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冰虹

冰虹诗的“虹园”意象体

2018-12-15 作者:王云鹏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虹园是冰虹在思维空间内创建的身心栖息的花园。虹园生态体系的建构同传统意象的组合不同,作为包涵诸多意象的集合体,虹园构成了诗人冰虹独立的美学生态体系。在思维空间的体系内阐发情感,借诗歌的文本形式表达,可以最真实地还原原始性情。这种科学的创作方式是保障诗人冰虹持续地创作出高水平诗歌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冰虹;虹园;意象体
  
  著名诗人冰虹的诗文追寻极至的美,以美为核心意指,深层次对诗文园地进行挖掘和构建。建立在追寻绝美文风基础上的诗文式样,打破了传统美学表达的单一形式,抒发真正震慑灵魂的性情。作为当代诗坛的著名女诗人,冰虹的诗歌成就不言而喻。论析冰虹的诗歌创作方式,从中抽象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诗歌创作理论是阐释冰虹诗文的真正价值。

  一、冰虹与“虹园”意象体
  冰虹笔下的“虹园”意象不同于传统观念下的单纯的诗词意象,经整合,成为了有机统一体,不可分割。作为成熟的表达体系,“虹园”意象体表达了诗人的精神情感和思想寄托。对冰虹诗中“虹园”意象体的分析使我们把握了虹园类诗歌的主题,从此引申出“对具体诗人的意象体的把握可以使我们掌握诗人所创作的一类诗歌,甚至全部诗歌。”的理论。意象体的构建并非主观随意的,而是依据一定的现实基础,经过加工、润色的。意象体高于现实,能够表达丰富而超越现实的情感。这种价值使我们必须重新检视蕴涵了大量有关诗人的信息的意象体。分析这种蕴涵着大量信息的意象体虽然略显雍冗,但实际上,恰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意象体的创发完善了当代的诗歌理论,促进了对当代诗文的表达形式的反思。冰虹“虹园”中的多种意象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概念意义,对意象体中意象逐一举例分析是我们论析虹园意象体的有效方式。冰虹《虹色·四》中写到:“当她想念/你就出现/这不是今生也不是来世/是今夜的虹园/当她想念/你就出现/种下的一片海的蔚蓝/在一阵清风中向她招展”[1]P122“虹园”的诗学创作理念产生后,表现出了积极的价值,被引申、应用于当代诗歌创作中,经作者有意的对意象的加工、润色,以意象体的方式表达,有助于诗人表达复杂的情感。以意象的集合的表达方式使诸多意象罹变成为具有诗人主观色彩的意象的集合,甚至成为具体诗人的代名词。如《冰虹酒吧》:“是蓊郁的花草长成的/酒/有着河流的澄澈/星星的音符/吹得自由渺远/饮下一杯吧/就能乘上唐诗的清风/眼中亮起月中的嫦娥/听得见银河流淌的声音/快张开你的眼/看炫目骄傲的花朵/怎样舞出绕梦的/宋词的泉/天之高远/云之飘逸/美/藏匿在又一杯里/再饮下吧/夜燃烧/踏/花闪烁”[1]P10通过对冰虹诗歌中的虹园意象体中意象逐一分析,我们理解了虹园意象的具体意涵,也进一步理解了冰虹诗歌创作的理念。虹园意象并非作为单纯的意象存在,而是以“虹园”为纽带相互联系的。如《月烧三更》中有:“再绕过这叠山峦/就到了深藏的虹园/清爽幽幽的水/晃动月的涟漪/一闪一闪的虹花/燃烧的欲死欲仙/海从白昼赶来/在这儿头枕芳草遐思/暖冰的泪滴蓝了星河/月烧三更,闭上眼/就看到了最红的幸福”[2]P30传统诗人的诗歌创作是基于真实的景物或内心的真实情感的基础上的。虽然冰虹的诗歌作品同样偏重于表达情感,但创作方式却大不相同。冰虹的诗歌创作是基于以“虹园”为载体的虚拟场域中的,以“虹园”意象体为典型进行构拟,在虚拟场域中进行文学创作,优势十分明显。
  文学作品的创作必然基于一定的虚构的基础之上,通过典型形象的塑造,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同时,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是基于现实却但高于现实的。对现实进行虚拟化、典型化处理,使文学创作不必受到现实的羁绊,随性而率真地表达情感,最真实地还原诗人情感,最接近诗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在这种诗歌创作方式引申出的创作理念的指导下,创作出的诗歌必然是无限接近内心情感的。

