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钟文:回到诗的本质吧

2013-02-26 作者:钟文 | 来源:东方早报 | 阅读:
  我十分犹豫着,要不要发出不同的声音。周俊生《小草为什么不歌唱》(见于2月18日《东方早报》A23版)一文的用
  我十分犹豫着,要不要发出不同的声音。周俊生《小草为什么不歌唱》(见于2月18日《东方早报》A23版)一文的用意是好的,他有感于诗人雷抒雁的去世,谈及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轰动,希望今天的诗人要像雷抒雁这样去面对现实,写出好诗。
  但是,他表达这种意图所用的理论观点却是错误的,错误的提倡最终会把诗歌驱赶出去。我的不同意见,希望得到指正。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文学曾有过一阵轰动,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包括雷抒雁这样的政治抒情诗《小草在歌唱》,均风行一时。我们不免遗憾地发现,刚过去了二十几年,要从文学、美学的角度去衡量,这些作品都有太多的粗疏,缺少艺术分量。它们是为那特殊的社会背景而存在的,有很大的社会意义,却缺少作为艺术而存在的本体意义。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提倡镜子理论:艺术是模仿生活的。周文的立论点也即如此。这种观点是从柏拉图开始的,柏拉图认为“诗歌,只是模仿感觉世界”,艺术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与理念世界有两重的相隔。
  19世纪开始,就已有思想家发现,这种理论有局限性。他们认为“一切艺术无非都是情感的表现”(意大利文艺批评家克罗齐语)。表现说比模仿说有合理性。如果说柏拉图的理论还是人类早期的天真阶段,那么20世纪的中国,当艺术变为齿轮与螺丝钉,为政治与政策服务的时候,艺术就彻底沦为非艺术的口号与应景之作了。
  周文多次提到诗人要参与生活、表现现实等,这些说法实际都是从摹仿理论的根子里生出来的枝桠。作家要表现现实,这种理论最极致的说法就是柯庆施的“大写十三年”。这样的口号有结果吗?有结果,那就是八个样板戏。
  作家如何处理与现实的关系呢?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说出了其中的深刻道理。他在领取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说中说:“对现实的拥抱如果要达到把它一切善与恶、绝望与希望的古老纠结都保存下来的程度,这可能只有距离才做得到,只有飞身至现实上空才做得到。但这样一来,又会变得像是道德背叛。”
  米沃什强调诗人要有责任去面对现实,但必须飞身在现实之上,如果没有这种飞身在现实之上的独特性,就称不上一个够格的诗人。
  周文指责当今的诗歌,成了抒发诗人“小我”的温室里的盆景。实际上,世界上哪有“小我”与“大我”之分呢?要有也只有“真我”与“非我”、“真我”与“假我”之分。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别的存在。没有个别,哪有人性,哪有纷繁的世界?
  人性的复归就是个性的复归,一个“小我”的复归,人的一切存在的复归。有真正的“我”的存在,才会有创新的世界。而要把“小我”溶于“大我”之中的说法,无疑是让一切歌唱者都去学假声,做所谓的美声歌唱,结果全都会是假嗓子,说的一切都可能是空话、套话,仿佛都不会说人话了。
  这种提倡,无论是在道德上还是审美上,一定会倾向伪善。屈原的价值就是“独立不迁”,这四个字不仅是屈原的人格喻,也是他的美学喻。《离骚》就是一个真实的、披肝沥胆的个人灵魂的展示。
  而越是个人的,越是私密化的东西,就可能越是诗的。诗是什么?诗就是把个别人的精神之幽微处,用最富创造性的语言,音乐化地表达出来。没有一个特别个别化的灵魂的特殊言说,就不可能是诗。
  二十几年前,西方文学研究者发明了一个“副文学”的概念。他们在原来的文学中罗列出一批文学作品,并将其归纳为副文学
9 7 3 12 4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