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沙克

凝聚水的精神,折射河的文明

一一沙克诗集《诗意的运河之都》随想

2022-07-30 作者:半岛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尤其令我注意的,是诗人在表里如一、形神兼顾、内外和谐的作品中,相对突出了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的人文主义精神,这几乎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地反映在所有诗作中。
  在这个新冠疫情泛起的夏天,我默默阅读沙克的诗《大运河简史》:“赵钱孙李的命,就是漂泊/活着的全部艰辛,是为了上岸/建一个直得起腰来的家//在家的胸口建城/叫运河之都”。
  沉思,感动。一滴水可以折射七色阳光,一条河呢?
  每条河流都有一个梦想:奔向大海。长江、黄河、珠江、淮河,或劈山开路,或迂回曲折,或一泻千里,尽管运动的方式和轨迹不一样,但都有一种水的精神,折射并体现着古老而现代的河流文明。如何认识水的精神,继而从中体会到河流文明,由此感受到人类文明的晖光和趋向?沙克的诗集《诗意的运河之都》,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启示。
  
一、内在与外在的有机统合,营建了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
  
  南朝梁钟嵘撰写的《诗品》,主要讨论范围是五言诗,但对当今的新诗创作仍有参考作用。钟嵘对诗歌的看法,强调内在的风力和外在的丹采要同样重视,这实际上是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哲学思维的文学表述,我想这也是所有诗人的创作愿景和不懈追求。新诗在中国走过了一百余年的道路,新诗百年,百年新诗,出现了各种勉力划类的流派,也出现了更多非流派的见习、实习之作,主要表现在理论不成熟、体系未确立、实践非理性的“任意写作″和‘游戏写诗″。在诗歌逐渐碎片化写作的雾霾中,沙克独善其身,历时四十一载,以沉着的气度,采取多点散发、持续输出、集腋成裘的累进方式,完成了他的文学战略,拿出了由313首新诗构成的《诗意的运河之都》,向我们的社会推出了具有史诗倾向、丰碑标识的诗歌“水利工程″,这是令人瞩目的。
  尤其令我注意的,是诗人在表里如一、形神兼顾、内外和谐的作品中,相对突出了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的人文主义精神,这几乎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地反映在所有诗作中,本书中以第一部分的“人文风光篇",彰显了这种精神的果实。《大鸾》取材于历史巨人周恩来,由此产生的诗性的铺设和人性的遐想:“故乡尊他为神/真实他是个穿补丁的平民/无儿无女无财产/唯有一个时代对他的雕刻″,其间充满了可贵的平民意识与关怀。《写美人蕉》以一个植物为焦点,将雨打芭蕉的传说进行了艺术的变通,写了江淮大地初冬下的生命美及其礼赞:“初冬的江淮/寒流不是死了的雨/是活不够的风/尚绿尚红″。《仲冬的盐河》则表达了作者观照历史生活之后的热望,温暖的理想主义跃然纸上:“盐船被冰封在清、民两朝的头尾中间/仲冬的满岸之霜腌着盐河轶闻/我心余温可以融冰起锚"。
  如此由外部到内部,即借助外在的事物深入情感的内涵,再还情感于万象,在《阳光在歌唱》《剑鞘里亮出胭脂玉》等众多诗歌中均有质朴而深动的体现。人类社会之所以千年万载二生生不息,艰难地向先进的文明迈近,正是因为有了人文关怀,这一良知的底线一直存在,从没有缺位。
  
