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第三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综合报道

2011-08-15 作者:白沙 | 来源:中国诗歌网 | 阅读:
盛大开幕 八月的青海,因诗歌而熠熠夺目。2011年8月8日至11日,第三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在此隆重开幕。来自55


盛大开幕
 
八月的青海,因诗歌而熠熠夺目。2011年8月8日至11日,第三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在此隆重开幕。来自55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二百多名中外诗人参加了诗歌节。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吉狄马加主持了开幕式并代表中共青海省委、青海人民政府和主办单位致大会主持词,对各位诗人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在致辞中表示,第三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将成为在全球语境下又一次成功的国际诗歌盛典、一次影响深远的国际文化交流盛会。
青海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强卫和主席台上的贵宾为开幕式共同剪彩,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骆惠宁分别致辞。骆惠宁省长介绍说,青海是山宗水源之地,这里聚居多个民族,交汇多种文明,孕育多种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青海独特的自然和文化禀赋,赋予诗歌丰富的灵气和顽强的生命。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必将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架起语言对话的桥梁和心灵交流的平台。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的发言深情而动人,她在致辞中说,那些伟大的诗人们,不仅令诗歌艺术臻于完美,还把世间最隽永的诗意,把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意,传递给了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人们。她相信来自五湖四海的诗人们会把心贴得更近,把关怀天下的目光放得更远。
开幕式结束后,高峰论坛发言开始。来自五大洲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著名诗人、理论家围绕“国际交流背景下各民族语言的差异性和诗歌翻译的创造性”这一主题,探讨了各民族语言的丰富性和差异性,阐释了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翻译的理解和尊重。翻译家罗伯特·阿利法诺、顾彬、屠岸、高桥睦郎、北岛、让-巴帕蒂斯特·帕拉、保罗·尼尔森、树才、罗喜德等做了精彩的演讲。会场气氛热烈,掌声如潮。
诗歌节期间,组委会还安排了系列活动,有诗人采风创作活动、“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颁奖仪式及《生命源头的颂歌》交响音乐会、“献给地球的诗篇”音乐诗歌演唱会以及《圣境心绪》、《大自然畅想》、《书海圣殿》、《诗与酒的浪漫》等多场诗歌朗诵会。
作为中国十大湖泊中最美丽的湖,青海湖拥有辽阔的水域和无以言说的静美。青海省省委、省政府在确定了“生态立省”的执政理念后,着力打造系列文化品牌,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它由中国诗歌学会与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打造,创办于2007年,每两年举办一次。通过前两届的成功举办,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现已成为国际七大诗歌节之一。
第三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已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重视。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中央电视台西班牙语频道、人民日报青海分社、新华社青海分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青记者站、经济日报驻青记者站、文艺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文化报、深圳特区报、中国诗歌网等众多媒体全程关注并进行了采访报道。
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不仅在中国诗歌交流史上,而且在世界诗歌文化交流史上都是一个奇迹。它已经成为青海乃至中国进行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窗口。
 
