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五个“诗之最” 就能召唤诗歌仙子下凡间喽!
昨晚的郑东新区,宁静而开阔,天空渲染出的丝绸般的蓝,好似安徒生童话故事的开篇。行走的人群,奔跑的孩童,以及枝头鸣叫的小鸟,像是等待一场盛大的文化宴会,心绪暗涌,情思悠悠。亲们都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有故事的地方就有咱日报的小编。这次,小编会为豫米和花粉儿带来哪些惊喜呢?当“加州蓝”邂逅“大金蛋”,会擦出怎样的花火?当“高大上”的诗歌偶遇接地气儿的烩面、木梳子,会有何般共鸣?关子卖够了,下面咱们上硬菜!
文图/本报记者 冻凤秋 谢丛蔓
最接地气儿:烩面、木梳也能创作 诗歌就这样走进生活
5月14日晚,“竹子在雨中醒来——高旭旺诗歌专场朗诵会”在河南艺术中心艺术馆举办。江湖人称“小灵通”的日报小编,自然不能错过这场诗歌盛宴。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可不少网友表示,现代诗太深奥,读不懂。先不管是新月派、九叶派还是朦胧派,印象中的诗歌,总是离生活很远。不管是北岛、舒婷、顾城、海子,还是我省诗人苏金伞、青勃...记忆里的诗人,总是朦胧、神秘,仿佛“谜一样的存在”。读到这里你或许会问,本次的诗歌朗诵会有啥特别?小编告诉你:接地气儿!而且你绝对能听懂!
小编先给你介绍一位咱河南老乡。他是一个乡下的穷孩子,挎着一个装着诗集的绿色军用书包,从黄河边走来,闯进了郑州,闯进了诗坛。像他的名字一样,他热情似火地痴爱诗歌。他在诗歌中歌唱滋养他生命的黄河水,歌唱村庄、母亲,歌唱朴素的爱情,也歌唱身边的女清洁工,甚至一碗河南烩面。他就是诗人高旭旺。
在诗人高旭旺身上你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吗?贫苦的出身,一路奋斗,直到实现心中的诗歌梦。正因他像你、像我、像每个心中有梦的平凡人,诗人才能把晦涩难懂的诗写得灵动、轻盈。才能把烩面、清洁工、木梳子这些不起眼的小事物推向大舞台。恁说说,这样的诗歌盛会说它接地气儿,不浮夸吧?
本次朗诵会由省文化厅主办,省群众艺术馆、省诗歌学会、省朗诵协会承办,是“品味中原”系列文化公益活动的一部分。可若是本场诗歌朗诵会只有一个“最”是不是没过完瘾?别急,小编总共为豫米和花粉儿们备齐了五个“最”,还有哪些?继续读文!
最大牌:诗歌这回事儿,听那些大名鼎鼎的文坛前辈咋说
他们都是谁呀,小编顿时眼花了。一走近艺术馆,就看见省文学院院长何弘和作家、诗人冯杰勾肩搭背地走来,恍若邻家大叔。我们一起走到休息室,迎面撞上了老一辈诗人、书法家王绶青,刚给他拍了张照,还没来得及说话,一转身,就看到了传说中的南丁老师,正是在他的努力下,文学豫军闪亮中国文坛。小编迫不及待地请南丁老师给豫米题字,耄耋之年的他精神矍铄,认真写下:豫米多读书,读好书,就会聪明。
小编正美滋滋呢,就见秀美端庄的作家、画家李玉梅进来了,然后又看到好多好多认识不认识的名家大家。小编赶紧采访拍照,忙得不亦乐乎。额的神,省文联党组书记吴长忠也来了,省政府侨务办主任宋丽萍也来了,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肖建中亲切地和他们交谈,小编就认真地旁听。然后俺们就一起听朗诵了。好吧,关于诗歌这回事儿,听听他们怎么说——
