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李钟声|历史真实与现实意义双重价值的呈现

——评张况长篇历史小说《赵佗归汉》

2023-09-08 作者:李钟声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张况的《赵佗归汉》是一部抒写中华民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振兴、各族人民融合发展的悲壮史诗。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为“中国拥有南海主权历史”正名的最具说服力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张况以高度的政治站位,高度的历史文化自信,为我国史学界提供了一个极具史学价值和史学意义的研究方向与路径。这是这部小说的最大闪光点,这也是广东作家讲好中国故事、岭南故事、粤港澳大湾区故事的一部重要力作。


  在我既往印象中,张况是一位有重大影响的诗人,以中国历史文化长诗享誉诗坛,记得《诗刊》原主编、著名诗人叶延滨就称之为“创作了历史地标的重要诗人”。

  最近,得知他用五年时间写了一部200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赵佗归汉》,我感到很是诧异。去年收到他这部重达十斤的厚重著作时,我内心很震撼,感叹终于有广东作家、大力士张况为南越王立传。这太好了!太难得了!

  张况如此转身跨界,真让人有些猝不及防。毕竟写小说耗时耗精力考耐性。在我的有限认知中,他这种篇幅的宏大叙事之作,该是广东目前为止体量最大的长篇历史小说了吧。

  转念一想,艺术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写长诗的张况本身就是个有恒心、有文学理想的拼命三郎。之前他花18年写完10万行《中华史诗》文学工程。如今他再次挑战自己,想在岭南历史小说方面有所建树,这也合乎情理。所以又弄部长篇小说出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岭南,赵佗有“人文始祖”之称。作为秦始皇的爱将,他以副帅身份联手主帅任嚣率军平定了岭南。并被秦皇委任为南海郡龙川县首任县令。公元前208年,赵佗任南海郡守,这是岭南破天荒的历史大事。在秦末农民起义诸侯逐鹿的烽火中,赵佗封关绝道,趁势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在番禺(今广州)建立南越国,称“南越王”,他在岭南实行“和辑百越”的开明政策,促进了汉地与百越之间的大融合大发展,并将中原的先进文化、农耕技术等带入岭南,使古老的百越大地得到快速发展。汉高祖十一年,赵佗被刘邦封为南越王;吕后称制时代,汉越交恶,赵佗自称“南越武帝”,与之分庭抗礼;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赵佗被恢复“南越王”封号,遂率南越国再度归汉。作为“岭南拓荒者”和“第一代南越王”,赵佗对岭南发展做出了特殊而重要的贡献,他由此而被视为“岭南人文始祖”是合乎历史真实的。张况这部长篇小说重拾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其历史价值的彰显就在这里。

  张况家乡广东五华是西汉长乐台(五华狮雄山遗址)所在地,那是赵佗接受汉封的重要见证之地,2019年被国务院确认为“国保”单位,在岭南历史和文化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时的长乐台是赵佗在岭南所建的四大行宫之一。张况得天时地利,所以他以巨大担当,扛起了书写填补南越国早期历史空白的责任。张况昼伏夜行,极其认真地进行历史检索,很好地丰富那段令人遐想的恢弘历史,这部作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再现了南越王赵佗以民族大义为依归,毅然回归汉朝,实现中国统一的这段恢宏历史。

