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美丽地球,和谐人类,中国诗人发声

——陆健新诗集《AI和报信鸟》研讨会在沪举办

2025-09-16 作者: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诗集《AI和报信鸟》是由辽宁人民出版社于2025年6月出版发行。该诗集以跨境艺术方式,向读者呈现了一本具有新型思维、独特视觉、多向纬度的文学著作,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的,一本结合AI技术,描写形态各异、色彩斑斓鸟类的新诗集。其创新性、实践性与突破性,与一些未知的可能性,留给大家很多学习与深思的空间,值得一些专家与学者们的研究和探讨。
  2025年9月14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陆健先生的新诗集《AI和报信鸟》研讨会,在徽式、雅致的上海中青旅东方国际酒店八楼会议室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华文艺网、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中心和上海徽喜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诗集《AI和报信鸟》是由辽宁人民出版社于2025年6月出版发行。该诗集以跨境艺术方式,向读者呈现了一本具有新型思维、独特视觉、多向纬度的文学著作,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的,一本结合AI技术,描写形态各异、色彩斑斓鸟类的新诗集。其创新性、实践性与突破性,与一些未知的可能性,留给大家很多学习与深思的空间,值得一些专家与学者们的研究和探讨。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诗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陆健,诗人、小说家安谅,上海大学教授、博导钱文亮,上海交大教授、博导何言宏,诗人、上海社科院城市诗歌研究室首席专家瑞箫,诗人、东方卫视导演张怡,上海大学教授廖亮,诗人、上海作协创联室负责人杨绣丽,上海徽喜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涛,日本横滨市立大学教授杜轶文,上海交大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王晓静,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导杨四平,诗人、中华文艺网总编辑牧野,还有诗人戴仁毅、石沉、邓登楼、周长元、曹卫东、霍晓松、徐焰青等30余人。
 
  研讨会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杨四平先生主持。
  首先,杨四平教授宣布会议开始,并详细介绍了出席研讨会的嘉宾与诗人。
 
  接着,中华文艺网总编牧野先生致欢迎词,并简单介绍了《AI和报信鸟》的出版情况与内容概括。
 
  然后,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陆健声情并茂地介绍了《AI和报信鸟》的创作情况。
 
▲  诗人、作家安谅 发言


▲ 上海大学教授、博导钱文亮 发言


▲ 上海交大教授、博导何言宏 发言


▲ 上海社科院城市诗歌研究室首席专家瑞箫 发言


▲ 上海作协创联室负责人杨绣丽 发言


▲ 东方卫视导演张怡 发言


▲ 上海大学教授廖亮 发言


▲ 日本横滨市立大学教授杜轶文 发言


▲ 上海交大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王晓静 发言
 
  诗人戴仁毅、石沉、邓登楼、周长元、曹卫东、霍晓松、徐焰青等也先后作了发言。



▲ 徽喜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涛 发言


▲ 陆健教授发表感言
 
  主持人杨四平教授进行了会议总结,他说:在今天这个战火四起的世界上,和平与爱显得尤其重要,环境问题也尤其突出。这是整个人类面对的共同困境。据我们的阅读视野,还没有一部规模化地专门描写、表现鸟类题材的诗集。用前所未见的爱心去表现鸟类题材的诗集。这是中国诗人发出的重要声音。所以我们要感谢作者。

  摄像:小孩哥文化传媒 张天琦 
      
         ★ 附件:与会嘉宾发言(摘选)

  ☆ 诗人、作家安谅先生发言:
  陆健教授勤勉,多产,精品纷呈。他的诗歌题材涉及甚广,诗人的敏锐,万物皆可入诗,且各有浓郁的诗情画意。这一本鸟的诗语。每一只鸟,都是他的诗的主体,也是诗歌的存在主义。是鸟的诗的化身。意象,跳跃,张力,与现实的碰撞,鸟在他笔下,表现无限,出神入化。这归功于诗人的独特而丰富的创作力。二是他的接纳新事物的能力,有一颗诗人的好奇之心信手拈来,如绵绵之力,久久为功。充沛而神奇。
  我以为所谓大诗人。是以诗为生命,又给予诗以生命力的人。当今诗坛拥有他,就生动,鲜活,而有趣味许多。传扬就有了可能,应为他扬起森林般的手臂,为他欢呼。如同捧着诗的夜空里,一颗闪亮的星星。 
  向陆教授致敬!

  ☆ 诗人、上海社科院城市诗歌研究室首席专家瑞箫发言:
  飞鸟与游鱼的题材,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精神。这也是陆健老师的这本诗集的主旨。《诗经》记录了上古的花草树木鸟兽,未来人们也可通过陆老师这本书,了解今天的自然生态环境。
  这也是文学与科普结合的诗歌生态学的意义。这本诗集不仅生态人文主义的观念领先,创新能力和结合AI的写作手法也十分新颖动人。

  ☆ 诗人、上海作协创联室负责人杨绣丽发言:
  《AI和报信鸟》体现在题材的拓展与意象的创新上。诗集以“鸟”为核心意象,构建了一个庞大而精妙的诗歌宇宙。

  ☆ 诗人、东方卫视导演张怡发言:
  鸟有沉重的肉身而能够飞翔,这近乎神迹。诗人也一样。当诗人将“沉重的肉身”喂给AI,是飞翔能力的丧失,还是“绝对精神”的解放?本书给出了答案。

  ☆ 日本横滨市立大学教授杜轶文发言:
  《AI和报信鸟》是对人工智能发展的一次审视,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省。阅读时宛如眼前放映着一帧帧的微电影画面,很美好。

  ☆ 诗人、中华文艺网频道主编石沉发言:
  祝贺陆健老师《AI和报信鸟》出版。那些富有新意的诗启发了我,用“鸟的视角”“鸟的眼光”去发想、发现美好。

  ☆ 诗人、中华文艺网签约作家邓登楼发言:
  陆健教授一本撰写几十种鸟类的诗歌专集,此书与现代AI新模式工具结合在一起,通过以报信鸟的传达方式,从象征自然、传统与直觉的警示,也是古老而直接的危机信号。指出AI与现代诗歌创作者发展环境的艰难与优劣。此诗集通过选取对国内外那些知名的和不熟悉的鸟类,从鸟语、肢体、乃至羽毛等不同角度,以人的生活理念思想为依托,通过意像化的描写,是一本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好书。

  ☆ 诗人、中华文艺网签约作家曹卫东发言:
  祝贺陆健老师!借陆老师新诗集《AI和报信鸟》,聆听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在诗意的海洋里,插上翱翔的翅膀,鸟语花亦香!

  ☆ 诗人、中华文艺网签约作家霍晓松发言:
  这哪里是在写鸟?分明是在写人。是啊,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这样一只鸟?被赋予不同的天性,在不同的命运轨道上,完成属于自己的使命。诗歌就是我们的翅膀,让我们能够超越凡俗的桎梏,触摸那些言语难以描述的情感与哲思,陆健老师在后记中写道,如果有人能从他的诗中获得一丝灵感,发现一些信号,他就知足了。
  报信鸟的信,感受到了,感恩遇见,感谢交流 。

  ☆ 诗人、小孩哥文化传媒CEO徐焰青发言:
  陆健老师的诗集带给我们的不是答案,而是一种丰饶的困惑和深刻的安慰。它告诉我们,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诗人最重要的使命或许就是成为一只“现代的报信鸟”——用最敏锐的感知,为我们解读由AI书写的、充满未知的新世界,并为我们指引回望精神家园的路径。陆健老师这部诗集无疑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诗歌写作,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航道。

  (排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