 
碰撞与交融——高峰文化论坛
 
8月8日上午,在碧草如茵的青海师范大学,第三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高峰文化论坛正在隆重举行。
一个从来不曾与诗歌结缘的民族是缺乏生命的张弛与活力的。而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青海,自古就是诗歌的沃土,有着悠久的诗歌传统,有着全世界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在这片多元一体的地域,各民族不断交汇,不同民族的文化共生、共存、共荣。今天,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信仰、不同肤色的中外诗人们汇聚青海,赶赴缪斯的盛宴。
在论坛先后发言的诗人、评论家、翻译家有:北岛、顾彬(Wolfgang Kubin,德国)、欧阳昱(澳大利亚)、多多、罗伯特•阿利法诺(阿根廷)、哈维尔·贝约(智利)、屠岸、树才、赵振江、保罗•尼尔森(美国)、高桥睦郎(日本)、田原(日本)、罗喜德(韩国)、麦芒(美国)、灵焚等。
北岛做了关于诗歌翻译的发言。北岛原名赵振开,2007年被香港中文大学聘为教授,讲授诗歌翻译与欣赏。他的笔名北岛的原意是“一座北方孤独、冷峻的岛屿”。北岛认为九十年代随着商业化浪潮的冲击,翻译落后了。他建议大家读一下八十年代中期出版的一套《北欧现代诗选》。他认为译诗是诗作与译者的缘分,并不是什么诗都能译好,好的译作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北岛的发言由美国诗人徐贞敏翻译。
来自德国的汉学家顾彬先生曾翻译过多多、西川、欧阳江河、北岛的作品。他认为,译者除掌握所要翻译的原诗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外,最重要的还是对自己的母语有所造诣,只有这样才能翻译出较好的作品。“如果翻译者本身对自己的母语没有太深的建树,那么他所翻译的诗就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
屠岸先生已88高龄,但精神矍铄,上台时看不出一点吃力。这位翻译过惠特曼诗集《鼓声》、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济慈诗选》《英国历代诗歌》等诗作的诗人、翻译家,因其成就于2010年获得了中国翻译文化终生成就奖。屠岸先生是用双语发言的,他认为诗歌的本质就是真、善、美,他相信21世纪中国的诗歌将会爆发。在翻译的原则上,屠岸先生主张坚守“归化”和“外化”的分寸,即掌握好二者的平衡。比如,莎士比亚的头脑里不会有中国春秋战国的影子,因此在翻译莎翁的译文中不宜出现“朝秦暮楚”“楚才晋用”等成语,否则很容易形成文化传统错位。人名、地名、国名等的翻译,最好根据原文的音来译,这叫“名从主人”原则。当然,有了原则也要灵活运用,不能生搬硬套。最后屠岸先生以一句“翻译万岁”做结语,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诗人、翻译家树才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曾在中国驻塞内加尔大使馆担任过四年外交官。