84岁的省文联原主席、著名作家南丁:
希望有更多热心人来组织与文学创作有关的活动,把中原作家凝聚起来,形成火热向上的创作氛围,出精品,推杰作。我知道河南日报中原风读书会办得很好,坚持下去,吸引更多爱读书、爱写作的人,扩大文学的影响力。
79岁的诗人、书法家王绶青:
我很欣赏现在身边很多年轻人的诗,充满朝气和青春活力。但也有问题,就是我们常常只知道诗人的大名,根本记不住他们写了什么诗。从诗歌艺术层面来讲,是诗写得不够精练,炼词、炼句、炼意的功夫没有下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与文化传统的断裂,没能将《诗经》、唐诗宋词的意蕴融入到创作中,所以不耐读。
省文学院院长、评论家何弘:
人类表达情感、表达对世界的理解与感悟的方式多种多样,但诗歌无疑是其中极为有效的一种。因此,诗歌几乎自人类步入文明时代起就一直在人类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还会如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会有更多的追求,诗歌自然会有更多的爱好者。当然,它不太可能以大众化的方式呈现,更多会以沙龙化、圈子化的方式进行交
流,但总体参与的人数会越来越多。这是真正的良好的艺术传播方式。
《党的生活》杂志总编辑、省诗歌学会执行会长高金光:
诗歌朗诵是诗走向大众的一种非常好的形式。近几年来,河南从官方到民间对这一形式都很重视,举办了很多场诗歌朗诵会,特别是吴长忠、王绶青、孔祥敬、萍子、张鲜明、高旭旺等诗人的专场作品朗诵会,吸引了很多听众,既让喜爱诗的人们得到了艺术享受,也扩大了诗人的社会影响力。通过诗歌朗诵,诗人们找到了自信,同时也在诗与大众的接触中,校正创作的态度和方向。的确,诗歌再也不能封闭自己、麻痹自己了,如果一味地拒绝大众、自我陶醉,只能永远地被时代冷落。
河南文艺出版社原总编、诗歌评论家单占生:
我们这代人的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社会进程和个人命运是一体的,所以个人化的情感相对少一些,关注社会多一些。我希望年轻人多读一些经典的诗,读古典诗词,读现代经典诗篇,读朦胧诗,我特别推荐昌耀的西部诗,那是用骨头发出的声音,有种特别的质感,值得大家去读一读。
知名诗人萍子:
能参加这场诗歌盛会,我特别高兴。这不仅是诗歌的盛会,也是心灵的洗涤。让我们一起感受诗歌的魅力,感受诗意的美好。
最梦幻:如烟火般盛放的美 似雨露般醒来的诗
红色是奔流的血液,蓝色是深海的宝石,黄色是明亮的烟火,绿色是青葱的山水...当所有的灯光交织在一起,这不是一出舞台剧,而是昨夜如梦幻般的诗歌朗诵会现场。
会场内有300个座位,密密麻麻坐满了人。会场内的高端布置,是一场激情盛宴的标配。从进场到离场,小编最大的感受就是观众们的热情极其高涨,但又整齐有序、文明规范。忘了告诉你,会场的冷气开的很足,朗诵会刚开始时,身边有位小姑娘问妈妈要衣服。可半场朗诵会下来,小姑娘早已头冒微汗,这热情,好似咱郑州的夏天!
