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重走国防路:后峡四人行寻访父辈建设足迹

2024-05-11 作者:沙舟 桑山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重走国防路:带着敬意,带着使命。

  5月8日,国龙矿建新疆片区公司组织四人驱车前往近百十公里远的新疆乌鲁木齐后峡萨尔达坂,寻访20世纪70年代初,由中国煤炭工业部原八十四工程处承建的国防建设人防工程项目,追踪老一辈建设者足迹。重走国防路,感受父辈的那段不寻常的青春之路。中国诗歌在线新新疆频诗人记者全程参与了此次寻访之旅,并拍摄记录下了珍贵的历史影像和历史资料。

  50年前,在乌鲁木齐后峡的萨尔达坂,一支劲旅,肩负使命,驾驶车辆,深入天山深处,参与国防人防工程建设。

  今天,我们四人一行来到天山峡谷。“这是一次寻亲,一次对过去国防建设的探寻,也是一次老一辈们艰苦创业的敬意之旅”。中国诗歌在线新疆频道常务执行总编桑山先生,感同身受地说出了他的心里话。

  乌鲁木齐后峡,地处边陲,重峦叠嶂,人迹罕至。50年前,这里是我国国防建设的前沿阵地,父辈们在这里挥洒汗水,铸就坚不可摧的人防工程。如今,我们四人一行,驱车穿越时空,追寻他们的足迹。

  五月的天山后峡,车辆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每一道弯,都仿佛转出了一段历史;每一次颠簸,都仿佛触碰到了父辈们当年的艰辛。我们沿着父辈的足迹,深入人防工程,感受着他们的坚守与执着。

  两个多小时的赶路询问,中午1点时分我们到达目的地――萨尔达坂。在萨尔达坂,我们看到了父辈们当年工作的地方,仿佛感受到那些冰冷的硐室,那些简陋的设施,那些斑驳的墙壁,一一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我们仿佛看到了他们辛勤工作的身影,听到了他们坚定的誓言,感受到了他们崇高的精神风貌。

  当我站在那片国防军营前,一位哈萨克族中年男子向前和我们搭讪。交谈中才知道这位哈萨克族中年男子的家就在这个萨尔达坂的牧民,他的父亲(已故)哈台是原后峡国有牧场的场长,这里也是原5381部队的营房驻地,八十四处,那是个国家级的建设单位,父亲说,那时这个山湾很神秘,根本没人敢靠近。后来90年代后期部队撤走,2000年人防工程停止使用。从此,这片国防战备之地恢复了昔日的草原牧场。

  这次寻访,不仅是对过去国防建设的探寻,更是对父辈们辛勤付出的敬意。他们的坚守,铸就了我国的国防安全;他们的付出,为我们赢得了和平与安宁。

  我们四人一行,带着敬意,带着使命,完成了这次寻访。我们看到了父辈们的辛勤付出,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崇高精神,我们为他们骄傲,我们为他们自豪。

  国龙矿建新疆片区党支部书记祝士俊深有感触地说:自己作为国龙矿建人,亲身参加了这次“寻亲”之路,国龙矿建老一辈在这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下建设新疆、建设国防,我们后来者感到无上光荣和自豪,这更加坚定了我们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决心和信心。

  今天,我们将这段历史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知道父辈们的付出,让更多的人了解国防建设的艰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我们国家的强大。

  乌鲁木齐后峡,我们来了,我们看到了,我们记住了。父辈们的国防建设之路,我们将永远铭记。王松山是建设者的后代,也是八十四处留在新疆的职工子弟,他看到父辈们战斗过的地方和国防事业的强大,激动地说。
 

随笔|岁月荣光,见证父辈那段国防建设之路
文/沙舟

  我的父辈,让我们时时刻刻地骄傲着。他们在深深的天山河谷,像一只只在天山之巅的雄鹰展翅高飞,

  五十年前,在乌鲁木齐后峡,萨尔达坂脚下,有一群特殊的建设者,他们的青春岁月在冰峰雪域中绽放。他们是那个时代最可爱的人,为了国家的安危,为了国人的幸福,他们默默地在国防工程中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他们的身影,如同那冰峰雪域一般,坚毅而孤独。他们的汗水,洒在了那一片片雪地上,化作了春天的花朵。他们的笑声,回荡在山谷之间,成为那片土地上最美的乐章。

  他们的青春,是在寒风中坚守,是在饥饿中拼搏,是在危险中前行。他们的青春,是在那无尽的黑夜中,用一盏盏昏暗的油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他们的青春,是在那寒冷的雪地里,用一颗颗热忱的心,温暖了整个世界。

  他们的故事,或许没有被历史记住,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镌刻在了那片土地上。他们的付出,或许没有被世人知晓,但他们的收获,却是那片土地上最珍贵的财富。

  他们的青春岁月,就像那冰峰雪域一样,虽然寒冷,却充满了希望。他们的青春岁月,就像那国防工程一样,虽然艰辛,却充满了自豪。

  他们是那个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的青春岁月,是最美的风景。他们的故事,是最动人的传说。他们的精神,是最宝贵的财富。

