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当代诗歌呼唤“大诗意写作”

2015-12-01 作者: | 来源:南方日报 | 阅读:
  11月28日至29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联合暨南大学文学院、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中

  11月28日至29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联合暨南大学文学院、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共同主办的两岸四地’第七届当代诗学论坛·代际经验与诗学呈现国际研讨会”在暨南大学举行。在两天的时间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及美国、韩国、意大利、马来西亚、新加坡的新诗研究专家共70余人围绕“代际经验与诗学呈现”的主题,就“两岸四地”的诗歌现象、代际经验与诗歌美学转换、代际诗人比较、南方诗歌的学术建构、信息时代的诗歌话语共同体、共同重写诗歌史等议题进行了分组研讨。会议期间,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诗刊》杂志副主编、海南省文联专职副主席李少君,谈论“当代诗歌四十年”的诸多问题。 南方日报记者 陈龙 实习生 李婉琳“两岸四地”诗歌互补共生“经过三十年的交流互动,‘两岸四地’从彼此的地域、文化、社会等结构层面深深受益,在诗歌书写景观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两岸四地’共建中国整体史观,整合资源,共享史料,文学可以先行先试。诗歌交流已经积累了大量经验,更应该走在前面。”暨南大学副校长、中文系教授蒋述卓对诗歌交流提出了如是希望。

  “两岸四地当代诗学论坛”是目前学界探讨中国新诗最为完备和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机制之一,最初由学者屠岸、谢冕、吴思敬、傅天虹、简政珍、朱寿桐等发起。今年恰逢中国新诗诞生100周年,当代诗学论坛的召开有着特别的意义。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负责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杨匡汉在主题发言中指出,中国当代诗歌已经全面超过了“现代文学三十年”间新诗的成就,而且累积了代际的、区域的、多民族诗歌文化共同体的宝贵经验,“前行代、中生代、新世代各有优长,形成‘四世同堂’的局面,‘两岸四地’的诗歌形成互补性结构”。

  让“无声的诗歌”发声

  杨匡汉对当代汉语诗歌的种种乱象提出了批评:小情小爱,小打小闹,小私小我,小花小草,媒体洗脑,口语狂欢,絮絮叨叨,不着边际,过度的小事化、泡沫化、琐碎化。他认为,当代诗歌表面上热热闹闹,众声喧哗,实际上构成了一种“无声的诗歌”,缺乏对这个时代重大问题的回应。他提出,诗人应该重视现实,与真实的存在进行论辩,对重大的精神问题的认真思考,进行审美的处理和诗学的呈现,把“无声的诗歌”转型升级为“发声的诗歌”。

  在此背景下,杨匡汉认为,鼓励和推动“大诗意写作”十分必要。“中国诗书画的写意精神和以欧洲艺术为代表的、物理空间中的写实精神,是两个文化体系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中国诗歌经验和表达方式,一直是玄学的哲学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文化与审美。美国诗人庞德的‘意象理论’汲取的正是中国智慧,诗歌运用的是意象思维。而足以代表我们文化精神的大诗人,必定是‘大诗意’的写家、高手。”因此,他主张当代诗歌要出现更多“中学为本、大美见真、文凝时空、意逸若神”的诗作,向优秀传统致敬,向山川大地取暖,向汉字母语亲近,向高思在云进发。

  对话

  《诗刊》副主编李少君:

  广东诗人在当代诗坛非常活跃

  谈诗歌发展

  当今诗坛比上世纪80年代繁荣

  南方日报:你将近40年来的中国诗歌分为四个阶段,区分的依据和具体含义是什么?

  李少君:我是根据当代诗歌的历史发展进程和逻辑上来划分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先是向外学习,学习到一定阶段后发觉要寻找自己的传统,这前两个阶段是精英式的,因为精英意识要向外学习、向内寻找,它跟底层没有关系。到了第三个阶段,随着教育和文化的普及,诗歌本身开始进入底层,并产生四种现象。

  发生这种转变,首先一个时代背景就是网络的出现,网络使得传播发生了变化,以前诗歌的传播和生产只能通过师友传播、杂志发表,网络传播则结合了点赞、转发、评论等多种自主形式。第二个是地方性,现在中国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各地的诗歌自由发展,各有不同。第三个是诗歌的教育普及使得底层的人也可以写诗,并通过网络发表,就出现草根诗人、打工诗人、底层诗人的现象。第四个是女性诗人,她们变成诗坛的重要力量。

  诗歌在盛唐达到了一个高

  度,后面的一千年都没有超越它。当代诗歌没有出现这样的现象,被广泛认同的诗人和诗歌目前还没有。我所说的四个阶段实际上是属于一个向上超越的更高要求,是一种期待和要求,也是一种理想。

  南方日报:相比上世纪80年代的“黄金时代”,今天的诗歌界更多元了,但是诗歌似乎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

  李少君:地方性肯定是多元化的表现。就像海边的诗人和边塞的诗人,写的诗肯定不同。表面上看,上世纪80年代好像全民读诗,那其实是一个虚幻的概念。当时的诗歌运动主要发生在大学生中,现在很多大学生可能不读诗了。现在的诗歌写作,无论诗歌杂志还是诗集出版的数量,都远远超过80年代。举个例子,我今年编了一本诗集《最美的白话诗》,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卖了两万多册,现在已出

  三版,这在80年代可能是不行的。以前的书很贵,现在可以在网络上读书、写诗,还有人指点。如果客观地研究诗歌的出版、读者数量、创作者数量,现在可能比上世纪80年代多好几倍。

  谈广东诗坛

  广东女性诗人力量崛起

  南方日报:广东诗歌的地域风格呈现出一个怎样的成长特征?

  李少君:广东诗歌的特点很明显。广东是改革开放先行地,也是社会转型最早的地方,这也是打工诗人、草根诗人比较多的原因,引起了全国的关注。

  广东有一批出生于广东的本地诗人,像黄礼孩、世宾,他们有一种稳健的、抒情的传统。但现在全国比较关注的还是底层打工诗人,比如许立志、郑小琼、郭金牛,在全国

  甚至国际上引起反响。因为他代表中国改革开放转型的声音,他们因为打工、草根、底层,所以引起关注。

  如果再细分,深圳是一个更有典型意义的地方,既有底层草根诗人,也有本地诗人,还有很多先锋诗人,因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地,所以上世纪80年代就有一些先锋诗人过去了,带去了风气,现在还有一批很有先锋性的诗人在那儿,比如张尔,还有《飞地》杂志的诗歌群。总的来讲,广东诗歌在当代诗歌中还是属于非常活跃的,这与它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人口流动性大、包容性比较强有一定关系。

  南方日报:女性诗人写作在当代中国诗歌格局里有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李少君:女性诗人的写作会成为一个大的趋势。历史上女性在文化中都是相对被遮蔽的,但今天情况不一样了,最典型的就像大学的中文系,女生占了百分之80%。

  女性接受了高等教育,转变成写作中一种创造性的力量。

  我估计,广东的女性诗人也基本上占了本壁江山。深圳最典型,两个诗歌平台都是女性打造的,一个是中国最大的诗歌网“诗生活”,是莱耳建的;一个是中国最大规模的诗歌朗诵活动平台“第一朗读者”,是从容建的。看得出来,女性开始主导一些诗歌活动或潮流性的东西。虽然现在还没达到压倒性的趋势,但越来越重要。女性写作的崛起是一个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