他认为诗歌给了他一种异乎寻常的解放感和自由感。作为一名多年来从事创作和翻译工作的诗人,他认为诗是向着未来的,而未来的一大特征是陌生。只有不断地有“陌生”的诗人奉献有力的作品,整个诗坛才会有活力。他一直认为一个优秀诗人至少应该具备两大素质:语言的素质和心灵的素质。语言是看得见的,语言素质是指诗人必须对语言敏感,甚至超敏感。心灵是看不见的,它是对人生的态度,是对万物的感受方式,是一个人的禀性、气质和人格。心灵素质是诗歌这座冰山的水下部分,没有这肉眼不可见的部分作为基础和支撑,那么用不了几年时间,那可见的诗歌也就“消融”不见了!诗是语言的心灵内化,也是心灵的语言外化,一句话,一个优秀诗人必须见证“语言”与“心灵”的相遇与相爱。诗就是这么产生的,诗人反倒成了一首首诗“经过”的地方。
欧阳江河认为,翻译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也是将思想感受从一种语言搬运到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但是,诗歌中的意思、声音、神韵想要完全传达是不可能的。一首成功的译诗,不仅需要翻译者掌握原诗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更重要的是对母语有较好的把握。”
罗喜德女士是延世大学韩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现居韩国,任光州朝鲜大学文学教授。著有《此处不远》等六部诗集、评论集《粉色从那里来》、散文集《半满的水桶》,其中有两部诗集译成英文。曾获得当代青年艺术家奖、现代文学奖、素月诗歌奖、芝薰文学奖等。她认为诗歌之美是一种恩赐,“我觉得做诗人是很幸福的,在诗的领域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最广阔的空间。”
在她的眼中翻译就是将“曾经存在的”变为“将要变成的”,那是开启一种新的未来,比将注意力集中在过去的记忆上更加迫切。诗歌的翻译因为语言与民族的不同,在翻译中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困境,如何将写诗者的灵魂转嫁到译诗者作品中,那是译者最深的课题。这便要求译者更多地了解与贴近写诗者的生活与心灵,站在写诗者的角度去阐释作品。
作为国内优秀的挪威语诗歌翻译家,孙萌女士说,语言的差异性也表明了语言的丰富性,这是人类独享的骄傲。而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除了译者的创造,就是尊重。她主张和遵循“乘法原则”。就是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发散性地融进译者的解读和认知,由一及二,由二及四,借鉴的是数学中的乘法。这样,抛开原作,翻译过来的作品同样可以是独立的创造。所以说,优秀的诗歌翻译家,也是优秀的诗人,这一点已经得到了文学史的证明,比如卞之琳、穆旦等前辈,写诗和译诗都是一流的。
除了频繁地上台翻译和随时被点名上去“救场”之外,来自中国作家协会的胡伟先生几乎是安静而寡言的。“译者是渡船上的船夫。” 让我们向所有默默奉献、推动着诗歌交流与发展的翻译工作者致敬,他们是:顾彬、刘慧儒、梅丹理、赵振江、叶挺芳、屠岸、高兴、汪剑钊、刘文飞、傅浩、舒丹丹、程弋洋、范晔、薛庆国、胡伟、韩丽丽……
 
