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百年”纪念:用我的诗爱你
嘉宾合影
6月20日,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中国诗歌学会、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分社,在北京大学朗润园联合举办“新时期诗歌美学——《用我的诗爱你》研讨会”。
作为中国新诗的发源地,北京大学始终关注和观照着诗歌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代表北京大学致辞,再次向外界表明了自己的诗歌美学观点:“……召唤和凸显社会中的善良、美好,思考人性的纯真和意义,应该是新时期诗歌美学的关注点。从个人的哀怨、世俗的物欲中突破发现新的诗性之美,这应该是今天我们的诗人和诗歌要积极提倡的……”
今年是历时三年的“新诗百年”纪念活动的首年,2016年伊始,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就联袂中国诗歌学会向全世界发出“新诗百年”纪念活动的倡议书,再次自觉担当起中国诗歌赋予的时代历史重任,并强烈表明了与中国优秀古典诗歌关注生命、关注民众疾苦的精神一脉相承的诗歌美学观点。两家代表着中国诗歌顶层研究和学术机构先后发起和举办了“我们与你在一起”和“什么是一首译诗”等一系列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文学社团、诗人的积极响应。
2016年2月16日,浙江浦江县大畈乡那三名走失的乡村儿童,举国牵挂,这一事件的整个搜救工作及过程,不仅考验了浦江政府执政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更凸显了生命至上的人性抉择,表现的是中华民族流淌在血液里的向善之美。在这个事件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诗歌以自发的形式始终在场。
从三名乡村儿童在2月16日下午失联,到17日就陆续有诗人以诗歌的形式发布在自己的微信、当地乡村的微信群、县级的自媒体及新闻客户端,并逐日增多,到19日三个小孩成功获救,诗歌创作形成高潮。“中国诗歌网”发布了吴重生、张笑蓉、何金海三人的诗。叶延滨、潇潇等八位诗人深入到事发地采风,写下了十几首催人泪下的诗篇……浦江县文联迅速行动起来,组织县内外诗人,围绕这一事件,创作了大量诗歌作品,传递了正能量,弘扬了主旋律。
在搜救行动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浦江诗人给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所属媒体投了大量诗作。在常规读诗栏目的基础上,浙江新闻客户端顺势推出《晚安金华特别节目》,以读诗的形式,为搜寻行动营造良好氛围。诗歌给人希望的同时,也用一种新的传播理念与方式,给搜救行动更多正能量。在传播引导过程中,浙江新闻客户端千方百计推送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诗歌作品,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运用文字、图片、视频和漫画等多种方式方法,打好新闻宣传和诗歌引导舆论的“组合拳”。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所属浙江新闻客户端“晚安金华”栏目每天都有反映搜救三个孩子进展情况的诗歌发表。
中国计划出版社以最快的速度,投入最优秀的编辑团队,精心编辑,推出了诗集《用我的诗爱你》,该书收录了浦江县内外诗人围绕搜救三个孩子这一新闻事件精心创作的诗作100首。诗集选用特种纸双封面印刷,并约请专家封面设计、画家吴建明量身定制插图。仅封面设计就五易其稿,体现了编辑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诗集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分社社长吴重生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鲁迅文学院院长、著名诗人吉狄马加欣然为诗集题写书名并作序。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物阜民丰,适应诗歌传播的新媒体不断涌现。新的生活形态和文学传播手段给诗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突发性事件或重大事件中,诗歌往往能够起到鼓舞士气、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诗歌自觉地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关怀、关注着这一事件,诗歌在这一特定时期、特定事件中,以文字表现了另一种人间大爱。
轰动全国的三小孩失联大行动搜救成功,体现了浦江人民团结一致、共同走向胜利的信念,展现了搜救人员的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最能直抒胸臆,也最能反映出人们对英雄的敬意和对真善美的弘扬。《用我的诗爱你》诗集的作者队伍极具代表性,其中既有像叶延滨、谢克强、潇潇、杨志学、胡弦等国内知名的诗人,也有极接地气的草根作家、乡土诗人。从职业来说,有教师、公务员、农民,有企业管理者,也有普通职工。作者的地域分布也较广,分别来自北京、南京、武汉、上海、安徽、四川、杭州及省内各地。诗歌的风格多样化。
今年5月下旬,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在参加艾青诗歌节期间,对2.16搜救工作总指挥、浦江县委副书记丁政说,“《用我的诗爱你》表现的是人间真善美,表现的是诗歌、诗人与现实社会唇齿相依的关系。应该说,《用我的诗爱你》这本诗集,是美的诗的合集,是大美的诗的合集。”
中共浦江县委书记施振强同志曾在日记中呼唤“让一切美好汇聚浦江”。这次诗歌行动正是大爱浦江的生动体现、“党群一家”的形象诠释,是当代浦江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思想文化战线的领导和工作者认真思考,以创新思维发扬光大,使之成为推动浦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晓明主持。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感谢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和中国诗歌学会长期以来坚持不懈地倡导多元的正确的中国诗歌美学导向所付出的努力,他在发言中表示,浙江浦江2-16事件,引发的诗歌创作热潮,不是偶然的现象,是因为浦江这块土地,有着千年的民间诗歌创作传统,通过三个走失儿童,使我们发现,诗与这块土壤和这里的人民,从来是那么亲近。
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黄怒波对2.16事件中诗歌自觉回归并关注于现实社会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2-16折射出的诗歌现象,完全符合当代、当下诗歌美学要求,这种要求,是经过三千多年时光砥砺的中国诗歌美学的魂魄。
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晓明主持。著名学者、教授吴思敬、张清华、王家新、梁鸿鹰、唐晓渡、王静、高秀芹、树才、臧棣等参加了今天的研讨会。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程步涛、曾凡华、叶延滨以及《用我的诗爱你》出版单位徐敏生、西渡,2.16诗歌采风活动的潇潇、杨志学的等也出席了会议。浦江县委副书记丁政,县委常委、副县长郑文红,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郑月琴等应邀参加的研讨会。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晓明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