  二、文学批评视野下的“虹园”
  “文以载道”是文学的精神内涵和应用价值的表现形式,传播思想是文学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文学批评方法论的指导下,依照文学批评标准,重新检视“虹园”意象的文学价值和时代价值是研究“虹园”意象的必由路径。虚构的“虹园”是冰虹诗的表现方式和表达工具,也是以“虹园”为核心的诸多意象的载体。从文学批评的视角解读“虹园”意象,不失为有效的阐释方式。王富仁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略说》一文中称:“文学批评首先是文学读者的批评,体现着文学读者对文学及其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不同的文学读者有不同的文学批评。”[3]文学批评学有别于传统视域下的文学论证方式,是检视文学作品的最有效的模式。对文学作品客观地论析离不开文学批评的评判标准,对冰虹笔下的“虹园”意象的评价也应当以此为标准。
  在冰虹的主动意识下,“虹园”意象体的肇始改变了近代诗歌中的单纯的意象存在的理论。意象体的存在是意象发展的结果,是单纯的意象不足以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后诞生的含括多种意象的客观存在。自“虹园”意象体及其体系建立后,完善了诗歌创作理论,为诗歌的创作和表达提供了新的方式,使诗人可以表达更丰富的情感,如冰虹在《虹书·十四》中写到:虹园深藏着/大海/星星/苦味的药剂/风的清凉/偶尔溢出的花香/拂过荒野/飘去的隐秘/像死的秘籍[1]P118胡亚敏在《论当今文学批评的功能》一文中称:“文学批评的功能指文学批评在整个文学活动和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价值和作用,它是在与相关领域的互动关系中实现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批评具有不尽相同的功能。文学批评在当代社会中的功能具体包括文学批评的阐释功能、意识形态功能和哲学功能。”[4]用文学批评的方式对虹园意象体中的意象逐一分析后,以虹园为意象的虹园类诗歌所表达的主旨就变得十分明显了,如《虹谣·二》中有:“亲爱的/我的春天和夏泉/我神秘的星星和静谧的虹园/我要在自然之光的夜/煎一壶香茶/等你/一直等/如同等待银河那端的流星/乘着光阴的烟雾流来/流到/已等化的身体”[1]P126冰虹对于诗歌表达方式的见解和尝试,驱使她建立了系统的以虹园表达体系。无论抒发任何情感,虹园中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意象,在实际应用中,信笔拈来,不受牵绊,以最快的方式记录、表现内心的情感。如《三月·幽虹》:“神秘三月/有海有山有恋恋的泉/月亮的眼时而顽皮时而羞涩/飘飞的裙踞在微风的方向旋转/哦/三月/枝叶翩开/花儿绽放/江水呈上花月富含雨露的虹园”[1]P25这首诗自然流畅,文辞经过了精心的雕琢,正如牟晓鸣在《修辞与美学》一文中称:“修辞学是一门探讨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和方法的科学,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特征和规律的科学。二者虽属不同的学科领域,但彼此之间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5]