与美邂逅——圣湖,圣殿
 
8月9日上午,采风活动开始。十八辆车依次启动,驶向大家心目中的圣湖。
将抵达日月山的时候,旅游车作了短暂的停留,方便大家观赏蓝天下碧绿的草地、安闲吃草的黑色或白色的牦牛。总有戴着草帽、鼻子上蒙着薄纱的藏妇将一只只温顺可爱的小羊抱在手里走来走去,供游人拍照,交五元钱也可以抱一次小羊。小美女们问起小羊儿的名字,她们就笑了,说叫“喜羊羊”。
从一线浅蓝开始,青海湖一点一点地跃入了每个人的视野。仿佛一条蔚蓝色丝带,在微风吹拂下慢慢展开来。绿草地之间有一片片金黄,那是初秋尚开得喜滋滋的油菜花,与蓝天、白云是那么和谐呼应。越来越近了,终于到了青海湖二郎剑景区。当诗人们欢笑着奔向沙滩,那无边无际的湛蓝便呈现在大家眼前了。仿佛婴孩瞳仁里的蓝,有人在沙滩用脚感受细腻的河沙;有的诗人脱下了鞋袜走进水中,相互追逐着,任一浪一浪的湖水拍打着脚踝。仿佛都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母亲的怀抱,人人都兴奋不已,吆五喝六地在湖边合影留念。
媒体记者们的镜头一直没有停歇过。他们尽快地用镜头记录下青海湖撼人之美,捕捉着中外诗人们和谐交融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青海湖又名“库库淖尔”,即蒙语“青色的海”之意。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间。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
“这儿真是一方圣洁的高天厚土,令人心驰神往。” 来自四川的诗人凸凹说。
立陶宛诗人托马斯·温茨洛瓦在青海湖边悠然地走来走去,惊叹不已,还蹲下身去,用手感受那清凌凌的湖水。
韩国女诗人罗喜德举起相机,不停地搜索取景,看来是收获了很多的快乐。
八月的青海,云淡风轻。漫步青海湖畔,天和地离得那么近。那是一种令人终生难忘的蓝,大美如许,静谧如许。
一位魁梧的诗人站在堤坝上远眺,神情很陶醉,微风吹拂着他身旁的野花和小草。“站好了,回过头来!”一位女诗人说,“刚才我给您抓拍了一张。我是台湾的颜艾琳。” “哦,您好您好,握个手,来握个手!”他们愉悦地交谈着,沿湖畔慢慢走去。
看不见桨和帆,没有游船和工业时代的污染。有雄谋大略的青海人将他们的圣湖保护起来了。他们避开“开发”这样草率的字眼。与别的景点不同,他们设立的不是“旅游开发局”,而是“青海湖保护利用管理局”,充分考虑到了原始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据民间传说,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年仅23岁便在流放途中长眠于青海湖畔。浩瀚的湖水接纳了他,这朵来不及吐露芳华就猝然凋谢的盖世雪莲。留给世人种种神秘的猜测和优美流畅的诗歌。而我们不及多逗留,便再次踏上了旅途。
在去往贵德的路上,你不用去乌尔禾风城也可以看到魔鬼城里那些酷似城堡、佛塔、碑、牲畜等形态各异的景观。很快,我们的诗人们又发现了一处长着奇怪的牛角和古堡的峭岩,发出了阵阵惊叹。
在贵德国家地质公园,发现了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陡壁悬崖。这是一个以自然地貌景观和地址遗迹为主要特征,同时兼具多样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一个综合性地质公园。丰富的地质遗迹反映了地质历史时期青藏高原的演化过程,也记录了黄河的发育史和贵德自然环境的变迁,其核心景区是阿什贡七彩峰丛。景区还包含有博物馆、废墟影院、土雕工艺制作区、大型活动广场等文化元素。
奇伟而缄默的黄河奇石讲述着黄河的历史与文化,讲述着中国古老传承的为人之道和天、地、人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听说还有由青海天地人缘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创建的黄河奇石苑,是目前黄河流域唯一成规模的以黄河石为主题的私家园林,苑内收集了上万块极具特色的黄河奇石。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走进去。
贵德县素有“塞外小江南”之称,我们抵达的时候北国已是处处秋风簌簌,而这里夏意犹炽,让那些因为缺乏经验而没有带秋装的游客释然一笑。天下贵德、人间尚礼、人贵在德。前国务院副总理钱琪琛所题的"天下黄河贵德清"即此寓意。这也是贵德名称的由来。
翻越过昆仑山的余脉拉脊山,奇崛的丹霞地貌令我们吃惊。黄河以浑浊著称,唯独在青海贵德段却清澈见底。诗人们纷纷下车,冲到桥上远眺并留影。“太神奇了!”很多诗人都赞不绝口,对黄河文化又增添了新的认识。河流的背景是光秃秃、荒凉无比的山脉,但澄澈的河水却分明就在眼前,与澄澈的天空遥相辉映,抚慰着远方游子疲惫的身心。
古老的造山运动缓慢下来了,在海陆的崛起与沉降之间,孕育了如此磅礴的黄河文化,高傲者如高原,傲视环宇、绝拔众生。低矮的沉陷俯身贴着大地, 留下生命中那一汪蔚蓝。生命昭示给我们的,不正如这黄河奇观吗?当我们仰望苍穹,以一樽还酹江月,将生命中无数支潜藏的激流汇成这浩浩黄河滚滚东去,每一个人在刹那的兴奋之后,都不免沉默而陷入长久的沉思。
 