  在我们的记忆中,父辈们总是以一种坚毅而沉默的形象存在着。他们的青春,是在风霜雪雨中磨砺,在艰辛中铸就。如今,我们站在他们曾经踏过的足迹上,试图去感受那段国防青春岁月的重量。

  我想,那应该是一个充满挑战与奉献的时代。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们挺身而出,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国家的国防事业。他们可能在边疆的荒漠中,也可能在深山的老林里,默默地守卫着祖国的平安。

  那时候,他们的生活条件无疑是艰苦的。没有先进的科技,没有舒适的住宿,甚至有时候,连基本的生活物资都是匮乏的。但他们没有退缩,没有抱怨,只有坚定的信念和无私地奉献。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书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国防赞歌。

  如今,我们站在他们的足迹上,看着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心中充满了敬意和感激。我们无法亲身体验他们当年的艰辛,但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当年的决心和勇气。他们的青春,虽然已经远去,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照亮了我们的前行之路。

  父辈们的国防青春岁月,是我们永远的宝贵财富。他们的奉献和牺牲,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让我们铭记他们的付出,继承他们的精神,为祖国的明天,继续努力奋斗。

  让我们铭记他们的付出,让我们传承他们的精神。让我们用我们的笔,记录下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用我们的心,去感受他们的那段青春岁月。
 

随笔|寻梦后峡
文/桑山


  梦里相怜好,依稀不青年。春风吹过去,已是旧苔痕。打马巡山问,云空路深沉。惊心前辈事,感佩在心间。
    ——题记

 

  踏着初夏的晨光,别过乌鲁木齐,汽车马不停蹄地奔驰在去后峡的路上。风吹走了南山的积雪,也吹来了曼舞的云。

  后峡,就在天山深处。通衢天山南北的要道里,一条穿越天山最长的隧道,即将带来令人心驰神往的奇迹。

  怦然心动的人,按捺不住生命的激情。一边惊叹造物主的丰功伟绩,一边为新时代翻天覆地的变化啧啧称奇。

  其实,我们不是去猎奇自然的风光,也不是去采风开山凿洞的事迹。而是探寻后峡深处尘封已久的岁月故事,探寻一代军工企业先辈默默无闻的痕迹。

  汽车,在沟壑七弯八拐的石崖边蜿蜒曲折。看得见云在沟谷的缝隙上怡然惬意,也看得见水在崖壁的低洼处潺潺流动。

  眼前一路施工的景象,在云天下,在半空中,在沟谷处。钢筋水泥的桥梁,或飞云越涧,或穿山入洞,或升梁固架……

  人烟稀少的后峡,应是牛羊骏马的天堂。若在云空俯瞰,深峡的高处,一脉一脉犹如人体的草原,声声回荡着牧歌天籁。

  行走后峡深处,蓦然而起的水坝、星星点点的毡房、枝枝分岔的路口……是一路的风景,也给行程增添了有趣的笑谈。窗内窗外,仿佛就是一种很有温度的相伴。

  松山一路走,一路分享着父辈的故事,也与沙舟共同回味时光过去五十多年前的往事。或电话询问好友,或地图确定地点,或下车打听处所,或导航精准目标……

  功夫不负有心人,心有灵犀一点通。也许是因为诚心所动,就在大家踟蹰不前的时候,沙舟遇到了一位在后峡开商店的刘姓女士。这是一个从小随父母生活在后峡的小老人,对后峡前前后后的事掰得门清。

  按照刘女士的指点,在后峡的沟谷,越过一座小桥,转弯拐进沟西的山底,一路盘山向去,终于在接近云端的山上,看见了一片有些残破的砖石建筑。

  年轻的士俊,一时来了精神,握紧方向盘,加足马力,驱车向前,很快就爬上山坡,停在一片老旧的建筑物面前。山坡逶迤,一处处断垣残壁,尽管已露锈迹苔痕,仍能看见岁月留下的印痕。

  停车驻足,依山放眼,山前屋后,风景迥然。眼前是一座巍峨的雪山,阳光朗照下熠熠生辉。身后是一座草场与林场相间的高山,一群群的牛羊在山间过着幸福的夏日。左边山体,犹如曼妙的人体,倘若五月深时,一定是一座鲜花馥郁的高山花园。

  抚摸一处处残垣断壁,抚摸长满苔痕的阶石,“找到了,找到了,老爹!找到你们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松山流泪了,沙舟流泪了,年轻的士俊流泪了。爽朗的哈萨克族朋友说,“还是你们今天有运气,好多人都找不到这个地方了。”

  啊,原来这云深不知处,就是八十四处的职工度过生命青春的地方!也是我们今天寻梦奉献者足迹的所在!敬仰之心,油然而生。

  想想20世纪70年代初,后峡,仿佛一个被人间遗落的幽静山谷,车马不便,谁能想到会有一路建设大军,千里万里,激情澎湃,青春不悔,钻山掘井!

  再看眼下的后峡深处,一路路新的建设大军,正在承先启后,以山为纸,以云为墨,日夜辛劳,在云山深处,把大国诗意书写在通衢天山南北的梦想中,更有一种喜之不尽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