舞台上的灯光五颜六色,背景音乐高低起伏,朗诵者们声情并茂、慷慨激昂,听众们陶醉其中,忘乎所以。这是一场出色的诗歌朗诵会,更是无数爱诗、懂诗的人心中的极乐世界。
朗诵会第一章“黄河大写意”,大气磅礴,浓浓的中原文化味儿,人们似乎感受到了黄河的风;
第二章 “心灵的太阳”,歌唱母亲,村庄,歌唱朴素的爱情,带人们走进乡村童话般的情感世界,那么朴素,又那么动人
第三章“疯狂的钟情鸟”,我爱你,生活爱你一切成功和不幸,谁听了都会心有戚戚;走进青海湖,像是聆听一首爱情诗,让心灵去度个假吧
第四章“感悟与倾诉”,听一听城市女清洁工的心声,感受一下片刻的走神和痴迷
18首诗歌如行云流水般将观众带入迷人的诗境,小编不咋懂诗,但也醉了,直到散场,才似雨露般醒来。。。
最温情:孙子孙女齐助阵,老友组团来捧场
这位穿着白色小礼服的小姑娘名叫高美粟,今年十岁了,是郑州市纬一路小学的学生。这位小姑娘可“来头不小”,她是诗人高旭旺的孙女,今天专门来给爷爷“捧场”。
说起爷爷高旭旺,小姑娘顿时打开了话匣子。“我爷爷特别细心,喜欢读书,还爱写毛笔字”、“家里的书房全是书籍,爷爷可喜欢给我们读诗了”、“爷爷是我的偶像,我崇拜他”...小姑娘说,自己平时特别喜欢读爷爷的诗,今天能身临其境感受爷爷的诗歌,心里特别激动呢!
小编随即采访了十多位听众,没想到,好几位都是高旭旺的亲属,敢情他们家族组团来了。
听听他的大哥怎么说:俺们全家都喜欢旭旺的诗,都从心里支持他。他对诗歌、文学痴迷了大半生,我们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他,但都佩服他。
今年68岁的刘学林是河南省作家协会的原副主席,同时也是高旭旺的多年老友。说起这场诗会,刘老感慨万千:“高旭旺是一个钟情于诗歌的人,现实生活中的他也是出口成诗。作为他的好朋友,看着他一步步走来,实现自己的诗歌梦,我替他高兴。”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一位叫张慧云的企业家,也是高旭旺的朋友,她登台朗诵了一首高旭旺的诗《河流上的母亲》,她的普通话虽然不是很标准,也谈不上什么朗诵艺术,但那份专注和感情的投入,绝对让人感佩。这友情,羡煞人了。。。。。
最时尚:俊男美女汇集 民族风刮得人人都青春
一场时尚的诗歌朗诵会哪儿少得了俊男美女,朗诵艺术家们先后登台,气质脱俗,光彩照人,有的是裙裾飘飘,有的着复古旗袍。不多说了,先上图,是不是帅哥美女恁自己说~
又看到他了,上次纪念苏金伞诗会上的帅哥主持人,这次又来了,终于知道他是谁了,人家大名冯勇,是省群艺馆的,专业朗诵,业余主持!
还有我们熟悉的朗诵艺术家于同云老师,他一登场,掌声雷动,“一把柿木梳的爱情”触动了人们的心弦,“痴迷”又压轴登场,那声音,那气质,令人叹服!
刘阳,那个声情并茂,最能煽情的朗诵者,带来《共同写下一个人的名字》,铭心刻骨的美!
文卉、雅文,这名字美,人更美,两个美人,身着同样的旗袍,看面容是不年轻了,可那神采,真让人眼前一亮。
她是谁?姬丽君!总是那么自然,她的声音是心里流淌出来的,如鸟鸣,似一泓清泉!
还有丁瑜,身着蓝色亮片的裙子,气度优雅。
还有咱观众的颜值,也是相当高!看来读诗不仅陶冶情操,还能让人变得美美哒!来听听高颜值的帅哥美女们咋评价这场诗歌盛宴的。
26岁的刘小姐:读诗让我心灵解放,这场诗歌会办的接地气儿,赞一个!
28岁的郑先生:以前我不爱读诗,可是参加完这场诗会以后,我想我会慢慢爱上诗歌。
一对年轻情侣:诗歌让我们走到一起,我们因诗歌结缘。这场朗诵会档次高,气氛好,我们就在这里边听诗歌边约会
高旭旺:1948年出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笔名丁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副主任,世界汉诗协会副会长兼河南分会会长,中外散文诗学会理事,河南省作家协会理事,《大河》诗刊社社长,河南省诗歌学会名誉会长,出版有《多情的季节》、《心灵的太阳》、《竹子在雨中醒来》等14部诗集。他说,诗是我们精神的灯光,我尽管过了花甲之年,但愿意一直做点灯的人。
与会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