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冰花的诗歌之路(二)
三. 华丽转身成诗人 异域诗意栖居
说到冰花的诗歌创作,是从80年代,她读大学时开始的。那时正处青春期, 有种难言的情怀和冲动,不知如何表达, 只有对自个的日记倾吐,写着写着就写出了许多似诗非诗的日记。下课后,爱泡图书馆,爱看文学名著和文学杂志。许多西方的文学名著都是在大学时读的。
一次在图书馆, 她看到《当代诗歌》登有著名诗人阿红举办文学函授的通知( 阿红有“诗坛舵手”之称)。于是,她就报了名, 还给自己取了一个叫阿华的笔名。1985年, 她成了阿红老师的学生, 阿红老师的函授教材和函授信, 成了她诗歌创作的好老师。从此, 她陆续写了更多的诗歌。并有一些作品变成了铅字。
2004年, 因丈夫的工作被调到了马里兰州,她又随家搬迁。这年,他们全家回国探亲,这次探亲, 让她有个惊喜。
原来,冰花的妈妈保留了冰花以前创作的所有文稿。冰花见到旧文稿如获至宝, 她把诗稿都带到了美国。回到美国后,一开始, 她待业在家。于是, 她开始上网, 从而重拾旧爱, 不知不觉中她回到了写诗的行列。本来她只是上网玩玩,因喜爱玫瑰,就给自己注册了一个英文网名叫一号玫瑰(001ROSE) 。她把以前写的一首首小诗贴到网上。没想到的是她的诗歌, 受到了网友的热烈欢迎。她的诗线, 成了网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没想到的是, 日后她真的成为了诗坛和网上的“一号玫瑰”。在网友的激励下, 她创作了更多的作品。
她是一个上帝的宠儿, 缪斯女神为她插上了在诗海上空飞翔的翅膀。她先后受邀去了20多个文学网站开专栏。她一路走来,一路撒下玫瑰的花香。她在网上建立的 [冰花文轩] 玫瑰园, 滋润了无数人的心田。网友们喜爱她, 为她的 [冰花文轩] 添砖加瓦。
说是因待业期的上网使冰花成为诗人, 不如说是网络时代成就了她, 或者说是她的妈妈保留了她的诗稿成就了她。而她成为一名诗人是一种天意。如果说,冰花做会计工作是偶然中的必然,那么,成为诗人则是必然中的必然。
正如海外著名文学评论家林楠先生在《“冰花现象”的文化思考》一文中所述:
讴歌生命之爱和情感之美,是冰花诗作的核心意向。作家以非常出色的诗句,营造出一个又一个充满活力的美妙境界,把女性特有的温柔、温暖和爱的情怀,用她自已特有的情绪方式、语言方式和节奏方式,酣畅通透地传达到读者的心灵深处。诗人在“花园里”,在“溪水边”,乃至在自己整个生命的原野上,为人类,为未来,为理想,精心培育着馥郁的玫瑰花香,也培育着美好。赤子般的热情和真诚,令诗人在创作中自觉地、难能可贵地实践着国学大师王国维对纳兰性德的称颂:“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她把整个身心,全部溶入大自然的气息之中,仿佛自己就是一缕朝霞,一片绿叶,一滴透明的露珠,一簇晶莹的冰花……并以这样一种特定的角色定位,直接与自然对话,直接溶入浩瀚苍穹的有序与无序。这是一种充满文化意蕴的、非常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精神感悟。
“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促成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总是以主体情感与客观物象相溶合,这是冰花创作实践的重要美学特征,这一点,构成她颇具个性特质的创作风格。从她的一些脍炙人口的短诗中,可以得到印证。
冰花的情诗春雨般浸润着读者的心田,也迷倒一批又一批读者。这位被诗坛誉为“玫瑰诗人”的女子,以其卓越的才华,赢得广大读者的喜爱。这是近年来在市场话语翻江倒海的浪湖中,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极为罕见的现象。而且,这个现象仍在延续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评论冰花的创作,就不单单是只谈作品,还要注意到这个无法绕开的现象。我们暂且把这个“现象”称为“冰花现象”。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作品存在就是建立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作品传达的意向与受众感悟的程度,是一种双向建构的关系,好的作品与读者必有一番心灵的深度沟通。只是在“玫瑰园”建立的这个“世界”中,显得有些特别,引导读者展开无止境的情感想象,无疑是 “玫瑰园”的最大特色。我们还可将其运作的效果简单概括为“一快三多一奇”:一快,传播快;三多,读者多,参与、联想多,评论多;一奇,颠狂出奇。
传播快 2004年冰花在全球第一个中文网站。“中国电脑新闻网络”(China News Digest)(简称CND)上开始发表自己的作品, 她把自己心爱的一首首短诗贴在网上, 心理感受更像是第一次把孩子带到聚会的场合。她想听到赞赏。没错,这一“贴”,让她充分体验了“发表”的快意。她贴上去的数首短诗,一时间,竟成了CND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作品受到读者的喜爱和好评。紧接着,有湾区华人, 伊甸园, 美华论坛, 诗词在线, 诗中国网, 写家网, 爱思英文网等数十家网站均开设了冰花的专栏或请她做驻站诗人和版主;紧接着,有多家杂志聘冰花为顾问和兼职编辑。
2005年,冰花着名诗作《轻佻》在美国侨报副刋刋出,遂引起轰动。这标志着作者从网络正式跨入传统的文学领域,进入了高贵的“诗坛”。于是乎,冰花的名字跟随着冰花的诗,通过网络,通过报刋,迅速展现出“铺天盖地”之势,“玫瑰花香” 瞬间弥漫在辽阔的大地原野上。冰花成了读者命名并得到公认的“偶像诗人”、“大众情人”。遂成了“家喻户晓”的著名诗人。
