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诗上庄:遍地陶公笔耕田

2016-11-22 作者:颉亚珍 | 来源:北京日报 | 阅读:
在诗意如此盎然的氛围下,知名作曲家王立平,诗人吉狄马加、高洪波,词作家石顺义,作家张抗抗等数十位艺术家来此采风唱和;首届“中国兴隆·刘章诗歌奖”2014年在此举办,全国诗人纷纷参赛,1000多部诗集汇集上庄;首届“中国兴隆诗上庄·国际诗歌论坛”2015年在此举行,39位来自美国、匈牙利、日本、韩国等国家及国内的知名诗人,对一个巴掌大的小山村人人能吟诗诵词叹为奇观。

 

诗上庄:遍地陶公笔耕田

上庄村儿童在认真学诗。

诗上庄:遍地陶公笔耕田

上庄村的诗歌广场。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河北省兴隆县安子岭乡上庄村,说起这句刷爆朋友圈的话,听到的人都笑了。因为,在这个小山村,上至八旬老翁,下至四岁稚儿,无一不会诵诗。对他们而言,生活就是眼前的诗和耕作。

  一沟细水,两侧青山。上庄村地处燕山深处,周边群峰林立,树木葱郁,村中溪水轻流,清澈温柔,“春来山花笑,金秋果飘香”。面对美景,1966年,村里一个放羊娃吟出一首脍炙人口的《牧羊曲》:“花半山,草半山,白云半山羊半山,挤得鸟儿飞上天。羊儿肥、草儿鲜,羊啃青草如雨响,轻轻移动一团烟……”

  这个放羊娃就是日后成为著名诗人的刘章。自此,他诗兴大发,先后出版了42部诗文集,《寸草情》《山葡萄》《牧羊曲》等诸多诗篇被选入全国大中小学课本。随着刘章的诗陆续被刊登、传诵,他的家乡上庄村里,在承德市作协主席刘福君和村委的策划带动下,写诗、读诗渐渐蔚然成风,“忙时种田闲写诗,赛过神仙我自知”成为上庄村的顺口溜。刘章之后,该村先后又走出了诗人刘向东、刘福君和散文家刘芳。截至目前,这个150多户513人的小山村共孕育了4名中国作协会员和11名河北省作协会员。2012年9月,刘章、刘向东、刘福君合著的诗集《诗上庄》在上庄村举行首发式,小山村也因此被誉为“诗上庄”。

  而上庄村也不负盛名,诗意由表及里弥漫在村庄每一个角落。路边崖壁上,溪中岩石上,镌刻着一首首优秀的古今中外诗作,专门制作的诗碑比比皆是。诗歌园里,李白、杜甫、雪莱、泰戈尔、歌德……穿越时空殷殷对话,诗坛两侧“诗书”绵延。正如作家张抗抗所言:“进村出村进山出山的人们,都会从这些石雕的诗歌中穿过。”

  村民们更是张口能诵诗。安子岭乡党委书记张凤玉介绍:“绝大多数村民都能作诗,不会作的也都能背上几首。这个村里,家家有书架,户户有家训。为了让诗歌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村委每个月组织一次赛诗会,两年举办一次诗歌比赛。安子岭小学还把刘章的诗编成校本教材,人手一本,要求所有学生背诵,并设立基金,鼓励每个孩子写诗。”

  在诗意如此盎然的氛围下,知名作曲家王立平,诗人吉狄马加、高洪波,词作家石顺义,作家张抗抗等数十位艺术家来此采风唱和;首届“中国兴隆·刘章诗歌奖”2014年在此举办,全国诗人纷纷参赛,1000多部诗集汇集上庄;首届“中国兴隆诗上庄·国际诗歌论坛”2015年在此举行,39位来自美国、匈牙利、日本、韩国等国家及国内的知名诗人,对一个巴掌大的小山村人人能吟诗诵词叹为奇观。

  令人惊喜的,还有学诗、写诗给村民带来的物质、精神双丰收。

  49岁的张金来原是一名矿工,2010年时不幸遇到事故伤了腿,坐上了轮椅。“那时躺在炕上起不来。大队找来了,让我学写诗,我寻思没事儿就写写呗。” 这一写就一发不可收拾,初中没毕业的他,六年间写了六七十首诗,“是村里写诗多的,也是写得好的,赛诗会每回都得奖”。而他感言:“写诗以后,心里有着落了!”随手就从兜里掏出几首自己的诗,朗读起自己在国际诗歌论坛上的即兴之作:“世界诗人到农家/把酒谈诗话桑麻/山村虽小乾坤大/乡土诗情飘天涯。”身上洋溢着乐在其中的幸福感。

  根据其自身特色,上庄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定位为“诗歌小镇”。张凤玉说:“未来,上庄村将作为中心村辐射带动周边9个村,从3A起步进行规划,联合打造 大上庄 文化生态旅游景区,用3到5年的时间逐步建成5A级景区,使 诗上庄 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文化第一村。”

  他介绍,大上庄将分为诗意田园体验区、诗歌文化游赏区、诗歌艺术工坊区、诗歌文化养生区、沟谷寻幽采风区、森林保育及林产种植区六个区,设置农耕博物馆、诗人之家、诗歌馆、田园悟道、养生药博园、养生民宿、户外拓展训练营等重点项目。张凤玉预计,“诗歌小镇建成后,可带动全乡旅游快速发展,解决就业300多人,上庄村村民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全村群众彻底脱贫,摘掉省级贫困村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