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诗头条

钩沉民族历史 解构时代华章

——从长篇历史小说《赵佗归汉》看张况的历史题材创作

2023-01-19 作者:苟文彬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成长在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佛山,工作生活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站立在岭南文学高地,张况以文学斗士之笔捧出《赵佗归汉》,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中国历史、岭南历史,既让我们保持着对历史的敬畏与传承,又充满了对民族振兴、国家完全统一的美好憧憬。这样的创作,无疑是最有生命力的文学创造。

  张况生于岭南,是广东五华人,那是一个流传着赵佗许多传说的故事生发地,是封存着长乐台等众多与赵佗相关历史遗存的神秘宝藏,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岭南后人敬仰与骄傲的地方。从张况的新作《赵佗归汉》中,可以感受到其创作的虔诚与敬畏。《赵佗归汉》是以赵佗征战岭南、统治岭南、归顺大汉为背景的长篇历史小说,延续了其文学创作钩沉民族历史、解构时代华章的风格,唤醒读者对中国历史长河发展与进步的记忆,催生出强大的民族英雄形象、民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振兴的正能量。

  “文章合为时而著”。张况的长篇历史小说《赵佗归汉》在2021年底推出,贴近了塑造民族英雄、关注国家完全统一、实现民族振兴的时代脉搏。

  古往今来,中国历史上出过许多英雄人物,人们对其定义也就丰富起来,那些胆略勇武过人、具有英勇品质、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的人物,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民族,为了国家,舍小家,为大家,甚至献出生命。三国时代有“煮酒论英雄”的美谈,唐朝诗人刘禹锡说“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德国黑格尔称英雄是“民族精神标本的博物馆”,董必武则在诗中说“血染沙场气化虹,捐躯为国是英雄”……无论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民族英雄都是人们眼里的榜样和标杆,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价值展现,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

  今天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一个重大时间节点。往前看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0年是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决胜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2年“二十大”胜利召开……每一个重大时间节点,都赋予广大文艺创作者一种历史使命感。而最值得我们深挖、书写的,无疑是各个时间节点里涌现的英雄人物。而从历史文学作品中走出来的英雄人物,形象似乎更加立体、丰满。

  我对张况的文学作品比较感兴趣,他几十年来一直专注于历史题材的创作。从历史文化长诗《大秦帝国史诗》《大汉帝国史诗(上下卷)》《三国史诗》《大晋帝国史诗(上下卷)》《大隋帝国史诗》《大唐帝国史诗》到今天的长篇历史小说《赵佗归汉》,张况坚持用自己的笔在一个个历史朝代里解构令人心驰神往的故事。《赵佗归汉》以近乎大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通过塑造秦汉两个朝代里的秦王政、赵佗、李信、王翦、赵高、李斯、胡亥、扶苏、项羽、刘邦、吕太后、陆贾等人物形象,从各自的人生遭遇互为补充、互相依存的视角,展现了秦汉时代中原与岭南百越那些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战争历史,揭示了在国家统一、民族存亡紧要关头,中华儿女深明国家与民族大义,政治与理想都接受了战争与鲜血的磨砺和洗礼,树立起英雄的民族之魂,理想之魂,信仰之魂,团结之魂。这些人物也许只是中华民族漫长历史战争中一小部分,但我们不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忘却他们,而应该沉入历史,深挖他们背后的故事,在新的时代开创新的历史题材文学创作路径。毫无疑问,当《赵佗归汉》这样一部五大卷、洋洋洒洒二百余万字的鸿篇巨制呈现在读者面前时,你就发现张况确确实实做到了。透过这部小说,我们似乎看见了赵佗这位“南下干部”的身影,自幼就深刻在张况的脑海,且两人具有一样的人文特质,只不过赵佗是在征战、和辑百越的战争与治理岭南中实现民族统一,张况则是在激情中筛淘历史浪花、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呼唤与期盼国家完全统一。

  《赵佗归汉》的基本线索里,赵佗在秦朝的成长、征战岭南、和辑百越和归顺大汉是明线,是秦汉岭南战争历史的再现,是中原、百越政治军事与世情民俗的书写;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历史与现实的暗线,是张况书写《赵佗归汉》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战争是《赵佗归汉》的中心事件,组成这个中心事件的基本素材是赵佗率军向岭南战场挺进以及各种战争中发生的故事,与此相连的是作家笔下所及的战场外的政治斗争与百越风情。作家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将战略决策、百姓愿望、军人使命,跟蛮荒瘴气的自然环境与战争的残酷相结合,把战场外和战场上大大小小的事件,跟时而血流成河、时而温情脉脉的征战细节与世情百态紧密联系在一起,读起来使人很快融入故事之中,进而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那种紧张感与现场感接续得让人不忍释卷。这就是张况小说的魅力所在。

  《赵佗归汉》与张况的其他历史题材长诗作品不一样,在于其以长篇小说的方式,完成诗歌或者长诗之间的文本转换。这不得不让读者沉思,张况文学书写的更多可能性,带给同行文学创作路径探索的新鲜感,紧迫感。但其实如果你知道张况平时除了写诗,在书法领域他的造诣有多高之后,对于其不经意间捧出《赵佗归汉》这样一部长篇小说就不足为奇了。但拿《赵佗归汉》二百余万的字数跟赵佗103岁的寿命相比,平均每一岁差不多二万字的比例,这一点恐怕专门从事长篇小说创作的很多小说家,都不能跟张况的笔力和艺术创作张力相比。我们可以想象,张况创作《赵佗归汉》的过程中,有多兴奋,有多投入,思想有多放飞;我们可以看见,他对中国历史的尊重,对文学创作的认真与严谨,其实就是对人生的一种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一部充满虔诚与敬畏之心宏大叙事的文学作品,这样的作品更容易走进读者的内心。

  不管是历史文化长诗,还是长篇历史小说,我发现一个作家只有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创作,以鲜活的人物、新颖的故事、鲜明的特色让笔下的人物在读者脑海里立体凸显出来,才能讲好故事,塑造好人物,才能创造出不负时代的优秀作品。张况成长在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佛山,工作生活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站立在岭南文学高地,以文学斗士之笔捧出《赵佗归汉》,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中国历史、岭南历史,既让我们保持着对历史的敬畏与传承,又充满了对民族振兴、国家完全统一的美好憧憬。这样的创作,无疑是最有生命力的文学创造。

2023年1月19日

  作者简介:苟文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