自然与生命的乘积——来自诗歌的预约
 
如果说观景和采风等活动让诗人们更真切地亲近自然、感受青海的辽阔、大气与包容,那么第三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精心组织的五场诗歌朗诵会则更是将诗歌节的交流气氛推到了高潮,尤其是第二场———8月10日晚在青海宾馆后花园和西宁艾尚酒吧分别举办的“高原之夜”诗歌朗诵会和“诗与酒的浪漫” 诗歌朗诵会。
 “高原之夜”朗诵会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副教授胡续冬和美国汉学家徐贞敏主持。两位异国诗人的主持珠联璧合,加之胡续冬教授风趣幽默,妙语连珠,会场笑声迭起,人人都很尽兴。
白族诗人晓雪先生首先上台朗诵了诗歌《大美青海》,拉开了朗诵会的序幕。随后,各国诗人们相继用不同的语言,朗诵了风格多样的诗歌。来自中国、美国、希腊、匈牙利、马其顿等十余个国家的33位诗人和众多诗歌爱好者参加了朗诵会。每个人都激情饱满、诗情充沛,诗歌的沟通和交流是可以毫无障碍和跨越国度的。
应该歌唱那些夜莺——那些创造了人类和民族的精神财富、以诗歌做玛纳,带领人们穿越旷野的诗人们。在他们深情的吟唱里,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美、敬畏、感恩与热爱。
——镜头回放到8月9日的午后,在青海湖畔的诗歌墙前,来自立陶宛的诗人托马斯温茨洛瓦从吉狄马加手中接过了第二届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的奖杯。金藏羚羊国际诗歌奖是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的最高奖项,它代表了青海湖诗歌节的国际水准。正如吉狄马加先生介绍的:“托马斯温茨洛瓦的诗歌忧伤、沉重、冷峻,基调幽暗,但字里行间却有着鲜明的精神抱负和心灵力量。”
——再回放到2007年8月9日,来自世界3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杰出的当代诗人,在梦幻般的青海湖畔,联名向世界发布了《青海湖诗歌宣言》。“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从此诞生,并以它博大厚重的东方文明为底蕴,以国际多元文化共存与交流为语境,以绚丽的诗歌艺术为旗帜,向世界送去了一个惊奇,一份诱惑,同时,也传播了一种文化力量的自信和震撼,而青海湖蓝色圣洁的湖水也同时成为了这样一个国际性诗歌盛会的地理坐标。
    今天,当200多位来自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的诗人云集青海,他们发现青海湖诗歌广场上,除了玛尼石经墙风格的诗歌墙外,又耸立起了十二座极具艺术魅力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的雕像。
十二位诗人的影雕,十二史诗的雕塑,它们必将作为具有世界地位和国际品质的响亮的文化符号、人类重要的精神财富而被铭记。它们将永久地矗立在开阔、纯净的青海湖畔,为世人所瞩目。
正如本届诗歌节的交响音乐会《生命源头的颂歌》所讴歌的,生命本应是跳动着和谐音符的音乐长河,无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怎样的困境,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永远是诗人的良知与职责。
 8月11日晚在青海电视台大演播厅,“献给地球的诗篇”诗歌音乐朗诵会上,著名朗诵艺术家丁建华、王斑等饱含深情地朗诵了中外多位知名诗人的优美诗篇,动人心魄。
当著名音乐环保艺术家马修·连恩凄美的一曲《布列瑟农》在演播大厅响起的时候,许多人再次被触动了。那是狼群在原野上奔跑的声音,是悲伤的萨克斯和低沉的法国号在哽咽,是狼群在血液尚未流尽之时不屈奔突的身影,那也是黄河的咆哮,回荡着黄河的庄严、神圣和苦难、悲壮……
 
请让我对着一块巨大的岩石说话
身后是我苦难而又崇高的人民
我深信这千年的孤独和悲哀啊
要是岩石听懂了也会淌出泪来
——吉狄马加《黑色狂想曲》
 
这是诗人吉狄马加的孤独,也是全人类共有的孤独。
    而我们没有理由跺脚或者抱怨,只有感恩。
因为自然,因为诗歌,生命被妆点得如此丰富多彩而美妙神秘。一切就如培根所悟:“是自然与生命的乘积。”
当我们俯身拾起它们:雪山、交响乐、昆仑山、黄河、诗歌,这些因为青海湖而散发出纯净光泽的词汇,我们读懂了高原这部宏伟的史诗,读懂了青海湖,读懂了它的万千气象中的澄澈和汹涌,读懂了圣湖和神山的召唤。
在青海,还有一个人你无法忘记,那“诗人中的诗人”、曾获得中国诗歌学会颁发的19981999年度诗人奖的已故著名诗人昌耀,青海湖将因为一个诗意的灵魂而备受诗神的眷顾,青海湖因为国际诗歌节的诞生,注定备受关注。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是一次朝觐圣殿之旅。当我们与天地、与湖水、与高原、雪山订下永恒之约,我们灿若阳光的生命不复有阴郁。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质朴的人们,他们将获得祝福。因为在人类这最后一片净土上,诗歌已经这样渗透了每一个人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