的镜湖/他是这座城市河中一叶浮萍/漫无目的飘来荡去/自从发现这幽静一隅/再也不愿意随波逐流”。
这“一位诗人”,不是别人,是王长征真实的“我”。无疑,《一位诗人》是作为90后年轻一代、作为这瞬息万变不分昼夜忙碌着的时代的诗人,放下脚步短暂歇息时内心的独白,或者说是内心世界对守望自我的一种坚持、一种“逃避”、“任性”式的剖析和思考。暂短歇息之后,他们又将以阳光般的笑容出发,去面对激烈甚至是残酷竞争,去面对竞争中不可预测的困难、困扰、困惑。诗人王长征善于通过“与一棵树对视/同一朵花交流”,在一切矛盾中自我纾解并释然……
诚然,阳光般的笑容,不是王长征专有的。但从王长征身上,透过他的诗作,我们对接力中国诗歌的年轻一代诗人充满期待和敬意。无论各种文化以什么样的方式纷至沓来,他们以自己的热爱,佑护着流淌了数几千年的中国诗歌血脉,默默地传承,发扬光大着,生生不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