  三、美学视野下的“虹园”
  从“虹园”身上引申出的意象体的观点可以被视作当代集合美学的一支,但这种美的集合观念并非肇端于西方,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只是缺少系统的理论学说对这一成果进行总结、阐释。冰虹的诗继承了这种美的表现方式,如《虹园古韵》系列丛诗中的《虹园古韵·1》:“细细虹香轻轻风,翠鸟鸣佩虹园东。闲来小冰捧诗经,觅向密海寻风声。”[2]P70是中国古典诗词经过近代雕琢后的成果。朱光潜曾说:“诗的情趣随时随地而异,各民族各时代的诗都各有它的特色。”[6]冰虹先生在创作过程中,尤其注重对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采用相对自由的西方诗歌创作形式,表达对美的理解和感受。
  基于美的内核和创作理念,对传统诗学中的美进行传承并融入西方创作理念,是冰虹诗歌的创作思路,也是诗歌创作过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冰虹诗歌中的部分自由诗体的创作的成果廓清了意象与意象体之间的界限,如《静》:“静听虹园/我的光在九彩夜露上蜂拥/它提炼夜的温度/把忧晦带出囚笼/我枕着光的热睡去/听!/它升起的银铃/叮叮咚咚/通宵逗留于绝世的寂静。”[1]P5对美的要求是诗歌一以贯之的理念。自早期诗歌产生之时,就遵守着这条普泛的创作定律。无论东方或西方,都以美为诗歌的核心和创作理念。我国古代讲究严格的格式、韵律,近代以新月诗派为代表所主张的“三美”定律同样是对美的追求。西方提倡绝对的自由,以自由为美,所以诗歌的表达方式也相对比较自由。中西方的对美的感受程度不同,采取的表达方式也有所区别,但对美的追求是不变的。东方女诗人冰虹承继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美的意象,采用西方自由美学的表现形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学感受观念和理论。这种诗歌的进步意义不言而喻。中国古典意象保障了冰虹诗的美的内核,自由的文辞体式使冰虹最大程度地还原内心情感,不必限于句式格律的压制,如《至人兮》:“海说到尘世的丑陋无聊时/她正在芳草萋萋的虹园/逃之夭夭/灼灼其华/至人兮/立园中/你说你从虹园携带了春风/耀轻盈的梦/浮飘逸的梦/虹花比清水柔/晶莹剔透的涌流/冲没尘世无以忍受的污浊”[2]P42单纯的诗歌意象又不足以表达极致的美,所以以表现美为宗旨的虹园意象体应用而生,改变了这种窘境。以虹园为基础,或写虹园或写虹园下的某一具体意象表达美的特征。意象体下的具体意象作为相互连接的统一体,表现出了符合客观美学规律的内核,如《左岸箫音·三》:“箫音/轻盈地落在秋水/柔情汹涌/九月揽尽虹梦/袅袅虹园遍布灿烂的光辉/游龙腾飞/灵光氤氲/颤开梦幻时辰”[1]P86高建平《美学的超越与回归》一文中称:“在当代社会,图像泛滥,消费文化主导,艺术和审美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美学的回归。这种回归不是回归传统美学,而是创造新美学。新美学要重新阐释艺术的功能,要重新定义审美在生活中的意义,也要重新建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美学。”[7]冰虹以美为内核的诗歌创作理念是其诗歌作品在诗坛中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的原因。
  对美的创作理念指导下的具体创作方式的论析是我们把握著名诗人冰虹的诗的前提,也是我们深层理解冰虹的诗的基础。冰虹将中西方的诗歌美学融合并应用进行诗歌创作,冰虹将“虹园”视为至美的场域,情感的寄托,一改诗歌意象以单纯方式存在的窘状,由此上升入意象集合体范畴,丰富了当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促进了诗歌创作理论的进步。

  四、结语
  建立在虹园生态体系的基础上,诗人可以看到至美和无限的自由。以虹园为纽带,连结诗人情感和表达空间,是虹园生态美学的肇始。建立在虹园生态基础上,随着追求至美的思维观念逐渐深入艺术表达的样式范畴,构成了以虹园为核心话语的美学生态体系。通过意象的运用阐释震慑灵魂的至美,使许多意象被烙印上至美的印记,成为了建构虹园美学生态体系的部件。以冰虹的诗为例探求其诗文风格及艺术表达方式是我们评价其艺术倾向的主要方式。对美的追求是诗人诗文艺术表达方式的主流,甚至是评估其诗文损益的唯一标准。对诗文抽象并升华是对美的深层次要求,是意识美学通过文本外化后的具体体现,也是传统文化意识形态下形成的关于自由美学和社会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之诉求的集中表达。著名诗人冰虹的虹园美学及其诗歌表达方式为当代良莠不齐的诗歌创作立下标杆,为诗歌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模范样式和情感寄托的思维场域。
 
参考文献:
[1]冰虹.海的牧歌[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冰虹.夏水九叠[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3]王富仁.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略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胡亚敏.论当今文学批评的功能[J].社会科学辑刊.
[5]牟晓鸣.修辞与美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
[6]朱光潜.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J].中国比较文学
[7]高建平.美学的超越与回归[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