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诗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国诗人 > 张况

穿越时空的对话

——评张况《古典眉批》

2023-07-30 作者:王海军 | 来源:中诗网 | 阅读:
王海军,现为《佛山文艺》社长、总编,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佛山市作协副主席。

  只要读了青年诗人张况《张况诗选·古典眉批》,任何不爱诗歌的人可能都会爱上诗歌。

  这些诗歌已不仅仅是诗歌。在这诗作中,张况以特殊的请柬穿越时空,将中国历史的风流人物一一请来,深情地对话,深刻地评点。五千年的滚滚风云幻化成行行诗笺。老子、孔子、秦始皇、诸葛亮、王安石、郑板桥、鲁迅……,无论是赫赫历史人物,还是各色文化名人,都可以在这些诗笺中找到他们鲜活的影子。而且,因了张况特殊的才气,用诗歌为这些人所画的像特别传神,叫人在欣赏和品味的同时,情不自禁地为之击节。

  在《孙子兵法》中,张况写道:“孙长卿操琴的手太粗糙/将一部兵书拨弹得剑拔弩张/然后就听到杀声震天/然后就望见一万副白骨垒起的半截王朝/然后就望见历史的背影/跌入鸟鸣湖中/动荡不已……”。一部《孙子兵法》的威力,在这几句诗行中,已经跃然纸上。不用像散文那样作声情并茂的描述,也不须像史书那样一个战例一个战例地详细列举,只须短短的几行诗,就将一部贯穿整个中国历史的杀气腾腾的兵书写得活灵活现,诗歌实在太可爱了。

  在“古典眉批”一章中,张况选取了许多历史人物。在历史的风云中,这些人物每一个都是一幅浩浩长卷,要将这些长卷浓缩进诗行里,并且准确地表达这些风云人物的精气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了对人物的准确理解外,还必须要有驾驭“诗字”的深厚功底。张况具备了这两点。所以,他的诗行中的人物,个个有血有肉,形神兼备。在《诸葛孔明笑风傲月》中,其中的六行诗句就将诸葛亮的经天纬地之才写得神乎其神,令人叹为观止:“六出祁出/七擒孟获/空城之上/你只需一抹悠扬的琴声/就将司马懿十五万大军的耳朵震聋/六根弦,撑起了一片虚汗淋漓的天……”。

  仅仅将历史人物以诗歌的形式予以再现,实在说来,那也算不得什么。这就好像历史学家以史记形式记录一个人物,小说家以小说形式表现一个人物,画家以绘画形式描绘一个人物一样,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张况的诗最为难得的是突破了这种表现,他将自己对历史人物的理解融进行了独特的诗行,从而让诗歌灵光四射,气象万千。我们从这些诗行中感受到的历史人物比起从其他读物上所见到的,多了许多新鲜感。比如他写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只一伸手/三百年江山就落入了他的圈套……/谁都知道/大宋的江山偷得巧妙/谁又敢说/赵匡胤其实是个大盗?”。即便如此,读者对这个“大盗”也只有佩服的份,而不会有怨恨的情。这就是诗人的高明之处。

  近些年来,流行一种看不懂的诗歌,读者读后云里雾里,完全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张况的诗没有这种情况,他的每一行诗都有具体的内容。而且,具体的内容与精彩的文字组合半点都不矛盾。读张况的诗,我时常惊叹,他信手拈来的文字怎么就精炼如斯,美丽如斯,传神如斯!?

  “狼烟滚滚/曹孟带血的诗章/狂奔在古战场上/毕露的锋芒刺伤悲壮的长河落日/刹那间/光芒万丈/千里之内/响起泣血的战歌/划破三国干裂的长空……”(《大诗人曹孟德》)。英雄舒卷时代风云的气概在这些文字排列组合中特别地豪迈,特别地动人心魄!

  穿越时空隧道写历史题材,既要有穿透力,更要有震撼力。张况的诗歌经常动感十足,让读者情不自禁地跟着他的思路东奔西跑。面对这种动感十足的诗歌,你仿佛看到一个个历史人物就站在你的面前,举手投足震撼着你的灵魂。在《屈子行吟》中,诗人写道:“五月五的一场黑雨/吞筮了屈子的身躯/诗人看得透喋血的历史/却无法超越/楚怀王的一念之差……/血色的壮歌/唱得天崩地裂/刹那间/一道圣光穿越尘世/汇合成复仇的诗句/切入《楚辞》千年难以结痂的伤口/痛彻诗人一生中所有的歌声和寂寥……/汨罗江上的万古悲风/在没有战事的空闲中/吹皱忧郁之鱼满江刻写秋凉的心事/一圈圈一圈圈/编织着乡愿人格的花环……”读这样的诗,谁能够无动于哀?读这样的诗,谁能不心旌摇曳?在诗人的心和着屈子行吟的脚步激荡楚天风云的同时,读者的心也早被汨罗江水一遍一遍地浸湿,以动感十足的诗歌震撼读者,确是张况的拿手好戏。以静若处子的笔调描给古人,张况同样能画得栩栩如生。《解缙》就是一首安安静静的诗:“神童。墨客/蘸两面三刀的云彩/画世间百态/画自己。画/别人的笑声/安抚遥远的幸福/空洞的心//世路险恶/人生根本没有捷径……/民间长满野草。长满/野草一般的百姓。长满/百姓古铜色的伤口/神童徘徊在伤口周围/用沉重的汉字拼凑药方。疗/民间的伤/……”。静静的画面,娓娓动听的文字,使人沉醉,令人着迷。

  在“古典眉批”中,张况圈点了历朝历代的名类历史人物。读这么一些诗行,就能够让人感受到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缩影。与其说张况在写诗,不如说他在与古人谈话、对弈。这种对弈与谈话,穿越时空,无遮无拦,既承接了古人光辉灿烂的文化思想,又融入了作者对这些思想的理解和分析。这种谈话与对弈方式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要完成这种对话,必须以深厚的文化功底作为铺垫。多年来,张况沉醉于这条五千年的时空隧道,摸索、探索、思索,让自己的背囊装满沉甸甸的中国古典文化。于是,张况与古人对起话来,犹如探囊取物一样方便。而读者在读到这些对话时,于遥远中能感受到一种具体而又实在的亲切,恍如自己正与古人兴致勃勃地谈笑风生。读诗能读出这样的快感,每个读者都会对作者油然而生敬意。

  张况的诗实实在在,张况的诗又充满想象的空间。读“古典眉批”,即是读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化,又是读格调清新、锤词炼句特别讲究的佳作。读者从中既能感悟出中国古典文化的厚重与深遂,又能感受到高手笔下的新诗的强大生命力,从而对新诗不再感到绝望,甚至能燃起对新诗的热爱。

  从《走近中国文化》到《张况诗选》“古典眉批”,张况一步一个脚印,或潇洒或沉重地行进着。接下来,张况又将推出新诗集《古典凭吊》,据看过诗稿的文友讲,这又是一部文化气息非常浓郁的诗集。我想,到时候我肯定会先睹为快的。

  我希望,因为张况,我会把诗爱上。

2003年6月 30日 21:35分

  (选自《张况论》,原载《佛山文化报》)