  小说以人文关怀的口吻真实书写了赵佗在秦亡之后,其原先所效忠的帝国突然不见了,他这才不得不自立为王的。这就是赵佗的苦衷所在,其目的是不想让岭南百姓再遭兵燹之苦,出发点相当善良。张况小说中的赵佗是一位极具家国情怀的王者,他心系岭南和中原,心系民族大义,爱民如子,是个不折不扣的“古代爱国主义者”形象。张况小说塑造了赵佗的爱国情怀、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我认为,一部成功的小说,必须有各种细节支撑,才会显得真实可信丰满动人。张况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既注重大是大非大历史的书写,同时也有非常成功的细节描写。比如他对秦始皇、赵佗、刘邦、项羽及凿灵渠的史禄等几位重要历史人物的爱情故事描写就非常成功。小说笔触细腻,以人性化再现了“历史人物也是人”的历史真实和生活真实。这些人物的爱情故事非常精彩,写得很到位,既有秦皇霸气侧漏,不把女人当人,坚决不立皇后的爱情故事,也有赵佗、项羽追求真正情感依归追寻唯美入骨爱情的感人故事;既有刘邦、赵高等人粗糙苟且互相利用的目的婚姻故事,也有虚构的双胞胎兄弟陈武陈文与双胞胎姊妹凤娟凤媚悲催曲折反映当时民间生活的百姓爱情故事。每个人物都很有个性特色,符合个性、人性和历史性。这些人物的爱情故事看得我泪眼婆娑,感动不已,心痛不已,直感觉这烟火人间的悲欢离合是那么无奈那么催泪那么真实具体。小说宫廷色彩与市井气息并存,人间百态、斗智斗勇尽在其中,既生动传神,又发人深省。又比如张况对岭南历史文化、风光风景、风土民俗、民族关系,甚至岭南美食的描写等等,就像进了历史博物馆似的,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细读之后,我为张况的情节设置、人物描写击节叫好,从心底里佩服他讲故事的能力。真的很不简单,很有文本特色。说实话,我真没读过与他的文本相近似的历史文学作品。长篇写作是作家的“长征”,在包罗万有的各种可能性中,张况将每一个细节都照顾到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让我佩服之至。

  小说把历史截点选取在秦汉时期,张况对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时代风貌、各色历史人物、历史沿革、哲学、史学、民族关系等等都全面照顾到了。作品尤其立体呈现了赵佗在南粤的丰功伟绩,这无疑为岭南历史文化填补了两千年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与文本意义。

  历史上关于南越国的记载是极为有限的,估计也就万把字。小说中有名有姓的各色人物就多达百个,如何处理好人物关系与历史关系,对张况来说是一大考验。所幸这难不倒张况,他盘活了各种资源,将各色人物的命运铺排的济济一堂、井井有条。可见写长诗的诗人一旦进入写长篇小说的状态,是有独到优势的。很明显,小说基于历史事实,同时又做了许多大胆合理的文学化想象。张况是位智者,他紧扣“祖国统一”这个重大主题,从思想性、艺术性与可读性上做文章,成功处理好了各色人物与赵佗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人物共同构成了这部小说的人物关系链条,环环相扣,串起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岭南历史。

  小说写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共置三十六郡,其中三十五郡皆毫不含糊就地起名,可唯独在平定岭南之后,秦始皇却设立了“南海郡”,而非“岭南郡”或“五岭郡”。张况描写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诏令设立这个独一无二的“南海郡”的真实目的,非常可信,很有说服力。张况小说反证了秦始皇对岭南与南海的极端重视。

  张况作为当代有作为有担当的作家是合格的,他在小说中巧妙地书写了秦皇与群臣议决“南海郡”的精彩场面,恰到好处地借秦皇之口,道出了自秦置“南海郡”始,茫茫南海从政体上、法理上就属于中国,中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这一基本事实。这是作家张况对中国历史尤其是岭南史的重大贡献。

  毫无疑问,张况的《赵佗归汉》是一部抒写中华民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振兴、各族人民融合发展的悲壮史诗。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为“中国拥有南海主权历史”正名的最具说服力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张况以高度的政治站位,高度的历史文化自信,为我国史学界提供了一个极具史学价值和史学意义的研究方向与路径。这是这部小说的最大闪光点,这也是广东作家讲好中国故事、岭南故事、粤港澳大湾区故事的一部重要力作。我留意到这部小说不久前曾入选茅盾文学奖候选参评篇目,但最终没能获奖,这是件憾事,这并不影响其文本价值、史学意义和岭南文学史上的定位。毕竟我们广东不是没人!我想这就够了。

  (李钟声,著名文学评论家、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政府参事、《南方日报》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