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刊名家面对面”2022年中山诗歌点评改稿会成功举办
两名诗坛专家现场为30名诗人作品把脉诊疗
9月17日,由中山市文联主办、中山市诗歌学会承办的“名家名刊面对面”2022年中山诗歌点评改稿会在中山市广东硕泉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举行。《诗潮》杂志主编刘川,诗评家张德明为现场30名中山诗人的作品把脉、诊疗。
新世纪以来,中山诗歌活动相对频繁,“中山诗群”频频在各级媒体亮相,诗人们旺盛的创作活力和丰硕的创作成果在省内和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中山诗群”的快速崛起,已逐渐成为了中山市文化名城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为突破当前中山诗歌创作的瓶颈,找出诗人作品中存在的症结,进一步提升中山诗群的整体创作水平,在市文联的大力支持下,9月17日,市诗歌学会邀请两名诗坛专家,在广东硕泉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举办“名家名刊面对面”2022年中山诗歌点评改稿会,现场为30名中山诗人的作品把脉、诊疗。
据介绍,这次活动邀请的两名诗坛专家分别为《诗潮》杂志主编刘川,诗评家张德明。其中,刘川主编还是辽宁省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著名诗人,一级作家; 诗评家张德明系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著名诗人,文学博士后,南方诗歌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评审专家。
改稿会上,市诗歌学会主席王晓波简单总结了当前中山诗群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刘川主编表示,“一个地方诗群的作家诗人,必须在精神上、情感上超越地域的限制,既要保持这种独立的基因,坚守自我,又要打破自我。诗歌有独立的生命,从落地那一瞬间开始,她脱离了作者个体,变成社会公共文化的一部分。”
“诗歌群体的交流与碰撞,可以促进诗人的共同进步。而对作品的反复修改、打磨、完善,比初始创作本身意义更为重大。”张德明表示,很多诗人一开始创作的语言是很松垮散漫的,如果诗歌创作光着重生活本身的抓取,显得琐碎细小,容易跟整个时代缺乏对话关系。
改稿会以诗人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刘川主编和张德明教授面对面对作品进行点评的方式进行。现场一一对近30名诗人的作品如《牛的行向》、《开平碉楼》《我有一个碗》《躺在礁石上》进行针对性的把脉、诊疗比如有的作品存在散文化、美文化倾向;有的形容词过多;有的老题材没有写出新意,显得过于传统化,套路化,缺少新奇感;有的陌生领域的专用术语没能转化成社会话题;有的亲情之诗太过于直接。其间,刘川主编还特别提出现代诗歌不必刻意地追求押韵,并尽量少用排比、对仗等诗歌语言。
在总结环节中,刘川主编认为,当前的诗歌写作应该完成由熟转深、由古到今、由哲学转生活、由小到大、由观念到意境的转化,融入时代格局,一起面对成长中的中国和未来世界,并鼓励诗人通过这次面对面多维度、多方向的对话来解决诗歌里的问题;张德明教授认为中山诗群是一个和谐、团结的整体,为诗人创作营造了良好的写作氛围,并希望通过这次改稿活动找到自己创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让作品往更深处生长。
市诗歌学会部分会员普遍反映,指出一首诗的缺点比一味表扬优点更弥足珍贵。每个写作者都在想办法不断地突破自己的瓶颈,两位名家老师点出了我们日常诗歌中存在的病症,使自己认识到了不足,并从这次改稿会受到了很大启发。
王晓波主席表示,在这次活动结束后,将积极组织诗歌学会会员的优秀作品在诗歌名刊发表,全力在全国范围推介“中山诗歌”现象,这既是“中山诗歌”一次集体风采展现,也是中山诗歌创作一次充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