读者多 作家有没有读者,就像餐馆有没有顾客。冰花的读者用“趋之若鹜”形容,毫不过份。常常是一首诗贴出,一、两天内,读者蜂拥,点击数远超过小说和散文。
而[冰花文轩]有更大的吸引力。同样是读者众多, 嘉宾云集,跟帖无数。
读者主体不仅是成千上万的年轻人, 更有中年人和老年人。这从读者来稿、来信中可窥见一斑。
“一个人的作品如果被别人喜爱,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让人们增添了生活的情趣,感受到深情厚谊和诗情画意,因此而更加热爱生活,那么, 这就是好作品。所以,冰花是我心目中的好诗人,好写手!”(一位中年读者说)
“读冰花的诗,勾起我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回忆。那时我们正年轻,正经历着冰花情诗中描绘的那种烂漫和美好……”(一位老年读者说)
大量读者的光顾,在网上,在书信里,留下了活生生的记录。
参与、联想多 冰花的行踪让人想起一句蒙古族谚语:“大雁起飞时,掀动了湖里的水花;姑娘出嫁时,带着村子里的风水。”冰花加入风笛诗社时,光彩得就像坐在轿子里的“新娘子”。这位“新娘子”带来了“玫瑰园”的灵性、幽香和精粹。风笛诗社为冰花入社,发喜讯,致欢迎辞,迊新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几天之内,就有来自海内外知名诗人的18首赞美诗献给她。与此同时,风笛诗社还在加州一家报纸上为她刋出一整版“欢迎冰花入社”的专辑。
为一名诗人的加入,一整套运作机制和全体成员都参与进来迎娶这位“新娘子”,实在令人感动。
这些年,冰花收到许多读者的墨宝、赠画、题词和赞美诗等等。读者以如此形式“参与”,无疑是对诗人的真情感谢。是褒奖。在尊重、客气的表相下面,是读者受到作品精神滋养后,对诗人的一种感激方式,回馈方式。这种现象在上世纪延安时期有过。浮华年代,非常罕见。
作为诗人,无可争辯的事实是,在社会转型期,冰花担当了一个特殊的文化角色。而[冰花文轩] 负载的总体文化信息,也确确实实让人们内心感知到丝丝人性原初的美意。“玫瑰园”让人的心灵变得更加宁静。
几年间,冰花从一名网络写手,迅速成为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诗人。她除了加入了风笛诗社外,还是中国诗歌会和美国文心社的会员, 及多家文学网站的专栏作家与驻站特邀诗人等, 并应邀担任一些刊物的顾问和编辑。
她是较多产的业余诗人,已创作诗歌300多首。她是一位全职女性, 现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做高级会计师。
她每天与数字和电脑打交道, 她被老板称为是他在30年里见到的最好的会计师。她的老板和同事们知道她写诗和出书, 都以她为骄傲。
春来秋去, 一晃, 她来美国20多年了。她说人在海外, 遇到的困难不能倒下,有苦要往肚子里咽,有泪往肚子里流;要努力为学位、身份、工作、房子而拼搏。随时间的推移这些都有了,在他乡耕耘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与绿地, 心就定了,也就适应域外的生活了。踏踏实实过平凡人的日子,其乐也融融。
她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并充满感恩。在父母眼里,她是令他们骄傲的女儿;在公婆眼里她是个好儿媳;在两个孩子眼里她是位好妈妈,在丈夫眼里她是一个好妻子。
她每天忙忙碌碌, 下班回家要先做饭, 照顾好丈夫和孩子的饮食起居后, 才能坐下来写作。
孩子很快都长大了, 她有了更多的时间, 从事诗歌创作了, 而写作对与她来说就是一种休息。一进入写作, 她似乎运离了尘世的喧闹, 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她认为,文学是一种艺术, 诗歌是艺术的短剧。进入诗歌创作就要进入剧情, 要忘我地进入角色。写完了,要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劳逸结合, 和美国许多家庭一样,在孩子放假时,冰花家每一两年尽量安排一次度假。做为父母最高兴的事, 就是看见孩子一天天长大成人。他大儿子提前半年毕业了, 并且找到了可心的工作,冰花从心眼里高兴。
平时,遇到节假日,她爱花多点时间做丈夫和孩子爱吃的饭菜。生长在东北的冰花因嫁给了上海丈夫, 上海婆婆教会了她做上海风味的春卷和菜肉馄饨。上海风味的春卷和菜肉馄饨成了她的拿手活。
如今,小儿子也上了大学。她用无为而治教育孩子,给孩子更多的自由。他的小儿子在高中玩【英雄联盟】游戏获得北美冠军。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冰花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冰花认为, 家庭对于一个女人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你在外边头上有多少光环, 回到家就是一个普通女人。业余时间,冰花除了写诗,从是文学创作外,还喜欢在社区散步,去POTOMAC河边散步, 去图书馆看书。周末,去逛逛商店。
了解冰花的人都说她是贤妻良母, 知道她的人都说她是里里外外一把手。冰花写诗浪漫和富有哲思, 她生活朴实和懂得感恩。
她觉得,自己来人世要做三件事,第一件是做为女儿,妻子和母亲,这是人的自然属性;第二是做会计,这是我的生存技能;第三,就是做诗人,这是属于精神领域的范畴。
她还说: “我们这代人所做出的牺牲,就是为给我们的后代当梯子、为他们打好基础,使他们长大后就不会有我们来时的语言困难,可以直接融入美国社会。”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