二、横向与纵向的有机统合,构造了源源不断的家国精神
  
  运河历史凝练的精神化,是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做好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宝贵财富。文学在其中起到应有的作用。纵观沙克诗集的第二部分“家国记忆篇",可以强烈感受到家国精神之风扑面而来,他把整部系列作品定位于运河之都,以地理和物理的空间作为文学审美创作的立足点、出发点乃至归宿点,使运河的功能不限于简单的疏通和运输,而且承载着历史和时代的重负,传达着人民的创造和文明的智慧。不难发现,作者较多运用了时代的横向素材,与历史的纵向素材结合起来,在记忆和抒情中再现了过去的家国时光,以运河之水为细胞、运河之流为脉络、以运河之都为基础、以运河之外为辐射,使水的精神、河的文明转化为生命的渴望和心灵的力量。
  在《内陆河及其子孙农夫们》里,我看到这样的句子:“一个个朝廷一个个世纪/骑着内陆河奔騰,从兴旺流向覆灭/……内陆河的子孙农夫们/九死一生,复活在祖先的坟茔周围”,升高的河床“成为顶天立地的河流/汹涌地冲遍所有的水域/勇猛地融合所有的水域/变成以人心为岸的不回头的汪洋大海″,这里以纵向的历史时间为经,以横向的生活之地为纬,勾勒了国家与家族、祖辈与后辈的命运画卷。《仿田间:假如我们不会记住过去》一诗写道:“假使我们不记住过去/不强健起来,不懂得爱与回忆/电脑、阳光和翅膀们都会失望/还会指着我们的家园说/看/这里不会有和平″,这种家国情怀包含了历史的忧患意识和反思精神。家即国,国即家,在《怀里的祖国》得到了亲切的反映:“他劳动/他远行/他战斗/他团圆/我和他一样轻重,互相给力/……怀里的祖国/靠得近,摸得着/像一碗饭/像一身衣/像一匹马/像一间屋/像电脑像网络/与我互为生活″,此类融历史、回忆、抒情、叙议为一体的诗句在《牧羊的村姑一一怀念夭折于战乱年代的姑姑》《家,一直都在》等诸多作品中涌现,具有触及灵魂的感染力。
  
三、坚守与开放的有机统合,展现了代代承传的建设精神
  
  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少有的仍在使用不断建设的活态化遗产。围绕大运河的开凿、疏浚、修缮、治理,体现了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拼搏精神,大胆探索、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等等,不妨在总体上归纳为建设精神。沙克诗集的第三部分“田园情怀篇″、第四部分“城市影像篇″和第五部分“精神故土篇",融入运河的建设精神和文明之流。不过,这不是产生运河、改进运行的“土石工程",而是坚守故园、包容现世、放眼将来的思想碰擦和文化构建。
  在下意识的农业生活中,《春之声》《沿途我看到黄金纷纷倒下》两首小诗,闪烁着作者思想的火花:“早春二月的残雪/一粒粒地苏醒",“镰刀飞快,无意中割痛我的目光/沿途我看到黄金纷纷倒下"。《乡下小路》则对最底层劳动者的风骨给予了切实的认可:“乡下小路虽然瘦削/骨头极硬/承担著庄稼的重量/日月的分秒"。此外,《手和农业的感情》《关于野菜的回忆》《聊除夕》《我说啄木鸟》《还乡的人》等不少诗歌也于农村风情画中冶炼出情思并茂的“仙丹"。
  在影像般的城市生活中,《城市之光》一诗一改沙克诗作平易近人、沟通易懂的叙述基调,出现了视野的主观突兀性、神秘闭合性等创造特征,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情况是,作者在其它诗作中回归了心情叙事与实况白描的常态,且渗透了一点批判现实主义的因素,如《小康生活》《八十年代小结》《过日子的男人们》《少妇在飞机上对我谈理想》《不知隔壁邻居是谁》《人们只关心肉》等。不过,他在《图片馆》里仍然维持了常有的对文化生活的肯定:“繁复的语言和意识/凝结成/精粹的智慧/己知的宇宙/相对静止/从此处/汇聚储藏/繁衍/扭转乾坤的神威″。
  在建设精神的漫漫长路上,诗人不囿于城乡生活的解构和形而上的搭配,最终过渡到对人生的核心问题一一兴与衰、始与终、动与静等哲思上来。《故乡在哪里》发出了叩问:“谁能告诉我未来的故乡,在真的还是假的天堂?″《光秃秃的麦田》如此喟叹:“我手中的幼小秧苗/都懂得入土为安/这让我嚼着微甜的麦粒/也止不住泪水/"。《有一种美叫孤独》《沙克百年之后》《接受风暴》等作品,也以健康的态度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是自然一分子的实质进行了透视。
  引用沙克的《一条大河》的诗句结束我之随想罢:“我怂恿在大河的岔口/血浪腾涌,拔弄着突围的橹声/带着平原的时光冲过去/对准大海,包含大海/″。
  
  2022.7.4.于南京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