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龙城书香】静水流深,暗潮汹涌——杨仕芳新书发布暨现实主义与小说写作技巧探讨

2018-09-20 作者: | 来源: | 阅读:
杨仕芳,男,侗族,1977年出生,广西三江县人,中国作协会员, 先后在《山花》《花城》《民族文学》《青年文学》等国内数十家刊物发表作品100余万字,部分作品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选刊转载,入选多种年度选本,有作品翻译成俄罗斯语等.

 

 
 
 

广西文坛新势力代表

image.png

杨仕芳,男,侗族,1977年出生,广西三江县人,中国作协会员, 先后在《山花》《花城》《民族文学》《青年文学》等国内数十家刊物发表作品100余万字,部分作品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选刊转载,入选多种年度选本,有作品翻译成俄罗斯语等,

获得2007、2008、2009年度金嗓子《广西文学》奖、2011年第四届广西少数民族创作“花山奖,2016年《民族文学》年度奖等。已出版《白天黑夜》等5部小说.

 


 

 
 

广西文坛新势力代表,从三江侗乡走出来的我市著名青年作家杨仕芳,十年铸剑,继接连五部专著力作之后,又凭《而黎明将至》的出版,终成长虹贯日之气,闪耀文坛。

9月16日下午,赶在“台风”来袭之前,由柳州市作家协会主办的《而黎明将至》新书发布会暨现实主义与小说创作技巧探讨文学沙龙,在柳州文学界掀起了一股热潮。

作家杨仕芳老师是柳州文坛的真正男神,粉丝众多。诺大的沙龙会议室座无虚席,挤满了慕名前来的读者,分享这一场赶在台风前面的文学盛宴。

发布会开始前,我市著名画家曾广健先生送上了他专门为杨仕芳创作的肖像漫画作品。

微信图片_20180917111648_副本.jpg

 

活动现场

 

写作不能太过任性

 

发布会上,杨仕芳首先介绍了小说集《而黎明将至》的出版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并不失时机地指出:当下纯文学处于式微的境况不假,读者的数量减少也情有可原,但并不是说纯文学就失去了生存的价值和空间,它永远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文学作品的写作与出版,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的写作不能太过任性,绝不能与时代与政治要求相违背。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子林发言)

 

理想变迁抑或描写苦难

 

柳州市作协主席徐小雅,作为一名八零后的优秀作家代表,与杨仕芳老师就理想与文学、现实主义与写作技巧等话题进行了别开生面的互动。

作为沙龙嘉宾,在谈到个人理想时,杨仕芳坦然表示,自己一开始并没有立志要当一个作家,他最初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寨上的木匠,因为从小就耳濡目染,在侗乡,成为一名出色的木匠,是很受人尊敬的,寨上所有的建筑都是靠木匠建造,离开木匠,乡亲们将居无所处。后来,随着上学读书接触外界,视野开阔了,认为走出侗寨,当上一名公务员、国家干部,才是自己的理想,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再后来,由于学识与阅历的增加,兴趣爱好的拓展,开始爱上了诗歌创作,进而喜欢上小说,并终于在小说创作实践中,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内核:成为一名作家,用笔来描绘自己的理想世界。

说起创作的历程,杨仕芳回顾,他的创作,最初也是从模仿开始的,初学写作者模仿并没有什么不对。他曾经喜爱余华、苏童、毕飞宇、格非等国内作家的作品,但他更多地读外国作家,如南美作家、俄国作家、日本作家、英美作家等,从他们的作品中汲取养料,并最终摆脱模仿的痕迹,逐步创立出自己的杨氏风格。他的写作风格受到了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著名作家叶梅、中国作协办公厅主任李一鸣、中国作协创研部原主任胡平、《小说选刊》副主编王干等高度赞赏。

在谈到现实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文学作品描写苦难的理解,提出要避免一级黑,要避免消费苦难。杨仕的观点是,对于某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可能就有不同的发现,苦难与悲剧,不是能不能写的问题,关键是怎么写。

至于怎么看待小说的故事性,以及对故事性的消解,如何选取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等等,杨仕芳也一一作了个性化的解读。

 

文联主席罗云贵发言

 

诗意的标题与诗性的语言

 

关于小说的标题,杨仕芳的这部小说集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集中的每一部作品,题目都十分诗意,他自己也说,这与曾经写诗的经验是分不开的,诗意的标题会给人以美好的画面感与留白,拓展想象的空间。

他在作品当中也大量地进行诗意的表达,执着地用诗性的语言,诉说自己民族的苦难,把心灵放在故土,在他的笔下,苦难中时时见到美与善,见到爱与希望,总有一份大爱的包容。

 

国家一级作家韦俊海评点

 

创作成功的要素

 

国家一级作家韦俊海在现场点评杨仕芳的小说作品时,说杨仕芳很会讲故事,小说必须用故事支撑,才能立得起来。同时用了一个很贴切的比喻,说杨仕芳的小说是清澈的柳江水,但底下却暗存漩涡,其小说的故事环环相扣,让人读之,总是欲罢不能。本书经由多位国家层面的文坛大咖撰文褒扬,也代表了国家文坛的声音,杨仕芳显然是在我国主流作家之列,而主流作家都是与与实主义分不开的。纵观世界文学史,大凡成功的作品,几乎离不开四大题材:宗教、民族、战争、监狱。而杨仕芳的作品,就是以自己的侗民族为元素与内核,并且往往以“我”的角度来叙述,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并在痛苦之后看到希望。

青年作家唐丽妮,则以签约学生的身份请杨仕传授工业题材作品的写作。杨仕说,工业题材与其他题材一样,如何挖掘工业题材,怎样把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进小说,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写人,用故事把人物支撑起来、包装起来,牢记沈从文的话,“贴着人物写”,那么作品就成功了。

 

(读者互动)

 

作家的时代担当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子林高度肯定了杨仕芳近年来在小说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指出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任何作家都不是天马行空,一定要密切关注生活,还要认真对待市场对于作品的限制与影响,要警惕文学流于商业色彩、娱乐化。同时寄语柳州广大作家们,心存担当,立足生活,放眼时代,讲好柳州故事。

市文联罗云贵主席称赞杨仕芳,作为柳州青年作家的标杆,是值得学习的榜样,并底气十足地表示,如今的柳州文学,在市文联的大力推动下,通过广大作家的共同努力,已经初显活力,正待起飞,接下来要不断抢占一个一个的文学高地,建造一个一个的文学高原,最终达到彻底改写广西文学的版图的宏伟目标。

 

(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